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終止確認衍生工具的分錄怎麼做,最後怎麼消掉得到的錢,怎樣消掉衍生工具同時反向結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答:對於衍生工具,主要有以下五點需要記住:
1.衍生工具是指一種衍生類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
2.基礎資產通常被稱作合約標的資產。
3.合約標的資產可以是金融資產,也可以是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或貴金屬。
4.在未來買入合約標的資產(或者有買入合約標的資產權利)的一方稱為多頭。
5.在未來賣出合約標的資產(或者有賣出合約標的資產權利)的一方稱為空頭。
而關於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分錄,可以這樣做:
1、取得衍生工具時
借:衍生工具
投資收益(發生的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2、資產負債表日,確認衍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盈虧
(1)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時
借:衍生工具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公允價值小於賬面余額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衍生工具
3、終止確認
借:銀行存款等
借或貸:衍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
貸或借:投資收益
貸: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為貸方余額時
借:投資收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衍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為借方余額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② 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是什麼意思
企業以不附追索權方式出售金融資產。企業將金融資產出售,同時與買入方簽訂協議,在約定期限結束時按當日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回購。
企業將金融資產出售,同時與買入方簽訂看跌期權合約(即買入方有權將該金融資產返售給企業),但從合約條款判斷,該看跌期權是一項重大價外期權(即期權合約的條款設計使得金融資產的買入方極小可能會得到期權)。

(2)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損益擴展閱讀:
包括下列各項:
1、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嚴重財務困難;
2、債務人違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等;
3、債權人出於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
4、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5、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
6、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中的某項資產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進行總體評價後發現,該組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確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的債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
③ 企業將之前確認的金融資產從其資產負債表中予以轉出,被稱為什麼
由於A銀行將貸款的一定比例轉移給B銀行,並且轉移後該部分的風險和報酬不再有A銀行承擔,A銀行也不再對所轉移的貸款具有控制權,因此,符合金融資產轉移准則中規定的部分轉移的情形,也符合將所轉移部分終止確認的條件,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金融資產部分轉移滿足
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應當將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的賬面價值,在終止確認部分和未終止確認部分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選項C錯誤;當金融資產部分轉移滿足終止確認條件時,應當將滿足終止確認部分從企業的賬戶及資產負債表上予以轉銷,並確認此項轉移損益,選項D正確,E錯誤。
④ 資產證券化終止確認的利得或損失放在哪個會計科目
新《會計准則》規定,利得和損失分為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以及直接計人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1、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通常通過「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長期股權採用權益法核算時被凈損益以外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變動、持有至到期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相互轉化等,會計處理上主要通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核算。
⑤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平時計入所有者權益,終止確認是就要計入當期損益呢
是為了把未計入損益的業績轉入到已計入損益的業績
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損益怎麼計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損益的計算是:
1、當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2、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存在活躍市場並有報價的金融資產到底應該劃分為哪類金融資產,完全由管理者的意圖和金融資產的分類條件決定的。
⑦ 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請問這句話怎麼理解,為什麼要這么做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是計入資本公積的,而計入資本公積是一個臨時性科目,一定條件下最終還要轉出來的。這個條件就是發生減值或出售。
上面那句話就是指當發生減值的時候,原來計入資本公積這個臨時科目的金額要轉出來,轉到投資收益中,即當期損益。
⑧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第六章 金融資產減值
第四十條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第四十一條 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是指金融資產初始確認後實際發生的、對該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企業能夠對該影響進行可靠計量的事項。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下列各項:
(一)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嚴重財務困難;
(二)債務人違反了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等;
(三)債權人出於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
(四)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五)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
(六)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中的某項資產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進行總體評價後發現,該組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確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的債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或債務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失業率提高、擔保物在其所在地區的價格明顯下降、所處行業不景氣等;
(七)債務人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使權益工具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八)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
第四十二條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來信用損失)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的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並考慮相關擔保物的價值(取得和出售該擔保物發生的費用應當予以扣除)。原實際利率是初始確認該金融資產時計算確定的實際利率。對於浮動利率貸款、應收款項或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可採用合同規定的現行實際利率作為折現率。
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其現值相差很小的,在確定相關減值損失時,可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第四十三條 對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單獨測試未發生減值的金融資產(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第四十四條 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准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第四十五條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六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余額。
第四十七條 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八條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但是,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第四十九條 金融資產發生減值後,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採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⑨ CPA會計 關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會計處理的確認和終止確認規則的問題
但是如果衍生工具涉及金融資產轉移且導致金融資產轉移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則不再確認該項義務為金融負債,以避免企業重復確認負債.
這么理解吧:你把金融資產賣給受讓方,但是該金融資產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所以你所收到對方的對價確認為金融負債。 那麼自己就不需要再對轉讓出去,但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資產再一次確認為金融負債。說白了就是不需要再處理
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資產減值損失如何處理
應當轉入投資收益中。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即是說其賬面價值確定不再變動,應當轉入投資收益中計算投資收益。
以下是資料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