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中國電子學會建議政府鼓勵可穿戴設備企業上市融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國電子學會建議政府鼓勵可穿戴設備企業上市融資

發布時間: 2021-06-10 00:24:29

A. 中國企業海外融資上市,所籌資金如何調回國內使用,不是有外匯管制嗎

中國企業在海外融資上市,這個也要看當地的一些政策支持。還要看當地政府對你融資的資金是否寬松,你可以來看看我們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的一些條件,對你們企業上市融資以及後續的各方面服務都會很到位。
去年6月,馬來西亞政府修改了關於境外企業在馬來西亞上市的相關法律,允許外資企業持有100%股權,允許自由的利潤與紅利輸回國內,並享受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等,這使境外企業到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的渠道變得更加通暢。

B.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是怎樣的存在

經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中國電子學會自2003年設立科學技術獎,主要獎勵在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l 獎項背景:

    為了獎勵在電子信息領域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和組織,調動廣大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經國家獎勵辦批准(國科獎社准字[2002]03-0053號),中國電子學會2003年設立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從2006年起,在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上頒發。

    l 獎項概況:

    十四年中,共評出一等獎94項、二等獎180項、三等獎354項。獲獎項目中的優秀項目經學會選送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截止2016年,共76個獲獎項目參加國家獎評選,有32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率42%。

    l 獎勵范圍 :

    學會科技獎面向全國電子信息行業,主要獎勵在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

    獎勵范圍包括:

    (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二)重大技術發明與創新

    (三)重大技術開發項目及成果推廣應用和產業

    (四)重大工程組織實施

    (五)重要技術標准研究與制定

    (六)重要發展戰略及政策研究,優秀科技專著

    l 組織管理:

    中國電子學會設立「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專家評審委員會」和「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中國電子學會建立學會科技獎評審專家庫。入庫專家經學會分支機構、省區市電子學會、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組織推薦,或由院士專家個人推薦,由熱衷於學會工作、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業內知名專家構成。入庫專家原則上要求為具有副高級以上(含副高級)電子信息及有關專業技術職稱的科技工作者,或具有豐富行業管理經驗的政府領導。專家庫每兩年更新一次。

    獎項評審堅持「三審」制度,即:對申報項目的形式審查、初步評審(網評和會評)和最終評審。最終投票審定獲獎項目和獎勵等級,經公示後報學會理事長審批。

    l 獎項設置:

    學會科技獎分為自然科學類、技術發明類和科技進步類 3個類別(同一項目的技術內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復參加不同類別的評審)。三類獎項分別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獎勵等級。

    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動作用,並取得重大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項目,可視情況評為特等獎。

    獎勵數量根據每年申報情況確定,原則上每年度自然科學類一等獎不超過 2 個,技術發明類一等獎不超過 6 個,科技進步類一等獎不超過 8個。二等獎數量不超過一等獎 2倍。三等獎數量不超過二等獎 2 倍。質量第一,寧缺勿濫。共設自然科學、技術發明和科技進步3個獎種,3個獎勵等級。

    l 評定方法:

    學會科技獎按以下條件進行綜合評定:

    (一)科學技術水平和技術難度;

    (二)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

    (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l 申報條件 :

    (一)申報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內首創或本行業先進的技術研究成果,並且經過鑒定、驗收、檢測等相應評價及實際應用,包括新產品、新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新方法等;

    2.採用先進電子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重大應用成果、重大工程,並經過驗收、評價,證明其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3.研究成果理論上有一定創新和發展,學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為同行所公認,並被相關部門採用,對科研開發、產業發展有重大支撐和指導作用。

    (二)不存在成果權屬、主要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爭議。

    (三)為適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要求,申報

    學會科技獎的項目應當是近三年之內完成的項目。申報科技進步獎的成果,要求規模應用兩年以上。

    (四)學會科技獎不接受涉密項目申報。

C. 政府為什麼會鼓勵中小企業進行掛牌上市

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國金融是間接金融遠比直接金融發達,所以造成了企業越大背景越大融資越容易,那些真正有發展需要錢的企業往往很難拿到錢,所以他們只能去跟大企業(比如央企)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融資或者借貸,造成資金成本很高,發展困難。鼓勵中小企業掛牌上市,就是想通過直接金融市場降低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促進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的發展才能根本上提高大多數人的收入和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純手打,望採納)

D. 政府鼓勵民營企業海外上市的政策、原因分析海外上市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利弊

去年6月,馬來西亞政府修改了關於境外企業在馬來西亞上市的相關法律,允許外資企業持有100%股權,允許自由的利潤與紅利輸回國內,並享受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等,這使境外企業到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的渠道變得更加通暢。

目前中國企業對於馬來西亞的認識可能僅限於旅遊地點,事實上,馬來西亞交易所歷史悠久、發展成熟,且吸引了大量的中東資金,是理想的上市融資場所之一。

據了解,馬來西亞交易所目前擁有上市公司超過1000多家,總市值達3120億美元,平均市盈率在10~20倍左右,包括主板、二板和創業板市場。此外,馬來西亞交易所所涵蓋的行業非常豐富,包括製造業、房地產、石油、礦產等,雖然不同層次市場上市的要求不同,但總體來說上市門檻相對較低。

目前馬來西亞交易所主板市場的平均融資額為20億林吉特(約合40億元人民幣),二板市場平均融資額為2.5億林吉特,創業板為3億林吉特,比較適合中小型企業上市融資。

中國民營企業馬來西亞(海外)上市對中國民營中小企業有什麼好處?

(1)為中國民營中小企業建立了國際直接融資的平台,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自有資本的比例,完善企業的資本結構,提高企業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的發展後勁。
(2)有利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降低經營風險。
(3)有利於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產權制度,增強企業創業和創新的動力。
(4)有利於企業樹立國際品牌,提高企業形象,更加有效地開拓東盟各個國家的市場。
(5)有利於企業進行資產並購與重組等資本運作。
(6)有利於海外上市企業建立現代財務管理機制,優化財務結構。
(7)海外上市融到的資金作為權益進入公司的股本機構中,區別於債權融資。

中國民營企業不海外上市對中國民營中小企業有什麼壞處?

(1)長期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在通過國內銀行取得發展資金非常的困難,通過統計能夠得到國內銀行支持的貸款額度每年在2—4%直接,直接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2)不通過海外上市不可能根本改變股權結構。
(3)不進行海外上市對公司的財務無法根本性做到整理,無法建立現代的財務管理體系。
(4)長期的項目融資,企業融到大量的債務,企業的負擔越來越重,企業的發展被債務完全限制。
(5)不進行海外上市無法全面的打開國際市場,國際品牌現象無法真正樹立,無法打開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E. 中國電子學會什麼性質組織,國家認可嗎

中國電子學會是由電子信息界的科技工作者和有關企事業單位自願結成、依法登記的學術性、非營利性的全國性法人社團,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掛靠在信息產業部。國家認可。

據2018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專家委員會12個,工作委員會8個,編委會1個。學會擁有個人會員10萬餘人,團體會員600多個,專業分會47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地方學會。

中國電子學會的精神宗旨: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動員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積極倡導「團結、創新、求實、奉獻」的精神。

促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意見,維護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5)中國電子學會建議政府鼓勵可穿戴設備企業上市融資擴展閱讀

2016年,中國電子學會啟動了「全國電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該工程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的指導下,由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國內外眾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教育培訓、咨詢服務等施教機構共同實施的。

該工程將圍繞中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轉型升級,在電子信息領域開展大規模的以專業知識更新與擴展、專業能力訓練與實踐為重點內容的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培養工作,全面提升電子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F. 中國電子學會的裝配式證書有用嗎

中國電子學會的裝配式證書有用,式建築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體系性的建築模式,對放線准確性、預留空位的精準度、預制構件尺寸和縫隙處理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標准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在裝配式建築人才短缺的當下,裝配式工程師證書該不該考?下文為你解答:
在2011年5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布「十二五」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加快BIM、裝配式的協同工作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
隨後,2019年人社部發布新崗位,「裝配式工程師」,這一崗位的誕生,標志著裝配式 已然成為這一個十年(2011年~2020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最重要的關鍵詞。隨之而來的是,裝配式有用嗎?裝配式證書該不該考?
1、自身
從個人角度來說,裝配式技能等級考試證書可以說是一個人能力或者說資歷的表現。隨著裝配式技術的成熟,成為現代建築產業全新的一種思維或者說創新。
而且,今年國家還發布了裝配式的標准,很明顯就是想推動裝配式應用在國內的發展。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裝配式,整個社會的發展對於各行各業的工程師要求更高了,擁有一個這樣的證件在手,找工作會輕松很多。小編相信擁有證書的人員會在企業招聘中肯定是被優先考慮的。
2、企業
不少企業在進行招標的時候,都會在合同裡面直接要求,需要多少工程師,工程師對於裝配式的掌握程度以及相關證書。所以,裝配式證書對於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公司不了解一個人的能力狀況,但可以通過這些證書來了解你。你可以試想,如果企業的員工擁有裝配式技能相關證明,不但可以參加投標,還可以提高中標幾率,這正所謂一舉兩得。
3、該不該考
其實說到底還是沒從根本上了解裝配式的實質。一方面大家不懂裝配式的概念,另一方面裝配式的概念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建築信息模型了,甚至還有人說BIM是為了給項目省錢。舉個例子,從北京到天津普通車15塊錢3個小時,城際鐵路50塊錢半個小時(也許這個例子不恰當,但是很形象)。我們用裝配式有時候確實看到了我們花了更多的錢,但是我們獲得的價值也許更多,不一定就是金錢。節省的那兩個半小時就是我們用裝配式獲得的價值。
總而言之,裝配式工程師證的價值不僅在於眼前,裝配式在建工行業的普及和推廣將會給建築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對於建築行業的人員來說,學習裝配式,搞懂裝配式,拿到裝配式等級證書,都是順應市場趨勢的重要選擇,是對個人前景和發展的黃金規劃,學習裝配式要趁早,優勢才會更明顯。

G. 多地如何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近期地方也紛紛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梳理發現,針對拓展融資渠道方面,不少省份都提出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海南也有類似的文件出台。其中明確要求,建立有利於推動企業上市的培育服務體系,做到「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並且要求推動直接融資工具創新,逐步擴大民營企業集合票據、集合債券、集合信託和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

H. 中國多地為何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2018年8月24日報道,近期地方也紛紛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梳理發現,針對拓展融資渠道方面,不少省份都提出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繼續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

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措施,比如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對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予以放寬等。

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要求,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尤其是營改增等減稅措施要抓緊到位。

「下半年減稅,尤其是增值稅仍有空間,民間投資看好動能轉換、互聯網及消費等領域投資。」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財政部副部長劉偉7月底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也曾透露,下一步財政政策將聚焦減稅降費,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創業創新、穩定就業為重點,至2020年底,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減收6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