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個核桃上市這么多年,哪些人喝的最多
回答我們這一家人,自從六個核桃上市這么多年喝的六個核桃露是最多的,每年過年就有很多人給我們送的核桃露到現在還有吃飯的時候,我的孫子要喝上一坨,我的兒子也要上,我的兒媳也要喝上一坨,我們都是60多歲的人了,我們有時候也要喝上臉核桃,喝點核桃露,趕緊腦筋,記憶力特別好。
2. 六個核桃的發展歷程
◆ 1993年,企業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核桃飲品的企業。
◆ 1997年,企業成為中國核桃乳飲料行業標准起草單位。
◆ 2002年,調整組織結構,組建養元飲品營銷總公司。
◆ 2004年,企業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 2005年,「養元核桃露」被評為「河北省名牌」。
◆ 2005年,養元「六個核桃」研發上市。
◆ 2006年,「養元」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 2007年,養元「六個核桃」被認定為「知名商品」。
◆ 2007年,企業被評為「2008中國食品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
◆ 2007年,企業投資超億元佔地150000平方米的新廠區落成投產,企業成為中國最大的核桃飲品生產基地。
◆ 2008年,養元核桃八寶粥上市。
◆ 2008年,企業被評為「2009中國食品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
◆ 2009年,養元「智尊」、「智匯露」上市。
◆ 2009年,養元二期正式投產,辦公大樓竣工。
◆ 2010年,企業由「河北養元保健飲品有限公司」變更為「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3. 六個核桃:如何達到年銷售額30億
2005年創立品牌,2006年銷售額3000萬,2011年銷售額30多個億的,2012年持續增長……這是六個核桃的光鮮數據。作為一種普通的核桃露,六個核桃是怎麼從琳琅滿目的飲料中異軍突起的?互聯網創業者又可以借鑒哪些營銷理念?請看劉弘毅的解讀。互聯網與快消品是看似天差地別的兩個行業,但在很多方面的營銷方法上都有相通之處。我們在這里以一個成功的快消品牌六個核桃以及它的所屬企業養元集團來作為參考案例,對互聯網項目的一些操作方法進行一下對比說明。1、琢磨消費者,尋找市場機會六個核桃就是普通的核桃露,國內做核桃露產品的乳製品企業也非常多,而只有養元六個核桃殺出重圍領軍品類,其獨特的品牌營銷思路功不可沒。經常用腦的精準定位,傳統電視媒體的規模傳播,兩者恰當結合,配以企業對線下渠道的精耕細作,使得六個核桃迅速紅遍整個北方市場。業內消息稱2011年30多億的銷售額,2012年數據尚未知,但一定是持續增長。從定位到傳播以及渠道的一系列工作,都是來源於對消費者的研究與琢磨。產品是賣給哪類消費者?需要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和利益?如何讓他們知道?如何讓他們買到?如何讓他們不斷重復購買? 這幾個問題非常關鍵。互聯網項目可以借鑒,雖然網民人群構成復雜,而且網路開放性極強,但要想讓一個產品獲得市場關注與青睞,必須要解決這幾個基礎問題。我們可以做一下轉化:這個網站是滿足哪類人群的需求?或者是滿足網路用戶的哪方面需求?可以給人們帶來什麼有價值的體驗?如何讓用戶知道我們的網站?如何讓用戶操作更加方便?如何讓用戶願意經常來登陸使用?等等。2、產品名稱與品牌賣點相當重要核桃露產品有很多企業在做,也有各色各樣的牌子名號。南方有個大寨核桃露,山東有個金保羅核桃王等等,各地都有各自的區域性品牌。但不得不承認六個核桃這個生動的產品名稱為其品牌的成功做了錦上添花。名稱中就含有產品的種類概念,甚至用數字製造了產品品質的聯想。一個好的產品名稱可以讓消費者快速識別品牌種類,有效提升消費者對品牌與品質的好感認知程度。然後是品牌的賣點。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產品的這一訴求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功能價值,讓消費者非常明確的、並且是很直接的知道了這一產品能帶給我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買它。簡潔、實際、有力,不假大空。為品牌找到一個這樣的賣點非常重要。互聯網項目也應該做好這方面工作。起一個好名字,首選的就是那些名稱中帶有種類識別或者功能價值識別概念的,像淘寶網、京東商城、1號店,一看一聽就能讓網民們知道你是幹啥的,並可以有相關的美好價值聯想。當然我們不必完美主義,這塊工作只是錦上添花,不能主次顛倒。像凡客誠品這樣的名字也是可以湊合著用的。賣點該怎樣用?雖然互聯網有自己的認知習慣與語言個性,但在服務領域越來越細化的趨勢下,讓網路受眾快速知道你是誰、你是干什麼的,更是非常必要的工作。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怕上火,喝王老吉;沒吃早餐,來瓶營養快線。那應該是怎樣怎樣,來我們的網站呢?這句口號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一句話甚至幾個字就能說清楚最好,能讓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並可以口口相傳。3、單品突破,找對市場切入點養元旗下有多個產品,核桃露、核桃杏仁露、花生杏仁露、花生核桃露等等。一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要全部一起上嗎?不可以。我們必須考慮消費者的接受能力和企業的推廣成本。養元最初的知名度也不高,還帶著好多個產品種類一起進入市場,消費者就更分不清誰是誰了。如果消費者對你的認知模糊不清,就不會產生信任,沒有信任人家憑什麼把錢拿出來換你的產品呢?同時,若是企業要用養元的旗號來一起推廣這么多產品,想讓消費者認識清楚並逐漸形成好感與信任,需要更大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選一個產品來作為主打,其它產品順勢帶動。於是核桃露變身六個核桃,結合精準定位與規模傳播,快速佔領品類領袖位置,其它產品就自然帶入渠道一並銷售了。對於互聯網平台而言,它的產品可以理解為是各種類別用戶的體驗。我們自然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來這個平台進行參與互動,就如同養元想把所有的產品都一下子賣出去一樣。不過在最初階段,還是需要考慮清楚我們的用戶可以分為幾類,然後找到其中最容易聚集產生效益的那一類來主攻猛打。只有這樣集中所有優勢資源,先攻下一個點,才能逐漸帶動出面的規模化效果。否則就會無所適從,處處掣肘。當然,如果你有劉強東的融資實力,就不用在乎這么多了,只要方向是對的,砸下去就是。如果沒有,須切記,謹行之。4、渠道為王,品牌跟上養元從2009年開始運作六個核桃這一產品,確切的說應該叫作產品概念,品牌賣點也一直在貫穿始終。而在2011年才開始有市場的大規模爆發,就是因為渠道的發展需要時間來一步步踏實精進積累,才能為品牌的快速崛起提供充足的後方動力資源。在這一過程中,同行業同類企業中不乏更具實力者,沒有抓住這一品類機會就是眼光與魄力的問題了。但渠道的力量是快消品牌爆發增長的強大基礎,必須做好這方面的前期規劃與充足准備,才能展開大規模的品牌攻勢。否則所有的定位與傳播工作都會造成鋪張浪費的成本危機。而互聯網的渠道一定不會像快消品這樣實際可見,網路的渠道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人們的口頭轉述與在線轉發。那如何做好這方面的「渠道」工作呢?養元之所以能夠扎實的培養起渠道的資本,一是靠產品,二是靠團隊。那互聯網項目的產品和團隊是什麼?這個問題需要有不同角度的理解。購物類網站,產品就是你在線銷售的商品,要符合市場需求,要好賣;團隊就是你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後勤人員等,要業務熟練、精誠合作。而對於社區類網站來說,產品就應該是你用來維系用戶活躍度而需要提供的可供瀏覽分享互動的內容,團隊除了後台作業人員外,還需要包括內容的研發與製作團隊。只有在確保產品內容數量與質量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出渠道的力量,也就是獲得用戶的轉述與轉發,也才能夠維系好用戶的活躍度,有效促進流量的增長。更是如此,以上所說的關於品牌的相關工作才能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分享
4. 公司上市之前需要幾輪融資
資金是創業發展壯大的生命線,當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憑借著無與倫比的融資能力,在擴張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鍾」,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標,此時距離它創立不到19個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記錄。
一個公司從初創到上市需要幾輪融資呢?
實踐中,公司上市並無具體的融資輪數的限制,完全取決於公司的實際條件。就融資本身而言,對企業即是尋找投資人資金的過程、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尋求合作夥伴共贏的過程。
公司初創時即獲得投資通常被稱為「種子輪」或「天使輪」,為為企業在初創時提供必要的彈葯;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場中嶄露頭角需要擴張時,風險投資人會參與進來,這時根據情況可能會帶來不止一輪的投資,就是我們經常聽到A輪/B輪/C輪。
隨著企業發展,達到或接近達到上市程度時,可能會有一輪融資,即Pre-IPO輪融資,就是上市前融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資。
5. 六個核桃最近上市的新產品好在哪
用新技術加工出來的,價格比普通版的貴一些,一分錢一分貨,品質肯定也有提升。
6. 六個核桃上市銷售幾年了
2005年上市,至今9年
7. 養元的六個核桃是什麼時候上市的
應該是2005年,據說六個核桃剛上市就受到了很多人歡迎。
8. 六個核桃為什麼沖擊IPO
六個核桃第四次沖擊 IPO 失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再一次駁回了六個核桃上市的申請.六個核桃為什麼要上市募資,提出「營銷網路建設及市場開發」,這個理由,沒有獲得證監會的認可也就理所當然
9. 「六個核桃」第三次IPO,真的能成功嗎
六個核桃」商標因競爭對手提出異議而未能獲准注冊,是導致公司遲遲未能重返資本市場的主要障礙。此外,「六個核桃」的廣告語涉嫌「虛假宣傳」被消費者告上法庭,也為其IPO帶來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