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收款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收款

發布時間: 2021-05-16 13:41:34

❶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怎麼計算

不是賬面價值的組成部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❷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核算上有什麼區別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種,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屬於衍生工具,比如國債期貨、遠期合同、股指期貨等,其公允價值變動大於零時,應將其相關變動金額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同時計入當期損益。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入賬成本=買價-已經宣告未發放的股利(或已經到期未收到的利息);

一般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按公允價值入賬)

投資收益 (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支付的總價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一般會計分錄:

1、當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當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宣告分紅或利息到期時;

借: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4、收到股利或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5、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凈售價)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凈增值額)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余額)

投資收益(倒擠認定,損失記借方,收益記貸方。)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凈貶值額)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特徵: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

企業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1、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期限不確定;

2、發生市場利率變化、流動性需要變化、替代投資機會及其投資收益率變化、融資來源和條件變化、外匯風險變化等情況時,將出售該金融資產。

但是,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項引起的金融資產出售除外;

3、該金融資產的發行方可以按照明顯低於其攤余成本的金額清償;

4、其他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該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情況。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1、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例如:商業銀行貸出款項;商業購入貸款;商業銀行所持沒有活躍市場債券/票據;工商企業應收賬款等。

2、貸款和應收款項的特徵

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

無活躍市場,這是貸款和應收款項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主要區別,

即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而貸款和應收款項則沒有。

3、不屬於貸款和應收款項的資產,

准備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此類資產應定義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因債務人信用惡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難以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投資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比如證券投資基金等。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原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一般會計分錄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債券投資則此分錄調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應計利息

―利息調整(溢價時)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一般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當初公允價值凈貶值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反沖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股票等權益工具投資的(不含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分錄

與以往以歷史成本計價明顯不同的是,新准則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相關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取得時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確認。
1.股票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和交易費用之和)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等
2.債券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利息調整(有可能在貸方)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作為投資收益核算。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並非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所有者權益。同時,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若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確實發生減值的,要計提減值准備,並且在合理情況下,其簡直是可以轉回的。
1.股票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如果公允價值下降,則是相反的分錄)
2.債券投資(首先計算攤余成本,然後再調整到公允價值)
借:應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也可能在貸方)
貸:投資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如果公允價值下降,則是相反的分錄)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
1.收到的金額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金額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等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
投資收益(賣虧了,在借方)
2.將「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借:其他綜合收益(有可能在貸方)
貸:投資收益。
這里要說明一下,因為「其他綜合收益」是權益類科目,所以實務中轉入到「投資收益」是會影響損益的金額的。
在舊的准則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是分情況處理的: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收益的則不做處理。而新的准則中公允價值的變動,無論是損失還是收益都計入所有者權益,更加符合了會計准則中真實性原則。這一點財務小夥伴們一定要謹慎處理。

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原則: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4)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收款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一般會計分錄: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

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

1.購入時DR: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2.35
CR:銀行存款1022.35
年底:DR: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利息1000*5%=50
CR:投資收益1022.35*4%=40.8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9.11
所以年底債券資余額:1000+22.35+50-9.11=1063.24
2.持有至到期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入賬金額為重分類日的公允價值,按出售價格倒推回去是107.62/10%*90%=968.58,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余額是1063.244*90%=956.9196,
968.58-956.9196=116604

❻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

20X15月6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02
應收股利 14
貸:銀行存款 1016
20X15月10日 借:銀行存款 14
貸:應收股利 14
20X16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8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8
20X1年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
20X2年5月9日 借:應收股利 2(400萬X0.5%)
貸:投資收益 2
20X2年5月13日 借:銀行存款 2
貸:應收股利 2
20X2年5月20日 借:銀行存款 98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
投資收益 22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0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
數字單位我全用的萬元,你自己在後面圈四個零。這么長一題,連一分都不給,夠摳門了。

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款項在會計處理上有什麼區別

持有至到期投資: 是指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額固定或可以確定、企業有明確的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通常具有長期性質(但期限在1年以內)的債券投資。 核算特點:為取得投資而發生的稅金、傭金和手續費等費用,購入時計入投資成本,分期攤銷時計入攤銷期投資收益。 主要包括:債券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 是指利用閑置資金,賺取差價;以交易目的所持有,近期准備出售;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債券、股票、基金等。 核算特點: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主要包括:短期債券投資、短期股票投資、短期其他投資、基金等。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非持有至到期投資、非交易性金融資產、非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非貸款、非應收款項的資產。 核算特點: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 主要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 應收賬款(Receivables)指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應收賬款是伴隨企業的銷售行為發生而形成的一項債權。因此,應收賬款的確認與收入的確認密切相關。通常在確認 收入的同時,確認應收賬款。該賬戶按不同的購貨或接受勞務的單位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應收帳款的壞帳是可以轉回的,其他的減值准備在持有其間是不能轉回的。

❽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怎樣進行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股票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等2.債券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含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等
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可供出售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1.公允價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公允價值下降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四、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
五、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銀行存款等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同時: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也可能在借方)
貸:投資收益「提示」為了保證「投資收益」的數字正確,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要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❾ 出售可供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1)如果是債券投資:

借: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利息調整。

--應計利息。

投資收益(倒擠額,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2)如果是股權投資:

借: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投資收益(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9)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收款擴展閱讀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1、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也應計入當期損益。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

3、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損益。

❿ 簡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也就是買價+ 直接手續費。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其確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而且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例如,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等,企業基於風險管理需要且有意圖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可劃分為此類。基於特定的風險管理或資本管理需要,企業也可將某項金融資產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量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取得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支付的價款中包含了已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或現金股利的,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