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共享單車為何融資
成本低,且有押金。
共享單車並非不盈利,而是少有的現金流健康的項目市面上的自行車因為有渠道的加價,可能賣到幾百到上千元,而共享單車企業是直接在工廠下訂單,批量生產,成本是很低的,像OFO的單車成本可能只有50-100元,很短時間就能收回成本,即使損毀率高,總體成本很低,也可以實現短期盈利,即使單車收回成本前就壞了,也有用戶的99元押金在。
現金流穩定:大部分用戶均表示短時間內不會退回押金
摩拜的一位投資人在吳曉波的節目中透露,共享單車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且投資人都算過賬,幾個月就能收回成本。摩拜的單車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都可以在短時間實現單車的盈利,在設計使用壽命的其他時間(摩拜設計使用壽命是5年)就會產生穩定的盈利,並且單純的運維成本是很低的。很可能通過發紅包鼓勵用戶去騎偏遠的車,實現用戶調度。單車通過押金產生了大量現金流,在官方宣布不準動用用戶押金前,很多單車企業是用押金的沉澱資金運作賺錢的,成了金融公司,用戶有100萬的話就可以有一個億押金,放在支付寶一年還有4百萬利息。
擴展閱讀:
首先,與滴滴等專注中長途出行需求的服務商不同,共享單車企業專注的是短途出行需求,即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事實上,這一點共享單車已經做到了,「地鐵+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不少大城市市民出行的新方式。
其次,目前諸多城市面臨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市民飽受困擾,共享單車這一綠色環保、門檻較低、取用便捷、費用低廉的出行模式,符合時代潮流。
再次,政府有關部門對共享單車總體而言持支持態度。例如,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2016年12月發布 《關於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促進互聯網自行車健康發展,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同時要求規范自行車的停放;上海市也將出台類似規定,支持共享單車規范發展。
最後,作為共享經濟的類型,以滴滴和優步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被證明具有非常強的用戶集聚能力和資本變現能力。共享經濟在改變出行方式上的成功應用讓人們看到了它朝著更加便利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單車上的成功應用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判斷。
②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受挑戰是怎麼回事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的段子是「共享單車的顏色已經不夠用了」,一句話道盡了目前共享單車平台發展的尷尬。隨著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平台進入市場,不同顏色的共享單車湧上城市街頭,而原本被評價為設計巧妙的靠押金盈利的商業模式,在持續擴大的投資競爭中也受到嚴重挑戰。
30年前,自行車曾經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交通工具。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一度將自行車遙遙甩在後邊。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1.94億輛,且保持10%以上的增長,有49個城市超過100萬輛,18個城市超過200萬輛,6個城市超過300萬輛。快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使得許多城市交通開始堵塞,城市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城市生活質量也隨之急劇下降。

當然,在如此龐大的資本角逐中,也會帶來共享單車各種技術的創新發展,從齒輪傳動、實心輪胎、整體鑄造、智能車鎖、自發電技術、隱蔽性剎車到紅包點名、騎行社交、客戶信息定製、騎行服務再增值、移動智能運維等,可能會為未來的共享單車平台運營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載體和技術基礎。
事實上,共享單車平台的橫空出世給城市綠色交通提供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也符合「互聯網+」智能交通的落地推廣要求,但其給城市帶來的負面效應也在逐步顯現,未來必然會出台一系列管控政策,這些管控政策一方面會鼓勵共享單車繼續對綠色交通作出貢獻,另一方面,則會通過設置更高的門檻來弱化其在運營及管理上的失范。而作為市場機制下的共享單車運營主體則必須要提前考量,在未來管控政策規范下,如何逃出規模報酬遞減區間,真正實現可盈利性發展。
本文作者為中交協危險品專委會常務副會長,清華大學博導
③ 風險機構聯合發起投資行為其目的是什麼 共享單車為例
機構聯合發起投資行為,其目的是什麼?共享單車為例,風險機構聯合發起的投資行為,比如說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是是大家共享的,所以如果在單車的實行過程中出了問題,那就會大家一起成
④ 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額超過177億元了嗎
據報道,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1886.4萬人,與2015年的245萬人相比,呈7倍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希望共享單車發展的同時,押金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管!
⑤ 令人震撼的共享自行車墳場,為什麼明知虧本還有人投資
在資本的助力下,共享單車行業曾經是火熱的風口,不僅盤活了交通,甚至讓一些瀕臨倒閉的自行車廠起死回生。但是狂歡過後,卻留下來一地雞毛,生產線上不斷被製造出來的共享單車,數量明顯過剩,那些無人處理的單車,就被統一堆到了市郊,形成了一座座觸目驚心的共享單車墳場。攝影師吳國勇通過無人機記錄下來國內20餘座城市的這一奇觀。從天際俯瞰,各種顏色的單車堆在一起,像像美麗的花田,這是對於資本無聲的諷刺。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荒唐的一幕,這么多共享自行車企業能夠獲得一輪又一輪幾百萬美元到幾億美元的融資,而這些報廢的自行車自然就成為了炮灰。
⑥ 請論述為什麼共享單車會從投資熱潮走向低谷,又能實現產業復甦
屬於低門檻行業,沒有行業護城河,造成無序競爭,收益不能保證。
這種行業需求固定,只有死掉一大批企業,王者通吃,最後存活的才能生存。
⑦ 拿到巨額融資的共享單車,未來發展的難點在哪兒
對於產品而言,用戶體驗是這個產品存在價值的重要考核依據。而在單車模式的用戶體驗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在停車問題上,比如摩拜要求不能停在小區,但實際操作中自行車卻被停的到處都是,與此同時,摩拜App上的地圖不夠精準,車輛定位不準確,且沒有導航,用戶找車成了大問題。「找車的時間超過15分鍾,甚至比騎車時間還長」,她對新浪科技表示。
更大的問題是,單車出租的共享自行車似乎一直在和低素質人群抗爭。單車被用戶藏在花叢,掛在樹上,甚至扔進江里,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比如:此前摩拜單車在上海投入了一萬輛網約自行車,短短兩個月,就已經有150輛左右的自行車遭到破壞。最嚴重的時候,一周就有13輛自行車被損壞。除了不按規則停放之外,自行車二維碼被塗改、車座損壞、車身貼滿小廣告、擅自上鎖成為自己專用等等,都很常見。
⑧ 為什麼說共享單車要開始新一輪融資了
因為他們的錢燒沒了,沒了了就得想辦法弄錢,就得融資!所以說傳統模式的共享單車是行不通的,比較看好悟空單車的合夥人計劃!
⑨ 共享單車融資盤點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在哪兒
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在地鐵站、大學校園門口、公園入口等隨處可見。短短時間內,共享單車就「攻陷」了很多城市。它已然滲透我們的日常,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逐漸成為都市生活的一種常態。而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各種資本也紛紛看好這最後一公里的蛋糕,並蜂擁而上,融資大戰可謂精彩卓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