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金融資產買入的目的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資產買入的目的

發布時間: 2021-06-11 12:49:35

⑴ 簡答 組建金融資產的目的

1998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國有四大商業銀行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命令運營模式,壞賬佔比較高,無法滿足國際銀行業關於資本充足率標準的要求,因此國家決定實行金融改革,由財政部出資成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口接收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不良債權(五級分類中的可疑和損失類貸款形成的債權)。目的是為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⑵ 請詳細說明一下什麼叫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1、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會計主體是買入方;買入對象是票據、證券、貸款等;買入方式是有協議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有回購返售協議或企業自行購入;賣出交易對象是原賣出方;特點是雙方有協議,有固定返售價格。

實質是通過交易市場將富裕錢以抵押的形式貸出;抵押品一般是債券;你是貸出方,獲得抵押權;本科目按類別和融資方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在符合資金使用規定的前提下,也可自行(無協議)購入有價證券(包括貨幣基金),風險自負。買入返售業務增多具體說來就是你現在手上有錢,可以通過交易市場將錢拆借出去,但是拆借是需要抵押品的,這個抵押品一般就是債券。

相當於短期抵押貸款,你是貸出方,「買入」就是你付出錢,獲得抵押權,「返售」就是你把券的抵押權還給對方,對方支付你本金和適當利息。因此,買入返售資產增多,說明你流動資金富裕,通過交易市場將錢以抵押的形式貸了出去。特點是雙方有協議、有固定了返售價格。


2、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根據返售協議買入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支付的款項和交易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2)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等科目。

收到支付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利息、現金股利等,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收股利」等科目。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大的,應採用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3)返售日,應按收到的返售價款,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銀行存款」等一些科目,按其賬面上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等科目。

在交易對方違約的情況下,如企業有權取得本應按固定價格返售的票據、證券、貸款等資產的,應按取得的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貸款」等科目。

按交易對方支付的履約保證金,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及「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等科目。

因取得票據、證券、貸款等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除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外,均應計入取得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

3、科目余額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買入的尚未到期返售金融資產余額。

⑶ 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出售或回購的金融資產,應該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對 的一、概述
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比如企業購買的基金、股票、債券等。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關系中的套期工具,則該衍生工具初始確認後的公允價值變動應根據其對應的套期關系(即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或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不同,採用相應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通常情況下,只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才可以在初始確認時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1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該金融資產的計量基礎不同所導致的相關利得或損失在確認或計量方面不一致的情況。
2企業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正式書面文件已載明,該金融資產組合或該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組合,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管理、評價並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可能是出於風險管理目的,也可能是為了明顯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該金融資產的計量基礎不同所帶來的差異。
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1、取得時,初始入賬金額包括買價,但不包括相關交易費用。
注意:
(1)交易費用,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所發生的相關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包含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支取的股利或已經形成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例1]假如某於2007年2月15日購入股票,被投資企業在2007年1月15日宣告06年股利01元股,以2月28日股東名冊為准。假設該購買時每股支付51元,包括已經宣告發放但尚未支取的股利01元。假如購買了100萬股,另支付傭金手續費2萬元。該將該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則會計處理為:
(1)取得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500 (51-01)×100
應收股利10 (01×100)
投資收益2
貸:銀行存款512
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10
貸:應收股利10
2、資產負債表日
(2)假如6月30日,股票下跌到380萬元。則: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0
(3)假如6月30日,股票上漲到600萬元,則需做相反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3、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
(4)假如該以700萬元將股票出售:
借:銀行存款7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5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
投資收益1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貸:投資收益100

[例](07年試題、單選)甲20×7年10月10日自證券市場購入乙發行的股票100萬股,共支付價款860萬元,其中包括交易費用4萬元。購入時,乙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為每股O16元。甲將購入的乙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7年12月2日,甲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收到價款960萬元。甲20×7年利潤表中因該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A100萬元
B116萬元
C120萬元
D132萬元
[答案]B
[解析]應確認的投資收益=-4+[960-(860-4-100×016)]=116(萬元)。
參考分錄:
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840
應收股利16
投資收益4
貸:銀行存款860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96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840
投資收益120

⑷ 企業買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短期內賺差價,那買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意圖是什麼啊,請高手幫忙。

沒有意圖或者意圖不明。
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來源來看,主要有兩種:賣出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資後,剩餘部分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取得的時候就直接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於第一種,是因為會計准則的規定,企業必須照辦。這屬於沒有意圖。
對於第二種,多數是因為企業在購入的時候還沒有明確的意圖,企業有可能在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因此暫時歸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從名稱上就可看出,只是一種可以供企業出售的資產。企業可以選擇出售也可以選擇持有,所以說意圖不是十分明確。

⑸ 金融資產的有關問題(有兩個,請分別回答,非常感謝!)

1、他們的持有目的不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是一項收益性支出,計入當期損益。
2、這是一個以實現損益和未實現損益的問題。

⑹ 求問:購買金融資產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嗎

在經濟學中,要區分金融資本和實物資本,是因為二者投資的對象、活動內容和對經濟的影響不同,必須加以區別分析。(一)資本投資對象不同。金融投資的對象是金融產品,因而金融資本投資關注的是金融產品價格的漲跌及其對投資收益的影響;而實物投資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即經濟主體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因此實物投資的對象主要是用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固定資產。(二)投資活動的內容不同。金融資本投資活動主要是收集各方面可能影響市場行情的信息,對上市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動向進行分析、研究,判斷市場的景氣狀況和宏觀政策走向及整體經濟的發展趨勢;而實物投資的活動內容則要復雜的多。(三)投資活動對經濟的影響不同。從國民經濟整體考察,金融資本投資以貨幣資金轉化為金融資產,表現為資本使用權的轉讓,並不投入實物形態的經濟資源,不實現實物資產,不構成現實生產能力的增加。金融投資只有轉化為實物投資、生產資本投資,才能對社會生產能力的發展產生作用。

⑺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目的

投資(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套期保值(作為套期保值准則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