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權益性融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權益性融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5-18 21:51:49

① 資本結構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所謂資本結構,狹義地說,是指企業長期負債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廣義上則指企業各種要素的組合結構.資本結構是企業融資的結果,它決定了企業的產權歸屬,也規定了不同投資主體的權益以及所承受的風險。
一是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於提高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收益和節稅收益,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於債務成本率時,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帶來節稅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但隨著債務融資的增長,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進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及破產。
二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以及投資決策來影響企業價值,資本結構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有關企業價值的信息,影響外部投資決策,從而影響企業價值,管理者持股和主動回購股權被投資者看做是企業前景良好的一個信號,這是因為管理者承擔了風險。
三是通過影響企業治理結構來影響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促使企業經營者努力工作,選擇正確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企業經營業績信號,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經營狀態做出正確判斷。

② 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的優缺點

負債融資包括長期負債融資和短期負債融資。
(1) 長期負債融資
優點:可以滿足企業長期發展資金的不足,還債壓力小,風險相對較小;
缺點:成本較高,限制較多
(2) 短期負債融資
優點:資金到位快,容易取得;融資富有彈性;成本較低;
缺點:償還期限短,融資風險相對較高;
權益融資也就是普通股票融資。
優點:所籌集的資本具有永久性;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權益資本是企業最基本的資金來源,它可以增強企業負債的能力;容易吸收資金;
缺點:成本較高;轉移企業的控制權

③ 融資租賃對資本結構什麼影響

1.有效降低或維持承租人的資產負債比例,在不增加資產的前提下提高總資產收益率。
2.合理安排租金,實現利潤後移、豐年補欠,保證承租人利潤的合理增長。
3.方便承租人進行稅金管理。
4.在不改變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前提下獲得設備使用權。
5.有效平衡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6.合理匹配會計壽命與使用壽命,真實反映企業利潤。
有問題可以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④ 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的優缺點是什麼

權益融資的優點:

1)權益融資具備靈活性。企業發行股票以後是否分發股利主要取決於企業盈利狀況和財務狀況。當發生資金周轉困難時,企業可以不分派現金股利或者分配股票股利,甚至不分派任何形式的股利。股票到期不需要企業償還。

2)權益融資所籌集的資本具有永久性。權益資本是企業最基本的資金來源,它可以增強企業負債的能力,容易吸收資金。

權益融資的缺點:

1)存在影響投資人投資比例或轉移企業的控制權的風險。股份制企業,若採用增發股票形式籌集長期資本,可能會影響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從而影響原股東對企業的控制能力或許可權。

2)權益融資的成本高。當企業資產利潤率高於長期債務利率的情況下,所有者可以享受其剩餘的盈餘。

3)企業採取權益融資方式,不會享受稅收優惠。由於發行股票籌資導致的股利發放需要在繳納所得稅後支付,企業不會享受負債融資的利息稅前抵扣的優惠。

負債融資的優點:

1)股權投資人可以保持投資比例。採取舉借負債融資的方式籌集長期資本,不會影響原股東的持股比例,也不會影響其控制能力。

2)企業採用負債融資方式,還債壓力小。債權人除具有按期收回本金和取得利息的權利外,不享有任何其他權利,也不承擔任何其他義務。

3)負債融資的利息支出可以抵稅。舉借債務發生的利息可以在繳納所得稅之前予以扣除,從而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量。

負債融資的缺點:

1)舉債經營時的財務風險大,缺乏財務上的靈活性。負債融資的利息是企業根據合同必須承擔的一種長期性固定支出,到期必須償還。

2)企業的經營決策,尤其是財務政策往往受到債務合同的制約和限制。

3)負債融資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從而降低了企業未來的借債能力。

⑤ 試論述企業用權益融資與債務融資的利弊

企業並購融資成本的高低將會影響到企業並購融資的取得和使用。企業並購活動應選擇融資成本低的資金來源,否則,並購活動的目的將違背並購的根本目標,損害企業價值。西方優序融資理論從融資成本考慮了融資順序,該理論認為,企業融資應先內源融資,後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優先考慮債務融資,不足時再考慮股權融資。因此,企業並購融資方式選擇時應首先選擇資金成本低的內源資金,再選擇資金成本較高的外源資金,在外源資金選擇時,優先選擇具有財務杠桿效應的債務資金,後選擇權益資金。
(二)融資風險大小
融資風險是企業並購融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並購融資風險可劃分為並購前融資風險和並購後融資風險,前者是指企業能否在並購活動開始前籌集到足額的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後者是指並購完成後,企業債務性融資面臨著還本付息的壓力,債務性融資金額越多,企業負債率越高,財務風險就越大,同時,企業並購融資後,該項投資收益率是否能彌補融資成本,如果企業並購後,投資收益率小於融資成本,則並購活動只會損害企業價值。因此,我國企業在謀劃並購活動時,必須考慮融資風險。我國對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都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規定,比如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因此,企業要從商業銀行獲取並購信貸資金首先面臨著法律和法規約束。我國對發行股票融資要求也較為苛刻,《證券法》、《公司法》等對首次發行股票、配股、增發等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上市資格」比較稀缺,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符合條件可以發行股票募資完成並購。
(三)融資方式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
資本結構是企業各種資金來源中長期債務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企業並購融資方式會影響到企業的資本結構,並購融資方式會通過資本結構影響公司治理結構,因而並購企業可通過一定的融資方式達到較好的資本結構,實現股權與債權的合理配置,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降低委託代理成本,保障企業在並購活動完成後能夠增加企業價值。因此,企業並購融資時必須考慮融資方式給企業資本結構帶來的影響,根據企業實力和股權偏好來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四)融資時間長短
融資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企業並購成敗。在面對有利的並購機會時,企業能及時獲取並購資金,容易和便捷地快速獲取並購資金有利於保證並購成功進行;反之,融資時間較長,會使並購企業失去最佳並購機會,導致不得不放棄並購。在我國,通常獲取商業銀行信貸時間比較短,而發行股票融資面臨著嚴格的資格審查和上市審批程序,所需時間超長。因此,我國企業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融資時間問題。

債券融資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莫非你是楊忠智的學生?

⑦ 負債性融資與權益性融資的聯系與區別以及對企業的影響

負債性融資適於解決企業短期資金需求的問題,其回報固定明確,其償付優於權益性融資,資金使用一般由企業自主決定;
權益性融資可解決企業長期資金需求,投資回報的收益率不確定,當企業不盈利或股東會決議不分紅時當年度沒有收益,當項目收益率很高時權益性融資的成本相對就比較高,投資方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不一定是全層次的),企業股東會決議時投資方要表達其自主的意願。。

⑧ 股權性融資與債務性融資對企業分別有什麼樣的影響

債權性融資比較常規,對於企業來說需要按借款合同中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與本金,如果成本較高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
股權性融資比較少,一般為PE\VC\眾籌所慣用,資金進入成為公司股東,往往與經營者一樣承擔公司運營的風險,分享收益,對於企業來說,股權的變更可能會使得決策權的分離,協調不好會融資在企業的經營上產生背離。
還有一種情況較為多見,就是假股真債,由於項目本身原因,投資人進入時以股權的形式進入,但是期限內,企業要回購期股權,回購前支付一定的利息。

⑨ 權益融資的影響

權益融資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影響,無非是三種情況:提升、無影響、降低。最終的結果取決於融資對企業的業績的影響程度。
多數情況下,權益融資對企業業績的提升是肯定的,但業績的提升並不意味著投資價值的提升,因為權益融資同時也使股本擴張,如果每股收益反而因為股本擴大而攤薄,股票投資價值的下降也是顯而易見的。
短期來看,多數情況下,資金從投入到產出需要有個過程,因此,權益融資短期會攤薄每股收益,在股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反而使股票的市盈率上升;同時,由於權益融資新增的凈資產短期內沒有馬上產生效益,凈資產收益率會有較大的下降,這兩個因素都會對股票價格的上漲產生不利影響;但另一方面,由於公司凈資產的增加,若股價不變,則市凈率下降,這個因素又會對股價起支撐作用。
長期來看,權益融資是否會提升股票投資價值,取決於新增資產的效率。第一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低於原有資產效率,會降低股票的投資價值;第二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與原資產效率相同,對股票投資價值沒有影響;第三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高於原有資產(或與原有資產產生協同效應),可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企業規模擴大可以降低固定成本佔比,相對提高企業總體資產的效率,從而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當然,這種規模擴張效果得以實現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市場容量能保證銷售收入的增長。如果市場容量不允許,規模的擴張帶來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售價下降,那麼規模的擴大反而使資產效率下降。
然而,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我不知道這種現象是否是中國股票市場所特有),可以推翻上述第二種(甚至第一種)情況,即權益融資可以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只要新增資金的效率與原有資金效率相差不要太大。
例1.A股票總股數20000萬,當前股票價格30元,每股收益1元,每股凈資產5元,所有者權益10億。據此計算的市盈率30倍,凈資產收益率20%,市凈率6倍。現以每股25元價格增發4000萬股,募集資金10億元。假如新增資金凈資產收益率可以達到16%,則增發後:
總股本:20000+4000=24000萬股
凈利潤:20000*1+25*4000*16%=36000萬元
每股收益:36000/24000=1.5元
所有者權益:100000+100000=200000萬元
每股凈資產:200000/24000=8.33元
凈資產收益率:36000/200000=18%
若股價保持不變,則:
市盈率=30/1。5=20倍
市凈率=30/8。33=3。6倍
顯然,A股票增發後雖然資產效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下降2%)但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大幅下降,股票投資價值反而提升。
例2.B股票總股數20000萬,當前股票價格10元,每股收益1元,每股凈資產5元,所有者權益10億。據此計算的市盈率10倍,凈資產收益率20%,市凈率2倍。現以每股8元價格增發12500萬股。
總股本:20000+12500=32500萬股
凈利潤:20000*1+8*12500*16%=36000萬元
每股收益:36000/32500=1.1元
所有者權益:100000+100000=200000萬元
每股凈資產:200000/32500=6.15元
凈資產收益率:36000/200000=18%
若股價保持不變,則:
市盈率=30/1.1=27倍
市凈率=30/6.15=4.88倍
同樣的資產規模,同樣的融資規模,但因為例1當前市價高,增發價格相對於每股凈資產的溢價也高,例1增發的效果也遠比比例2要好。在例1中,融資溢價400%,而在例2中融資溢價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