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如何鼓勵投資金融資產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如何鼓勵投資金融資產

發布時間: 2021-06-11 10:07:06

A. 什麼是投資性金融資

投資性金融資產——准備長期持有的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或金融衍生物。

B. 金融金融危機下如何實現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

「銷售的速度完全可以用秒來計算。」這是銀行職員對憑證式國債的形容,在北京市,200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一小時就被「搶光」,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地也成為普遍現象。

國債如此熱銷,是普通百姓對於當前利息政策以及理財渠道狹窄的無奈反應。作為工薪階層或退休一族,得存錢預備用於孩子教育、家庭購房、醫療養老,但根據央行公布的CPI指數,如果去年初存進銀行1萬元,到年底實際只值9000多元了,就這樣還得繳一筆利息所得稅。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在社會結構中占著主要比重,股市低迷大家不能玩,房市火爆大家玩不起,而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卻在消耗著普通百姓的資產。

對普通百姓來說,影響他們行為的有非常現實的東西:存進銀行的錢所獲得利息無法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如果有某種機會,並有高於銀行利率的誘惑,他們自然會將錢轉向收益高的方向,甚至會將錢託付給收益更高的「地下金融」。利率政策必須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資金的安全,保障百姓存款的保值甚至增值。

「搶購」國債的大多是工薪階層,特別是「銀發」老人,那些能承擔一定風險的中等收入階層其實也面臨同樣的難題。

與國際的接軌讓「白領階層」逐漸懂得從一而終的就業模式正在消失,指望依靠就業單位來解決自己終生的經濟問題已不現實,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同時,個人資產增加也對銀行個人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誰也不希望讓錢躺在銀行里「睡覺」甚至「損耗」,因此個人投資理財既是保值的新渠道,也是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據資料統計,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的個人銀行理財業務每年平均利潤都高達35%,年平均贏利增長12%~15%,遠遠優於一般的銀行零售業務。巨大的利潤同樣也應該吸引中國各家商業銀行,然而,即使是上市公司,國內各家商業銀行大多以存貸款業務作為利潤的主要來源,金融服務似乎還是比較陌生的項目。

隨著金融市場不斷對外開放,如果國內金融機構的服務不令人滿意,許多人很可能轉而選擇外國銀行。中國金融機構要想在相關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關鍵在於打破銀行壟斷、推動金融體制的改革,將利率相對自由浮動、服務手段簡便快捷的目標導入金融體制改革過程。面對巨大的個人存款與投資渴望,內資銀行必須迅速轉變角色、搶佔先機,拿出可行的方案,精心培育並開拓個人理財服務市場。

如果在一段時間後,國債依然是「搶購」的主要金融產品,新的金融服務項目仍不見起色,那意味著誘人的金融產品開發與銷售市場將白白地向外資銀行拱手相讓了。

C. 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計算。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在金融資產中,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特例,其交易費用不需要計入到初始投資成本中,其他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則都是要進入初始投資成本的。這是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持有性質直接相關的,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是不確定的,並且是隨時可以處置與出售的,所以這一規定就以人們的交易習慣而將此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而是計入到了當期損益(投資收益)中。以上交易費用的處理的規定與背景,記住了就好了。
其次,就是關於你所說到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核算問題了。
下面我就先說說,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投資收益二者的本質區別及異同: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都是損益類科目,並且都是當期損益,都是反映企業的當期應計入到損益表中的損益。這就是二者的相同點。
但是二者卻有本質的區別:
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損益,是沒有得到最後實現的損益,只是在其相關資產或負債在持有期間內以市場公開的牌價,而得到的潛在的收益或損失,如你10元買來的股票,今天漲到了13元,你很高興,哇塞,能賺3元,這個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收益,並沒有最終實現,沒有最終的落袋為安,第二天,股票跌了,價格為8元錢了,這時,你還會高興嗎?但是你也不必須悲傷,只要你不出售,那麼這個損失,也是不會成為現實的,它總有一天還會漲回來的。我經常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這一特徵比作是「鏡中之花」,看得心理很美,但你實際上得不到,只可遠觀卻得不到。
而投資收益就不同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收益或損失,是已真實的實現了的收益和真實發生了的損失。如果上例,你高興漲了3元,然後立即出售了,這時你就會真真正正的得到可以摸得到的3元。這就是叫做「落袋為安」。也就是說,潛在的損益轉化為真實的收益時,就得記入到投資收益科目中了。
再說說交易性金融資產吧:
投資之初的交易費用,是要記入到投資收益的借方的,這是真實發生的看作為一種損失了。在持有期間,不論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如何變動,其都是一種潛在的,虛的收益與損失,不是真實實現的,所以都要記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中來反映,這一科目就是反映潛在收益與損失的。而當你最後出售時,所有的這些公允價值變動的代數計算的和,就要在你出售這一時點上得以實現了,或收益或損失,都是在這時點上實現了,這一時點都變得真實了。所以在出售金融資產時,我們的會計處理上會有「同時」的一筆: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或是相反的處理,這就是將潛在的、虛的收益或損失轉化為真實的收益,這一筆處理是不會影響會計損益的,是損益科目內部的轉化,但卻其實質意義就不同了。
在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練習題時,出題經常會給你一些文字游戲來考核你對此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如:出售時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是多少?這實質就是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余額結轉到投資收益,另加上上一期末賬面價值與出售價之間的差額(這是按會計處理步驟的表述)。也可以是出售價與原始投資時記入到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科目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實際,就是老婆兒算賬,我的成本是多少,我賣了多少,很算的。(這適用於選擇題的回答與計算)。
還有一種問法: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累計確認投資收益?這就是要求計算與該交易性資產相關的全部投資收益,這里你還得考慮取得時所支付的交易費用(投資收益借方)的事項,合並計算後,就是全部最終的答案了。
例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有其他的問法:如某月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額是?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對企業的損益的影響額是多少等等的一些,說白了,就是文字游戲。只要你對其核算原理掌握了,再就關注其所說到的時間點與表述的意思,一切的一切,都是浮雲。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D. 如何從報表中算出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總額

找到的另一個答者326776095的回答,提供參考。
在金融資產中,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特例,其交易費用不需要計入到初始投資成本中,其他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則都是要進入初始投資成本的。這是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持有性質直接相關的,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是不確定的,並且是隨時可以處置與出售的,所以這一規定就以人們的交易習慣而將此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而是計入到了當期損益(投資收益)中。以上交易費用的處理的規定與背景,記住了就好了。
其次,就是關於你所說到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核算問題了。
下面我就先說說,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投資收益二者的本質區別及異同: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都是損益類科目,並且都是當期損益,都是反映企業的當期應計入到損益表中的損益。這就是二者的相同點。
但是二者卻有本質的區別:
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損益,是沒有得到最後實現的損益,只是在其相關資產或負債在持有期間內以市場公開的牌價,而得到的潛在的收益或損失,如你10元買來的股票,今天漲到了13元,你很高興,哇塞,能賺3元,這個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收益,並沒有最終實現,沒有最終的落袋為安,第二天,股票跌了,價格為8元錢了,這時,你還會高興嗎?但是你也不必須悲傷,只要你不出售,那麼這個損失,也是不會成為現實的,它總有一天還會漲回來的。我經常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這一特徵比作是「鏡中之花」,看得心理很美,但你實際上得不到,只可遠觀卻得不到。
而投資收益就不同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收益或損失,是已真實的實現了的收益和真實發生了的損失。如果上例,你高興漲了3元,然後立即出售了,這時你就會真真正正的得到可以摸得到的3元。這就是叫做「落袋為安」。也就是說,潛在的損益轉化為真實的收益時,就得記入到投資收益科目中了。
再說說交易性金融資產吧:
投資之初的交易費用,是要記入到投資收益的借方的,這是真實發生的看作為一種損失了。在持有期間,不論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如何變動,其都是一種潛在的,虛的收益與損失,不是真實實現的,所以都要記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中來反映,這一科目就是反映潛在收益與損失的。而當你最後出售時,所有的這些公允價值變動的代數計算的和,就要在你出售這一時點上得以實現了,或收益或損失,都是在這時點上實現了,這一時點都變得真實了。所以在出售金融資產時,我們的會計處理上會有「同時」的一筆: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E. 如何評估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評估是對被投資者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的評估:投資者最終能否取得投資收益或者取得多少投資收益,金融資產評估都取決於被投資者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與企業自身的管理、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賢密相關。

金融資產評估金融資產的價格起伏不定,取得投資收益乃至收回投資本金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可以將金融資產的評估理解為是對投資行為及其效果的評估。

(5)如何鼓勵投資金融資產擴展閱讀:

評估金融資產注意事項:

1、資產評估的合規性。企業及資產評估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資產評估管理部門和資產評估行業協會關於資產評估的規程進行資產評估,並按規定的資產評估報告格式制備資產評估資料。

2、資產評估報告的有效期。資產評估報告一般自評估基準日起一年內有效,超過一年有效期的,原資產評估報告無效,須重新進行評估。

3、資產評估機構的資質。企業在聘請資產評估機構時,應當注意其是否具有相關業務資質。

4、資產評估機構不能與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為同一家中介機構。

F. 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怎麼算

取得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或相關科目
持有期間享有股利和利息:
借: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期末計量: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余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否則相返
處置
投資收益=出售的公允價值-初始入賬金額
1.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2.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借):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