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類畢業論文大綱~
1 金融衍生品市場往事
2 結構化理財模式解讀
3 新加坡交易所「搶注」A股指數期貨——開啟中國金融衍生品大門
4 新理財浪潮
5 中國「反洗錢」在行動
6 財富點擊
7 金融期貨「一封家書」 閑言
8 試論台灣地區存款保險法律制度
9 試析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風險管理
10 洗錢行為的法律控制分析
11 縣域司法環境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影響的分析
12 信貸投向與經濟結構適應性分析與思考——上饒實證
13 對當前農村支付清算市場存在問題的思考
14 基層央行如何服務新農村建設
15 四大矛盾凸顯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軟肋」
16 景德鎮市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17 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支持問題的實證研究
18 論金融工具供給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19 談市場化條件下農發行如何更好地執行政策與防範風險
20 發揮金融核心作用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21 開發性金融支持縣域經濟和縣域中小企業的實踐與思考
22 「十五」時期湖北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及對策建議
23 推行「五個一、五強化」 做好新形勢下合作金融監管工作
24 藏匯於國與藏匯於民
25 武漢市農村信用社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豐富和深化市場定位
26 美國金融混業經營的歷程及其制度經濟學思考
27 央行新規洗牌 電子支付市場各顯其能求安穩
28 金融工程運作原理在我國金融創新中的應用
29 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分析
30 四川省民營企業融資的難題?
31 首都金融深化的統計評價
32 金融市場風險評估系統設計
33 論現代信託在我國的發展策略
34 我國金融稅制的問題及改革取向
35 基層銀行貿易融資創新與風險防範
36 改進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思考
37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狀況分析
38 新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
39 宏觀看板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40 外資並購國有企業的相關法律問題
2.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融資、再融資、融資偏好如何區分它們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有怎樣的聯系
融資:融資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融資通常是指貨幣資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廣義的融資是指資金在持有者之間流動以余補缺的一種經濟行為這是資金雙向互動的過程包括資金的融人(資金的來源)和融出(資金的運用)。狹義的融資只指資金的融人。
再融資: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再融資對上市公司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國證券市場的再融資功能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融資偏好:融資偏好是指行為主體對於不同融資方式進行選擇的排序。
它們之間的聯系是:一般情況下融資是第一次獲得資金,例如發股票和債券;再融資就是已經有融資經驗的公司再次獲得資金,融資偏好是一種愛好,是一種心理的東西,而前兩者是一種行為!
3. 簡述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並比較分析公開增發與定向增發
目前上市公司普遍使用的再融資方式有三種:配股、增發和可轉換債券,在核准制框架下,這三種融資方式都是由證券公司推薦、中國證監會審核、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確定發行規模、發行方式和發行價格、證監會核准等證券發行制度,這三種再融資方式有相通的一面,又存在許多差異:
4. 論文題目是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論文大綱怎麼寫
一、財務流動性風險管理新框架 財務流動性風險是指資金的供給無法滿足資金的需求而導致財務困境的可能性。而財務流動性風險管理就是運用一系列的風險管理策略,在事前、事中和事後對流動性風險進行防範、評估、監控和補救的一整套方案。 成功實現財務流動性管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一個的流動性管理體系並將其嚴格、一致地到財務管理的實踐中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公司財務部門應該致力於建立一套公司各個部門都能充分認同和理解的,思路清晰的流動性管理理念。一個有效的流動性管理結構要求採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這意味著流動性管理首先要得到高層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高層管理者必須具有明確的流動性風險意識,並將這種意識傳達給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建立企業良好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氛圍。在流動性風險管理過程中,公司財務部門務必遵循統一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標准,並將其一致地貫徹下去。筆者認為企業財務流動性管理框架必須進行重構,應分為流動性日常管理、流動性評估與監控以及流動性危機管理三個方面的內容(見圖1)。 限於篇幅,本文將僅針對財務流動性風險日常管理層面進行探討。財務流動性日常管理是流動性風險管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流動性風險事前防範的一整套方案。雖然「亡羊補牢」未必太晚,但最好的策略還是平時不停地加固你的「籬笆」。筆者認為流動性風險日常管理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模塊:資產負債管理模塊、保險與業務外包模塊以及套期保值模塊。 二、資產負債管理 所謂資產負債管理就是通過資產和負債的恰當組合來減少上市公司的財務流動性風險,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資產負債管理的關鍵在於構築資產負債表上資產和負債各項目的正確組合,以及了解潛在的能夠改變上述表上項目組合的各種可能性。資產負債管理涉及到許多內容。與財務流動性相關的資產負債管理主要有現金資本管理、資產配置結構、正常融資結構和應急籌資計劃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現金資本管理 我們知道,一個公司保留的一定現金結存額,是為了滿足三方面的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資動機。不管是哪一科動機,其實就是同一個目的,即保證公司在任何需要的時候有隨時可動用的現金資產。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能使公司的現金隨用隨有。傳統的解決辦法是公司在賬上隨時保留足夠的現金結存。但公司持有現金是有成本的,保證公司的現金隨用隨有又不會產生太大成本的方法是精確地了解公司每一時刻的現金需求並使現金的結存量正好與之相匹配,當然這只是一個完美的狀態。要進行有效的現金資本管理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對公司現金需求及其波動性盡可能准確的預測;二是建立良好的銀行信用,出現非正常現金需求時能夠借用銀行的錢進行現金支付。 (二)資產配置結構 上市公司資金結構主要包括資本結構和資產配置結構。其中,資本結構反映資金來源渠道的結構,表現為資金總額中自有資本和負債的各種構成及比例關系;資產配置結構是反映資金的佔用形態,資產配置結構就是指資產總額中各種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所佔的比例,或者它們各自的內部組成,也稱為資產組合方式。 上市公司選擇最佳資產配置結構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發揮流動資產的作用。上認為,持有大量的流動資產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流動性風險,因為當企業出現不能及時清償債務時流動資產可以迅速地轉化為現金,而非流動資產則不能,因而,在資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資產配置結構中保有較多的流動資產,可以減少企業的財務流動性風險。但是,如果流動資產比重過大,把大部分資金投放於流動資產上,以致造成積壓呆滯,就會降低企業的投資收益率。所以最佳資產配置結構的標准應該是收益較大而風險較小(即收益曲線和風險曲線的交叉點之處)。
5.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論文大綱 如何寫
主要提綱框架:
前言
1.中小企業融資特點分析
2.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3.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4.制約中小企業融資因素的分析
5.中小企業融資對策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6. 上市公司再融資
國內已有許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進行了研究,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在於:沒有能夠牢牢抓住融資成本這一主線展開對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行為的實證研究。而我們認為,無論是債務融資還是股權融資,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種融資方式都是有成本的,而評價上市公司外源融資策略合理與否及融資結構優劣的最重要的標准或出發點就是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
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存在「名義成本」和「真實成本」之分。目前國內大多數關於上市公司融資成本的研究中所提到的或所計算出來的融資成本實際上只是表面意義上的,即應屬於「名義資本成本」。而的關鍵和實質則是究竟應如何合理計量上市公司的「真實資本成本」或「真實融資成本」。對於實施增發再融資的上市公司而言,無論是股權融資成本還是融資總成本都要比名義融資成本要高得多。
7. 論文,某個上市公司融資策略研究,應該從哪幾個方面研究
1、首先是資金使用計劃,為什麼需要錢,需要多少,預計帶來多少利潤
2、其次是融資途徑:內部集資、銀行、信託、發行配股、可轉債、股權質押等
3、就是最重要的融資周期和融資成本問題
4、操作路線圖,通過與資金使用計劃對比找出最經濟最合適的融資方式,安排融資策略和費用預算
5、不可預測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