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註冊資本總的來說對公司經營是有好處的.但由於只是影響到公司經營,一般不會對股價有立馬的影響.除非公司財務狀況不好的情況下注資可能提振股價
② 請問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是否需要發公告
必須要公告。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章,第三十條 (八)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需要發布臨時公告。
③ 勤誠達協議收購億晶光電的結果怎麼樣了
億晶光電作為一家光伏企業,於2011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由常州商人荀建華控制。近幾年來億晶光電毛利持續走低,2017年開始凈利潤就大幅下滑,市值目前不到40億,經營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初開始,荀建華就與古耀明進行交易,幾經股權轉讓與質押,雙方不斷打破「十二個月內不存在增持或減持計劃。賣家承諾控股權穩固,買家承諾不增持」的承諾,直至上交所問詢,荀建華以辭職了事。
2020年1月8日,億晶光電公告顯示,其已累計收到多名投資者1163起民事訴訟案件材料,訴訟金額高達約1.2億元。其中,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億晶光電又新增收到111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訴訟請求600多萬元。
隔日,億晶光電又發布最新公告稱,自2019年11月28至2020年1月8日,億晶光電新增183份與投資者的代理律師簽署的《調解協議》,向183名投資者支付963萬賠償款。
在這一波三折的買殼風波中,勤誠達收購億晶光電的其中一筆9億元的資金,來自南粵銀行的信託貸款。2019年,前南粵銀行行長、副董事長李甫涉嫌內幕交易被抓,被罰沒近1800萬元。
有新聞報道出以上事情,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求採納
④ 在哪裡可以搜索到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的公告,請回答詳細一點。
可以按F10
⑤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與增持股份的區別
1、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回購是上市公司買入「自己」的股票,這種回購是可以注銷股票的。
增持是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部門、機構)買入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增持是不能注銷的。
2、對每股盈利的影響不同:
回購增加每股盈利,在股價不跌的情況下降低市盈率,降低市場泡沫水平,回購是減少股票供應量。
增持是增加了未來拋售的籌碼。而增持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3、對於股票影響不同:
回購是直接對股東的回報。回購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股價反應直接、迅速。
增持是大股東或高管對自家股價的一種認可態度,對其他股東沒有直接回報。但是增持難敵下跌趨勢的沖擊,屢屢出現員工增持被套、大股東增持被套、高管增持被套,且深套,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
4、股份數量不同。
增持在不改變上市公司總股本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特定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增加了。
回購則是上市公司通過「自身」的行為,最終導致上市公司的總股份減少。
⑥ 請問上市公司的資本就是股本嗎
上市公司的借款就是叫債務或負債,沒有「
債務資本
」這個說法。除非債權人以債權入股。變成股東。
上市公司的股本跟總資產並沒有直接關系。
股本和公司凈資產相關。也就是總資產-總負債。
⑦ 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增持 上市公司股票
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劉威魁報道 1月28日,新快報記者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更好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范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
肖遠企指出,支持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對於保險資金一般股票和重大股票投資等,依法合規加快有關備案、核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保監會於1月24日、25日連續兩日發布消息稱,保險資金可以投資銀行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在此前,保險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是次級債的重要投資者,但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類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不在保險機構的投資范圍中。
銀保監會方面認為,此舉有助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間,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禦能力,豐富保險資金配置。
⑧ 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要對本公司的股份增持是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麽還是從另外的方式
主要可以從二級市場購入,還可以從一級市場購入,也可以通過定增增持。
⑨ 上市公司增持股份對該公司的股價有什麼影響
增持一般都理解為利好,就是公司股價跌到一定程度,處於一個相對歷史低位的時候,大股東買入部分流通股票的行為,表示對自己的股價未來預期比較有信心,更多的是給投資者信心上的支持,買入量跟其持有量比起來,只是九牛一毛。
⑩ 誰知道有新聞報道出勤誠達收購上市公司億晶光電的過程中出什麼問題了
網上有新聞顯示2019年5月8日,上市公司億晶光電發布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勤誠達投資持有公司25.4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1.65%,成為第一大股東。
億晶光電是光伏企業,雖然勤誠達對外稱跨界收購是為了多元化發展,但坊間傾向於認為,勤誠達此舉是為了借殼上市,借用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張崛起。
勤誠達收購億晶光電的其中一筆9億元的資金,來自南粵銀行的信託貸款。2019年,前南粵銀行行長、副董事長李甫涉嫌內幕交易被抓,被罰沒近18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