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投融資機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融資機構

發布時間: 2021-03-25 09:40:31

Ⅰ 北京投融資機構前30強

1.中國建設銀行 2876.77

2.中國銀行 2284.47

3.中國工商銀行 1669.36

4.中國農業銀行 780.63

5.交通銀行 722.17

6.中國招商銀行 237.90

7.中信銀行 213.40

8.中國民生銀行 152.80

9.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147.80

10.興業銀行 121.10

其中,國有銀行占據70.8%;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佔比為21.8%;而城商行和農商行以及其他銀行總共佔比僅為7.3%。

Ⅱ 什麼是創投機構

創投是創業投資的簡稱。創業投資是指專業投資人員(創業投資家)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與一般的投資家不同,創業投資家不僅投入資金,而且用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和信息網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經營企業。所以,創業投資機構就是從事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的機構。

Ⅲ 中國投融資培訓機構有哪些

投融界是個專業的投融資信息服務商,您可以在我們的平台上了解到很多投融資信息。

Ⅳ 融資機構有哪些

為取得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機構。

依據《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融資擔保公司依法取得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後,方可向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申請辦理注冊登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督管理部門結合監管工作實際,按照依法、公開、高效的原則,確定本轄區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的管理方式。

融資擔保公司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分支機構,由分支機構所在地監督管理部門頒發、換發、吊銷、注銷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第一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簡稱,其他編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管部門統一編制,並實行編號終身制。

(4)投融資機構擴展閱讀:

融資擔保公司的相關要求規定:

1、融資擔保公司應當在收到監督管理部門有關文件、法律文書或人民法院宣告破產裁定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交回監督管理部門。逾期不交回的,由監督管理部門及時依法收繳。

2、吊銷、注銷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其網站或公開發行的報紙上進行公告,並在10個工作日內將相關信息推送至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

3、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機構管理檔案系統,依法披露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有關信息。

Ⅳ 中原投融資管理中心是個什麼機構

中原投融資管理中心是(國家)重點城鎮建設指導工作委員會的直屬機構,負責對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六省系統內的投融資市場進行管理。

Ⅵ 國內做投融資輔導比較知名的機構有嗎

國內有很 多 這 樣 的 機構

Ⅶ 投融資管理中心是什麼

投資中心是責任會計中的責任中心之一。對成本、利潤、資本預算、投資收益均負責的責任中心。通常包括若干個利潤中心。除了對成本和利潤享有決策權外,還享有資本預算的決策權。投資中心與利潤中心相比,其業績考核還包括投資收益。

Ⅷ 直接投融資的中介機構是

證券經營機構

Ⅸ 有那些比較知名的投融資公司

不知道你是想要投資還是需要融資?如果是為了融資的話,那就可以選擇投資公司,而投資公司又有很多類型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實業投資等等。如果是融資,那也一樣很多,如第三方理財公司諾亞財富,也有其他的投資公司也兼具融資。不知道你具體想做什麼,所以也比較難回答。

Ⅹ 企業的投融資部具體做什麼工作

主要有以下幾項:

1、 負責與各金融機構、銀行及相關機構聯絡、接洽;

2、 負責與外部機構建立廣泛的信息來源和良好的合作關系;

3、 負責公司融資信息的收集、整理,融資渠道的建立;

4、 負責各種融資方式的分析、探討、操作、實施;

5、 負責配合公司戰略部署安排相關投融資事務;

6、 負責參與融資商務談判,撰寫相關報告和文件;

7、 負責協助資金主管辦理其他臨時性工作、協調工作;

8、 負責處理公司與融資、貸款相關的各種外部事宜;

9、 合理進行資金分析和調配,內部融資安排。

(10)投融資機構擴展閱讀: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內部控制,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公司規范運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投融資決策主要是指公司投、融資及資產項目的管理決策,包括:對內投資、對外投資、對外融資、重大資產重組、對外擔保事項等。

第三條 本制度的決策行為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

(二)維護公司利益,爭取效益最大化;

(三)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揮和加強公司的競爭優勢;

(四)採取審慎態度,規模適度,量力而行,對實施過程進行相關的風險管理,兼顧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五)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必要時咨詢或聘請外部專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