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銀行融資成本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銀行融資成本

發布時間: 2021-03-20 06:52:58

融資成本,這個成本是什麼意思,包括什麼,,謝謝

你的利潤是否覆蓋融資成本,融資成本就是你借來錢的利息

② 如何降低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於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債券而支付的注冊費和代理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等。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
降低融資成本:
首先,直接融資一般情況是需要中介機構(券商、銀行等),因此選擇一個經驗豐富,技術全面以及與企業有良好關系的券商或者銀行能夠有效的降低時間成本,同時也有可能減少融資費用。當然這部分成本在直接融資中佔比並不大。
其次,無論債券融資還是股權融資,成本的根本降低來自於企業基本面的變化,優質的企業的融資成本更低。比如AAA的企業發債利率比AA+的要低,基本面良好的企業在股權融資時也可以獲得更高的股價。因此降低債券融資成本的時候可以通過種種增信措施(怎麼增信可以網路)提升評級,股權融資時可以通過釋放利好等獲得更高的溢價。
第三,選好融資時機。無論是債券融資還是股權融資都有個時機問題,這個與經濟周期,以及不同時期的利率水平等有關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需要可以詳細討論。

③ 銀行貸款的融資成本從哪裡來

從銀行貸款,利息支出是主要的融資成本。具體一點,如果你貸一般的人民幣貸款,你需要支付利息(現在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7.47%)、不動產抵押物抵押的相關費用(不動產評估費、抵押登記費);如果你辦理貿易融資業務還會有一些手續費,具體依產品而定。
銀行自己的成本主要是吸收存款的利息成本外加其它各種費用。

④ 目前我國融資成本為多少

融資成本因融資途徑各有不同。
銀行貸款看最低,可以參考銀行貸款基準利率,根據銀行針對不同業務的利率政策有上浮下調,但實際操作的基本上非國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的經營性貸款,肯定是要上浮的,具體要跟銀行商談。
信託、券商資管還有債權投資私募基金,相較銀行基準利率要高,實際操作時也有起點規模的要求,常見綜合成本可能在11—18%不等,要看項目本身的質地。
民間融資包括很多常見的網貸P2P等,肯定就高的多了,這個成本各地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1分5到2分是起碼的。
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利率與風險匹配。

⑤ 融資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融資成本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

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資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支付給投資者的報酬,包括無風險報酬和風險報酬。

無風險報酬是指投資者將其資本投向無風險項目所獲得的報酬,如國庫券或銀行存款利息率加保值率計算所得的報酬。無風險報酬的高低一般受資本市場對「資本」這一特殊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

風險報酬亦稱風險溢酬,是指投資者將資本投向風險項目所要求得到高於無風險報酬的補償。由於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諸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各種風險的客觀存在,使得企業未來收益帶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要求風險越大,補償率越高。

(5)銀行融資成本擴展閱讀

融資成本分析:

1、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

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

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2、風險成本

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

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3、支付代理成本

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

⑥ 影響商業銀行貸款價格的因素中有資金成本,究竟與融資成本有何區別

這個問題要從銀行的資金來源來分析,可以理解為融資成本就是銀行的吸收資金的成本,貸款價格構成銀行的風險收益。資金成本是加權融資成本,包含存款、拆借、資本市場融資等;邊際融資成本是銀行每多融入單位資金所多支付的利息費用。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

  1. 吸收儲戶的存款。

    包括個人和企業的活期、定期存款,存款構成銀行的負債,在是資產負債表中權重最大的。這類存款的成本是三類融資渠道最低的,其中活期存款又是這類資金中最低的。

  2. 同業拆借和短期金融債、次級債、短期融資券等。

    這類資金的成本是和貨幣市場的利率水平是相對應的,隨著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化而波動。舉例:余額寶和理財通把個人手中的閑散資金(原本是銀行的活期存款)通過發行貨幣基金的形式募集好,然後通過協議存款(和商業銀行協議利率)存到商業銀行里,如此,儲戶在拿到相對高收益的同時,銀行支付的資金成本就提高了。(相應的貸款利率也會提高哦)

  3. 資本市場融資。

    通過發行股票、中長期債券的方式從自己本市場融資募集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