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巴菲特如何融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巴菲特如何融資

發布時間: 2021-06-12 04:22:04

1. 巴菲特為什麼不適合中國股市

你好,
世界上股市分為兩種:股市和中國股市。
股價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市場各方的買賣都被允許。但中國股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漲停和跌停。這是美股沒有的。
風險什麼的都有,只不過是美國股市上的投資者,基金投資者這樣的專業人士多一點而已。
但是專業人士也有看瞎眼的時候,除了幾家盈利非常棒的公司,美國的股市大多數人也在賠錢。
錢不能從股市裡面源源不斷的湧出,除非你家央行印錢buff全開,否則,呵呵。所以錢本質上只是從你這里流到他那裡而已。
最近的一個奇葩之處:有史以來A股杠桿率全地球最高。
加上傘型信託、P2P與小型借貸公司「股票配資」、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等等杠桿手段,測算流通盤市值與融資額對比,已經比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最高的比率台灣6%還高,達到8%-10%,佔A股有效流通市值的10%左右。而目前台灣地區股市杠桿率是1.4%、美國2.5%,日本0.8%。中國股市的杠桿噩夢
而融資進行杠桿買入的人群,絕大部分沒有杠桿操作的經驗。
股市上漲的時候一切都很完美。不過一旦開始下跌,烈度我猜應該比07、08年還大。那畫面太慘烈我不敢看。

2. 巴菲特和索羅斯誰做投資更厲害中國做投資最厲害的人又是誰

說起投資,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巴菲特和索羅斯,這兩位都是傳奇的投資大師,對於投資都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他們都通過投資獲取了巨額的財富,但他們的投資理念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聽一聽他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就會明白為什麼他做投資這么牛,他認為最本質的價值投資者,一定是一個長期主義者,如果什麼事情看的短都很難辦,但稍微一拉長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正所謂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你能不能把長期主義應用到每一天的微決策裡面,形成肌肉記憶以後,你就真正變成了一個長期主義者,穿越周期,手有價值心頭不慌。做對的事情,長期價值最大化。

他的投資原則就是選擇優秀公司,做時間的朋友。要麼不投,一投就會下重注,而且會長期持有。

張磊出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價值》,裡面詳細地講述了他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和多年來價值投資的案例和經驗,所有的背景都是根植於中國。有網友評價這本書是中國講價值投資最好的一本書,因為他講價值投資真正做到了中國化。

讀名家的故事和思想是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想了解張磊更多的投資故事,對投資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極有價值的圖書,可以點擊商品卡團購。原價118元,現團購價79元,還有滿減活動。

3. 巴菲特的原始積累是怎樣完成的

巴菲特是個非常偽善的人。
他不會告訴你,他的融資渠道來自於保險的低廉資金。
他也不會告訴你,長線投資是他的資金量太大,沒有流動性對手盤。
他不會告訴你他長期投資只適合美國的50年大牛市,如果遇到1929年就崩盤了。
他只告訴你有原始積累後的正道投資方法,但是他不會告訴你如何才能有原始積累。

4. 如何像巴菲特一樣投資

巴菲特是長線,這種操作不是適合每個人

5. 巴菲特所說的貼現現金流公式是什麼計算的

就是考慮通脹因素,就是要計算未來的現金額今天的兌現價值.
貼現現金流公式=未來的現金額*貼現率.
至於貼現率怎麼算就很復雜了,就連巴菲特自己都會感覺固難.
我表達的不一定對,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6. 巴菲特為什麼不做私募

中國人的儲蓄率其實比美國高得多,中國也有大量的高凈值客戶,中國人更對投資理財普遍有興趣,但為什麼中國要搞私募基金如此之難? 並不是銀行、信託公司在私募基金的募集、管理過程中要付出較多的費用,也不是中國私募基金很難在低租金的地方租用辦公室(這樣看起來象是個騙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合格委託人和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一樣難找。 大多數人缺乏最基本的風險意識 在上輪牛市的二00陸年,我當時在上海一個律師事務所里,在單位里因為股票投資得不錯,有同事就說,他可以介紹一個朋友給我,讓我代為投資股票,我當然也有興趣。 在二00陸年末,我才只有大概四0萬的個人凈資產,面對牛市,又沒有現在已經比較普遍的融資融券業務,對資金的渴望還是比較強烈的。 同事的朋友說一00萬沒問題,分成也好商量,但提出如果發生虧損,要由我承擔相當於銀行存款利息的保底收益並由我完全承擔虧損。 雖然當時我對後市還是很看好,但我還是堅決拒絕了這樣要求旱澇保收,只想坐收超額收益而不想承擔風險的委託人。 最近一兩年,中國的影子銀行風險集中暴露,媒體公開報道的就有不少城市動不動幾十億的民間借貸崩盤或陷入困境,有部分信託或是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正常兌付預期收益。 在這些事情的處理過程中,有不少投資人堅決要求銀行兌付「利息」和本金,將這些投資工具當成了銀行存款。 其實在中國,大量的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風險意識,卻要求明顯高於無風險利率的收益率。投資觀念的改變,不比宗教信仰的改變容易太多。 在很多中國股票基金投資人心目中,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要有以下所有的能力: 一、每一年都能取得正收益,不論是二00吧年還是二0一一年,有條件的要實現,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實現。最好是每一個月都能取得正收益。 二、在上述條件下,最大回撤最好在四%或更低的水平。最好最大回撤在一%以下,並且在一周內就能回補。 三、能取得明顯超過上證指數的超額收益。如果某年是創業板或是中小板行情,那麼這個要求超越的指數就成了創業板或是中小板指數。 四、要求對投資虧損提供炮灰來保證委託人的投資不出現虧損。 在美國這樣的金融市場發達的地方,堅持以上四條的人恐怕根本找不到管理人,根本沒人尿他們。 賺錢不是為了進監獄 但在中國,在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既然都是這樣的要求,於是有些做私募基金的人就被迫做出一些承諾,反正精心設計的好幾十頁的合同,這些委託人也看不懂或根本沒有耐心看。 客觀地講,中國一些投資人還是可以騙的,雖然其中不乏一些可憐人。 二00吧年的暴跌後,我在媒體上看到這樣一則公開報道,有個私募基金經理,當年只虧損大概一0個百分點,按說這種業績,只要還知道好歹的委託人,都應該比較滿意。但這個基金經理將老婆、孩子殺掉後自殺。 實在無法理解,我想或許是因為承諾了一些保底條款吧。 只要中國的資本市場不關閉,只要我不是死於意外,我早晚是個億萬富翁。更何況我對用別人的錢加速自己致富,又擴大中國貧富差距的事,從心理上實在是比較矛盾。 為一個人渣理財賺錢,更是比無法接受(我在上海當律師的時候,有同事有個客戶,上海男人,特別中國騙女人的錢和色相。拜金主義的中國,勞動模範不好找,人渣多得是)。 因此,我雖然也動過做私募的念頭,但基本上不抱幻想,寧可在一個縣級市的小鎮上用自有資金滾雪球。 要太多錢干什麼呢? 正因為不抱這種幻想,大概一個月前,以前在某金融機構共事過的一個同事,他的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高凈值客戶,想委託他做股票投資的管理人。 他覺得一個人干不起來,打中國想讓我參與時,我雖然口頭答應去北京會個面,但心理純粹是抱著不辜負朋友好意的想法。 即使達成合作意向,我都未必重新去北京居住。 我在一個周五上午坐火車去北京,晚上和朋友吃飯時,朋友對我說不要抱太大希望,我也表示本來就不抱什麼希望。 隨便把上億資金委託給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這種概率實在太低。 在去酒店會面的車上,我說中國合格的委託人和管理人都難找,往往在市場下跌時要求絕對收益,在市場上漲時要求超額收益。 由於委託人飛機晚點,我還退掉了當天晚上就回去的火車票。委託人晚上九點半左右才到酒店,談了大概兩個半小時。不過沒二0分鍾,我就發現達成意向和中石油在二個月內重返四吧一樣渺茫。 這位委託人相當年青,可能都不到三0歲,他一再強調資金不成問題,一兩個億肯定不止。 他也相當坦誠,人品感覺是不錯的。他在北京有現在的辦公室和注冊好的公司,如果不是投資理念上有明顯的差異,其實是很多人私募基金經理夢寐以求的投資人。 要知道,中國目前的法律規定,通過信託發行的私募基金,購買的門檻是一00萬元,最多隻能向不超過一00個客戶出售(三00萬元以上的投資人不受限制),因此即使在工行、招行這樣的銀行來發售,全國到處路演,准備很多材料,或許都募不到一億。 這位委託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計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放大杠桿,做到四五倍,成本大概在9%左右。 我自己去年也用了杠桿,但融資融券賬戶的額度基本上一萬元都沒動,用的是正回購,融資成本不到年化三.5%,杠桿倍數不到0.5倍,但即使如此,我也很少用滿可用杠桿。 我對老婆講,我這個年齡不能孤注一擲,輸光了再去北京打工,月薪一萬多,重頭再來,似乎挺刺激,很豪邁,但根本不予考慮。 二、要求絕對避免虧損。 果然如我所料,他明確提出不能虧損,當然他說這是大原則,並不是完全要求做到。 這位委託人自己也是股票投資方面的熟手,在香港和朋友一起從大概一千萬還是幾千萬凈資產做到5億凈資產的規模,但因為種種原因,又回到一億。 這說明他自己以往有過大虧。如果因此想尋找能避免大虧損的管理人,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但從上面說的加幾倍杠桿,以後面的一些要求或是投資計劃,就很難兼顧了。 三、有認可的機會,要重倉甚至滿倉單只股票。 這位委託人以往在香港市場上經常是自有資金並加杠桿滿倉一隻股票,連續成功並快速致富,於是對這種做法深信不疑。 他問我們假如有某隻股票的確定的消息,或是確定的利好,能拿中國倉位。我朋友說不超過二成,我乾脆沒有回答。他提出要拿六成以上的倉位,很可能就是加杠桿後全面押上。 四、對收益率的過高追求。 委託人提出行情不好的時候,每年賺三四成就行了。如果上證指數一年有二0%的漲幅,我有吧0%的概率能實現這個收益。但這個收益率,就是索羅斯、巴菲特、林奇也達不到。 5、明確提出可能會藉助內幕消息做。 我以前當過律師,所以對法律類的風險非常警惕,以後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查得越來越嚴,我當然不大可能為賺點錢就冒監獄生活的風險。 其實如果買好長期看好的二0隻股票,進監獄一0年,收益率可能比中間一年換一次倉收益率更高。不過人賺錢不是為了進監獄。 陸、明確提出小盤股是投資重心。 由於以上的一些理念或是計劃,我從會面前二0分鍾開始,就懶得講我的方法或是策略了。 股票市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能輕易說誰的方法就是對的,誰的方法就是錯的,關鍵是要堅持自己的有效方法,不要心猿意馬。 想通吃各種方法的優點而迴避所有的缺點,既想擁有孫悟空的鐵棒和漆二變、筋斗雲,又不想頭上有一個金箍。 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夢 為什麼巴菲特和他和合夥人芒格都是吧0歲左右的人了,巴菲特還得了癌症,還快樂地管理著股票基金,而彼得林奇不到50歲就退休了?我想就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不同。 巴菲特最初的投資合夥企業,完全是他的親戚、朋友,有充分的信任,而且巴菲特約定委託人不得干預他的投資。 到後期巴菲特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資金更是來自保險公司,而不是直接的委託人,巴菲特不需要面對一些愚蠢的問題和有壓力的質詢。 但林奇作為公募基金經理,不得不面對這些東西。林奇四0多歲就滿頭白發,他早早地退休,我真是對他充滿敬意。 他功成身退,留下一個後人幾乎不可能打破的記錄,不貪戀名望和財富,實在是高。 在中國做私募,也面對林奇一樣的問題,任何一個委託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得罪不起。 很多私募基金經理,又普遍年輕,在客戶不切實際的要求之下,容易心理失衡,難以集中精力放在投資上。 更何況多數私募基金經理,根本還沒有得道。所以多數私募基金業績不佳,於是他們吹牛來募集資金,於是他們不斷地為自己辯解。 雖然這次北京之行不成功,不過還是挺愉快的。 也許到我50歲以後,我突破了做私募基金的道德障礙和心理障礙,中國這的金融市場也比較發達了,也為了為女兒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我會搞一個私募基金,但目前,我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夢。 中國也不太適合輕易做私募基金的夢

7. 巴菲特公司的股權結構。以及這家公司融資的方式。

伯克希爾公司與基金公司有很大區別,更像一個集團公司。
公司除了首次上市進行了融資,為了小資金人士發生B股這兩次之外從沒進行過容易。即使上市,目的也不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降低股東交易成本。
公司具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最主要的來源就是下屬企業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現金。因為公司的下屬公司都是高凈資產收益率的企業,產生的現金流能力極強。而且,就算是下屬企業成長性較差甚至基本沒有成長性,比如喜詩糖果,但是可以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伯克希爾也不會賣掉它。因為它為伯克希爾提供了強勁的現金流,提高了伯克希爾的收購能力。
正是因為下屬企業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保證了伯克希爾從來不缺錢。即使伯克希爾不賣股票,現金流也不會斷。

補充:這是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巴菲特和芒格持有了大部分股份,更詳細資料建議去美國的財經網站上查

8. 巴菲特現在還有比亞迪的股份,為什麼很多人他賣掉了

因為在比亞迪的投資上,巴菲特是透過他手下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去買比亞迪的股票,而不是以巴菲特自己的名字購買的。

巴菲特的經營方法主要是透過他控制的公司去投資其他的公司,而不是以自已的名義掏銭投資。

(8)巴菲特如何融資擴展閱讀:

公司名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BYD Company Limited。

證券類別:深交所中小板A股 。

所屬行業:汽車行業。

A股代碼:002594 ,A股簡稱:比亞迪。

H股代碼:01211 ,H股簡稱:比亞迪股份。

所屬板塊:新能源板塊,深成500板塊,鋰電池板塊,特斯拉板塊,蘋果概念板塊,廣東板塊,汽車行業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融資融券板塊。

9. 關於巴菲特 和他老師格雷厄姆 投資方法的問題,跪求答案.

一般公司上市都是把所屬優質資產進行包裝上市融資,即上市公司相對來說資產更優秀一點。
母公司表體現的是投資公司(或團隊)的資本、項目運作能力。
合並表體現的是所上市的公司本身這個項目的好壞。
具體分析一支股票,兩個表肯定都得分析,具體權重分布看你看中了上市公司的哪方面嘍

10. 巴菲特買伯克希為哈撒韋股票的時候是多少錢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40年前,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在沃倫·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近15萬美元。

巴菲特先發現要買什麼,再決定價格是否正確,並在一個能是你獲力的適當價格時才買進,這也體現出內在價值之所在。
巴菲特的成功給了人們深刻的啟示,聯想前期的大盤的破位和庄股的跳水,無不有內在的原因,結合中國股市的特點及新的影響因素,革新投資理念,是每一位投資者應該重新考慮的問題,是決勝股市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