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金融資產的數量固定和金額固定
數量固定,但金額不固定。因為配股價格為配股當日股價的70%。而配股當日股價是變化的是。所以不屬於固定換固定。
② 麻煩看一下這道關於「金融資產」的題
應該是利息的一萬元單計,然後收到的款項和攤余成本的差額計入投資投資收益吧,你前面的都會做,這第六問對你來說也很簡單了
就是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啊,只是和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分錄分開做,我是覺得分開做清楚一點,而且能體現出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就是這一萬的性質是利息,而不是處置金融資產的收益
通過應收利息是很嚴謹的做法,就算是同時收到了現金,也應該從應收利息走一下
因為按照權責發生制,應收利息的借方發生額,就應該等於利潤表中的所有利息收入
如果直接就計入了銀行存款,那麼就反映不出來賬戶之間嚴謹的勾稽關系了
③ 金融工具列報准則有哪些變化
新舊對比
新准則一共有9章82條,相較舊准則篇幅有所增加,主要變化是明確了金融工具的分類、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特殊金融工具的定義,並將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做了區分,增加了收益和庫藏股相關列報與披露;明確了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相互抵消的條件;豐富了報表披露的具體內容,例如增加了金融資產轉移的披露、利潤表相關信息的披露、重大匯率風險敞口分幣種分析以及有關復合金融工具和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等。
新准則最大的變化是明確了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互相抵銷的標准。在舊准則中,我國對於金融資產和相關負債的抵銷還是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的。舊准則沒有說明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抵銷的目標,沒有界定什麼是抵銷,什麼是抵銷權,這種抵銷權是無條件抵銷還是有條件抵銷等。由於舊准則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必然會對會計實務的操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增加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難度。在新准則中增加了抵銷權的定義,還以列舉的方式提出了5種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不能相互抵銷的情形。這種做法在當前我國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較簡單且交易較少的情況下是適用的,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持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比重及其交易的復雜性將會不斷增加,以列舉的方法僅僅規范的是在原有環境下可能出現的情形,一旦出現新的情形,則難以應對。個人認為,我們需要對這些概念有明確的界定,從而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提供指引和規范,避免陷入對准則持續「打補丁」的過程中。
中外對比
新准則的實質內容和國際會計准則基本相同。對列示和披露部分,分別基於國際會計准則第32號(IAS32)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7)作出比較後,主要有以下差異:
(一)准則的命名。我國新准則以金融工具列報命名,規范了金融工具列示和披露兩方面的內容,國際會計准則用兩個准則IAS32:金融工具列報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分別規范。我國金融工具的列報,是更廣泛的概念,包括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的披露。列示只在財務報表內反映,披露是財務報表附註中的解釋說明。國際准則中的列報與我們的列示含義相同。
(二)不涉及事項。我國新准則不涉及以下六個方面的事項:1.長期股權投資;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3.職工薪酬;4.股利支付;5.債務重組;6.保險合同。國際會計准則不涉及五個方面的事項:1.子公司、聯營、合營中的權益;2.雇員福利計劃中的僱主權利和義務;3.保險合同;4.企業合並;5.股份支付。我國准則規范的范圍相對國際准則來說,范圍較窄,除國際准則不涉及的事項外,還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項目。
新准則充分體現了與國際准則的趨同,例如全面採用公允價值,披露風險等。這對我國融入全球經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准則的頒布只是起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問題。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新准則,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盡快頒布解釋公告或執行指南。就我國現階段的金融市場而言,筆者認為應該採用以詳細的規則為基礎的准則。盡管現在的准則很全面,但可操作性不夠強,特別是公允價值的大范圍採用,對會計人員專業判斷要求較高,對整個社會環境的要求也較高。我國應該盡快頒布解釋公告或執行指南等,以指導實務中的具體操作。
(二)健全企業風險管理機制。新准則要求披露較為詳盡的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數量信息等,實際操作中將有較大難度。因為這不僅涉及系統改造,而且涉及整個企業風險管理模式的轉變。目前,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較低,除了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外,其他企業很少專門建立風險管理流程。因此,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是新准則實施的有效保障。
④ 一道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習題,求正確答案!!
1、3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80
投資收益0.4
貸:銀行存款80.4
2、借:銀行存款0.4
貸:應收股利0.4
3、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90
應收股利0.4
投資收益0.6
貸:銀行存款9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
4、借:銀行存款2
貸:應收股利2
5、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6
6、借:銀行存款104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2 (90+80)/10*6
投資收益5.6
借:投資收益3.6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6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4.4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4
7、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
你沒有告訴我股票的票面利率,也沒有告訴我股利的發放時間
其實第6題的分錄應該是
借:銀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
投資收益
⑤ 關於注會會計第二章金融資產的一個問題。請大蝦解惑。跪謝。
問題一:2號分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應該是入賬價值2000萬股乘以每股購買價格10元加交易費用60萬元減去6月30日公允價值2000萬股乘以收盤價9元。20060-18000=2060萬元。
正確分錄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6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60
4號分錄,是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損失轉回,(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可以通過損益轉回,權益工具要通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回)轉回金額為當日公允價值2000*8減去轉回前賬面價值2000*6等於4000.
正確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0
問題二:第三筆分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時,原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要一並轉出)
正確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8060 第三步倒擠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00 第一步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60 第二步
你對比一下題目給出的錯誤分錄,相差的就是答案的更正分錄
⑥ 關於金融資產的一道會計題目,求解!
1、實際支付的價款1084.49萬元中包含債券面值1000萬和2009年應付未付的利息50萬(1000*5%=50),其差額34.84萬計入投資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
應收利息 50
投資收益 34.49
貸:銀行存款 1084.49
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
借:投資收益 10
貸:銀行存款 10
2010年12月31日按票面利率計提2010年利息
借:應收利息 50
貸:投資收益 50
2010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期末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轉至投資收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貸:投資收益 20
2010年投資收益的發生額=-10+50-34.49+20=25.51
如果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就不存在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的計算,如果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的話就存在票面利率與實際的利率的差異,按照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額計算可供出售金融的攤余成本。
⑦ 注會中金融資產減值的一道題,求大神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減值時候,即使該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該轉出。
公允價值變動=賬面價值-公允價值=(1010.89-15.5)-900=95.39
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以前年度公允價值變動)=1010.89+(-15.5)=1010.89-15.5
⑧ 中級財務會計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一道題 幫忙看一下~
交易性金融資產影響投資收益的時點有三個:1.購入時的交易費用;2.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3.出售時確認的投資收益。
該題中,購入時的手續費確認投資收益為-0.5;持有期間利息收入確認投資收益:12;出售時確認投資收益=出售凈價-初始成本=207-(215-12-0.5)=4.5
累計投資收益=-0.5+12+4.5=16
如還有疑問可以列會計分錄
⑨ 關於金融資產的一道題(很迷惑,請大家指點)
在取得後發利息,應該確認投資收益,而並非沖減帳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