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2018年共享辦公融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2018年共享辦公融資

發布時間: 2021-06-10 13:06:06

⑴ 共享辦公品牌選哪個大家對共享辦公有什麼看法

共享辦公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經過了一輪洗牌,價格戰也打的差不多了,
其實要是選擇哪家,都差不多,能實現辦公的需求就可以了。很多的增值服務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未必用得上。價格還虛高。就看哪家對於你來說交通比較方便。
裝修,人員服務,都比較到位就可以了。
價格可以多走幾家對比一下。

⑵ 2018年互聯網八大猜想有哪些

2018 互聯網八大猜想

時光的腳步邁進2018,人民日報《新媒體》版第八次為讀者呈上「互聯網八大猜想」。過去7年,在海洋般寬廣的互聯網世界中,我們遨遊其間,捕捉動向、分析變化、研判趨勢……透過媒體視角,為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把脈問診、建言獻策,以期激發更多活力、釋放更多潛力,促進行業規范、推動良性發展。

2018年,隨著人工智慧研發和應用的深入,智能音箱、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黑科技」產品將嶄露頭角,並以更自然、更實用的方式融入生活。不僅如此,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同場景下的智能產品將串聯成「智聯網」,產生「1+1>2」的效果。比如,智能音箱除了可以播放新聞和音樂,還能成為智能家居「指揮部」,用戶只用對智能音箱發號施令,不用伸手、不出房間,就能遙控位於家中各處的窗簾、電燈、空調或熱水器。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物聯網到智聯網,人工智慧在飛速發展的道路上,不可忽視安全問題。人工智慧產品應像一位披著隱身衣的可靠助手,帶來無處不在的便利,卻決不能在隱身衣的庇護下肆意妄為,危害個人信息安全、生命財產安全和整個網路的安全。本報記者 許 晴 宋 宇

猜想4

網上政務精打服務牌

從「最多跑一次」到「不見面審批」,過去一年各地各部門網上政務建設明顯提速。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推進,打通信息壁壘、精耕服務品質將成為新一年網上政務建設的關鍵詞。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針對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的檢查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2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成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其中16個平台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全覆蓋。不僅令群眾辦事少跑腿,還「嘗鮮」刷臉認證、語音識別等炫酷技術應用,大大優化辦事體驗。

然而,平台缺乏統一、事項有待同步、管理缺乏規范、安全亟待保障等問題,仍然導致一些政務服務平台和政務網站屢遭用戶吐槽。要想服務不打折,破題關鍵在於打通信息壁壘、消除數據孤島。國辦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排出時間表,要求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於2018年6月底前基本具備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支撐服務能力。

數據多跑路、辦事少跑腿,更通暢的信息共享意味著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未來,同地通辦、異地可辦,群眾辦事將不必糾結空間距離;部門協作、一號受理,跨部門申請將告別「水土不服」的尷尬。更全面的辦事類別、更明確的辦事流程、更智能的咨詢答疑,期待2018年網上政務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收獲公眾更多的好口碑。本報記者 錢一彬 左怡兵

猜想5

共享行業專注硬需求

2017年,依託有關政策支持進入全面爆發期的共享經濟,遭遇「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創業項目多點開花,成績不少。共享單車、共享旅館、共享辦公室等項目,不只在國內發展順利,還在海外「攻城略地」。另一方面,行業洗牌期提前到來。共享充電寶熱潮興起半年就有多家公司退出,數月間酷騎單車等6家單車企業「陣亡」,共享雨傘、共享馬扎、共享籃球等概念型項目更是迅速匿跡。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已有26家投身共享經濟的企業倒閉或終止服務。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預測,到2020年,分享經濟提供服務者人數有望超過1億人,分享經濟交易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真正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的共享模式,將得到更多穩健發展的機會。

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預計將趨於理性,去年涌現的一些較好的發展模式,或將進入收獲期。

住房領域,共享住宅在深圳興起,通過提供在線短租服務,盤活大量閑置房產資源;製造業領域,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推出「行業共享工業雲」,提供企業雲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醫療領域,北京地區30家試點醫院啟動電子病歷共享調閱工作……共享市場方興未艾,將迎來更多機遇。本報記者 吳 姍 王 洲

猜想6

「掌」上新生活更加便捷

一鍵下單生鮮上門,足不出戶享全球好貨,手機支付讓錢包閑置在家,共享單車化解「最後一公里」……過去一年,衣食用行盡在「掌」中,生活更加舒適、方便。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第四十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5.14億;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4.63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網約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達2.17億,一些共享單車品牌已涉足海外市場……移動在線生活已深刻改變了商業生態和全民消費習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8年,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將加速從創新構想向商業應用邁進,人們將擁抱更便捷的新生活。

導航時,行車路線選擇將更智能更暢通;網購中,個性化推薦將更准確地「猜」出你的需求;想去旅遊,將會得到一份量身定做的攻略;在線學習,可以享受私人定製的學習計劃;智能家居、在線醫療等,也將加速發展,解決更多生活痛點。

盡享「萬物互聯」紅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背後隱藏的風險,一些新技術應用在呈現多彩互聯生活的同時,也將在新的一年繼續完善,為民眾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在線新生活。本報記者 董絲雨 趙丹彤

猜想7

自媒體回歸內容為本

抄襲黨、標題黨、低俗黨,這些自媒體賬號人人喊打,卻一度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他們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

2017年5月起,網信辦發布一系列管理規定,包括《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等,旨在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維護網民利益與網路安全。

2017年11月,自稱「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的主播吳某在直播時墜亡,引發公眾對平台規則缺位、野蠻生長的反思與討論;12月底,今日頭條、鳳凰新聞多個頻道暫停更新,清理整改客戶端內存在的違法違規信息。

新一年中,自媒體將加速「去粗取精」的進程,回歸「內容為本」。無論形式是圖文、短視頻、直播還是問答,無論內容是社會、娛樂、游戲還是科技,無論免費還是付費,製作精良的優質、垂直內容將得到平台扶植和粉絲追捧。原創乏力、粗製濫造的賬號將成為淘汰對象,一味博人眼球的低俗、獵奇、驚悚內容將遭到「淘汰」。

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平台開始使用演算法推薦技術分發內容,一方面能精準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卻可能造成閉塞的「信息繭房」。讓內容大餐既符合胃口又均衡營養,新一年中,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值得思考。本報記者 許 晴 鄺西曦

猜想8

個人信息升級保護傘

部分公民數據被惡意採集、加工及非法使用;部分政府和高校網站過度公開公民個人信息;無人機、智能攝像頭等科技產品,成為偷窺公民隱私的「幫凶」……2017年,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依然嚴峻。

去年,國家層面的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持續推進: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6月,《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專章、較大篇幅地設置了網路信息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7—9月,中央網信辦等四部委首次聯合測評並發布10款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隱私條款評審結果;10月,由中央網信辦印發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壓實信息發布和運營安全管理責任。

有專家指出,2017年稱得上中國網路空間治理和個人信息保護發展史上的突破年,2018年或將進入個人信息保護的法治深化年。

電子商務法草案稿結束二審,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已納入其中;《網路安全法》配套制度正在制定,對敏感個人信息及其收集與使用行為的規范將更加明確具體;多位人大代表建議2018年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進程,並對部門職責進一步予以明確……

技術革新不斷演變出新挑戰。新的一年,個人信息保護仍任重道遠,期待有關法律規定加速落地,讓個人信息「保護網」不斷升級、更加有力。

越來越發達是真的。

⑶ 共享經濟還能共享什麼

在當下的社會,除非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可以共享,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共享的,從幾年前的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才剛剛開始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並且新的共享產品投入資金逐步合理,對加盟商的門檻更低,例如汗蒸箱單台成本幾千元,收入回報持久,按摩枕投放場景多,充電寶需求大。

而共享經濟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滿足大眾的需求,而不是為了討好資本特意打造出來的噱頭。

⑷ 聯合辦公品牌都有哪些哪個比較好

有優客工場、wework、氪空間等等 ,比較好的應該是優客工場,畢竟創始人牛啊,在成立三年的時間內,優客工場迅速發展,覆蓋全球 35 座城市,布局 160 個共享辦公空間,聚集 5000餘家企業,擁有超過 5 萬名會員。現在仍在不斷地創新,絕對是共享辦公行業的佼佼者。

⑸ 優客工場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經營范圍

優客工場以空間為平台,以構建國際一流的共享辦公空間為目標,為創新企業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建設基於聯合社群的商業社交平台和資源配置平台,致力於為中國創新者賦能。
截止 2018 年 12 月,優客巟場在全球 44 座城市及地區布局了 200 余個共享辦公空間,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雄安新區、南京、西安、天津、青島、濟南、廈門、武漢、杭州、揚州、無錫、蘇州、重慶、昆明、太原、成都、開封、沈陽、襄陽、長春、大連、拉薩、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雅加達、紐約等。目前已聚集了 15000 家懷揣夢想的企業,持續賦能數十萬全球會員。"

⑹ 聯合辦公、共享辦公是未來的辦公潮流嗎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2015年被譽為「聯合辦公元年」。在「雙創」運動的感召下,全國掀起了創業熱潮,加上資本的推波助瀾,聯合辦公迎來了井噴的一年。2016年,市場快速爆發,激增70%,雖然有地庫、Mad Space的出局,但大環境依然向好,各家都在喊「規模為王」。2017年,市場遇冷,資本謹慎,空間之間的「戰略合作」更加頻繁。2018年,聯合辦公領域依然在經歷整合與調整,既有WeWork這樣的「外來客」任性燒錢,攻佔消費者心智;也有以優客工場為代表的國內玩家極力圈地,大肆並購;亦不乏FUNWORK這樣以運營見長的篤定派玩家獨樹一幟,穩中求進。結論:潮流已經形成,如何投身其中,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⑺ 共享辦公概念股有哪些

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帶動了聯合辦公空間這一產業的迅猛發展。2007-2015年,每年聯合辦公空間都有71%的增長,2016-2018年預計年增長68%。到2025年,包括共享辦公在內的全球共享經濟規模將增至3350億美元。共享辦公領域的鼻祖——美國眾創空間WeWork,短短6年時間估值已達169億美元,國內勵業公社、SOHO 3Q、阿里雲+優客工場等也在快速擴張中。
業內認為,共享辦公模式可幫助緩解我國辦公室租賃市場供需不匹配問題,而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創新企業不僅有較好前景,也為聯合辦公空間豐富自己的生態 內容提供了優質的潛在客群。
共享辦公概念股:
錦江股份:前瞻布局共享辦公社區,大股東投資了WeWork。
世聯行:與清控科創推出青年創業的「小樣青年社區」。

⑻ 共享經濟越來越火,你看好共享經濟的前景嗎

我是特別看好現在的共享經濟,畢竟如今最大的熱點是共享經濟了,什麼共享自行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各種共享模型產品如雨後的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共享經濟的吸引力如何,共享經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熱點,顯示出共享經濟持續擴展和跨行業整合,初創企業快速成長,形成競爭格局的基本趨勢。

共享經濟在關鍵領域,以及更清晰的政策導向

無論共享經濟的現狀和前景如何,共享經濟的表現一直都在上升,可以看出當前的共享經濟是如此流行和有吸引力,以至於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地位,我認為共享經濟模式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將繼續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最後人們可能無法離開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將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習慣。

⑼ 中國的聯合辦公空間為什麼能發展起來

聯合辦公基本概況
聯合辦公:是一種基於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在共享空間中,服務提供商不僅為用戶提供基礎辦公環境和設施,以及完整的辦公服務解決方案,還提供如工商財稅法、融資等增值服務。
聯合辦公空間作為一種共享辦公空間,相對傳統辦公,在成本、環境、辦公設施等方面具有較大的不同。
相比於傳統寫字樓,聯合辦公高顏值辦公空間、高效智能的辦公體系以及高靈活度的辦公形式更好的匹配了這類企業的辦公需求,同時可以在減少現金流佔用、提升辦公靈活度、降低辦公成本等多個維度助力企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中國聯合辦公市場規模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聯合辦公行業商業模式與招商引資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中國聯合辦公平台數超過300家,布局網點數超6000多個,總體運營面積達1200萬平方米,提供工位數達200萬個;預計到2018年中國聯合辦公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市場規模呈增長態勢。
中國聯合辦公地域發展分析
在地區發展方面,北京、上海、廣東、深圳聯合辦公空間數量領先於國內其他省市,然後是浙江、江蘇、四川、天津地區。當前,聯合辦公空間發展以一線城市所在省市為主,逐漸往二線城市所在區域輻射。
行業進入整合期
當前,聯合辦公行業進入整合期,2018年以來,行業發生多起合並事件。2018年4月,WeWork宣布合並裸心社,優客工場先後合並了洪泰創新空間、無界空間、Wedo聯合創業社、Workingdom等4家聯合辦公企業,並與愛特眾創達成並購合作意向。
以優客工場(空間面積約40萬平方米)、夢想加(空間面積約9萬平方米)為代表的混營模式,也是聯合辦公企業在特定發展時期採取的策略。混營模式前期投入相對較少,擴張快速,但運營主體分散,很難實現運營和服務的標准化,後期管理成本高。衡量聯合辦公企業的經營現狀、收入規模、發展潛力,自營面積是最核心的指標之一。自營模式能夠保證社區空間和服務標准化,對旗下社區有統一管理,運營效率更高。
頭部競爭加劇 資源整合能成競爭關鍵
隨著聯合辦公行業進入整合期,低端的聯合辦公空間將退出市場,小品牌的聯合辦公空間將被整合到競爭實力強的品牌中,頭部效應將凸顯,頭部玩家的競爭日益激烈。資源整合能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聯合辦公空間需要實現各類資源的整合,上下游產業的打通,做好客戶所需的產業對接,從而構建企業服務的生態體系,進一步增強增值盈利能力,實現盈利方式多樣化,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目前,聯合辦公空間在北京、上海
、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展迅速,未來聯合辦公空間將向二線城市輻射,同時隨著聯合辦公企業在地址選擇、空間設計、服務運營、品牌效應等能力提升,聯合辦公空間日益受到大企業客戶的青睞,不同於傳統辦公寫字樓,聯合辦公空間更強調用戶的體驗,採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技術,提高辦公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戶體驗,智能化辦公將成為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