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分紅保險能舉報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分紅保險能舉報嗎

發布時間: 2021-05-24 19:47:25

Ⅰ 我去農行存錢被忽悠買了人壽分紅保險當時說是一年的後來才知道她給我辦了5年的我想問能投訴嗎向什麼部門投

如果還沒過10天的猶豫期就趕緊去生命人壽退了,如果已經過了的猶期期了,你就自認哉了唄,如果實在不解氣就投訴他們吧。

Ⅱ 怎麼投訴保險公司去年買了份分紅險被業務員欺騙了

保險行業的社會聲譽不是太好,與保險銷售誤導的大面積擴散有著直接關系!保險誤導尤其是銀行保險誤導,是被消費者普遍 詬病的保險騙局!

這些騙術有幾個特徵:1、將保險說成高收益,比銀行存款利息高;2、如果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隨時提取,沒有損失;3、有時候,個別業務員在把它包裝成理財產品後,在客戶發現是保險後,會說是所謂的買理財送保險。

要投訴保險公司,關鍵是找到被保險公司誤導的證據,包括錄音,簽字等材料。具體情況,建議你到--世紀保網--上看下。這個是他們的專業領域。

Ⅲ 我親戚到農行放定期存款被誘導蒙騙買了新華人壽的分紅保險,她該如何投訴追回損失

這個事一定要投訴。不管是保險還是其他行業的東西,哪怕產品再好,也要在消費者自願且了解的情況下才去購買,銀行職員的這種做法可以說是誘騙,其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傭金,也可以說不務正業。金融三大體系:銀行證券保險,各有各的分工,保險雖是最重要的,但它取代不了另外兩個。上個月碰到一個投訴,要一位老人家花兩萬買了份銀保產品,老人家又不懂,稀里糊塗的就簽了字,到後來老人家的家人才發現該產品還要連續交幾次錢。對於無收入的人來說,2萬元已是一大數目,要別人交幾年,不是畜生是什麼。事情後面解決了,上級zf部門發函,最後所有錢全部拿回。所以lz先找農行的協商,不行的話就找媒體曝光,找當地的保監局投訴,你的情況牽扯不到保單的猶豫期,不會有損失的。
上面第一位朋友,說話要負點責。買保險和存定期能放一起比嗎,你們家存款都買了保險嗎,你打個電話給溫總理,說我們國家不要買美國債了,都買保險,行不行啊.保險公司業務以後都移交給銀行代辦,誰跟你這樣說的。國外保險做了幾百年,你看到哪家公司業務全移交給銀行了。銀行職員會去了解保險條款嗎,你買保險是去保險公司買,還是路邊攤買?最後一句話就更離譜,買了保險是想退就退的嗎,所有損失是不是由你賠.銀行的信用度很高是指哪方面高,現在一些無聊的業務員,就是利用銀行的信用度來騙一些客戶,買一些不適合他們的產品。

Ⅳ 如何投訴保險公司 平安的

9月,銀保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

看到這一串串的數據,讓蝸牛君既欣慰又感無奈,欣慰的是,2018年上半年總的投訴情況較上期略有下降,至少說明保險行業在越來越好的路上又進了一步。

市場營銷裡面有一個數據,1:24定律,24個不滿意的人裡面,只會有一個人會說出來抱怨,大部分都會甩甩袖子,自己心裡窩火一下,然後就過去了,至於上升到投訴,知道往哪投訴的,那這個比例就更低,有多低蝸牛君不知道了,反正是身邊的人有糾紛絕大多數都是問蝸牛君怎麼跟保險公司談判找人,而不是怎麼投訴。

所以,這個投訴數據並不代表糾紛數據,更不代表不滿意率,只是已經爆炸到絕望的客戶覺得不投訴都對不起自己的數據。

這些投訴數據里,讓消費者中招陷坑的是蝸牛君每天強調了又強調的問題~

如果蝸牛君平時說的還不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不妨再看看這些真實的投訴數據,看看保險的坑到底都在哪?

人身保險投訴事項統計表(單位:件)

1.消費者的投訴,銷售和理賠佔了投訴總量的70%

銷售會有哪些問題呢?

通報顯示:分紅型人壽保險銷售糾紛4569 件,占銷售糾紛投訴的46.67%,主要反映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隱瞞保險期間或繳費期間、隱瞞退保損失、與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做簡單對比等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比如誇大分紅收益,隱瞞解約損失等,把有利的點往天了吹,而隱瞞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項或是條款責任:演示利率說成就能拿到的;二選一的條件暗示成兩個都能拿到的;現金價值,費用扣除不往清楚說。。。。反正蝸牛君最討厭的保險就是分紅險,沒有之一,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分紅險,是保險不滿裡面最大的重災區。

理賠的問題有哪些呢?

通報顯示: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糾紛3073 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42.47%,消費者對傷殘等級未達到賠付標准、意外事故不屬於保險責任、職業類別不在理賠范圍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健康保險理賠糾紛2820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38.97%,消費者對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病史、所患疾病不屬於理賠范圍、觀察期出險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簡單來說,主要在於健康告知不合格,理賠責任有爭議,理賠時效/金額不滿意等問題上。基本上都還是老問題,之前說過所謂理賠難絕大多數的原因在於忽略了健康告知和不清楚保障責任。

2.銷售誘導、擅自承諾、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度是投訴的主要原因

從銷售層面來說,所有的糾紛跟產品無關,主要在於人,要麼是給你推薦的銷售人員不專業或故意誤導,要麼是自己對分紅對利益演示有誤解,或是忽略了條款責任就貿然下單。

比如投訴件最高的分紅型產品

分紅保險產品合同中都會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們根據分紅保險業務的實際經營狀況確定紅利分配方案,保單紅利是不保證的!」也就是說分紅是根據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基礎上的紅利分配,其收益是不固定的,同時也是無法保證的。到了業務員的嘴裡,往往就變成了「我們是大公司,規模這么大,也不止你一個人,收益很可觀的,今年就拿了多少多少億來分紅,來,我給你算算,你身故的時候會是千萬富翁的,然後拿出一份演示表,而且是最高點演示。」

在理賠環節,更是如此。比如理賠中最主要的健康告知。

大多數的理賠糾紛都來自於購買時「沒有如實告知身體健康狀況」,除了隱瞞疾病,還會有隱瞞職業分類,隱瞞免責責任等等,所以理賠的果大多也是來自銷售的因。

也就是說,導致理賠難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保險公司,而是那些為了出單而誇大保險責任或是慫恿你各種隱瞞的無良銷售人員。

3.保險更需要專業服務

中招率最高的往往就是坑點最大的。

無論是銷售的糾紛還是理賠的糾紛,你和避坑之間只有一個專業的距離。

首先,你自己要有相對專業的保險知識。保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條款!條款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賠不賠?怎麼賠?賠多少?都能在條款中找到。但是你需要有看的懂條款的技能,怎麼看,不妨現在開始跟著蝸牛君學習,大家可以看知乎號「蝸牛說保險」,實時關注一起學習。

其次,保險畢竟還是屬於比較復雜的金融工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立馬參透其中,成為專家的,那麼,在自己不專業之前還需要專業的服務來協助。

保險從來都不是銷售一份產品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產品實施中的服務,投保前要需要有專業的風險需求分析,適合什麼類型,需要多少保額,是否符合投保要求,如何做好健康告知等等;投保後更需要專業的服務,相信有很多人在發生風險後,連報案都不會,報案簡單了說可以是一個電話的事,復雜了說報案時的表述也會直接影響理賠的效率,如果風險發生的時候,能夠有專業的指引,是會很大程度決定賠付的流程是否順暢或高效的。

(保險專業防坑,就看蝸牛君知乎號:蝸牛說保險)

Ⅳ 欠錢不給被起訴,分紅保險能被執行嗎

如果受益人為指定,就不會被執行,為法定將被強制執行

Ⅵ 買了分紅型的保險想退保投訴保監會有用嗎

為什麼要退保呢?退保為什麼要投訴到保監會呢?所有都應該按保險合同辦啊!買保險時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買,看清楚買了什麼,一時沖動買下了也有10天的猶豫期可以無損失的退保,過了猶豫期就按保單合同現金價值退,一般分紅險初期現金價值低,退保會有很大損失

Ⅶ 我們在泰康人壽買的養老分紅險,11年了現在不想買了打12378投訴可以退回來嗎

可以退,倒是但是能退回來的錢極少。除非年限自然到期才有可能把錢全拿回來

Ⅷ 我買分紅保險可以嗎

理財從一塊錢開始,投2000元參加分紅當然可以,保險規劃從意外、醫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