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拯救中小型藝術培訓機構的市場現狀
中小微培訓機構面臨的最大三個問題:
1、由於品牌比較弱,所以招生成本比大機構高很多。試想一個打算學外語的學員選者新東方,還是不知名的小培訓機構;
2、招生轉化低,同樣由於品牌和管理問題,大機構有10個意向客戶,可以轉化7個,中小微往往只能轉化3個,差距明顯;
3、管理成本。由於大型機構都有自己的教務管理系統,中小微機構還是粗放管理,這就導致效率差距非常大;
如何解決呢?
目前課棧互聯教務管理系統推出了多項服務。培訓機構的管理主要是三個方面:招生、教學教務、財務管理。
對於剛開的培訓機構最重要的是招生,只有招上學生才能保證機構的正常運轉,但是如果有投資人另當別論。
招生
所以這個時候擴大生源是首要問題,線上可以入住一些教育的平台,利用他們流量擴大生源;線下則需要管理好地推銷售團隊,多組織參加招生活動擴大意向學員的同時,提高銷售團隊的銷售轉化率;續班提醒和跟蹤可以幫助機構對老客戶及時轉化;
教學教務管理
教學教務管理最麻煩的是排課和簽到,大機構必須有管理系統才能完成這一繁重的任務,推薦使用課棧互聯管理系統。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除了日常收入之外,主要是對銷售和老師的績效工資比較難統計,這個時候需要結合招生和教務來統計,例如意向、預約、接待、試聽、續課每個環節不同人員提成比例,老師課時和學生消課管理的統計,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系統,將會成為非常麻煩,而且容易出錯的工作。
『貳』 教育培訓機構的回報率第一年大概在多少。
假設A機構在08財年的年收入是1000萬,那麼稅前凈利潤應該是在200萬左右,那麼稅前估值應該在1000萬左右。 這個估值對於傳統行業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按照企業凈利潤的6倍來估值的話。那麼意味著:在企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6年收回投入,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7%左右。這個投資回報率相對於投資如此小規模、不成熟的教育培訓機構,風險是顯得尤其的高。而當我接觸到一些年收入在200萬,利潤50萬的機構動不動就要1000萬的估值,真想狠狠的踹他幾腳(保持冷靜、我現在不是站在新東方講台上可以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小老師了;這得學習Jasper和Steven老師的儒雅,真正投資人的風范。用JAPSER老師的話來說:做了這么些年的投資,什麼「人」沒有見過)。20倍的估值意味著什麼?在沒有成長的情況下,每年投資回報率只有5%,還不如存在銀行呢。 傳統行業就是傳統行業,成本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你不是互聯網,人家把結構搭好,品牌做好了以後,1個人用和1億人用的成本是一樣的,人家的利潤和收入是可以成幾何級數的增長的。 當然對於一些對自己極其有自信的、或者企業確實是在高速成長的機構,往往會以本財年,甚至是下一個財年的收入和預算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假設A機構08財年的實際收入-實際利潤是1000萬-200萬,09財年預算收入2000萬-預算利潤400萬,10財年預算收入5000萬-預算利潤1000萬(真甜蜜的有人敢這么報數,大部分敢這么報的都是自信到膨脹的邊緣的;咱是自己一磚一瓦辦過學校,敢這么說的多半是騙人害己)。那投資機構也不能說扔塊板磚過去打擊你的積極性,那怎麼給你錢呢?那就相信你唄。按10財年預算利潤的15倍估(這么快的增長,按25倍也不過分啊,如果是真的)就是1.5億。但是你做不到呢?總的給投資人一個保險吧。於是「對賭協議」產生了。在你08年做到1000萬收入的時候,現在給你1500萬只佔你10%(按照10年年底的估值)。分兩次給,09年中期給1000萬,09年年底預算完成了再給500萬。如果09年年底沒完成,就開始打架了。到了10年如果收入只做到1500萬,離前期預算差了3500萬,那兩家就打死了。投資機構開始行駛自己的對賭權利,增持到100%。創始人和團隊走人,投資機構也沒法管,要麼變賣,要麼自己也走人。反正大部分這樣做的投資機構都是風險投資,10個能成1個就行啊。大不了從高科技的案子上找補回來就行了唄。可是這個教育機構可是創始人和團隊一段時間的唯一啊。慎重!慎重! 所以給要錢的教育培訓機構忠告:一定問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錢?什麼時間要錢?什麼時間要多少錢?千萬不要趕時髦看到別人拿錢自己也去拿錢。拜託,這叫股權融資。不是實在缺錢,幹嘛把好好生意的利潤和別人去分享?(當然引進帶著戰略合作夥伴、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的Smart Money除外)。 另外對於一些教育機構,可能會因為一些其他的特質:比如說獨特地理位置、在投資機構產業鏈整合中的獨特價值、極其特別的團隊等特質而獲得較高的倍數的估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投資人絕對不傻;而且這個圈子極小,就算能夠拿到錢,但是如果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位企業家這輩子在全世界范圍內再去找投資就極難。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企業有一個客觀、公正的估值。用好投資人的錢、資源、視野來幫助自己、團隊和企業成長!祝那些已經有了全球化視野的教育機構、團隊和創始人成功! 後記:這篇文章寫於1年前,現在隨著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冷靜,教育市場的投融資也已經冷靜了很多。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教育投資無論從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來說都和黃金的投資有得一比。在眾多股票大跌的時候,新東方依然保持堅挺。吹盡狂沙始到金,隨著一些不理性的、對教育缺乏深刻認識的投資者的離開,以及一些沒有理想和堅持的所謂的教育機構的倒台,我們相信留在教育這片神聖土地上的一定是一群有理想的教育者。教育從來就是知識密集型的模式,今天無論是國內動則數十億的校園建設,還是美國常青藤名校動則數百億的教育基金,向我們展示了教育同時也在成為資本密集型的模式。擁有高品質的教育理念、產品、模式優秀團隊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來盡快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讓更多的學生、家庭受益。因為教育機構的自然增長速度是有限的,用產生的利潤來進行投入再生產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今天,大家都冷靜了下來,但是教育行業是需要發展的,這是一定的。就正如2000年網路泡沫,雖然有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是堅持互聯網理想的人留下來了,堅守的這批人最後一定是成功者。這就是「剩者為王」。教育行業發展的大勢沒有變,因為教育是支持社會一切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真希望在寒冬里看到幾支傲放梅花,為我們帶來幾分歡欣和鼓舞。
『叄』 急求一篇關於「藝術培訓班」的創業計劃書!~~~謝謝!
更快適應公司
讓新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他的歡迎,讓新員工體會到歸屬感
使新員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職責、加強同事之間的關系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
一、 新員工培訓程序
三、新員工培訓內容
1. 就職前培訓 (部門經理負責)
到職前:
致新員工歡迎信 (人力資源部負責)
讓本部門其他員工知道新員工的到來
准備好新員工辦公場所、辦公用品
准備好給新員工培訓的部門內訓資料
為新員工指定一位資深員工作為新員工的導師
准備好布置給新員工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2. 部門崗位培訓 (部門經理負責)
到職後第一天:
到人力資源部報到,進行新員工須知培訓(人力資源部負責)
到部門報到,經理代表全體部門員工歡迎新員工到來
介紹新員工認識本部門員工,參觀世貿商城
部門結構與功能介紹、部門內的特殊規定
新員工工作描述、職責要求
討論新員工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派老員工陪新員工到公司餐廳吃第一頓午餐
到職後第五天:
一周內,部門經理與新員工進行非正式談話,重申工作職責,談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回答新員工的提問。
對新員工一周的表現作出評估,並確定一些短期的績效目標
設定下次績效考核的時間
到職後第三十天
部門經理與新員工面談,討論試用期一個月來的表現,填寫評價表
到職後第九十天
人力資源部經理與部門經理一起討論新員工表現,是否合適現在崗位,填寫試用期考核表,並與新員工就試用期考核表現談話,告之新員工公司績效考核要求與體系。
3.公司整體培訓:(人力資源部負責--不定期)
公司歷史與願景、公司組織架構、主要業務
公司政策與福利、公司相關程序、績效考核
公司各部門功能介紹、公司培訓計劃與程序
公司整體培訓資料的發放,回答新員工提出的問題
四、 新員工培訓反饋與考核
崗位培訓反饋表 (到職後一周內)
公司整體培訓當場評估表 (培訓當天)
公司整體培訓考核表 (培訓當天)
新員工試用期內表現評估表 (到職後30天)
新員工試用期績效考核表 (到職後90天)
五、新員工培訓教材
各部門內訓教材
新員工培訓須知
公司整體培訓教材
六、新員工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首先在公司內部宣傳「新員工培訓方案」,通過多種形式讓所有員工了解這套新員工培訓系統及公司對新員工培訓的重視程度
每個部門推薦本部門的培訓講師
對推薦出來的內部培訓師進行培訓師培訓
給每個部門印發「新員工培訓實施方案」資料
各部門從2003年1月開始實施部門新員工培訓方案
每一位新員工必須完成一套「新員工培訓」表格
根據新員工人數,公司不定期實施整體的新員工培訓
在整個公司內進行部門之間的部門功能培訓
七、部門新員工培訓所需表格
表格一 新員工部門崗位培訓
(到職後第一周部門填寫)
部門:
新員工姓名:
序號 培訓內容
完成確認(負責人簽名)
就職前培訓 讓本部門其他員工知道新員工的到來
准備好新員工辦公場所、辦公用品
准備好給新員工培訓的部門內訓資料
為新員工指定工作導師
1 經理代表全體部門員工歡迎新員工到來、介紹新員工認識本部門員工,參觀世貿商城
2 部門結構與功能介紹,部門內的特殊規定
3 新員工工作描述、職責要求,討論新員工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4 派老員工陪新員工到公司餐廳吃第一天的午餐。
5 一周內,部門經理與新員工進行非正式談話,重申工作職責,談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回答新員工的問題。對新員工一周的表現作出評估。設定下次績效考核的時間(30天後)
談話記錄:
部門經理簽名:
日期:
表格二 新員工崗位培訓反饋表
(到職後新員工一周內填寫)
部門:
新員工姓名:
a) 你是否已了解部門的組織架構及部門功能?
是□ 否□
b) 你是否已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及崗位描述?
是□ 否□
c) 你是否已熟悉公司大樓的情況?
是□ 否□
d) 你是否已認識部門里所有的同事?
是□ 否□
e) 你是否覺得部門崗位培訓有效果?
是□ 否□
f) 你今後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是否知道如何尋求幫助?
是□ 否□
g) 你是否已接受了足夠的部門崗位培訓,並保證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
是□ 否□
h) 在崗位培訓中,可以改進的地方
————————————————————————————————
i) 在今後的工作中,希望接受更多以下方面的培訓
表三 新員工試用期內表現評估表
(到職後30天部門填寫)
新員工姓名:
部門:
職位:
1. 你對新員工一個月內的工作表現的總體評價:
優-------- 良---------- 一般---------- 差----------
2. 新員工對公司的適應程度:
很好------ 好-------- 一般---------- 差-------------
3.新員工的工作能力:
優-------- 良------- 一般----------- 差---------------
4.其他評價:
部門經理簽名:
日期:
具體
/////////////////////////////////
創業計劃書模板
年 月
(公司資料)
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人及職務
電話
傳真
網址/電子郵箱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摘要
(整個計劃的概括) (文字在2-3頁以內)
一. 公司簡單描述
二. 公司的宗旨和目標(市場目標和財務目標)
三. 公司目前股權結構
四. 已投入的資金及用途
五. 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或服務介紹
六. 市場概況和營銷策略
七. 主要業務部門及業績簡介
八. 核心經營團隊
九. 公司優勢說明
十. 目前公司為實現目標的增資需求:原因、數量、方式、用途、償還
十一. 融資方案(資金籌措及投資方式及退出方案)
十二. 財務分析
1. 財務歷史數據(前3-5年銷售匯總、利潤、成長)
2. 財務預計(後3-5年)
3. 資產負債情況
第二部分 綜述
第一章 公司介紹
一. 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表述)
二. 公司簡介資料
三. 各部門職能和經營目標
四. 公司管理
1. 董事會
2. 經營團隊
3. 外部支持(外聘人士/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顧問公司/技術支持/行業協會等)
第二章 技術與產品
一. 技術描述及技術持有
二. 產品狀況
1. 主要產品目錄(分類、名稱、規格、型號、價格等)
2. 產品特性
3. 正在開發/待開發產品簡介
4. 研發計劃及時間表
5. 知識產權策略
6. 無形資產(商標/知識產權/專利等)
三. 產品生產
1. 資源及原材料供應
2. 現有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
3. 擴建設施、要求及成本,擴建後生產能力
4. 原有主要設備及需添置設備
5. 產品標准、質檢和生產成本控制
6. 包裝與儲運
第三章 市場分析
一. 市場規模、市場結構與劃分
二. 目標市場的設定
三. 產品消費群體、消費方式、消費習慣及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 目前公司產品市場狀況,產品所處市場發展階段(空白/新開發/高成長/成熟/飽和) 產品排名及品牌狀況
五. 市場趨勢預測和市場機會
六. 行業政策
第四章 競爭分析
一. 有無行業壟斷
二. 從市場細分看競爭者市場份額
三. 主要競爭對手情況:公司實力、產品情況(種類、價位、特點、包裝、營銷、市場占 率等)
四. 潛在競爭對手情況和市場變化分析
五. 公司產品競爭優勢
第五章 市場營銷
一. 概述營銷計劃(區域、方式、渠道、預估目標、份額)
二. 銷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現行/計劃)
三. 銷售渠道、方式、行銷環節和售後服務
四. 主要業務關系狀況(代理商/經銷商/直銷商/零售商/加盟者等),各級資格認定標准 政策(銷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應收帳款/貨運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 銷售隊伍情況及銷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 促銷和市場滲透(方式及安排、預算)
1. 主要促銷方式
2. 廣告/公關策略、媒體評估
七. 產品價格方案
1. 定價依據和價格結構
2. 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和對策
八. 銷售資料統計和銷售紀錄方式,銷售周期的計算。
九. 市場開發規劃,銷售目標(近期、中期),銷售預估(3-5年)銷售額、佔有率及計算依據
第六章 投資說明
一. 資金需求說明(用量/期限)
二. 資金使用計劃及進度
三. 投資形式(貸款/利率/利率支付條件/轉股-普通股、優先股、任股權/對應價格等)
四. 資本結構
五. 回報/償還計劃
六. 資本原負債結構說明(每筆債務的時間/條件/抵押/利息等)
七. 投資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價值及定價依據/定價憑證)
八. 投資擔保(是否有抵押/擔保者財務報告)
九. 吸納投資後股權結構
十. 股權成本
十一. 投資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說明
十二. 報告(定期向投資者提供的報告和資金支出預算)
十三. 雜費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續費)
第七章 投資報酬與退出
一. 股票上市
二. 股權轉讓
三. 股權回購
四. 股利
第八章 風險分析
一. 資源(原材料/供應商)風險
二. 市場不確定性風險
三. 研發風險
四. 生產不確定性風險
五. 成本控制風險
六. 競爭風險
七. 政策風險
八. 財務風險(應收帳款/壞帳)
九. 管理風險(含人事/人員流動/關鍵雇員依賴)
十. 破產風險
第九章 管理
一. 公司組織結構
二. 管理制度及勞動合同
三. 人事計劃(配備/招聘/培訓/考核)
四. 薪資、福利方案
五. 股權分配和認股計劃
第十章 經營預測
增資後3-5年公司銷售數量、銷售額、毛利率、成長率、投資報酬率預估及計算依據
第十一章 財務分析
一. 財務分析說明
二. 財務數據預測
1. 銷售收入明細表
2. 成本費用明細表
3. 薪金水平明細表
4. 固定資產明細表
5. 資產負債表
6. 利潤及利潤分配明細表
7. 現金流量表
8. 財務指標分析
1) 反映財務盈利能力的指標
a. 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
b. 投資回收期(Pt)
c. 財務凈現值(FNPV)
d. 投資利潤率
e. 投資利稅率
f. 資本金利潤率
g. 不確定性分析: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 反映項目清償能力的指標
a. 資產負債率
b. 流動比率
c. 速動比率
d. 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償還期
第三部分 附錄
一. 附件
1. 營業執照影本
2. 董事會名單及簡歷
3. 主要經營團隊名單及簡歷
4. 專業術語說明
5. 專利證書/生產許可證/鑒定證書等
6. 注冊商標
7. 企業形象設計/宣傳資料(標識設計、說明書、出版物、包裝說明等)
8. 簡報及報道
9. 場地租用證明
10. 工藝流程圖
11. 產品市場成長預測圖
二. 附表
1. 主要產品目錄
2. 主要客戶名單
3. 主要供貨商及經銷商名單
4. 主要設備清單
5. 市場調查表
6. 預估分析表
7. 各種財務報表及財務預估表
『肆』 藝術類民辦教育有沒有國家扶持資金
支持的。
國運興衰,系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
一、國民教育的現狀和差距
日前教育部首次發布了《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報告》,將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現狀與一些國家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分析。報告中資料顯示:我國15歲以上國民受教育的年限僅為7.85年,25歲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為7.42年,兩項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級水平,與美國100年前的水平相仿;2000年我國25—64歲人口中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者只佔18%,與美國和韓國同期比例87%和66%相比,差距甚遠。報告概括了我國人力資源基本現狀:國民素質整體偏低,中高層人才嚴重缺乏,人力資源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二、投入不足是制約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瓶頸
一方面,財政預算內教育撥款及轉移支付主要用於教職工工資,用於保證教育教學正常運轉和改善辦學條件的資金極為有限;另一方面,由於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支出結構變化,用於發展高等教育的資金比例增大,而用於基礎教育的經費相對減少,加之教育欠賬大,多渠道的教育投融資體制尚未形成,教育投入遠遠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民辦教育由於投入不足,導致發展緩慢,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不高,教育思想觀念落後,教學方法手段陳舊,管理效率較低。
目前,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兒童因為沒錢而失學。許多欠發達的鄉(鎮)對教育的投入已經佔了地方財政收入的50%。我們再過高的要求政府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勢必會影響政府對其它行業的投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影響國家的稅收,從而會影響政府對教育的再投入。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教育,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撥款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
三、發展民辦教育存在的誤區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辦學體制比較單一,主要有政府辦學和集體辦學兩種模式,難以滿足社會對教育事業多方面的要求,現在我國是以佔世界1%的教育經費支撐著佔世界22%的教育規模,比例懸殊。過去的辦學方針是:依靠人民辦教育,辦好教育為人民。因此,1986年到2000年義務教育得到超常規發展,但卻是以加重農民負擔和企業負擔為代價的。1999年前後,國務院出台減負政策,首先考慮的就是農村教育。停止集資和徵收教育費附加以後,卻又使農村教育經費缺失近50%,出現長期大面積拖欠教師工資、校舍不能擴建或維修的現象。通過在城市發展民辦教育來減少相關的投入,把節約的資金投向更為需要的農村,是發展民辦教育的初衷。
目前,社會上對於發展民辦教育存在著以下的誤區:認為有了公辦學校,再辦民辦學校沒有必要的「多餘論」;認為民辦學校沖擊了公辦學校的「沖擊論」;認為民辦學校都是為了賺錢的「盈利論」;認為民辦教育長不了的「懷疑論」等等。這些都是對民辦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認識的表現。
民辦教育是指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面向社會興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發展民辦教育,可以打破由政府包攬辦學的舊體制,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新體制,有效地擴大全社會的教育投入,使教育資源總量迅速增加,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發展民辦教育還是突破教育投入瓶頸的有力舉措。據估算,我國未來十年間平均每年因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擴大規模發展性投入就需500億元左右,而所增加的政府財政投入中,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性投入每年可能僅有50億元左右,每年投資缺口高達450多億元。一方面政府資金短缺,另一方面社會資金充裕,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公民個人以及海外有大量的資金缺乏投資方向。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我國居民儲蓄5萬多億的10%准備用於教育。因此,只有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民辦教育,積聚教育資金,才能實現教育投入瓶頸的突破。
民辦教育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條中明確指出:「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這就為民辦教育事業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法律上的基本依據。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群眾對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和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之間的矛盾將是長期存在的,這為民辦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長期存在的基礎和前提。
四、關於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建議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民辦教育在增加教育供給、體現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擴張教育自由、減緩就業壓力、推動教育創新等方面為我國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已經成為教育事檔鬧匾?貧?α俊4罅Ψ⒄姑癜旖逃??仁侵泄?厴?緇嶂饕褰逃?亂檔謀厝謊≡瘢?彩鞘瀾緗逃?⒄溝墓餐?纜貳?br>
為了推進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義務教育必須堅持政府辦學為主導,民辦教育只是義務教育的有益補充;而作為非義務教育的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職業教育中所佔的比例可能要超過公辦教育。為切實有效地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克服對民辦教育的一系列片面認識。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教育要與公辦教育一視同仁,甚至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對待民辦教育的態度上,有些地方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認為民辦教育不是自己的。二是認為民辦教育都是想賺錢的。三是認為民辦教育是與公辦教育爭生源的。四是認為連公辦教育都辦不好、管不好,哪有精力再去管民辦教育,更沒有財力去支持民辦教育。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對民辦教育的發展都是有害的。應該看到,民辦教育是在替政府分擔教育責任,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不但要熱情支持民辦教育,還要感謝、獎勵民辦教育。
(二)把國家出台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實到位。《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七章對國家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有關政策作出了一系列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於資助民辦學校的發展;可以採取經費資助,出租、轉讓閑置的國有資產等措施對民辦學校予以扶持;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接受捐贈;新建、擴建民辦學校,政府應當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民辦教育機構收取任何費用,等等。教育行政部門要千方百計地去推動這些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土地優惠。民辦學校的辦學用地要真正按照公益事業和教育用地來劃撥。二是稅收優惠。對於企業家辦學的投入在稅前扣除這個政策應該想辦法落實。三是招生問題、教師培訓、職稱評定政策,要做到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四是制止對民辦學校的經費統籌。
(三)從實際出發,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除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本條例規定的扶持與獎勵措施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扶持與獎勵措施。」依據這一精神,可以從實際出發,出台相關政策,積極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一是對民辦教育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二是人才資源的支持。利用名師、名校長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三是支持名校、強校擴張。民辦學校沒有一定的規模很難生存,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資金、政策、表彰等措施,支持名牌民辦學校做強、做大,盡早形成規模效益。
(四)促進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之間的合理流動。民辦學校教師素質不高、隊伍不穩定,其症結還在於公辦學校優秀教師有後顧之憂,不願到民辦學校任教。解決公辦學校教師與民辦學校教師之間的自由流動,是教育行政部門為創造公平的教育發展環境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行政部門建立、完善有關制度,保證教師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的合理流動。」這為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的創新提供了法律依據。
(五)科學定位發展的方向。公辦學校、民辦教育要共同發展,共存共榮,形成互補。但在發展方向上應有所側重。「抓住兩頭放開中間」應該作為我們面向21世紀教育的發展戰略之一。所謂「兩頭」,是指九年義務制教育以及進入「211」工程的重點大學,應由政府辦學為主;中間的各級各類教育,應充分發揮民辦教育的巨大活力。今後,我州民辦教育應遵循以下發展方向:一是義務教育階段。堅持政府辦學為主,特別是貧困地區,政府應加大投入,保證適齡人口受教育的權利,同時通過加大素質教育的力度,從整體上提高全民科學文化水平。在楚雄市等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為滿足部分居民對子女擇校的願望,可適當發展一些民辦學校,這類學校可以是寄宿制學校,小班化實驗學校,外語、藝術、體育類等特色學校,以及其他類型辦學條件優越的高成本學校,作為對公辦學校的補充。二是高中教育階段。從實際情況出發,在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較低的條件下,圍繞實現未來高中教育規模翻番的目標,建議參照國內外成功的經驗,主要通過發展聯辦或民辦高中來實現。三是職業教育方面。民辦學校應是重要的力量,政府應鼓勵民辦學校超常規發展,解決城市和農村待業青年的教育問題。
『伍』 我與一位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藝術教育工作室,我們分配是5:5,現在工作室需要擴大,有朋友將要投資
1:商業合作需要相同的目的和目標,有了一個共同的創業目標,才能走到一起來,所以目標的正確與合作有很大的關系!也是能否找到合作夥伴的關鍵,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合作夥伴選擇你的主要,當中,合作夥伴對你的項目的可操控性人的因素會很注意!當你有了任何一種資源的時候,在選擇合作者,看中的合作夥伴必然有很好的可合作資源,這種資源就是你的合作目的,目標是在行業上的地位,有了清楚的合作目的和目標,合作才能成立。
2:合作投入比例是合作開始雙方根據各自的合作資源作價而產生!因為投入比例和分配利益成正比的關系,也要書面明細清楚;當然根據經營情況的變化,投入也要變化,在開始的時候,就要分析後期的資金或者資源的再進入情況1如果一方沒有融資的實力,那另一方的投入會轉換成相應的投資佔有股,來分配投入產出的利益!根據合作雙方約定的書面分配合同,分配雙方的利潤,
3:合作雙方之間得摩擦主要是後期經營權和利潤分配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合作職責,明晰合作雙方的利益,保持一個良好的經營合作氛圍,預防摩擦,重視摩擦,解決摩擦!良好的合作心態是解決摩擦的方法
4:由於合作者初期的合作關系的原因,合作重情!把一些合作細節都模糊,這樣作法是不正確地,等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沒有一個根本的辦法解決,互相攻擊,留下一堆亂攤子,只能靠各自道德和情誼解決!把朋友和親人之間的合作要建立在商業的基礎上,用商業的解決方法去解決合作糾紛,避免糾紛,一切的合作細節都提前預防,提前明晰!一切合同化!創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的平台
參考:
『陸』 記憶大師:教育培訓行業有沒有發展前景
選擇專業確實是一件挺糾結的事情,我以前也這樣,後來我選擇了到專業的學校去學習,建議你學IT吧,我就學這個專業,因為現在是高速發展中的信息時代,努力把他學好了,那麼以後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