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滴滴老闆和優步中國區總裁什麼關系
柳傳志的女兒柳青是滴滴快的總裁,侄女柳甄則是優步中國區戰略負責人,也就是說優步中國區的負責人柳甄是滴滴快的總裁柳青的表妹。
柳青,女,1978年出生,"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女。2015年2月4日,滴滴公司CEO程維在其年會上宣布,公司首席運營官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總裁,將負責更多公司日常業務運營。
柳甄,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的侄女,在北京長大,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曾在美國矽谷做過10年律師,曾任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

(1)uber中國的融資擴展閱讀:
柳青,女,1978年出生,"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女。2015年2月4日,滴滴公司CEO程維在其年會上宣布,公司首席運營官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總裁,將負責更多公司日常業務運營。
2015年《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的50位榜單,位於2015年值得關注的亞洲女性高管。2017年4月21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由編輯選出的年度「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柳青登上「巨匠」榜。2018年12月,福布斯公布2018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女性榜,柳青位列第八。
柳甄,女,"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侄女。2015年8月12日,以Uber中國戰略負責人首次公開露面,被譽為Uber中國的"一姐"。由於這家跨國超級獨角獸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中國區CEO,所以,柳甄往往就被視為UBER在中國的代言人。
上任一年間,中國優步如今已在60個城市開展業務,全國員工增加到500餘人,市場份額從2015年初的2%提升到三分之一。2016年,中國優步高級副總裁柳甄被選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作為信息通信產業界唯一的80後女性代表,為專委會帶來了新的力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柳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柳甄
② 優步融那麼多錢.股權怎麼分配的還有優步中國融資是怎麼回事
股權依每次融資完成後進行再分配,
③ Uber的中國情況
2014年6月,Uber宣布正式在香港提供服務。
Uber將按照每分鍾2港元(約人民幣1.6元)每公里9.32港元(約人民幣7.4元)的標准進行收費,但起步價為35港元(約人民幣28元)。
Uber經歷了很長時間才在香港推出旗艦服務UberBlack。香港有牌照的計程車數量僅為18138輛,而人口則達到700萬。香港的情況與只有約1.3萬輛計程車的紐約類似,而Uber已在紐約迅速發展。
相對於亞洲其他城市,香港市民對快速地面交通的需求很大,因此Uber進入香港的時間稍晚並不令人驚訝。 2014年7月14日,美國用車應用Uber正式宣布進入北京市場。此前Uber已經在北京試運營了兩個半月,主要覆蓋了三里屯和國貿區域。北京是其進入的全球第100個城市。
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親自來北京宣布了這一消息。 報道稱,網路今日向媒體發出一則邀請函。內容如下:「12月17日,網路將在北京總部舉辦新聞發布會,與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宣布一項重要的跨國投資暨戰略合作簽約。屆時,網路CEO李彥宏將與神秘嘉賓聯袂出席。」疑似神秘嘉賓就是Uber的CEO卡蘭尼克。
據了解,2014年12月5日美國打車服務Uber宣布,獲得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並尋求從戰略投資者處獲得額外6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達到了400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消息屬實網路此次戰略入股Uber,投資金額或不高於6億美元。因為Uber此前授權發行價值18億美元的新股,截至2014年12月11日已經募集到了12億美元。卡蘭尼克曾發聲明稱,該公司仍有餘量可供戰略投資者加入。 2014年12月17日網路公司與美國知名公司Uber(優步)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Uber宣布接受網路的戰略投資,雙方達成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網路創始人兼CEO李彥宏表示,網路和Uber的合作有著深遠的里程碑意義。此前中美兩國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大多是在投資層面,比較早的時候是美國公司投資中國公司,後來也有一些中國公司到美國去投資美國公司。但在中美互聯網公司之間進行深層次戰略意義上的合作方面,網路和Uber的模式是一個開創式的創新。
協議簽訂後,網路和Uber將在技術創新、開拓國際化市場、拓展中國O2O服務三個方面展開合作。Uber有望將網路領先的多媒體交互、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產品與服務,迅速擴大新興市場的市場份額。網路則可以利用Uber豐富的用戶資源和線下服務能力,加速其移動業務的全球布局,進一步加強網路移動的商業化。
「這次合作是Uber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Uber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表示,「Uber目前已在全球25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而亞太是最重要的增長區域。」
資料顯示,Uber於2009年成立於美國矽谷,是全球第一家通過智能手機APP實現一鍵實時叫車服務的企業。Uber於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已在全國9個城市推出服務。 國內打車市場基本被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占據。有意思的是,滴滴屬於騰訊系,快的屬於阿里系,作為BAT格局的網路方一直未參與其中。對此,分析人士透露,網路或將利用自身的大數據和地圖業務與Uber打車市場資源結合。未來國內打車市場或將面臨新一輪競爭。
支持安卓、iOS,Windows Phone

④ 投融界:Uber中國融資受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Uber中國競爭對手非常強勢,短時間沒有趕超可能。
滴滴快的在合並之後,形成了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根據滴滴快的CEO程維在一封致投資者的信件中顯示,自5月以來,這家公司每日專車訂單已增長兩倍至300萬份,專車業務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達80%;每日計程車出行次數達到300萬次,佔中國計程車召車市場99%的份額。滴滴快的在中國360餘座城市運營。
Uber不僅要面臨滴滴快的的競爭,還有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等競爭對手,他們背後的資本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同質化服務的競爭之下,燒錢成為唯一的選擇,Uber中國長期虧損已然註定,資本市場不看好其實無可厚非。
上市前景渺茫,缺乏有效的退出機制
Uber中國為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控股股東是Uber全球,實際控制人不在境內,不符合目前國內A股上市的要求。由於Uber中國理論上屬於VIE結構,上市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但從實踐上來看,這種國外公司在中國建立子公司、分公司的方式,從未有過在中國地區上市的先例,這也是投資方較為顧慮的一點。
Uber的破壞式創新,在全世界范圍都引發了當地政府的警覺,個別國家禁止營運Uber的情況時有發生。而現在在國內,雖然並沒有在國家層面出台什麼政策,但是地方政府和計程車司機的抵制卻是相當明確的,比如Uber在武漢、成都、杭州等城市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抵制。
Uber中國缺乏延展性,融資受阻的根本原因
Uber中國在出行領域目前只有專車,但滴滴快的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平台服務,提供了多種產品,覆蓋了多種市場和價位。相比Uber,滴滴快的的服務更加符合中國市場用戶的需要。
Uber在國際尤其是美國市場處於領先定位,這意味著Uber無論在訂單和用戶數上都處於領先地位,龐大的出行需求讓Uber很快成為一個入口。而在中國,卻被滴滴快的搶佔了先發優勢,並且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Uber中國很難實現彎道超車。
很簡單的說,Uber在中國市場缺乏一定的延展性,投資者看好打車應用並不是因為其顛覆了出行交通市場,而是更看重未來對社會生活方式的重構。而在中國,這一切看上去都和Uber中國無關。
——恩美路演
⑤ Uber在中國能發展起來嗎
Uber是提供專車服務的公司,和打計程車相似,通過Uber可以呼叫專車,通過Uber計算路程並
結算費用。Uber在2009年創立,Uber 已覆蓋超過70個城市,並繼續在全球迅速擴展業務,在中
國已經在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成都,杭州,武漢,深圳,重慶,香港,台灣提供服務。
uber不能用解決方法:
1、卸載後重新下載登錄使用。
2、操作不當引起的不能使用,正確的操作如下:
在手機上面登錄自己的優步。
在這里點擊一下計程車的標記,出現價格。
接著再選擇點擊自己的位置定位。
選擇預約uber。
然後等待司機應答,等待預約。如不想預約了可以點擊下面的X號。
長按取消預約,如不取消的話,司機應答之後,就等司機到來接自己上車即可。
⑥ 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什麼意思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後,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就是說按照持有股權的比例,所擁有的權利和收益比例。
⑦ 為什麼uber持有滴滴5.89%的股權卻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
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後,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就是說按照持有股權的比例,所擁有的權利和收益比例。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合法的地方,例如騰訊眾創空間
⑧ 豐田投資了Uber多少錢
在Uber上市前夕,豐田汽車宣布向其投資5億美元,雙方將聯合推出自動駕駛車隊。豐田投資後,Uber估值重回700億美元上方,達到720億美元。
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豐田此次注資獲得了Uber的一小部分股權。不過雙方沒有公開披露豐田持有Uber的股份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豐田汽車向東南亞出行服務平台Grab投資10億美元,Uber今年3月向Grab出售東南亞業務,並獲得其27.5%的股份。而Uber和Grab背後投資人是軟銀,軟銀持有Uber 15%的股份,滴滴在合並了Uber的中國業務後,向其出讓17.7%的股份。軟銀和滴滴也是Grab共同的投資人。

此前,Uber CEO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已經表示,並不反對出售自動駕駛業務,但是希望收購方能在自己的網約車平台上運營無人計程車(Robotaxi)業務,甚至曾為此與谷歌洽談。豐田的注資也符合Uber的這一訴求。
目前走在全球自動駕駛技術最前列的是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通用、戴姆勒、寶馬等傳統車企也在迎頭趕上。大部分自動駕駛的參與者計劃於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Robotaxi業務。
通用汽車計劃到2019年,在美國各大城市部署Chevy Bolt自動駕駛計程車,通用還投資了Uber在美國的競爭對手、網約車平台Lyft。戴姆勒也聯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博世,宣布將在矽谷地區展開L4和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的公開道路測試,測試車輛將於明年下半年正式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