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騰訊公司CEO馬化騰的相關介紹
小企鵝之父馬化騰
生於1971年;個人財富:15.9億元
年齡:34歲 出生地:廣東潮陽
畢業院校:深圳大學計算機系 職務:騰訊控股首席執行官
公司總部:深圳 上市情況:香港-騰訊控股(HKSE:0700.HK)
(馬化騰)
QQ這由幾個小年青擺弄出來的小玩意兒,旺得實在令人嫉妒,馬化騰創業初期,憑著一個小小的即時通訊軟體在4年間做到銷售過億元,撰寫了一幕深圳版的矽谷傳奇。他不僅成功地粘住了中國最大的注冊互聯網用戶群體,還在恰當的時候,將這種影響力和忠誠度實現了商業化,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盈利之路——不管是付費注冊,還是QQ簡訊聊天,騰訊無不大獲成功,公司盈利也像當年QQ會員注冊的勢頭一樣「瘋長」。
但是騰訊發展也有多事之秋,與突飛猛進的事業齊頭並進的,是滿天飛的收費服務傳言、層出不窮的用戶密碼被盜、Q號網上大拍賣等問題,馬化騰作為小公司大市場的領頭羊確實也被折騰得夠嗆,不過他還總是斯斯文文的笑。
無論從目前市場佔有率還是後繼實力上看,微軟MSN都是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是否能成功抵禦MSN的威脅。現在騰訊主要的辦法還是繼續在QQ上開發新應用,集成新功能,畢竟QQ越強大,也越難被憾動,而這也正巧與騰訊尋找新盈利模式的目標完全一致,於是鞏固地位與持續盈利間就能形成了不斷加強的良性循環。從這一意義而言,MSN超越QQ殊為不易,在MSN咄咄逼人的進攻面前,QQ或許自有防禦之道。
現年33歲的馬化騰是廣東潮陽人,處事低調,不擅言語,平靜且淡然,只有談到計算機和網路,才會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和得意。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將繼續帶領QQ打好防禦鞏固戰役,續寫「QQ版」的網路神話。
2. 騰訊QQ如何起步,馬化騰的創業故事
1984年就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的馬化騰曾經很喜歡天文,但那畢竟有些遙遠。當計算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學讀計算機專業的時候,馬化騰的計算機水平已令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種病毒的「剋星」,會為學校的PC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經常幹些將硬碟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從深大畢業後,馬化騰進入深圳潤迅公司,開始做軟體工程師。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認識了ICQ。一見面,他便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冊了1個號。可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他覺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戶中想推廣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於是他想,自己能否做個類似於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馬化騰與同學張志東合作,在深圳注冊了深圳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決定開發1個中文ICQ軟體。從此,他踏上了創業征途。
差點賣掉
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先是缺資金,資金有了軟體又跟不上」。1\'999年初,騰訊開發出第1個「中國風味」的ICQ,即騰訊「QQ」,受到用戶歡迎。在馬化騰為資金犯難的時候,他起了要把QQ賣掉的想法,先後和四家公司談判,都以失敗告終。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1999年下半年,從美國到中國,互聯網開始升溫,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QQ220萬美元的投資。從此,新的一輪創業開始。截至2004年9月,騰訊QQ總注冊用戶數為3.55億,活躍用戶數1.19億,QQ最高同時在線730萬、QQ游戲最高同時在線78萬,躍居中國第1大休閑游戲門戶。
專注做事
馬化騰的成功,有人總結原因說是運氣太好。而馬化騰總結說,是對QQ的專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1個專注的人」,幾乎所有業內夥伴提到這位才34歲的老闆,都會用「專注」這個詞。五年來,騰訊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規范QQ服務的工作,是國內唯一專注從事網路即時通訊的公司。
馬化騰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他上網只有1個目的,在互聯網的犄角旮旯里發掘新的商機。QQ秀就是他在網上覓到的一塊肥肉。偶然一次,馬化騰發現韓國推出了1種給虛擬形象穿衣服的服務,馬化騰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就把韓國的那套東西給學過來,搬到了QQ上推廣嘗試。他同時找一些著名的手機和服裝公司,例如諾基亞和耐克等國際知名公司,讓他們把自己最新款的產品通過QQ秀用戶來下載。QQ秀有這些公司提供服飾設計、手機等多種產品,很快風靡了Q族的世界,而騰訊沒有為QQ秀的服裝、飾品花費任何的「銀子」。
馬化騰說,這一塊業務的增長目前很快,已有超過40%的用戶嘗試了購買。馬化騰盤算,如果每個用戶願意花1~2元的話,僅QQ秀收入就不敢想像。馬化騰那獨到眼光又一次為騰訊掙到了錢,2004年前三季度,騰訊盈利達到3.28億元。
馬化騰的經營哲學是:「三問自己」。這點,可能80後創業者可以從中學習到點什麼。
一問:這個新的領域你是不是擅長?他的競爭對手多半對商務、利潤、資本感興趣,卻不一定能把握客戶的真正需求;而馬化騰憑著對網路市場1種朦朧卻又相當有預見性的理解,用近乎偏執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騰的架子,牢固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專注於技術開發和提升質量,當然能高出對手一籌。
二問:如果你不做,用戶會損失什麼嗎?做軟體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個很愛網路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麼,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三問:如果做了,在這個新的項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1999下半年,騰訊在網路尋呼系統市場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銀氣然而,也面臨著重大選擇:一方面尋呼行業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騰訊的QQ用戶數達到了100萬,而且都還在迅猛增長。早先,QQ只是作為公司的1個副產品存在的,馬化騰對QQ所蘊含的巨大市場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他對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並沒有把握。當時,騰訊所採取的策略是「三管齊下?:-方面繼續鞏固傳統網路尋呼系統帶來的大量利潤;『另一方面將精力更多集中在改進QQ功能和開發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尋找風險投資的支持。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是正確的。
3. 騰訊公司歷史上都接受過誰的投資
騰訊創業初期,IDG和盈科數碼分別向騰訊投資220萬美元,各占騰訊20%股份,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此後,南非MIH集團從盈科數碼和騰訊創始人團隊手中收購了一部分騰訊公司的股份。
在2004年上市之前,騰訊對股權結構重新調整,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目前,南非MIH集團持有騰訊33.93%的股權,馬化騰持股10.22%,還不及MIH的三分之一。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團對於馬化騰給予充分信任,一開始就放棄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權,因此馬化騰持有騰訊的股份比例雖然不高,但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他和幾位聯合創始人來負責。

(3)馬化騰的融資案列擴展閱讀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 ,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 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騰訊多元化的服務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務QQ及微信/WeChat、社交網路平台QQ空間、騰訊游戲旗下QQ游戲平台、門戶網站騰訊網、騰訊新聞客戶端和網路視頻服務騰訊視頻等。
2004年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公開上市(股票代號00700),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是馬化騰。2018年3月7日,騰訊和聯發科共同成立創新實驗室,圍繞手機游戲及其他互娛產品的開發與優化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終端側的應用。2018 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騰訊(4028.45億元)居第二位。
騰訊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提供商之一。成立10多年以來,騰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為億級海量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各類服務,始終處於穩健發展的狀態。
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是騰訊的使命。騰訊把「連接一切」作為戰略目標,提供社交平台與數字內容兩項核心服務。通過即時通信工具QQ、移動社交和通信服務微信和WeChat、門戶網站騰訊網(QQ.com)、騰訊游戲、社交網路平台QQ空間等中國領先的網路平台,滿足互聯網用戶溝通、資訊、娛樂和金融等方面的需求。騰訊的發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數以億計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並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開創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面向未來,堅持自主創新,樹立民族品牌是騰訊的長遠發展規劃。騰訊50%以上員工為研發人員,擁有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在存儲技術、數據挖掘、多媒體、中文處理、分布式網路、無線技術六大方向都擁有了相當數量的專利,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均位居前列。
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是騰訊的遠景目標。騰訊一直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努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網路文明。2006年,騰訊成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慈善公益基金會——騰訊慈善公益基金會,並建立了騰訊公益網。秉承「致力公益慈善事業,關愛青少年成長,倡導企業公民責任,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宗旨,騰訊的每一項產品與業務都擁抱公益,開放互聯,並倡導所有企業一起行動,通過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傳播優勢,締造「人人可公益,民眾齊參與」的互聯網公益新生態。
4. @馬雲@馬化騰@各位電商大佬,大項目尋求大企融資年收益豐厚!!
小夥子醒一下,你在這里是找不到馬雲和馬化騰的,他們是從來不看這些問題的,如果你想要找到他們,你只能自己想想辦法做出一點成績,讓他們看見,吸引住他們,而不是主動去找他們,因為每天找他們投資的人太多太多了,擠破鞋可能都進不去,所以你需要把自己的項目做出來,然後取得成績後,如果被他們發現,並且有非常大的市場前景的話,他們會很果斷地投錢,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5. 求馬化騰的創業事跡簡介 字數在300字左右
1993年馬化騰畢業後進入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做編程工程師,專注於尋呼機軟體的開發,至升任開發部主管。該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潤迅提升了馬化騰的視野,以及給馬化騰在管理上必要的啟蒙。
1998年,實用軟體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體市場感覺,也使其從中盈利不菲。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其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得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體問題。這使其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市。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為馬化騰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1998年馬化騰與其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作為一家沒有風險資金介入就成立的軟體公司,初期的每一筆支出都讓馬化騰和其同伴心驚。
在決定做OICQ的時候,當時國內已經有了兩家公司先做,產品比騰訊更有市場名氣。馬化騰沒有想更多,除了因為這個產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項發展業務移動局、尋呼台、無線尋呼方案和項目相互促進外,也因為當時飛華、中華網等許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時通訊項目,市場顯得很有發展前景。

(5)馬化騰的融資案列擴展閱讀:
馬化騰在模仿間不經意打造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為中國人創造了全新的溝通方式。
互聯網新銳馬化騰,把一個SNS聊天工具打造成不可或缺的QQ,將騰訊變成了互聯網商業帝國。被稱為互聯網公敵的馬化騰。在騰訊成立的十年裡,馬化騰不斷給自己樹敵,最後,成功地走到了『全民公敵』的境地。
溫和、為人低調,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他1998年創立的公司已經發展到如此的高度,但他不只是建立一個成功的企業,並在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中,將獨生子女家庭以及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的人口聯系起來。
6. 馬化騰是如何因時度勢進行創業投資的,他所依靠的融資渠道有哪些
父母的支援、財政專項資金申請、財團支持、國外融資等。
馬總的父母可不是一般人。
7. 馬雲、馬化騰入股,恆大汽車融資40億!
拒絕PPT造車,恆大汽車融資40億港元
造車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技術?是錢。沒錯,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繼一口氣發布了6款車型,在各大媒體頻道,電視黃金時段大播廣告的恆大汽車,似乎沒有在錢方面擔心過。

從細節圖來看,中控屏下方的空調面板部分採用了一種觸控面板,結合起隱藏在空調出風口的氛圍燈設計,很好地提升了車廂內的科技感與豪華感。
經過多年的熱賣,伊蘭特回歸本名,不再以領動等名字存在,對消費者重新建立伊蘭特的產品形象有著幫助,新車基於現代汽車最新的iGMP平台打造,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質感較現款都有極大的提升,據悉新車將會在北京車展上進行亮相,希望實車能帶給我們更進一步的震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如馬雲 馬化騰 李嘉誠這樣的,在成功前都如何是否有黑色馬雲是如何融資的為什麼我找到融資方
成功之前都很苦,非常人般的。黑色都有,有些事情融資又要靠機遇。融資不是簡單的事情,更主要的是,為什麼要融資。
9. 馬化騰被判刑了
沒有的事,你從哪聽到的八卦消息,這是假新聞。人家馬化騰好好的。
10. 馬化騰騰訊創業史情形如何
應該說20歲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序員,我不喜歡管人,不喜歡接受采訪,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獨自坐在電腦旁是我最舒服的時候。我周邊的人,我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不認為我會辦一個企業,管一個企業,因為怎麼看我都不像這樣的人。
我唯一的資本是我寫過幾萬行C語言的代碼,也接過幾個項目。我很想創造一個產品,然後有很多人用,但是原來的公司沒有辦法提供這樣一個環境,似乎只有自己開公司才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我才被迫選擇開了一個公司。
開始創業的夥伴幾乎都是我的大學、中學同學,在創業的過程中,因為意見不統一,爭吵難免,因此相互信任很重要。當時我出主要的啟動資金,有人想加錢、占更大的股份,我說不行,根據我對你能力的判斷,你不適合拿更多的股份。因為一個人未來的潛力要和應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問題。
為了不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面,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當然,如果沒有一個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時候肯定會出問題,同樣完蛋。
開始創業後,我發現和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之前我看到很多美國矽谷創業的書,講創業都是非常勵志和令人嚮往的。但實際上,我們初期經常在想的是下一個月的工資和房租怎麼解決,一年內的收入來自哪裡。
這個階段,我們做了很多外包工作,幫別人開發軟體,進而賺一點微薄的錢。我的名片寫著工程師Title,不寫老闆,不然給合作方看見自己親自幹活,很難看。
後來QQ誕生了,因為我之前是做通訊行業的,所以QQ也和通訊有關,起初的形象是一個網路尋呼機。那時候想要做到3萬用戶,於是去學校的BBS上一個個地拉用戶,每天只能拉幾十人。當時一想按照這個速度湊到3萬人可能要2年後,到時候公司沒准就死掉了,項目又砸在手上了。
於是我自己又去網上推廣,最後用戶上來了,因為我們的軟體寫得好,不宕機;沒人聊天我就去當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得顯得社區很熱鬧。
這個過程中,IDG資本和盈科數碼投資了我們,他們給了220萬美元,分別占公司20%的股份。獲得投資後,我們都很努力,因為不想讓投資人虧錢。大家都知道風險投資肯定是有很多虧錢的項目,但出於很強的榮譽感,騰訊覺得投資方在別的項目上虧錢我管不著,但一定別虧在我們頭上,不想給人當反面案例。
後面就很順利了,融資然後上市,但騰訊最初的市值並不高。後來我看到很多創業說:如果估值低,就乾脆賭氣不上了。我覺得這樣很不理智,對於上市這件事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只看一年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