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融資租賃合同中的租賃物誰享有所有權
對於融資租賃合同,我國《合同法》第242條規定:「出租人享有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破產的,租賃物不屬於破產財產。」同時,該法第250條還規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的歸屬。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租賃物的所有權歸出租人。」由此可見,在沒有約定的情形下,一般地,出租人享有對租賃物的所有權。
B. 融資租賃合同解除的合同法規定與司法解釋沖突
其實我覺得你鑽牛角尖了,其實這並不沖突,合同法所規定的是雙方平等主體,請注意下用的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這些選擇性的。而你所說的司法解釋,應該是
《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這種針對審判機關的司法解釋,所用的是應予支持這種硬性標准。並不是說「承租人欠付租金達到2期以上,或者數額達到全部租金15%以上,經出租人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導致「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注意合同法和司法解釋所對應的主體還有可以和應當的理解。
C. 融資租賃之間所涉及的法律關系有哪些
1,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所指向的對象,也稱做標的。融資租賃合同的客體一般是價值較大的機器設備、辦公設備瑩等租賃物,這是由租賃合同的性質所決定的。
因為融資賃合同表面是租賃物的交易,而實質卻在於融資;其客體表面上是租賃物,實質是相當於租賃物價款的資金。
2,然而,作為法律關系的客體,必須具有合法性的特徵。因此,法律禁止流邁通的物體或限制交易的物體,如武器、國家專營產品等應排除在融資租賃合同的客體以外;如果法律規定某種物體的交易須經過特定機關的許可,就需要先經過法律規定的審批程序。
此外,根據融資租賃交易的特徵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融資租賃合同的標的物還應具備以下特徵:
1、租賃物應是實物財產,任何形式的無形財產都不能成為融資租賃合同的標的物;
2、租賃物應是使用權能夠從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物,如果使用權與所有權不可分離,則違背了融資租賃的交易性質,不可能成為融租賃合同的標的物;
3、租賃物應是不可消耗物,能夠重復使用;
4、租賃物不應是用於個人消費的消費品,由於目前融資租賃合同的承租人還不包括自然人,因此,個人消費品也不可能成為融資租賃合同的標的物。全吻合。因此,家長法律以清償等等。較適合之規定,或補充適用澳門域內法之規定。
(3)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法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資租賃通常的做法是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選定的技術設備或其他物資,作為租賃物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約定取得租賃物的長期使用權,在承租期間,按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賃期滿按合同約定的方式處置租賃物。
D. 融資租賃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只要當事人主體合同,內容合法,融資租賃合同有法律效力r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r第二百三十七條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r第二百三十八條融資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名稱、數量、規格、技術性能、檢驗方法、租賃期限、租金構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幣種、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的歸屬等條款。r融資租賃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E. 融資租賃合同具有哪些法律效力(二)
2、出租人的主要義務 (1)購買租賃物的義務。出租人應當按照承租人對出賣人和租賃物的選擇,以自己的名義與出賣人簽訂買賣合同而購買租賃物。這是出租人最基本的義務,也是融資租賃合同的目的得以實現的前提。出租人不購買租賃物,或雖為購買,但不符合承租人對出賣人和租賃物的選擇,應承擔違約責任。 (2)交付租賃物的義務。融資租賃合同是移轉標的物的使用權的合同,因此,出租人在依約購得租賃物以後,必須將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佔有、使用、收益。然而,在融資租賃合同中出租人所負有的交付義務,並不是直接的交付,而是通過出賣人來實現的(參見《合同法》第239條。),只要承租人自出賣人手中受領了標的物,即視為出租人的交付義務業已履行。 (3)確保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參見《合同法》第245條,《國際統一私法協會 國際融資租賃公約》第8條第二款。)。承租人進行融資租賃交易的目的就在於獲得租賃物的使用權,為確保承租人正常對租賃物進行佔有使用,出租人負有如下義務: a. 排除妨礙。在第三人的行為妨害了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使用時,出租人應基於其作為租賃物所有人的身份,請求第三人排除妨礙,出租人殆於行使權利而給承租人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b. 自己不妨礙。出租人對承租人佔有使用權的妨礙包括,以其行為直接妨礙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使用,還包括不當行使處分權而給承租人造成妨礙。出租人基於其所有權得將租賃物抵押、轉讓,但出租人在行使該權利時須及時通知承租人,且不得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使用。一般認為,即使出租人將租賃物出讓給第三人或在租賃物上為第三人設定擔保物權,承租人也不因此喪失在租賃期間對租賃物佔有使用的權利,因此給承租人造成的損失,出租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協助的義務。出租人、出賣人、承租人可以約定,出賣人不履行買賣合同義務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賠權。承租人行使索賠權利的,出租人應當協助。索賠權是出租人基於買賣合同而享有的權利,但在融資租賃合同中,出租人往往將此權利轉讓給承租人行使而由出租人承擔協助的義務。出租人協助索賠的義務須以索賠權的移轉為前提的,其實質是出租人不交付或遲延交付租賃物,租賃物瑕疵擔保等責任的免除。
F. 融資租賃合同通俗意思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資租賃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融資租賃合同的主體為三方當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出賣人。
融資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名稱、數量、規格、技術性能、檢驗方法、租賃期限、租金構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幣種、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的歸屬等條款。

(6)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法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合同的認定及效力
第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結合標的物的性質、價值、租金的構成以及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和義務,對是否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作出認定。
對名為融資租賃合同,但實際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人民法院應按照其實際構成的法律關系處理。
第二條承租人將其自有物出賣給出租人,再通過融資租賃合同將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承租人和出賣人系同一人為由認定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
第三條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承租人對於租賃物的經營使用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許可為由認定融資租賃合同無效。
第四條 融 資租賃合同被認定無效,當事人就合同無效情形下租賃物歸屬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且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租賃物應當返還出租人。
但因承租人原因導致合同無效,出租人不要求返還租賃物,或者租賃物正在使用,返還出租人後會顯著降低租賃物價值和效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租賃物所有權歸承租人,並根據合同履行情況和租金支付情況,由承租人就租賃物進行折價補償。
G. 融資租賃合同通俗的解釋是什麼不要合同法上的條文解釋!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通俗解釋:你想找我租一張桌子,我沒有,我去賣東西的人那裡去買,但是,我不確定我買來了你就一定會租用我的,那麼我就要再買桌子之前和你簽訂一份租用合同,說明,我是為了你租用買的這個桌子,買來後你一定要租~~~明白了嗎?這個合同就叫融資租賃合同~~~
H. 融資租賃合同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1、融資租賃合同與買賣合同不同,融資租賃合同的出賣人是向承租人履行交付標的物和瑕疵擔保、損害賠償義務,而不是向買受人履行義務,即承租人享有買受人的權利但不承擔買受人的義務。
2、融資租賃合同與租賃合同不同,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不負擔租賃物的維修與瑕疵擔保義務,但承租人須向出租人履行交付租金義務。
3、根據約定以及支付的價金數額,融資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有取得租賃物之所有權或返還租賃物的選擇權,即如果承租人支付的是租賃物的對價,就可以取得租賃物之所有權,如果支付的僅是租金,則須於合同期間屆滿時將租賃物返還出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