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掌握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最主要區別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掌握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最主要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6-10 13:51:52

Ⅰ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具體區別

直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運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
間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實現融資的行為.
股票融資、債券融資是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具體區別:

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一)融資方式 1、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含義:(1)直接融資:盈餘部門直接把資金貸給赤字部門使用,即赤字部門通過出售(發行)自己的債務憑證融入資金,而盈餘部門則通過購買這些憑證向赤字部門提供資金(直接證券)。(2)間接融資:盈餘部門和赤字部門以金融機構為中介而進行的融資。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出售間接證券融入資金,盈餘部門則買入間接證券。作為供給者,買進赤字部門的直接債券融出資金,而赤字部門則賣出直接證券,融入資金。 2、二者的聯系和區別:聯系:(1)都是資金的融通活動。(2)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區別:(1)金融機構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是核心中介機構。資金贏余者——銀行——資金短缺者。在直接融資方式中,以證券公司為核心。資金贏余者——證券公司甲=證券公司乙——資金短缺者。(2)特點不同:間接融資比直接融資的風險小、成本低、流動性好等優點 3、二者的優缺點比較:(1)間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社會安全性較強;(2)授信額度可以使企業的流動資金需要及時方便地獲得解決;(3)保密性較強。缺點:(1)社會資金運行和資源配置的效率較多地依賴於金融機構的素質;(2)監管和控制比較嚴格和保守,對新興產業、高風險項目的融資要求一般難以及時、足量滿足。(2)直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籌資規模和風險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機構資產規模及風險管理的約束;(2)具有較強的公開性;(3)受公平原則的約束,有助於市場競爭,資源優化配置。缺點:(1)直接憑自己的資信度籌資,風險度較大;(2)一般逐次進行,缺乏管理的靈活性;(3)公開性的要求,有時與企業保守商業秘密的需求相沖突。(二)金融證券化對融資方式及其結構的影響 1、金融證券化:指把銀行貸款和其他資產轉換成可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有價證券,即資產證券化。 2、資產證券化的背景: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和業務創新。 3、資產證券化的最初形式是將期限和利率大致相同的同質住宅抵押貸款等金融資產集聚成一個集合基金,然後發行以集合基金直接擔保的抵押擔保證券。 4、資產證券化的積極意義:(1)資產證券化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加速了資金周轉,增加了收益;(2)資產證券化使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變得界限模糊,使銀行貸款證券化後的持有人與抵押資產有了直接聯系;(3)資產證券化還將銀行借貸市場與證券市場、抵押市場、資產管理市場等有機的連接起來,對金融市場各個局部和整體的深化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4)資產證券化也刺激了投資銀行在發展國內業務的同時,

企業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金融機構充當信用媒介獲取資金的行為.主要包括銀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融資方式.
1.間接融資特點
(1)貸款條件高.需要較硬的抵押條件(土地證,固定資產).
(2)審批程序復雜.國有銀行正在改製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嫌貧愛富"是其經營理念,對貸款的風險控制正成為終身責任制,導致許多銀行"惜貸"現象較嚴重.
(3)融資風險大.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必然導致企業變賣資產以至破產,企業難以藉助改善
融資結構分散風險和轉移風險負擔.
(4)融資成本剛性化.企業通過銀行貸款使金融成本"釘死"在銀行貸款利息上,企業金融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銀行調整利率政策,特別在銀行緊縮銀根,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就會使企業的融資成本剛性上漲.
(5)資金使用受限制.通常銀行為了保證銀行貸款的及時歸還,對貸款用途有明確的規定.如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等,使企業難以靈活運用資金.
(6)難以享受銀行的國民待遇.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扶持具有政治風險.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支持產品有市場,效益好有還款能力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小企業貸款主要是流動資金貸款.

Ⅱ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的區別

企業是否藉助金融機構為媒體獲取社會資金,可將籌資方式分為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
直接籌資:直接與資金供應者協商融通資金,包括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發行債券;
特徵:直接從社會取得資金——社會公眾直接將資金使用權讓渡給企業;可籌集股權資金或債務資金;手續復雜、籌資費用高;籌資領域廣闊,有利於提高企業知名度和資信度。
間接籌資:藉助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包括銀行借款、融資租賃;
特徵:金融機構發揮中介作用;主要形成債務資金;手續簡便,籌資效率高,籌資費用較低;容易受金融政策的制約和影響。

Ⅲ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

(一)直接融資
1、 直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金融行為。
2、 在直接融資中,金融媒介的作用是幫助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媒介並不因此與資金供給者或者資金需求者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3、 直接融資的工具:
a.商業票據和直接借貸憑證;
b. 股票和債券。
4、 直接融資的優勢:
a.資金供求雙方聯系緊密,有利於與合理配置資金,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b.籌資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大。
5、 直接融資的局限:
a.直接融資的雙方在資金數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較多限制。
b.直接融資工具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受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的限制,一般低於間接融資工具。
c.資金供給方所承擔的風險和責任較大。
(二)間接融資
1、 間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實現資金融通的行為。
2、 在間接融資中,資金的供求雙方不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是由金融中介機構分別與資金供求雙方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的債權債務關系。對資金的供給方來說,中介機構是債務人;對資金的需求方來說,中介機構是債權人。
3、 間接融資的工具:金融機構發行的各種融資工具,如存單、貸款合約等。
4、 間接融資的優勢:
a.多樣化的融資工具可以靈活方便的滿足資金供需雙方的融資需求。
b.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策略降低風險,安全性較高。
c.有利於提高金融活動的規模效益,提高全社會資金的使用效率。
5、 間接融資的局限:
a.資金的供需雙方的直接聯系被割斷,不利於供給方監督和約束資金的使用。
b.對需求方來說,增加了籌資成本;對供給方來說,降低了收益。
(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關系
1、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區別主要在於融資過程中資金的需求者與資金的供給者是否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在有金融中介機構參與的情況下,判斷是否直接融資的標志在於該中介機構在這次融資行為中是否與資金的需求者與資金的供給者分別形成了各自獨立的債權債務關系。
2、 在許多情況下,單純從活動中所使用的金融工具出發尚不能准確的判斷融資的性質究竟屬於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一般習慣上認為凡是債權債務關系中的一方是金融機構均被認為是間接融資,而不論這種融資工具最初的債權人、債務人的性質。
3、 一般認為直接融資活動從時間上早於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間接融資的基礎。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並行發展,互相促進。間接融資已構成金融市場中的主體,而直接融資脫離了間接融資的支持已無法發展。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看,間接融資的產生是社會化大生產需要動員全社會的資源參與經濟循環以及社會財富極大豐富必然趨勢。而直接融資形式的存在則是對間接融資活動的有力補充。

Ⅳ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有何不同

直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運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
間接融資是指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實現融資的行為.
股票融資、債券融資是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具體區別:

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一)融資方式 1、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含義:(1)直接融資:盈餘部門直接把資金貸給赤字部門使用,即赤字部門通過出售(發行)自己的債務憑證融入資金,而盈餘部門則通過購買這些憑證向赤字部門提供資金(直接證券)。(2)間接融資:盈餘部門和赤字部門以金融機構為中介而進行的融資。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出售間接證券融入資金,盈餘部門則買入間接證券。作為供給者,買進赤字部門的直接債券融出資金,而赤字部門則賣出直接證券,融入資金。 2、二者的聯系和區別:聯系:(1)都是資金的融通活動。(2)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區別:(1)金融機構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是核心中介機構。資金贏余者——銀行——資金短缺者。在直接融資方式中,以證券公司為核心。資金贏余者——證券公司甲=證券公司乙——資金短缺者。(2)特點不同:間接融資比直接融資的風險小、成本低、流動性好等優點 3、二者的優缺點比較:(1)間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社會安全性較強;(2)授信額度可以使企業的流動資金需要及時方便地獲得解決;(3)保密性較強。缺點:(1)社會資金運行和資源配置的效率較多地依賴於金融機構的素質;(2)監管和控制比較嚴格和保守,對新興產業、高風險項目的融資要求一般難以及時、足量滿足。(2)直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籌資規模和風險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機構資產規模及風險管理的約束;(2)具有較強的公開性;(3)受公平原則的約束,有助於市場競爭,資源優化配置。缺點:(1)直接憑自己的資信度籌資,風險度較大;(2)一般逐次進行,缺乏管理的靈活性;(3)公開性的要求,有時與企業保守商業秘密的需求相沖突。(二)金融證券化對融資方式及其結構的影響 1、金融證券化:指把銀行貸款和其他資產轉換成可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有價證券,即資產證券化。 2、資產證券化的背景: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和業務創新。 3、資產證券化的最初形式是將期限和利率大致相同的同質住宅抵押貸款等金融資產集聚成一個集合基金,然後發行以集合基金直接擔保的抵押擔保證券。 4、資產證券化的積極意義:(1)資產證券化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加速了資金周轉,增加了收益;(2)資產證券化使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變得界限模糊,使銀行貸款證券化後的持有人與抵押資產有了直接聯系;(3)資產證券化還將銀行借貸市場與證券市場、抵押市場、資產管理市場等有機的連接起來,對金融市場各個局部和整體的深化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4)資產證券化也刺激了投資銀行在發展國內業務的同時,

企業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金融機構充當信用媒介獲取資金的行為.主要包括銀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融資方式.
1.間接融資特點
(1)貸款條件高.需要較硬的抵押條件(土地證,固定資產).
(2)審批程序復雜.國有銀行正在改製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嫌貧愛富"是其經營理念,對貸款的風險控制正成為終身責任制,導致許多銀行"惜貸"現象較嚴重.
(3)融資風險大.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必然導致企業變賣資產以至破產,企業難以藉助改善
融資結構分散風險和轉移風險負擔.
(4)融資成本剛性化.企業通過銀行貸款使金融成本"釘死"在銀行貸款利息上,企業金融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銀行調整利率政策,特別在銀行緊縮銀根,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就會使企業的融資成本剛性上漲.
(5)資金使用受限制.通常銀行為了保證銀行貸款的及時歸還,對貸款用途有明確的規定.如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等,使企業難以靈活運用資金.
(6)難以享受銀行的國民待遇.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扶持具有政治風險.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支持產品有市場,效益好有還款能力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小企業貸款主要是流動資金貸款.

Ⅳ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有哪些

①間接融資主要是借貸憑證,直接融資主要是股票、債券等
②間接融資一般具有風險小、安全性高的特點,而直接融資往往成本較低
——恩美路演

Ⅵ 請問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最本質的不同點是什麼

1.間接金融是各單位、個人之間通過各種金融媒介體即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中介進行的資金轉移形式。直接金融是資金盈餘者和資金短缺者之間直接借貸的資金融通方式,由雙方直接商議或在公開市場上買賣金融證券來完成。間接金融和直接金融是現代資金融通關系的兩種重要形式。

簡述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和聯系。

(1)相互關系:①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都是資金的融通活動。②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互滲透、相互支持。

(2)區別:金融機構所起作用不同,在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是核心中介機構。這種融資方式的特點是,面對眾多的資金盈餘者,銀行以資金需求者的身份向他們出售自己的金融工具,將社會閑置資金集中起來,然後再將籌集來的資金統籌安排,以資金供給者的身份提供給資金的短缺者。

銀行向資金盈餘者出售的金融工真手要為各種存款憑證,向資金短缺者提供資金的主要方式為各種貸款,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投資於政府債券。在這種融資媒介中,銀行一方面媒介了資金從盈餘者向短缺者的流動,另一方面又割斷了二者的直接聯系。資金盈餘者把資金的使用權出售給了銀行,不必要也不可能知道銀行將把這筆資金投向何方。同樣,資金短缺者在向銀行購買資金使用權時也沒必要向銀行追究資金源自何處。銀行的這種雙重作用造就了間接融資方式,銀行也因此而成為間接金融的中心。

直接融資是以證券公司為核心的。直接融資指的是資金盈餘者直接購買資金短缺債權或產權的融資方式。不過,這種交易也並非是繞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的。與銀行不同的是,證券公司對資金餘缺雙方來說只是一種服務性的中介機構,它接受客戶委託代為買賣有價證券時,與委託人發生的是委託關系而不是債權債務關系,當然,這並不排除證券公司向客戶授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