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創業團隊融資1000萬的話,創始人能夠拿到多少錢給自己
如果你在一個創業團隊里融資了,你要明白這個錢是用來公司的日常運作上的,而不是放到你自己的口袋。一般來說,就算是獎金或者分紅,因為有利益沖突,恐怕不應該由你自己決定,而是由董事會決定。
首先你要明白的一點是,融資金額和你能給自己多少薪水/獎金是相對獨立的。金融一千萬通常公司仍處於天使或回合的階段,公司仍需要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我真的想不出董事會同意給投資人獎金的理由。當然,不排除有公司內部交易後估值最後的盈利情況,即根據資金融資的價格。如果我是一個成員的董事會至少我不反對適當的發一些獎金給投資人,他的投入資金對現有股東有利。但如果我是首席執行官,我就不會要那筆錢。
總的來說,一個負責任的創始人/聯合創始人,絕大多數人不應該認為自己能立即從公司得到很多現金,不管是什麼渠道或方式。
㈡ 融資後若經營失敗,原始股東需要個人返還這些融資進來的錢嗎多謝解答!
正常的來說,你虧了,他們也虧了,虧了他們也要認一部分。你要按照股份分給他們剩下的錢。不過..........他們肯定不願意的,甚至會打你,所以
㈢ 企業融資,原股東可以拿到錢嗎
企業融資,看是用來作什麼用途,如果是用來還借原股東的款項的話,這時候原股東可以拿到錢,不過股份的部分除了撤資或轉讓股份給其他人外是拿不到的
㈣ 上市公司融資是不是等於白拿股民的錢
曾經有一個人問我:什麼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給他的解釋是:
假設你現在是A公司,你手中有一棵蘋果樹,這棵蘋果樹每年都會結果。現在你需要種一棵新的蘋果樹,需要10塊錢,但是你沒錢。或者說有錢,但不想動那筆錢。於是你就想到上市,你找到券商作為你的保薦人,將這個蘋果樹包裝,計算。算出這個蘋果樹值1000塊錢。而且年年盈利,盈利非常可觀(如果不說盈利,傻子才去買你的這顆蘋果樹的股份)。你就將這棵蘋果樹的30%的股份上市融資,大概可以融資到300塊錢。
那些買你這棵蘋果樹股份的股民說實話他們心裡也清楚,你這個這棵蘋果樹頂多就值50塊錢。而且將來你是否分紅還說不清楚。但他們還是擠破腦袋的要去買這棵蘋果樹的股份,因為他們始終抱著一種心態認為,他們可以將這棵蘋果樹30%的總價以350元的價格賣給下一批傻子!
為什麼說將來你是否分紅還不清楚呢?因為成功上市融資之後,你對該蘋果樹仍有絕對控股權,到時候股民要求分紅的時候,只要你投反對票,想分紅,門都沒有!而且不分紅之後剩下的這批錢還是由你來花掉,當然是以另外的明目花掉。比如給你這個老闆漲薪水啊、每年有半年讓你去夏威夷度假啊(當然不能直接的這么說,可以換種說法,玩文字游戲,文字表述)。
㈤ 新股東加入後,錢的去向問題。比如A輪融資後,原始股東按照佔股比例把融資得到的錢分了那麼企業繼續擴
企業融資並不是說股東一定會賺錢。比如前段時間,共享單車的公司紛紛融資,然後現在紛紛倒閉,所有股東損失慘重。
進行融資,會導致公司負債率提高。再在提高的負債率的情況之下,如果公司沒有好好利用這筆融資,會導致企業有極大的虧損。用的好,公司自然賺錢。
那麼,公司賺錢,導致股價上升,那麼股東就有錢咯。公司虧錢,股東自然也賠。
所以,是間接關聯。
㈥ 關於融資與股東之間的利益
當然是全部進入公司的帳了,風投投的是公司,而不是給個人,風投近來了要佔股份,所以股份要重新劃分的
補充:
風投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個應該看作是原來的股東為了吸引風投而做出的犧牲,因為風投的資金進來後,公司的總資產是增加了,雖然股份比例降低了,但是實際擁有的資產不一定是降低了,肯定不會是分文不值了
㈦ 創業者融資後能拿到多少錢
不論你融資150萬美元還是400萬美元,你都會在同樣時間內花光
眾所周知,當我們手裡的錢越多,我們招募人才效率會越高,在需要花錢的一切地方也越無度,比如與承包商和公關公司打交道、參加商業活動、處理法律事務(商標、專利)等方面。你需要開發新功能或者是和其他平台合作,而這時候往往沒有足夠的市場回饋來保證你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無論你公司融資多少錢,你都將會在12到24個月內花光。或許,我應該說是12到18個月的時間內。人們做事情總是很任性的不是嗎?你有錢就可以任性花,但花費過度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過去總愛這樣聊融資的事:「當開胃菜傳到你面前的時候,記得拿兩個,放一個在你的口袋裡,只要不將整個盤子都端走就好」。在融資相對容易一點兒的時候,你可以多融點資,但是你必須做一個預算,只能將七成的資金用於你這一年半的花銷上。
你的融資金額決定了你的估值
我知道這聽起來貌似不可思議,但在公司成立初期,你的估值通常取決於你的融資金額。投資人投資你的公司希望獲得的股權是多少呢?這兒有一個參考數據:一般標准應該是出讓15%到30%的股權,而大多數公司在前期階段都在20%到25%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司需要融資500萬美元,那麼創業者一般都會希望只出讓20%的股份,這樣公司就可以有2000萬美元的投前估值,而不是出讓25%股份情況下的1500萬美元投前估值。
1500-2000萬美元的估值聽起來比800萬美元好多了,難道不是嗎?可要是我說800萬美元的估值更好的話,似乎有人會說我是不是傻?事實上並不是。
對初創公司而言,如果你以800萬美元的估值融資的話,你很有可能會融資200到300萬美元而不是500萬美元。毫無疑問融200到300萬美元可比融500萬美元容易多了,因此融資的成功率更高。
㈧ 投資給別人公司,也就是入股,股東融資,別人可不可以拿了我投資進去的錢跑路了
既然不相信為何要投給他。既然已入股,佔有股份,就受法律保護了,放寬心。
㈨ a輪融資後股東可否分紅
理論上可以。但融資的錢是用來給企業下一步發展的,如果你用來分紅,投資人多心寒,對企業下一步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