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綜合資金成本計算公式。
例如:
某企業欲籌集長期資金400萬元,其中:面值發行長期債券1.6萬張,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1%,籌資費率2%,所得稅率33%;面值發行優先股8萬股。
每股10元,籌資費用率3%,股息率12%;面值發行普通股100萬張,每股1元,籌資費用率4%,第一年末每股股利0.096元,股利預計年增長率5%;保留盈餘60萬元。
長期債券的成本=160萬*11%*(1-33%)/160萬(1-2%)=7.52%
優先股的成本=80萬*12%/80萬*(1-3%)=13.64%
普通股成本=0.096(1+5%)/1*(1-4%)+5%=15.5%
留存收益成本=0.096(1+5%)/1+5%=15.08%
綜合成本=(7.52%*160萬+13.64%*80萬+15.5%*100萬+15.08%*60萬)/400萬=11.87%
綜合資金成本的計算步驟:
1、先計算出個別資金成本;
2、計算各種資金的權數;
3、計算出綜合資金成本。

(1)綜合融資成本年利率擴展閱讀:
綜合資金成本的分類: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若以Kw代表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代表第j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Kj代表第j種資金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
(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
(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
(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
B. 綜合資金成本率
三種籌資方式的權重為1/9、3/9、5/9
稅後成本分別為 借款:10%*(1-30%)=7%
債券:12%*(1-30%)/(1-3%)=8.66%
股票:15%/(1-5%)=15.79%
綜合資金成本WACC=7%*1/9+8.66%*3/9+15.79%*5/9=12.44%
本來不想回答,但見答案有問題,就上陣了,希望有幫助。
C. 什麼是融資年利率
融資利息是針對融資融券業務,是指融資人為了達到融資和融券的目的而繳納給券商一定費用。該費用等於融券資本或則融資資本乘於融資融券利息,該利息是一個百分基數。
融資年利率,就是融資融資年度成本與本金的比率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1]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我們通常講,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與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從現代經濟發展的狀況看,作為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企業必須與之打交道。1991年鄧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由此可看出政府高層對金融逐漸重視。
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本金x時間×100%。
D. 融資成本綜合年利率為年化6.9%,月利息多少
年利息6.9%,除以12不就是月利息呀。
6.9%÷12=0.575%,也就是俗話講的月息五厘七五
E. 融資成本綜合年利率為年化6.9%,月利息多少
解:P——本金,又稱期初金額或現值;
i——利率,指利息與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與利息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
n——計算利息的期數。
利率(i)通常給出的是年利率、月利率,而日利率應予換算;
月利率 = 年利率 / 12(月)
日利率 = 年利率 / 360(天)= 月利率 / 30(天)
∵年利率 = 6.9%
∴月利率 = 6.9% / 12 = 0.00575 = 0.575%
答:月利息為0.575%
F. (財務管理)計算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率
長期債券籌資成本率:(600*9%)*(1-25%)/620*(1-4%)=6.8%
長期借款籌資成本率:7%*(1-25%)=5.25%
普通股籌資成本率:20/200(1-6%)+5%=15.64%
留存收益籌資成本率:10%+5%=15% (10%為每股收益率)
長期資金=620+200+800+180=1800萬元
綜合資本成本率:6.8%*620/1800+5.25%*200/1800+15.64%*800/1800+15%*180/1800=11.38%
G. 融資租賃實際年綜合利率
你可以將租賃保證金視為是某種形式的承租人預付款,是其自行承擔該融資租賃項目中的風險的基金。
比如,你公司借款20000萬元,並且是以融資租賃方式取得,而融資租賃合同約定收取2000萬元的保證金,則該項交易的租賃融資額——租賃公司所承擔的信用風險——實際上不是20000萬元,而是18000萬元。它的經濟實質在於,在20000萬元的投資需求面前,你自己出2000萬元,金融租賃公司出18000萬元。
你將保證金和服務費都扣除之後,實際融資金額是16500萬,你要求的年綜合利率實際上就是資本成本,那現在這就是一個現金流量貼現解方程的問題了。
K為年綜合利率。時間:共20期,每四期一個還款額,所以把每四期當作一年,正好5年
你可以手工計算,用插值法,建議你用excel的"單變數求解「計算。結果是14%。
16500=
(1202.4*4)/(1+K)+(1227.45*4)/(1+K)^2+(1252.5*4)/(1+K)^3+(1189.875*4)/(1+K)^4+(1152.3*4)/(1+K)^5
H. 融資成本率
綜合融資成本率=權益融資成本率*比重+債務融資成本率*比重。
題目中給定的已知條件中,自有資金4000萬元應該算是權益資本,權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有兩種:
(一)股利增長模型法
K = D/P+G
式中:K -留存收益成本;
D -預期年股利額;
P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K =R =R +β(R -R )
式中:R -無風險報酬率;
R -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
β-股票的貝他系數。
根據公式(二),題目中給出了國債利率,即無風險報酬率,未給出平均風險必要報酬率和本項目的風險系數β,無法計算權益資本成本,綜合融資成本率也就無從計算了。
在計算債務資本成本時,應考慮利息抵稅的作用,比如銀行貸款債務成本=7%*(1-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