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交易性金融資產造假案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交易性金融資產造假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6-10 15:36:00

『壹』 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什麼調整公予假,賣出去不就得了

交易性金融資產調整賬面價值到公允價值就是為了能夠實時反應其市場價值,實務中企業可能一下購買很多隻股票,有的漲有的跌,但是資產負債表中反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列報的就是所有的股票的公允價值的合計數。所以只有之前進行了調整才能知道總體是賺了還是賠了。如果不調,決策者就得一個一個算購買時候的價格和現在的價格。

『貳』 求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質量導致的虧損或破產的公司案例!!!

一是新疆的 白糖生產公司 中糧屯河白糖套保騎虎難下 三季度浮虧過億.doc
二是 深南電 對賭上了美國的當。
三是華聯控股旗下子公司2008年逆市做多pta嚴重虧損。
等等,我有很多案例,不過沒系統化的整理。

『叄』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問題

最後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一並結轉,售價與初始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的差記入投資收益
出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要轉到投資收益去
其實可以拆開做兩個分錄
借:銀行存款 51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80
---公允價值變動 30
投資收益 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
貸:投資收益 30

『肆』 交易性金融資產案例

你跑到這里來問,= =!幸好遇到我了,呵呵。例如, 2007年5月13日,A公司支付價款106000元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100000股,每股價格10.6元(含以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0.6元),另支付交易費用(傭金)1000元。A公司即可將持有的乙公司的股權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分錄為借: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應收股利 6000 投資收益 1000(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貸: 銀行存款 1061000 哈哈,我正在學這個。。。

『伍』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例題

【例1】購入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甲公司有關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情況如下:
①2007年12月5日購入股票100萬元,發生相關手續費、稅金0.2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
投資收益0.2
貸:銀行存款100.2
②2007年末,該股票收盤價為108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8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③2008年1月15日處置,收到110萬元
借:銀行存款11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
——公允價值變動8
投資收益(110-100)10
【例2】購入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007年1月1日,甲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0000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1000000元,剩餘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資料如下:
(1)2007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20000元;
(2)2007年6月30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50000元(不含利息);
(3)2007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4)200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00000元(不含利息);
(5)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6)2008年3月31日,甲企業將該債券出售,取得價款1180000元(含1季度利息10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甲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應收利息20000
投資收益20000
貸:銀行存款1040000
(2)2007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3)2007年6月30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5萬-100萬)150000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2)20000
(4)2007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5)2007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0萬-115萬)5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000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
(6)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7)2008年3月31日,將該債券予以出售
借:應收利息1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4)10000
借:銀行存款(118萬-1萬)117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公允價值變動100000
投資收益170000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應收利息10000

『陸』 舉個例子: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5.3每股,第一次跌到4.3每股,第二次漲到5.1,第二次做公允價值變

按你的描述,第二次應該是用4.3和5.1去對比,會計分錄如下
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成本 5.3
貸:銀行存款 5.3
第一次公允價值下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
第二次漲到5.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0.8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0.8

拋開明細戶不談,單說交易性金融資產這個總賬科目,此時的借方余額應該是5.1

『柒』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一個小例子

很確定的告訴你,你做的是正確的.不過同一分錄下,只要寫一借一貸就行了,不要寫兩個借兩個貸.
1.資產負債表日要按公允價值調整交易性金融資產,題里有給出6月20日的市價,一般就是按題目給出的這個日期調整.
2.3月19日宣告派發的是購入前的現金股利不屬於甲公司投資收益.應該確認為購買價款中已包含的應發股利.

『捌』 近年來會計造假事件有哪些

安然公司成立於1985年,早期主要從事天然氣、石油傳輸等傳統業務。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安然公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其復雜而又高超的技巧使安然公司得到了金融創新巨擘的美稱,並且成為美國MBA教材中案例而倍加贊賞。安然公司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成功地通過會計造假來維持公司不正當的利益。
一、構造特殊目的實體(Speeial Purpose Entity,SPE)

SPE是為了特定目的而構造的實體,是一種金融工具,企業可以通過它在不增加企業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情況下融入資金。安然公司為了能為他們高速的擴張籌措資金,利用SPE成功地進行表外籌資幾十億美元。但是在會計處理上,安然公司未將兩個SPE的資產負債納入合並會計報表進行合並處理,但卻將其利潤包括在公司的業績之內。美國會計法規規定,只要非關聯方持有權益價值不低於SPE資產公允價值的3%,企業就可以不將其資產和負債納入合並報表。但是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只要企業對SPE有實質的控制權和承擔相應風險,就應將其納入合並范圍。從事後安然公司自願追溯調整有關SPE的會計處理看,安然公司顯然鑽了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的空子。僅就這兩個SPE,安然公司就通過合並報表高估利潤5億美元,少計負債25億美元。

二、構造復雜的公司體系進行關聯交易

安然公司創建子公司和合夥公司數量超過3000個。之所以創建這些公司是為了通過關聯交易創造利潤。媒體所披露的最典型的關聯交易發生在 2001年第二季度,安然公司把北美3個燃氣電站賣給了關聯企業,市場估計此項交易比公允價值高出3億至5億美元。還將它的一家生產石油添加劑的工廠以 1.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另一個關聯企業。而該工廠早在1999年被列為「損毀資產」,沖銷金額達4.4億美元。之所以創建這么多而復雜的公司體系,拉長控制鏈條,是為了通過關聯交易自上而下傳遞風險,自下而上傳遞報酬,在信息的披露上把水攪混。
三、將未來不確定的收益計入本期收益
安然公司所從事的業務,許多是通過與能源和寬頻有關的合約及其他衍生工具獲取收益,而這些收益取決於對諸多不確定因素的預期。在IT業及通訊業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安然只將合約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計入財務報表,並且未對相關假設予以充分披露。
上述案例表明,披露虛假會計信息並不能改變公司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是要敗露的。有趣的是,安然問題的敗露與虛假信息的曝光相關聯。請看2001年發生的事件:2月20日,《財富》雜志稱安然公司為「巨大的密不透風」的公司,其公司債務在堆積,而華爾街仍被蒙在鼓裡;10月16日,安然公司宣布第三季度虧損6.18億美元;10月26日,安然公司向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通報了公司的問題;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認自1997年以來虛報盈利約6億美元;12月2日,公司股票價格從當年最高每股90美元降至每股26美分,下降99%,安然公司只能選擇申請破產。
如果說安然公司在投資決策方面犯了第一個錯誤的話,那麼運用會計造假是犯了第二個錯誤。如果說在犯了第一個錯誤時,還有可能採取行動挽救公司命運的話,那麼在犯了第二個錯誤後,錯誤的後果達到了極至,企業悲劇性的結局將很難避免。會計造假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使其獲得暫時的成功,也可以使其永久身敗名裂。安然公司可謂「成也會計,敗也會計」。

會計造假只能蒙騙一時,不能蒙騙一世。依靠會計造假發展企業無異於「飲鴆止渴」。這是會計造假者應該謹記的。

『玖』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下面是例子和疑問。

這個,首先,其用來購買債券的總額的確是107.3萬,交易費用0.3萬元算入投資收益。
而其中,6萬元,你可以這么理解,是用來購買已宣告尚未發放的債卷利息的,這個包含在價款之中,但是計入應收利息,不計入成本。可以看到這個利息每年1月多發行,因為其實他買的時間比較近,還不應該收到這個利息,所以算入價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買完就發利息的原因。
而由於這個債券是溢價發行的,通俗點說就是發行價高於票面金額1萬元,即101萬元發行的。

你看下這個會計分錄可能會清楚點: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B公司債券(成本)1,010,000
投資收益 3,000
應收利息 60,000
貸:銀行存款 1,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