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2018年12月社會融資超預期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2018年12月社會融資超預期

發布時間: 2021-06-11 19:09:59

❶ 社會融資規模前值是什麼意思

社會融資規模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是增量概念。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

❷ 我國社會融資規模變動有哪些特點

社會融資增速下滑與加強監管、去杠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有關,從結構看,社會融資規模變動有以下特點:一是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同比多增。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7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億元。

關於廣泛關注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滑,阮健弘表示,這主要與各方面加強監管、去杠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有關,比較突出的體現在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上。6月末,委託貸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信託貸款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做好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促進金融機構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預計未來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來源:人民日報

❸ 目前的社會融資增速是向上還是向下

截止2019年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2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2018年11月的同比是下降的;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2019年1-11月累計增量為21.23萬億元;可以說是增速向上的狀態。

❹ 社會融資規模 包括哪些指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是增量概念。
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
具體看,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產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資十項指標。

❺ 怎樣有效合理的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打破剛性兌付,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關鍵一環。目前而言,社會存量債務規模巨大,如果不對僵屍債務進行清理,本息兌付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將難以改變,資金利率下行將不可實現。此外,剛性兌付打破也有利於市場主體行為和投資者投資行為正常化。

當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已成為高層和市場參與主體關注的焦點問題。然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使得短期內實現該目標變得尤為困難。筆者認為,降息不是短期應有之策,而規范約束融資主體行為、打破剛性兌付以及加快推進直接融資市場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6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雖然比2013年12月份下降了25bp左右,但依舊處於高位且下行幅度極為有限。造成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旺盛的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監管約束的矛盾;二是融資主體財務軟約束、利率不敏感以及資金資本化的特點明顯。

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在20%以上,新增投資資金達7-8萬億元;地方政府受制於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2008年4萬億配套項目尚未完成,已經存在較大的融資缺口,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的負債規模或已超過20萬億。由於存量債務導致本息兌付壓力和新增投資資金缺口較大,社會融資需求保持旺盛。另一方面,我國目前以間接融資為主體,商業銀行受存貸比約束和信貸規模控制,通過表內無法完全滿足市場的融資需求。因此,融資主體不得不借道信託、券商資管等通道進行表外融資,這無形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而且,近兩年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沖擊以及外匯占款下降,也提高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

另外,在我國中小企業的信貸可得性較為有限,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是主要的投資主體也是信貸獲取能力最高的部門。這兩個部門中,前者具有財務軟約束以及利率不敏感的特點,由於債務規模大、且事權多,融資需求旺盛;大中國有企業往往資金充裕,從金融機構獲取資金後並不進行實業投資,而是投資金融機構的高收益產品,使得資金出現空轉的現象。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也使得資金向該部門聚集,相應擠壓了其他部門的資金可得性。

面對以上的問題,今年以來,央行創新性地使用了再貸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結構性工具為市場輸血,但收效並不明顯,7月數據顯示經濟企穩基礎較弱,因此市場呼籲啟動降息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但筆者認為,降息並非解決當前困境的良方,主要的判斷依據依舊是上述兩大主因。如果降息,依舊是資金可得性高的部門能獲取資金,中小企業的信貸歧視難以解決。何況,低利率對房地產市場和地方融資平台的融資沖動可能更為明顯,這與經濟結構轉型的思路相悖。

要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還需從約束融資主體行為、打破剛性兌付以及發展直接融資等途徑入手。

需要約束的融資主體主要是信貸可得性較高且利率不敏感部門,主要是地方融資平台、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房地產企業。對地方政府,需加快市政債的發行,區分公益性和效益型項目,並加強預算考核,改變地方政府的投資行為;對大中型國有企業要加強現金監管,防止出現資金空轉套利行為;對房地產企業,要管理房價快速上漲預期,限制資金過度流入。

打破剛性兌付,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關鍵一環。目前而言,社會存量債務規模巨大,如果不對僵屍債務進行清理,本息兌付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將難以改變,資金利率下行將不可實現。此外,剛性兌付打破也有利於市場主體行為和投資者投資行為正常化。

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是解決社會融資需求旺盛與銀行監管約束矛盾的根本途徑,也有利於解決融資鏈條過長、不透明的缺陷。通過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創新資產證券化產品,可以盤活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而降低融資成本。

當然,隨著外匯占款的下降,基礎貨幣缺口擴大也需要央行加快轉變貨幣操作思路,同時加快基準利率建設,以有效傳導貨幣政策思路,有序引導市場預期。

❻ 中國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15萬億元人民幣 是怎麼回事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中國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急速回落,季節性因素減弱,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均大幅下降。中國央行同時公布,2017年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3166億元。


隨著總新增貸款下降,2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也大幅回落。央行公布,2月份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731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38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018億元,意味著中長期貸款在總新增貸款中佔比51.4%。

此前1月份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33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在總新增貸款中佔比74.9%。

同時,隨著調控持續,2月份以住房貸款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也大幅回落,但佔比稍有回升。央行公布,2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300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80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804億元,這意味著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佔比為32.5%。

1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22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293億元,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佔比為31%。去年12月份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217億元,在當月總的新增貸款中的佔比為40.5%,已較前幾個月大幅回落。

中國央行同時公布,2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M2增速低於預期。上述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2月末M2增11.4%。

此外,2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2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個和4個百分點。同時,2月末流通中貨幣(M0)同比增長3.3%。


❼ 社會融資規模為何下降

相關研究員溫彬認為,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表外融資較前幾年有了較大回落,這也與加強監管引起信用環境的緊縮有關,表外的這些融資需求,短期內表內信貸又難以承接,資本市場也難以消化,進而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鏈收緊,以及一些信用債發行困難,因此出現信用偏緊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起,人民銀行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方法,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在「其他融資」項下反映。「此項調整對社會融資規模數據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❽ 央行定向降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央行公布該消息後,金融市場反應較為平淡,中長期看貨幣政策放鬆必定會對金融商場價格走勢帶來影響。

對股市,降准對於各個板塊或概念股的影響不盡相同。一般而言金融,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都將獲益。除了利好股市外,降准對市場利率的整體下行也是利好。實際上近期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已經在低位運行,隨著更多降准降息的落地,也會帶動長端利率下行。

(8)2018年12月社會融資超預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降准目的: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一個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另一個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要求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

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多位專家認為,與2017年相比,今年取消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目標。這意味著央行實施貨幣政策調控加快從數量型工具向價格型工具轉變,預計今年貨幣政策會更靈活。

❾ 市場點評:成交量大幅減少,恐慌情緒有望逐步消除

財經新聞精選

全國人大財經委:2021年要指導地方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專項債項目進行排查

3月10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稱,2021年要指導地方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專項債項目進行排查,研究制定處置措施,積極防範風險。充分發揮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平台作用,加大債務信息公開力度,督促地方公開債券相關信息。推動編制和公布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研究推進政府債務立法工作,提高政府債務法治化水平。

來源:經濟觀察網

科技部:抓緊研究形成《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

2021年3月4日,王志剛部長主持召開科技部碳達峰與碳中和科技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科技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相關工作。徐南平副部長出席、領導小組成員和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40餘人參加會議。

來源:科技部網站

兩部門:《中央儲備糖管理辦法》自4月10日起施行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中央儲備糖管理辦法》,自2021年4月10日起施行。辦法提出,中央儲備糖原則上實行均衡輪換。原糖年度輪換數量按15-20%比例掌握,根據市場調控需要可適當增減,原則上不超過庫存總量的30%;白砂糖原則上每年輪換一次。中央儲備糖的收儲、銷售、輪換主要通過規范的交易平台以公開競價交易方式進行。

來源:證券時報網

第24批減免車船稅目錄發布 78款新能源車型入選

3月8日,工信部發布《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四批)》,共有78款新能源車型入選。其中插電式混動乘用車2款,純電動商用車6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1款,燃料電池商用車6款。

來源:工信部

深交所扎實貫徹新發展理念 落地科技創新債和碳中和專項債

近期,深交所陸續推出科技創新債、碳中和專項債等創新產品,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動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服務企業低碳發展,助力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這是深交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研發、綠色發展領域加快債券產品創新,服務「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舉措。

來源:深交所網站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成交量大幅減少,恐慌情緒有望逐步消除

周三兩市大盤指數震盪收陰,市場總成交金額較前一交易日明顯減少。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下跌0.05%,收報3357.74點;深成指上漲0.65%,收報13563.3點;創業板上漲1.64%,收報2676.70點。

盤面上看,碳環保概念股、釀酒股和煤炭股表現活躍,漲幅居前,前期炒高的小盤題材股跌幅靠前。從走勢上看,指數振幅逐漸收窄,成交量大幅減少,場內的交投情緒逐漸緩和,預計指數短期將圍繞周二的低點附近反復震盪整固。

操作上,倉位保持在5成左右,等待市場企穩後再尋增倉機會;機會上,關注銀行股,券商股,鋼鐵、煤炭和化工等周期股,以及業績向好的個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宏觀視點:超預期!2月新增貸款1.36萬億 M2同比增長10.1%

中國人民銀行3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雖然相比1月的3.58萬億元大幅減少,但仍超過了1萬億左右的市場預期。

從結構上看,企業中長期貸款是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最主要推動力,顯示企業端信貸量仍然較高,而居民短期貸款則時隔一年再度出現負增長。

具體來說,2月住戶貸款增加14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1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85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0億元。

在表內貸款的拉動下,社會融資規模也在2月實現了超預期增長。

初步統計,2021年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億元。除本外幣貸款外,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也在2月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做出貢獻。但政府債、企業債券凈發行均同比回落。

具體來說,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多增621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464億元,同比多增212億元;委託貸款減少100億元,同比少減256億元;信託貸款減少936億元,同比多減396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640億元,同比多增4601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306億元,同比少2588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017億元,同比少80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693億元,同比多244億元。

在新增貸款的支撐下,代表廣義流動性的M2同比增速大幅回升。

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1.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9.35萬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19萬億元,同比增長4.2%。當月凈投放現金2299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

點評:此次央行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好於市場預期,表明信貸供需兩旺;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較多,也顯示出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在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和回歸常態化的背景下,預計央行將靈活運用各種工具微調,平滑和緩釋階段性流動性需求壓力。對A股市場而言,金融數據的利好也有助於緩解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利於市場的止跌回穩。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環保行業:「碳中和」背景下的環境價值發現與傳導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用能權、碳排放權的價格反應了環境價值,環境價值如何傳導則對各產業的損益產生影響。

來源:首創證券研報

點評:碳中和政策持續加碼,助力環保公用板塊迎來投資機會。「十四五」期間預計「新能源環衛車、碳排放監測、新能源運營等領域均有大幅增長空間。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購提示

九聯科技申購代碼787609,申購價格3.99元;

線上線下申購代碼300959,申購價格41.00元;

 

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免責申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咨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准。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