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什麼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
㈡ 如何適應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新趨勢
——重新構架中國的資本進入與退出機制
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依據"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規范政府投資行為;逐步建立投資主體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政府宏觀調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資體制。
專家評價,此次投融資體制改革,是對政府經濟行為的根本調整。目前中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個根本問題,是要對兩大關鍵機制——進入和退出進行再造。尤其對於創業投資者,如果沒有可行的資本退出方案,投資者不會將資金投入。
據有關專家分析,2004年國家將繼續清理現行投資准入政策,在明確劃分鼓勵、允許、限制和禁止類政策時,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門壟斷和地區封鎖;逐步建立適應民間投資需要的多層次金融體系,完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
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對企業投資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可望部分抵免企業所得稅;對個人的實業投資,則全額或部分抵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中國政府亦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使市場經濟中的運行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
為民間投資松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最近表示,(制訂)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是國家發改委成立後轉變職能的一項重大任務。中國將進一步擴大企業——當然包括社會投資的自主權,進一步縮小政府投資的領域和范圍;而且要簡化審批程序,為社會投資,包括外商投資創造更好的條件。
發改委投資司人士透露,根據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創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將是一個重要方向,其核心應是收縮政府直接投資范圍,全面放開民間投資實業的領域限制。
這意味著,除了國家政策、法規限制開放的領域,今後,所有經營性領域將逐步全部向社會資本開放。尤其是如水務、公交、燃氣、供電、環保、收費公路、供水、供氣、供熱、軌道交通,以及文教衛體等經營性基礎設施,經營性社會事業項目等,各種資本都有機會參與投資興建。
地方政府加盟債市
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應是下一步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全面發展包括國債、金融債、公司債、市政債、抵押貸款債等在內的債券市場,已是當務之急。
目前,美國市政債券市場已經成為美國各州、縣政府以及下屬政府機構籌集公共事業所需資金的重要市場。在美國資本市場,所謂"市政債券",指的是各州及州以下市政機構發行的長期債券。在中國,除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企業債幾乎是可有可無的配角,而地方政府債迄今近乎為零。專家形容說,"重股輕債"使中國的證券市場變成了"跛腳的殘疾"。
央行票據近期在中國的債券市場上風生水起,正說明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已經不能適應中國宏觀經濟的要求。目前,政府決策層已形成共識:一個完備的債券市場可以有效降低金融系統的風險,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應是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
在新的投融資體制改革中,地方債券的出現將成為耀眼的亮點。專家介紹,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每年高達約5000億元。北京市為2008年奧運會的計劃投資已經達到3000億元,但2001年的地方財政收入僅為450億元左右。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將考慮適當增加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支持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中國紡織報
㈢ 如何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的內容
進一步轉變職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立完善自主決策、融資渠道暢通,職能轉變到位、行為規范,宏觀調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資體制。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
一是改善管理,充分激發社會動力和活力。
二是完善體制,發揮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三是創新融資機制,暢通項目融資渠道。
四是切實轉變職能,提升綜合服務管理水平。
五是強化保障措施,確保改革任務落實到位。
㈣ 如何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
幾年來,政府財政融資平台雖然有所發展,但已經不能適應現行財政和金融政策,無法繼續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籌集政府投資,政府財政融資平檯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急需改造和完善。據《中國政府投融資平台建設模式與發展戰略分析報告》建議,欠發達地區城投公司必須告別傳統的發展願景,回歸到「市場經濟」,才是各地政府及融資平台公司轉型發展的根本。對縣級平台而言,要進行資源整合,將政府資源、資本通過市場化模式,以「產業合營、區域合作」的思想,以實實在在的產業為基礎,從政府性的投融資主體、投融資平台向市場化的產業發展運營平台轉變。
㈤ 交通運輸各領域如何深化改革
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交通運輸穩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但發展條件和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交通運輸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十分緊迫,推進轉型升級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交通運輸深化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面臨體制機制障礙等突出問題;交通運輸惠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是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綜合分析形勢任務,立足於交通運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更好地實現交通運輸科學發展,服務好「兩個百年目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四個交通」發展。
加快發展綜合交通是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發展智慧交通是推進交通運輸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加快發展綠色交通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轉變交通運輸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交通運輸與資源環境和諧發展的應有之義。加快發展平安交通是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是服務民生的最大前提,也是實現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基礎條件。綜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關鍵,綠色交通是引領,平安交通是基礎,「四個交通」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的有機體系。
加快推進「四個交通」發展,根本還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實現。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抓緊研究制定分類推進改革的實施方案,不斷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間,要以五個方面的重點改革為牽引,帶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推進。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二是深化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三是深化公路水路管理體制改革。四是深化交通公共服務改革。五是深化市場監管體制改革。
2014年的改革任務繁重而艱巨,要圍繞推進五項改革,深化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管理和內河管理、事業單位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交通運輸行政審批制度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同時,明年的工作要圍繞8個方面展開。一是繼續穩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綜合交通網路體系。二是保持交通運輸運行平穩有序,著力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推進科技創新,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四是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增強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深化平安交通建設,提高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水平。六是加快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提高交通運輸依法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七是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和「走出去」戰略,推動交通運輸開放發展。八是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加強行業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設。
㈥ 如何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效引導社會資本參
請參考:
記者從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上獲悉,今年將繼續力爭四川公路水路建設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實現「十二五」交通建設投資連續五年超千億。同時,今年將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研究制定高速公路政府補助+BOT模式的實施辦法。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省交通廳將在繼續加大BOT等模式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高速公路,研究制定高速公路政府補助+BOT模式的實施辦法。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今年還將啟動實施三項新的交通專項工程。一是對標全面小康,啟動實施農村公路三年攻堅工程。規劃2015~2017年新改建農村公路5.5萬公里,總投資432億元。二是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目標,啟動實施普通國道提檔升級工程。規劃2015~2020年新改建普通國道1.24萬公里,總投資1425億元。三是繼續推進公路安保全覆蓋工程。今年,確保新建成6800公里路側護欄,總投資17.5億元,實現全省鄉道及以上公路臨水臨崖高差3米以上危險路段安保工程全覆蓋。此外,將創新高速公路建設營運管理機制,實施高速公路服務質量綜合評價,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營運服務質量與通行費掛鉤管理機制。也就是說,服務質量低,通行費也將會隨之降低。今年,將在全省推進建設30個高速公路星級服務區,打造一批特色服務區品牌。改造完成收費站26個。
在交通項目上,今年將重點推進實施三類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立體綜合交通走廊建設。如:推動長江川境段「三升二」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如:加快雅康、汶馬等19個173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確保成安渝、成都二繞東段等10個項目建成通車。加快推進專項工程建設。如:完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大中修1500公里,建成渡改公路橋65座、渡改人行橋100座、「溜索改橋」35座。
㈦ 十三五期間,我國高速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十三五期間將貫通哈爾濱至北京至香港(澳門)、連雲港至烏魯木齊、上海至昆明、廣州至昆明高速鐵路通道, 建設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寧、北京至昆明、包頭銀川至海口、青島至銀川、蘭州(西寧)至廣州、北京至蘭州、重慶至廈門等高速鐵路通道,拓展區域連接線。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