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安經偵介入快鹿集團調查
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記者趙珂)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有消息傳出,據上海快鹿集團內部員工透露,3月份快鹿關停了幾家子公司,自己所在的快鹿全資子公司,員工辭退了一半,一把手薪水停發。由電影《葉問3》假票房引發的連鎖反應似乎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
上海快鹿是一家民營投資公司,它旗下的子公司——大銀幕(北京)電影發行控股有限公司是電影《葉問3》的發行方。3月4日,《葉問3》開始上映,5天就拿下6個億的票房,但隨後就被曝出各種票房造假問題。最終,經主管部門查實有3200萬虛假票房,並遭到相應處罰。
正所謂「拔出蘿卜帶出泥」,《葉問3》的假票房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上海快鹿卻在媒體的審視下不斷爆出各種問題。先是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因為假票房事件而股價猛跌,然後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這兩家被認為是快鹿系的公司先後都發生了理財產品延期兌付和客戶擠兌的情況。
根據公告,金鹿財行、當天財富涉及的兌付金額分別為3億元和15億元。兩家公司都在公告里表示,快鹿集團會給他們的理財產品做資金擔保。但目前又傳出快鹿集團本身的資金出問題的消息,快鹿還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嗎?《天下公司》今天分別詢問了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金鹿財行的工作人員強調,快鹿的資金擔保是有書面授函的:
金鹿財行:您說的這個是快鹿30億的資產擔保,我們這邊也有書面授函這個情況我知道有,然後他還是說延遲兩三個月兌付,簽署資產保全協議,並且到我們總部蓋章,我們這邊在這周之內,會有具體的兌付時間列表會通知到客戶的。
當天財富方面則表示,外界傳言並不可信:
當天財富:首先你說的這個快鹿集團出問題這個事情我不知道,第二點就是外面飛的消息有可能只不過是公司一些暫時的方案,也不一定是真的。因為現在這種非常時期也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亂七八糟的消息都在飛,沒什麼太大問題的情況下大家還是保持鎮定,聽公司怎麼講才是關鍵。因為我覺得作為員工來講,外面的消息我看了真的是在笑,那些消息是怎麼造出來的。
我們還對這兩家公司的高層以及快鹿集團的高管提出了采訪要求,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對方回應。
據業內人士介紹,快鹿集團對《葉問3》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有公司負責賣相關的眾籌產品,有公司去買票房收益權,有公司認購票房收益權投資基金,還有公司為這個基金提供收益保底。
表面上看,資本市場對《葉問3》抱有極大信心。但實際上,《葉問3》資本運作涉及的幾十家公司,都與上海快鹿集團關系曖昧,有的甚至直屬快鹿麾下。也就是說,《葉問3》的投資資金在快鹿的關聯公司間流轉後,最終又回到了快鹿手中。
快鹿的這種操作手法有沒有問題?互聯網金融千人會聯合創始人湯潯芳說,在法律層面上,很難說這是違規:
湯潯芳:他有什麼問題我們說了不算,得公安機關先查才能說了算。第二個就是說業務討論上看他各個實體之間法律層面有沒有瑕疵。中國法律的架構,包括P2P平台還有資產端資金端的股東之間的關系,還有關聯擔保這個事情,在中國的法律層面沒有明確的界定不能去做。比如所關聯擔保是不是合法,他沒有說不合法。還有一個就是資金端資產端後面的股東、P2P平台和擔保方後面的股東是一致的,合不合法,我咨詢了好幾個專業律師他們也沒說不合法,不能去做這個事,就是難以在法律層面說違規。
有觀點認為,快鹿集團一直在玩的就是一場龐氏騙局的游戲,出事情是遲早的事。湯潯芳認為,從快鹿的業務來看,不太像龐氏騙局:
湯潯芳:現在爆發出來的就是一個《葉問》這樣一個事情,我覺得很難說他是一個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他自己賺的錢沒辦法給到投資人收益,然後不斷地用發新標去還舊的貸款融資,但是你看整個快鹿集團是不是這么做,我覺得也不一定。
現在,外界流傳消息稱快鹿集團資金鏈已經出現問題,湯潯芳表示,這件事只有公安機關調查以後才能有定論,現在大家都只能猜測:
湯潯芳:得看他自己本身的老闆有多少資產,上市公司多少資產,看他能不能填補《葉問》帶來的虧空。那麼資金鏈緊張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一個事情。但是說有沒有斷資金鏈的鏈條,我覺的現在下判斷還為時尚早。因為確實不知道他們具體內部的情況,去打聽的時候也確實打聽不出來,問也問不出來,你很難去下這個判斷。我們又不是公安機關,沒有他後台運營的數據,就是關於快鹿這個事情我覺得非常具體的下結論是對他平台上的投資人不負責任的。
Ⅱ 快鹿涉嫌集資詐騙被正式立案,百億兌付糾紛何時休
快鹿涉嫌集資詐騙被正式立案,接下來就要追究法律責任。
違法犯罪的事千萬不要干。
如果你也被騙,要立即報案。
Ⅲ 金融詐騙案快鹿集團這個屬不屬於你們管 我近八旬老人投資當天即快鹿集團20萬至今到期沒歸還,
快鹿就靠騙人,一而再三連著騙,什麼完美兌現,真不要臉,難道就這樣…
Ⅳ 最近那個融資平台崩盤了
中晉,出問題的快鹿,多了,網上搜搜就行了,很多
Ⅳ 快鹿的資本游戲是怎麼玩砸的
盡管中國資本市場目前還是亂哄哄的,但PE/VC已經在退去,等待市場下一次恢復的爆發。對於想做大的中國創業者,應該學習利用資本來擴張,而這裡面怎麼玩的該書會給一個系統的講述,或許可以從這些根末細節去挖掘到一個全新的閱讀地圖: 第1章 資本運營常識 1.1 資本運營的兩道大門 1.2 企業資金的兩個循環 1.3 企業發展的兩種戰略 1.4 企業融資的兩條渠道 1.5 投資融資的兩把算盤 第2章 投資者的游戲 2.1 買雞賣蛋與買蛋賣雞 2.2 證券資金的零售批發 2.3 擊鼓傳花,花落誰家 2.4 草雞變鳳凰的三級跳 2.5 用人家的水澆自家園 第3章 融資者的選擇 3.1 融資模式的優選排序 3.2 股權融資:砍腿換車 3.3 信用融資:寅吃卯糧 3.4 金融租賃:借雞生蛋 3.5 買方信貸:貿易補償 3.6 圍點打援:以小博大 3.7 市場孵化:憑奶認娘 3.8 整存零取:蓄水滴灌 3.9 整合資源:空手套狼 3.10 資產信託:表外融資 3.11 股權質押:典手借槍 3.12 一夫二妻,一胎雙子 3.13 項目融資:畫餅賒賬 第4章 投資者的思路 4.1 投資決策的四項原則 4.2 選擇項目的三道門檻 4.3 不怕老外也不怕老鄉 4.4 成也關系,敗也關系 4.5 投資決策的思維框架 4.6 雙指標評估決策模型 4.7 指標加權平均量化表 4.8 競爭性要素評估模型 4.9 標準的投資決策流程 4.10 市場前景的分析預測 4.11 市場預測的工具方法 第5章 資金退出之路 5.1 要為投資者預留退路 5.2 沒有流動就沒有安全 5.3 如何提高資產流動性 5.4 投資資金的退出機制 5.5 呆滯流動資產證券化 5.6 公司上市與證券市場 第6章 項目包裝技巧 6.1 報告文學與科幻小說 6.2 如何給投資者講故事 6.3 讓投資者拍板的條件 6.4 深入淺出乃溝通捷徑 6.5 中介服務機構的角色 6.6 融資成功的三個要素 6.7 商務模式的設計策劃 6.8 技術模式的設計策劃 6.9 經營模式的設計策劃 6.10 合作模式的設計策劃 6.11 商務計劃書基本模式 第7章 投入產出分析 7.1 從三個原始問題出發 7.2 如何評估資產的價值 7.3 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7.4 貼現率是怎樣計算的 7.5 資金的加權平均成本 7.6 項目的現金流量預測 7.7 項目評估的三大指標 7.8 投資者期望的回報率 7.9 投入產出的數量模型 第8章 投資風險分析 8.1 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 8.2 風險識別與頭腦風暴 8.3 風險的模擬情景分析 8.4 商務模式的流程分析 8.5 風險加權平均量化表 8.6 風險發展趨勢的推測 8.7 項目概率樹風險分析 8.8 項目的盈虧平衡分析 8.9 項目要素敏感性分析 8.10 風險應對的六種模式 8.11 風險管理的四項原則 第9章 資產兼並重組 9.1 沒有區別就沒有戰略 9.2 資產重組的法律形式 9.3 資產重組的交易模式 9.4 資產重組的效益分析 9.5 多元化的餡餅和陷阱 9.6 多元化的進攻和撤退 9.7 資產兼並的優先抉擇 9.8 現金並購的定價模型 9.9 股權並購的定價模型 9.10 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 9.11 借殼上市的並購重組 中國的屌絲們,大多無法進入投行打工,但不意味沒有機會分到資本的好處,明天誰也無法確定。我們要看到希望。
Ⅵ 主持人陳蓉出什麼事了
被人舉報。
2016年由快鹿債權人共同設立的 「快鹿債權人TM」公眾號發布了一封名為「2016.12.24 維權行動:實名舉報陳蓉和堅決反對其主持春晚」的實名舉報信。
舉報信中表示,在快鹿大案中,陳蓉作為快鹿集團旗下平台「金鹿財行」的形象代言人,以及上海東虹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股東(出資500萬元)這二重身份,為欺詐的盛行推波助瀾,上海浙江及其他等省份廣大債權人,就是看了陳蓉代言和東虹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才買的理財產品。
因日前有媒體報道稱,2016年春晚陳蓉將作為上海分會場的女主持人。快鹿債權人表示,強烈要求撤換其擔任中央台春晚上海分會場主持人,不應任用「帶病」的主持人。
(6)上海快鹿融資案擴展閱讀
此前,有傳聞稱上海電視台主持人陳蓉是電視劇《蝸居》海藻的原型。而看過《蝸居》的人都知道,海藻在劇中是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角色,而自從電視劇《蝸居》播出後,不少人都非常好奇,主持人陳蓉的私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據悉,主持人陳蓉她的初戀男友是93屆導演系的男生J。此前與男友相戀多年,2001年的時候兩人關系開始惡化,隨後2001年的時候,陳蓉與男友分手。而關於分手原因便是相傳的「第三者插足」。
Ⅶ 快鹿集團兌付消息"啥辰光開始
央廣中國北京四月5日消息(記者趙珂)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有消息傳出,據上海快鹿集團內部員工透露,三月份快鹿關停了幾家子公司,自己所在的快鹿全資子公司,員工辭退了一半,一把手薪水停發。由電影《葉問三》假票房引發的連鎖反應似乎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 上海快鹿是一家民營投資公司,它旗下的子公司——大銀幕(北京)電影發行控股有限公司是電影《葉問三》的發行方。三月四日,《葉問三》開始上映,5天就拿下陸個億的票房,但隨後就被曝出各種票房造假問題。最終,經主管部門查實有三貳00萬虛假票房,並遭到相應處罰。 正所謂「拔出蘿卜帶出泥」,《葉問三》的假票房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上海快鹿卻在媒體的審視下不斷爆出各種問題。先是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因為假票房事件而股價猛跌,然後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這兩家被認為是快鹿系的公司先後都發生了理財產品延期兌付和客戶擠兌的情況。 根據公告,金鹿財行、當天財富涉及的兌付金額分別為三億元和依5億元。兩家公司都在公告里表示,快鹿集團會給他們的理財產品做資金擔保。但目前又傳出快鹿集團本身的資金出問題的消息,快鹿還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嗎?《天下公司》今天分別詢問了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金鹿財行的工作人員強調,快鹿的資金擔保是有書面授函的: 金鹿財行:您說的這個是快鹿三0億的資產擔保,我們這邊也有書面授函這個情況我知道有,然後他還是說延遲兩三個月兌付,簽署資產保全協議,並且到我們總部蓋章,我們這邊在這周之內,會有具體的兌付時間列表會通知到客戶的。 當天財富方面則表示,外界傳言並不可信: 當天財富:首先你說的這個快鹿集團出問題這個事情我不知道,第二點就是外面飛的消息有可能只不過是公司一些暫時的方案,也不一定是真的。因為現在這種非常時期也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亂七八糟的消息都在飛,沒什麼太大問題的情況下大家還是保持鎮定,聽公司怎麼講才是關鍵。因為我覺得作為員工來講,外面的消息我看了真的是在笑,那些消息是怎麼造出來的。 我們還對這兩家公司的高層以及快鹿集團的高管提出了采訪要求,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對方回應。 據業內人士介紹,快鹿集團對《葉問三》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有公司負責賣相關的眾籌產品,有公司去買票房收益權,有公司認購票房收益權投資基金,還有公司為這個基金提供收益保底。 表面上看,資本市場對《葉問三》抱有極大信心。但實際上,《葉問三》資本運作涉及的幾十家公司,都與上海快鹿集團關系曖昧,有的甚至直屬快鹿麾下。也就是說,《葉問三》的投資資金在快鹿的關聯公司間流轉後,最終又回到了快鹿手中。 快鹿的這種操作手法有沒有問題?互聯中國金融千人會聯合創始人湯潯芳說,在法律層面上,很難說這是違規: 湯潯芳:他有什麼問題我們說了不算,得公安機關先查才能說了算。第二個就是說業務討論上看他各個實體之間法律層面有沒有瑕疵。中國法律的架構,包括P貳P平台還有資產端資金端的股東之間的關系,還有關聯擔保這個事情,在中國的法律層面沒有明確的界定不能去做。比如所關聯擔保是不是合法,他沒有說不合法。還有一個就是資金端資產端後面的股東、P貳P平台和擔保方後面的股東是一致的,合不合法,我咨詢了好幾個專業律師他們也沒說不合法,不能去做這個事,就是難以在法律層面說違規。 有觀點認為,快鹿集團一直在玩的就是一場龐氏騙局的游戲,出事情是遲早的事。湯潯芳認為,從快鹿的業務來看,不太像龐氏騙局: 湯潯芳:現在爆發出來的就是一個《葉問》這樣一個事情,我覺得很難說他是一個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他自己賺的錢沒辦法給到投資人收益,然後不斷地用發新標去還舊的貸款融資,但是你看整個快鹿集團是不是這么做,我覺得也不一定。 現在,外界流傳消息稱快鹿集團資金鏈已經出現問題,湯潯芳表示,這件事只有公安機關調查以後才能有定論,現在大家都只能猜測: 湯潯芳:得看他自己本身的老闆有中國資產,上市公司中國資產,看他能不能填補《葉問》帶來的虧空。那麼資金鏈緊張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一個事情。但是說有沒有斷資金鏈的鏈條,我覺的現在下判斷還為時尚早。因為確實不知道他們具體內部的情況,去打聽的時候也確實打聽不出來,問也問不出來,你很難去下這個判斷。我們又不是公安機關,沒有他後台運營的數據,就是關於快鹿這個事情我覺得非常具體的下結論是對他平台上的投資人不負責任的
Ⅷ 崔點評:金融受害群眾比竇娥還冤,必須要回血汗錢嗎
昨日,崔永元向上海警方曝出驚天大料,直接實名舉報彭明達!
彭明達是誰?這一次不是明星、不是名人,也不是偷稅漏稅。而是騙了無數老百姓血汗錢的金融大鱷。
他就是兩年前轟動全國的快鹿集團金融詐騙案件的涉案人之一,集資規模超400億人民幣,數十萬人血本無歸,其為快鹿系裡的大股東。
就在國慶前,上海對快鹿系開庭審理,還有100億未兌付。
作為全國重大金融詐騙案件的涉案人竟然還可以堂而皇之地大庭廣眾之下在紐西蘭奧克蘭市擔任紐西蘭中文電視台NCTV總裁台長?背後的勢力不容小覷!但我們相信,在小崔的推動下,隨著案件的進一步偵查,真相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其實這並不是崔永元第一次向這場金融騙局出手。早在三個月前,他就揭露了快鹿另一大作《大轟炸》的秘密!
自稱花了3億,其實花了10億不止。崔永元怒喊:這些花掉的錢,就是理財產品,是上海老百姓的血汗養老錢。
而最初的出品方就是上海合禾,范冰冰偷稅漏稅也被公布於此,可笑的是《大轟炸》還將於10月26日全國上映。
面對此況,崔永元強硬發聲,公開向所有人呼籲:抵制《大轟炸》!和我一起抵制!讓正義還有一點點面子!
從明星到金融大鱷,從電影到P2P到老百姓買理財,原來這背後都是同一個局!
崔永元公然向金融大鱷開炮,面對如此欺騙老百姓的金融騙局,崔永元高聲疾呼:不承諾還血汗錢,我們就堅決抵制:
Ⅸ 有哪些有關於互聯網金融騙局的事件
隨著80、90後對網路的深度應用,互聯網投資越來越普遍。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一些非法、坑爹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為了吸引投資者啥招都往上用了。今天,作為研究員的一姐查了渣浪、度娘排出了目前為止史上最坑爹、最惡心的互聯網金融騙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1.e租寶事件非法融資500億,掀起P2P跑路大潮
號稱全宇宙最大的互聯網+融資租賃平台e租寶,火爆時扛起了國內P2P發展的大旗,吸納資金額近500億,牽涉投資人近80萬人,客戶遍布全國,牛逼到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底因設立假標、非法集資被查封,案子震驚全國,80萬投資人的資金到現在也沒有著落。「臭肉壞了滿鍋湯」,e租寶事件掀起了P2P的跑路潮。
2.空中巴士騙局刺破互金泡沫
未來某天,可能你正在路上開著車,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從頭頂上飄來一片陰影。不要怕,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我們身邊有可能真實發生的事情——「神秘的空中巴士終於試運行啦」視頻。正當人們為空中巴鐵閃亮的科技創新亮瞎眼時,背後飽受爭議的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曾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公司中去,而年中卻以空中巴士項目融資為投資者設坑。
3.葉問3票房造假引發互聯網眾籌信任危機
2016年3月,電影業傳來《葉問3》票房造假的消息,而有意思的時候,《葉問3》背後居然是一個金融產品,投資方快鹿集團從一開始就預期票房為保證,發行了多支與之相關的基金,還通過蘇寧金融眾籌平台做了眾籌圍繞《葉問3》的金融產品還做了各種衍生交易,把P2P,眾籌,股市,基金聯繫到了一起。而一損俱損,票房造假引發連鎖效應,快鹿集團隨即陷入兌付危機。這件事情讓原本就有爭議的互聯網眾籌陷入現任危機。
4.一元購的無底洞騙局
「用一元錢,實現一個夢想」只需要花一元錢,就可以得到豐厚獎品,大到開走寶馬、搶購手機,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這種好事您相信么?大量互聯網公司的一元奪寶游戲,邀請用戶一元起投,然後抽幸運者,抽到誰,手機、寶馬等大獎就歸誰。大量用戶越投越上癮,有的人不知不覺就投了四五十萬,還有的人傾家盪產也在所不辭。
專家表示:一元購這種商業模式,看似通過互聯網平台在銷售商品,而實際上卻是打著電商旗號銷售中獎機會,也就是類似網路售彩。而去年,國家就已經叫停了網路售彩業務,因而一元購是法律風險較大的商業模式,會破壞交易安全,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雲在指尖被查處,引發微商大地震
雲在指尖」是做什麼的?只聽名字很容易想到雲計算,其實這是一家微商分銷平台,名氣還不小。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湖北省咸寧市工商局發布公告稱,「雲在指尖」涉嫌傳銷一案已結案,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3950餘萬元,並處以150萬元罰款。微信方面也已將「雲在指尖」相關公眾賬號封號。what?不是說好了可以月入10萬、108天買賓士、6個月買房的嗎?! 微商套路深,輕易不要信 !
6.校園借貸逼男大學生吞農葯,逼女大學生援交
長春某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大一新生,通過校園內的借貸廣告,借了一萬塊錢,結果晚還6天,借貸公司讓其還4.2萬元,大學生被逼無奈喝農葯自殺。女大學生李麗借貸款500塊錢,周利息30%,利滾利目前已經欠款5.5萬元。李麗還不起拍裸照抵押,借貸公司隨後教唆李麗賣初夜、援交還款。
7.昆明泛亞空手套白狼
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在網上銷售的產品「日金寶」,用新投資人的錢支付老投資人的利息和收益,不斷引誘「接盤俠」,「日金寶」一直維持繁榮的假象,高達430億元資金正中圈套。昆明泛亞在封閉的有色金屬市場內拆東牆補西牆,前期不斷引入流動性推高商品價格,後續投資資金難以為繼時便即刻崩盤。20餘萬投資人和300多家機構像當年華爾街的那些富豪俱樂部成員一樣深陷泥淖。
8.3M互助金融社區金字塔騙局
MMM互助金融社區打著科技金融的幌子,投資貨幣可選擇人民幣與虛擬貨幣(比特幣、摩根幣、百川幣),這讓它看起來無與倫比的牛逼。不要以為被騙的都是老年人,MMM互助金融社區的受害人主要是熟練操作互聯網、網銀、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動網路設備的年輕人。
而MMM實際上是熟人傳銷、高返利游戲。它並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不對接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僅通過設立推薦獎、管理獎的方式發展下線,拉親朋好友入伙。這個暗箱般運作的平台此前已經多次崩盤凍結,由於在國內沒有注冊實體,伺服器安置在國外,公安機關甚至無從介入調查。
9.中晉340億元兌付危機
2016年4月6日,上海警方對因涉嫌非法吸儲和集資詐騙的「中晉系」相關聯公司進行查處。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晉一期基金共募集資金52.6億元,超計劃籌資2.6億元。而另一項數據則顯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夥人的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
10.鑫琦資產19億兌付危機
2016年2月,陝西鑫琦資產上海分公司被爆出兌付危機,遭投資人圍堵。2月18日,鑫琦資產在官網發布公告,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資產兌付;資產兌付,並協助限期變現;投資人可成立債權人委員會,負責兌付資產。據報道,此案涉及5000位投資人,涉及資金19億元。投資者反映,警方已經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