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購買無形資產分期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確認
未確認融資費用要用攤余成本計算
某一期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支付分期款
無形資產入賬金額=200X4.3295=865.9
1000-865.9 =134.1 是要分5年攤銷的金額
這個差額是你佔用了別人的資金,要付給別人的利息
㈡ 外購固定資產分期付款帶有融資性質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會計處理
根據新會計准則,外購固定資產分期付款帶有融資性質的,將應付款總額的現值確認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應付款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分期付款的期限內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因此上例的處理步驟為:
1、計算付款的現值,以確定資產入賬價值
現值=【1000/(1+6%)】+【600/(1+6%)…^2】+【400/(1+6%)^3】=943.40+534.00+335.85=1813.25
借:固定資產1813.25萬 未確認融資費用186.75
貸:長期應付款 2000
2、2007年底確認攤銷的未融資費用=期初攤余價值×實際利率=1813.25×6%=108.80.期末攤余價值=期初攤余價值×(1+6%)-本期已付金額=1813.25×1.06-1000=922.05.
借:長期應付款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借:財務費用 108.8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8.80
3、2008年確認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922.05×6%=55.32,期末攤余價值=922.05×(1+6%)-本期已付=377.37
借:長期應付款 600
貸:銀行存款 600
借:財務費用 55.32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5.32
4、2008年底,不能根據類似於2007、2008的步驟來處理,而應該根據未確認融資費用帳戶余額倒扎。年底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186.75-108.80-55.32=22.63
借:財務費用 22.63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2.63
借:長期應付款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㈢ 不太明白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和長期應付款賬面價值怎麼計算
根據新會計准則,外購固定資產分期付款帶有融資性質的,將應付款總額的現值確認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應付款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分期付款的期限內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
我的理解是,固定資產的現值和實際支付金額之間的差額=未確認融資費用,長期應付款=實際支付的款項的金額。
題目中說 這項固定資產的現值為 995500
實際支付是 40萬*3年+產權1000=1201000
第一年的攤銷 =期初攤余價值×實際利率=995500*10%=99550
所以 年末的剩餘價值為 995500-400000+99550=695050(說明,支付的400000 已包含99550,所以 加上)
第二年攤銷=695050*10%=69505
所以 第二年年末的剩餘價值為 695050-400000+69505=364555
最後一年 就應該倒推了 第三年攤銷 1201000-995500-69505=36445
第三年年末的剩餘價值為 364555-400000+36445=1000
㈣ 分期銷售收入中,有關「未確認融資收益」與「未實現融資費用」的問題
「未確認融資費用」用於購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應分期付款,可以看做為「長期應付款」的利息。
相當應的就是說,"未實現融資收益" 科目通常用來核算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它實際上是對分期付款所支付的一種利息補償,收款單位用以沖減財務費用.
㈤ 無形資產分期付款為什麼要取現值,為什麼要確認未確認融資費用
按照會計准則,對於長期(一般超過一年以上)分期付款的,財務上可以認定為具有融資性質,這種情況需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計算各期付款的折現值合計入賬
然後折現值合計與你實際支付的總金額間的差額就確認為為確認融資費用
㈥ 中級會計實務第三章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怎麼計算
其實未確認融資費用可以理解為未來應付利息,長期應付款可以理解為未來應付本金和利息。所以應付的本金余額=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所以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期初應付本金余額*實際利率=(期初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實際利率
㈦ 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的處理
應該跟分期付款的期限是一樣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是分期付款的代價,其實就相當於貸款利息,所以應該你付款間隔的期限一樣
㈧ 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在什麼情況下算符合資本化條件什麼是資本化
簡單來說,就是未分攤的費用分攤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一般情況下都是費用化,但是用途上構成相關資產成本的,就應當資本化。
如分期付款固定資產在構建期間,此時不應計入當期損益,即財務費用而是應當計入「在建工程」等,資本化條件,這里就不用定義方式來解釋了,就是計入相關成本中去,最後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去,而不是計入利潤表中去,
如果實在不明白,舉個簡單例子,理解可以參照這個,您自己分期付款買了一個新房500萬。又花了100萬裝修,此時您認為這100萬是構成房子的成本 還是說100萬直接走費用。都是花出去的錢,就算不懂會計重要性原則。你自己也會認為,這個房子你當初花了600萬反映你內心的資產負債表上去。假如你買了一些壁紙 貼紙花了300元,這個300按照金額可以費用化。
㈨ CPA 在分期付款購買資產時往往涉及「未確認融資費用」,請問未確認三個字是怎麼理解
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 你花了1000萬(5期每期200萬) 購買了一個現值800萬的固定資產。。構成了融資。。多出來的200萬實質上是融資費用。。
但是在做固定資產分錄的時候。。不能這樣做
借:固定資產 800
財務費用 200
貸:長期應付款 1000
因為這200萬的融資費用不能全部列支在本期。。應當在5期內根據攤余成本計算方法計算。。
所以就這樣做。
借:固定資產 8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200 (這就是未確認)
貸:長期應付款 1000
在確認時
借:財務費用 XXX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XXX (這就是確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