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權益融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權益融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6-10 08:49:04

⑴ 資本結構影響資本成本的三種基本理論

1、凈收益理論:

凈收入理論認為,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價值越大。這是因為債務利息和權益資本的成本均不受財務杠桿影響,無論負債程度多高,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都不會變化。

因此,只要債務成本低於權益成本,那麼負債越多,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就越低,企業價值就越大。當負債比率為100%時,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將達到最大值。

2、凈經營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不論財務杠桿如何變化,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公司的總價值也是固定不變的。這是因為公司利用財務杠桿增加負債比例時,雖然負債資本成本較之於股本成本低,但由於負債加大了權益資本的風險,使得權益成本上升,於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不會因負債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維持不變。

因此,公司無法利用財務杠桿改變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無法通過改變資本結構提高公司價值;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決定公司價值的應是其營業收益。

3、優序融資理論:

優序融資理論放寬MM理論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對稱信息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權益融資會傳遞企業經營的負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資要多支付各種成本,因而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權益融資這樣的先後順序。

(1)權益融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擴展閱讀

優序融資理論的特點

1、優序融資理論於1984年,美國金融學家邁爾斯與智利學者邁勒夫提出。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

2、該理論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當公司發行債券融資時,投資者往往認為債券被高估,因此不會選擇購買債券,從而造成債券價格下降,融資成本上升。類似問題也會出現在公司發行股票時。

3、因此公司為新項目融資時,將優先考慮使用內部的盈餘,其次採用穩健的債券融資,最後才考慮股權融資。即遵循內部融資、外部債權融資、外部股權融資的順序。

⑵ 資本結構的影響

一是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於提高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收益和節稅收益,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於債務成本率時,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帶來節稅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但隨著債務融資的增長,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進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及破產。
二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以及投資決策來影響企業價值,資本結構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有關企業價值的信息,影響外部投資決策,從而影響企業價值,管理者持股和主動回購股權被投資者看做是企業前景良好的一個信號,這是因為管理者承擔了風險。
三是通過影響企業治理結構來影響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促使企業經營者努力工作,選擇正確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企業經營業績信號,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經營狀態做出正確判斷。

⑶ 資本結構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所謂資本結構,狹義地說,是指企業長期負債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廣義上則指企業各種要素的組合結構.資本結構是企業融資的結果,它決定了企業的產權歸屬,也規定了不同投資主體的權益以及所承受的風險。
一是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於提高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收益和節稅收益,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於債務成本率時,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帶來節稅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但隨著債務融資的增長,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進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及破產。
二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以及投資決策來影響企業價值,資本結構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有關企業價值的信息,影響外部投資決策,從而影響企業價值,管理者持股和主動回購股權被投資者看做是企業前景良好的一個信號,這是因為管理者承擔了風險。
三是通過影響企業治理結構來影響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促使企業經營者努力工作,選擇正確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企業經營業績信號,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經營狀態做出正確判斷。

⑷ 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的優缺點

負債融資包括長期負債融資和短期負債融資。
(1) 長期負債融資
優點:可以滿足企業長期發展資金的不足,還債壓力小,風險相對較小;
缺點:成本較高,限制較多
(2) 短期負債融資
優點:資金到位快,容易取得;融資富有彈性;成本較低;
缺點:償還期限短,融資風險相對較高;
權益融資也就是普通股票融資。
優點:所籌集的資本具有永久性;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權益資本是企業最基本的資金來源,它可以增強企業負債的能力;容易吸收資金;
缺點:成本較高;轉移企業的控制權

⑸ 資本成本如何影響資本結構

資本成本是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佔用費用。前者在籌資時一次性發生,而後者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通常情況下,在籌資總額的相關范圍內,籌資費用相對固定,而使用費用則是變動的。
作用
①對於企業籌資來講,資金成本是選擇資金來源、確定籌資方案的重要依據,企業要選擇資金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②對於企業投資來講,資金成本是評價投資項目、決定投資取捨的重要標准。投資項目只有在其投資收益率高於資金成本時才是可接受的。③資金成本還可作為衡量企業經營成果的尺度,即經營利潤率應高於資金成本,否則表明業績欠佳。
決定資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總體經濟環境、證券市場條件、企業內部的經營和融資狀況、項目融資規模等。
資本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財務管理中所說的資本結構是後一種,即長期資金中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各佔多大的比例。
資本結構理論
由於對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的看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資本結構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1.凈收入理論,該理論認為負債越高,企業價值越高。2.凈營運收入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價值不隨資本結構的變化而變化。3.傳統理論,該理論介於凈收入理論與凈營運收入理論之間,認為在一定范圍內企業價值會隨負債的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范圍企業的加權平均成本會隨負債的增加而增加,導致企業價值的下降。4.權衡理論(MM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價值最初隨負債比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佳資本結構時,達到最大,之後隨負債比率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資本結構決策
1.合理資本結構決策——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判斷資本結構合理與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收益的變化來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資本結構是合理的,反之則不夠合理。採用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方法是利用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所謂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進行的,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根據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可以分析判斷在什麼樣的銷售水平下適於採用何種資本結構。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S——銷售額;VC——變動成本;F——固定成本;I——債券利息;T——所得稅率;EBIT——息稅前利潤。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上,無論採用負債融資,還是採用權益融資,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若以
代表負債融資,
代表權益融資,有:
能使上述條件公式成立的銷售額(S)即為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銷售額。(1)若預計銷售額等於無差別點銷售額,兩種融資方式任選其一;(2)若預計銷售額大於無差別點銷售額,採用負債融資;(3)若預計銷售額小於無差別點銷售額,採用權益融資;2.最佳資本結構決策——企業價值分析若考慮風險因素和財務管理目標,從根本上講,公司最佳資本結構應當是可使公司的總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同時,在公司總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下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也是最低的。公司的市場總價值V應該說等於其股票的總價值S加上債券的價值B,即:V=S+B其中,債券的市場價值用其面值代替,股票的市場價值通過下式計算:
,式中:EBIT——息稅前利潤;I——年利息額;T——所得稅率;
——權益的資本成本採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式計算:
公司的資本成本,應採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表示,即:
,式中:
——稅前債務成本;
——債務所佔比重;
——股本所佔比重。

⑹ 債券融資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莫非你是楊忠智的學生?

⑺ 企業的融資結構和資本結構是一回事嗎

(一)融資結構
融資結構指企業在取得資金來源時,通過不同渠道籌措的資金的有機搭配以及各種資金所佔的比例。具體地說,是指企業所有的資金來源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即自有資金(權益資金)及借入資金(負債)的構成態勢,它是資產負債表的右方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短期負債、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等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企業的融資結構不僅揭示了企業資產的產權歸屬和債務保證程度,而且反映了企業融資風險的大小,即流動性大的負債所佔比重越大,其償債風險越大,反之則償債風險越小。從本質上說,融資結構是企業融資行為的結果。企業融資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的行為必然導致不同的結果,形成不同的融資結構。企業融資行為的合理與否必然通過融資結構反映出來。合理的融資行為必然形成優化的融資結構,融資行為的扭曲必然導致融資結構的失衡。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所處的階段不同,對資金的數量需求和屬性要求也就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融資組合。對融資結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做進一步的劃分:按資金來源不同可以劃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按資金屬性不同可分為債務融資和權益資本融資;按佔用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長期融資和短期融資。
(二)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指企業取得的長期資金的各項來源的組合及其相互關系。企業的長期資金來源一般包括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因此,資本結構主要是指這兩者的組合和相互關系。對於資本結構的定義在西方財務金融界尚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資本結構就是融資結構,如(香港)巨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漢、漢英會計詞典》中,將資本結構定義為「公司權益的成分,即短期負債、長期負債及業主權益的相對比例關系」;另一種觀點認為,資本結構與融資結構之間,雖然有許多共同點,但卻是兩個不同的財務金融范疇。融資結構與資本結構研究的內容和目的是各有側重的。在現代企業融資活動中,為了實現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一般把資本結構作為研究的重點,探討資本結構變動對企業的價值及總資本成本率的影響,相應形成了不同的資本結構理論。這樣,融資結構和資本結構結合運用,有助於識別舉債來源的變化、綜合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為科學地進行融資決策提供依據。

⑻ 權益融資的影響

權益融資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影響,無非是三種情況:提升、無影響、降低。最終的結果取決於融資對企業的業績的影響程度。
多數情況下,權益融資對企業業績的提升是肯定的,但業績的提升並不意味著投資價值的提升,因為權益融資同時也使股本擴張,如果每股收益反而因為股本擴大而攤薄,股票投資價值的下降也是顯而易見的。
短期來看,多數情況下,資金從投入到產出需要有個過程,因此,權益融資短期會攤薄每股收益,在股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反而使股票的市盈率上升;同時,由於權益融資新增的凈資產短期內沒有馬上產生效益,凈資產收益率會有較大的下降,這兩個因素都會對股票價格的上漲產生不利影響;但另一方面,由於公司凈資產的增加,若股價不變,則市凈率下降,這個因素又會對股價起支撐作用。
長期來看,權益融資是否會提升股票投資價值,取決於新增資產的效率。第一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低於原有資產效率,會降低股票的投資價值;第二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與原資產效率相同,對股票投資價值沒有影響;第三種情況,新增資產效率高於原有資產(或與原有資產產生協同效應),可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企業規模擴大可以降低固定成本佔比,相對提高企業總體資產的效率,從而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當然,這種規模擴張效果得以實現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市場容量能保證銷售收入的增長。如果市場容量不允許,規模的擴張帶來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售價下降,那麼規模的擴大反而使資產效率下降。
然而,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我不知道這種現象是否是中國股票市場所特有),可以推翻上述第二種(甚至第一種)情況,即權益融資可以提升股票的投資價值,只要新增資金的效率與原有資金效率相差不要太大。
例1.A股票總股數20000萬,當前股票價格30元,每股收益1元,每股凈資產5元,所有者權益10億。據此計算的市盈率30倍,凈資產收益率20%,市凈率6倍。現以每股25元價格增發4000萬股,募集資金10億元。假如新增資金凈資產收益率可以達到16%,則增發後:
總股本:20000+4000=24000萬股
凈利潤:20000*1+25*4000*16%=36000萬元
每股收益:36000/24000=1.5元
所有者權益:100000+100000=200000萬元
每股凈資產:200000/24000=8.33元
凈資產收益率:36000/200000=18%
若股價保持不變,則:
市盈率=30/1。5=20倍
市凈率=30/8。33=3。6倍
顯然,A股票增發後雖然資產效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下降2%)但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大幅下降,股票投資價值反而提升。
例2.B股票總股數20000萬,當前股票價格10元,每股收益1元,每股凈資產5元,所有者權益10億。據此計算的市盈率10倍,凈資產收益率20%,市凈率2倍。現以每股8元價格增發12500萬股。
總股本:20000+12500=32500萬股
凈利潤:20000*1+8*12500*16%=36000萬元
每股收益:36000/32500=1.1元
所有者權益:100000+100000=200000萬元
每股凈資產:200000/32500=6.15元
凈資產收益率:36000/200000=18%
若股價保持不變,則:
市盈率=30/1.1=27倍
市凈率=30/6.15=4.88倍
同樣的資產規模,同樣的融資規模,但因為例1當前市價高,增發價格相對於每股凈資產的溢價也高,例1增發的效果也遠比比例2要好。在例1中,融資溢價400%,而在例2中融資溢價僅60%

⑼ 試論述企業用權益融資與債務融資的利弊

企業並購融資成本的高低將會影響到企業並購融資的取得和使用。企業並購活動應選擇融資成本低的資金來源,否則,並購活動的目的將違背並購的根本目標,損害企業價值。西方優序融資理論從融資成本考慮了融資順序,該理論認為,企業融資應先內源融資,後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優先考慮債務融資,不足時再考慮股權融資。因此,企業並購融資方式選擇時應首先選擇資金成本低的內源資金,再選擇資金成本較高的外源資金,在外源資金選擇時,優先選擇具有財務杠桿效應的債務資金,後選擇權益資金。 (二)融資風險大小 融資風險是企業並購融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並購融資風險可劃分為並購前融資風險和並購後融資風險,前者是指企業能否在並購活動開始前籌集到足額的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後者是指並購完成後,企業債務性融資面臨著還本付息的壓力,債務性融資金額越多,企業負債率越高,財務風險就越大,同時,企業並購融資後,該項投資收益率是否能彌補融資成本,如果企業並購後,投資收益率小於融資成本,則並購活動只會損害企業價值。因此,我國企業在謀劃並購活動時,必須考慮融資風險。我國對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都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規定,比如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因此,企業要從商業銀行獲取並購信貸資金首先面臨著法律和法規約束。我國對發行股票融資要求也較為苛刻,《證券法》、《公司法》等對首次發行股票、配股、增發等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上市資格」比較稀缺,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符合條件可以發行股票募資完成並購。 (三)融資方式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 資本結構是企業各種資金來源中長期債務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企業並購融資方式會影響到企業的資本結構,並購融資方式會通過資本結構影響公司治理結構,因而並購企業可通過一定的融資方式達到較好的資本結構,實現股權與債權的合理配置,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降低委託代理成本,保障企業在並購活動完成後能夠增加企業價值。因此,企業並購融資時必須考慮融資方式給企業資本結構帶來的影響,根據企業實力和股權偏好來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四)融資時間長短 融資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企業並購成敗。在面對有利的並購機會時,企業能及時獲取並購資金,容易和便捷地快速獲取並購資金有利於保證並購成功進行;反之,融資時間較長,會使並購企業失去最佳並購機會,導致不得不放棄並購。在我國,通常獲取商業銀行信貸時間比較短,而發行股票融資面臨著嚴格的資格審查和上市審批程序,所需時間超長。因此,我國企業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融資時間問題。

⑽ 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的優缺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