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是利得或者損失么 股票溢價發行所得,是利得么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比如,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歸為此類。
可共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項。
溢價發行所得按規定亦應列入公司資本公積金,按資本公積金處理辦法處置。
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加,在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這個只是在帳面有變動,不能歸為利得或損失。
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動為什麼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卻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如果企業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歸為短期投資。
(2)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對股價的影響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也應計入當期損益。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
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為什麼不影響凈利潤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影響利潤。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可以直觀的進行理解,分錄如下:
1、期末公允價值高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2、期末公允價值低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對股價的影響擴展閱讀
處置時需要把公允價值變動的累計額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得的價款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的累計額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處置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可借可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可借可貸)
投資收益(可借可貸)
同時:
借或貸:其他綜合收益
貸或借:投資收益
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投資收益問題
2006年6月9日購入乙公司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855
貸:銀行存款 855
2006年12月31日,該股票市場價格為每股9元。
期末公允價值高於此時的賬面價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5
2007年2月5日,乙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10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5(1000X1.5%)
貸:投資收益 15
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15
貸:應收股利 15
2007年8月21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價格將乙公司股票全部轉讓。
借:銀行存款 8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5
投資收益 5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85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5
甲公司2007年利潤表中因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是:A -40萬元
15-55=-40萬元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問題
1,2008,01,01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
應收利息 4
貸:銀行存款 204
借:銀行存款 4
貸:應收利息 4
2,2008,06,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 (206-200)
貸: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 6
3,2008,07,02
借:應收利息 4 (200*4%*1/2)
貸:投資收益 4
借:銀行存款 4
貸:應收利息 4
4,2008,07,10
借:銀行存款 102
投資收益 1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1/2)1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1/2)3
借: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 (6*1/2) 3
貸:投資收益 3
債券對2008年利潤表的投資收益的影響金額 =4-1+3=6
6. 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股價變動對業績的影響。
均屬於金融資產,主要區別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持有的目的不同:
這是決定一項金融資產劃定類型的基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短期持有,隨時准備轉讓或出售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短期收益,賺取差價的,所以此類金融資產持有期限是最不確定的。
持有至到期投資:此類金融資產的持有目的並不是為了賺取差價的,而是凈一定的資金投資後,目的是為了獲取穩定的,低風險的、長期性的回報的,是要將金融資產(債券),持有至到期。這類資產的期限是固定的,回報是可以預見的。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此類資產是介於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金融資產,持有並不是准備隨時出售的,持有時間是相對較長的(一般是要超過一年的),但卻又是不準備持有至到期或企業沒有能力或意圖要持有至到期的,這種資產的特定也是沒有固定的期限與可預見的回報的。
長期股權投資是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權且短期內不準備出售,按照股權比例享有被投資單位的權益並承擔風險。
確定這些金融資產的分類問題,是管理層的決定范圍!
2、對象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對象工具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對象工具則必須是債券。不可是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對象工具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與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一致的)
3、核算的原則不同: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續計量原則是公允價值屬性,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完全的公允價值來計量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是以公允價值與實際利率法攤余成本相結合(債券時);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後續計量原則是歷史成本屬性,用實際利率攤余成本法。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
4、初始確認核算不同。
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取得時所發生的交易費用是記入到當期損益中去了(投資收益),而持有至到期投資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是記入到所取得的金融資產的成本中去了。
5、減值的計提與轉回的方法與渠道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存在計提減值准備的問題的。
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需要計提減值准備,但是計提減值時的會計處理有一定差別,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計提的減值准備可以轉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准備的轉回因其所持有的金融工具的不同,轉回的渠道不同。
大體區別就是這些了,還有很多細小的區別,在學習中去慢慢掌握吧!
希望採納
7.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報表的影響
交易性金融資產內容: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全證投資等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下列各類資產之外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一)貸款和應收款項;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企業(證券、銀行)接受委託採用全額承銷方式承銷的股票和債券等有價證券屬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在本科目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在本科目設置「減值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成本),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結算備付金」、「應交稅費」等科目。
(二)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間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或現金股利,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
對於收到的屬於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或現金股利,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成本)。
(三)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減值准備)。同時,按應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的累計損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上升的,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上升的,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四)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在重分類日按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採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應在重分類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原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編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運用舉例
一,取得時
1.股票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 (已宣告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
2.債券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面值)
應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領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差額 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
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
借:應收利息 (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 (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差額 也可能在借方)
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1.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下降
做相反分錄
四,資產負債表日減值<公允價值明顯變化>
借:資產減值損失 (當年減的金額+以前年度減的金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以前公允價值下降記入資本公積的累計金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當年減的金額)
五,減值轉回
做相反分錄
六,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分重類日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差額 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以前提的貸方數)
貸:投資收益
或:借:投資收益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以前提的借方數)
8.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區分我懂的,但其分類都有股票能給我講講嗎
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者劃分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主要區別在於持有的目的。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為了近期出售,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也計入當期損益。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時間較長,交易費用計入成本,公允價值計入所有者權益,不影響當期損益。
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
企業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可以歸為此類。相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區別,如果是管理者是想在持有當期影響損益,就把它指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是想讓公允價值變動記入權益(資本公積),那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處置時才能記入損益(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相關交易費用也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記入成本中。
僅供參考。
9.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票股利的處理
首先,這種分派股票股利的做法,我認為不做會計處理,因為並沒有收到什麼,股票還是股票。
買入時:單位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4808
貸:銀行存款 4808
2008.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92
貸: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 592
2009.1.6
借:銀行存款 4317
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 592
投資收益 491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4808
--公允價值變動 592
1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會影響損益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企業為短期獲利而作出的投資,因此其公允價值必須要如數計入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並非為短期獲利,但又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因此其正常的公允價值變動就允許先計入權益,只有當處置時才影響損益;但是如果公允價值大幅下跌不影響損益,又會對投資者產生誤導,因此准則規定此時要計提減值准備,計入損益;「持有至到期投資」由於是企業意圖長期持有的,其價值短期的增減變動對企業沒有多大意義,因此不予反映。綜上,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特點決定了其會計處理的方式區別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因此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權益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可知,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