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業小規模企業購進商品一批,是要記入原材料還是庫存商品,如何結轉成本
這個得分清楚了,直接賣出去的,進庫存商品,需要加工的進原材料。
直接賣出去的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及附加稅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加工的進貨時
借:原材料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加工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完工時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時和上面一樣
⑵ 原材料與庫存商品的區別是什麼
原材料是工業企業的主要存貨,是企業用於製造產品並構成產品實體的購入物品及購入後供生產耗用但不構成產品實體的輔助性物品。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及燃料等。
庫存商品是指在企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可以作為商品直接對外出售產品以及企業從外部從外部購入直接出售的商品庫存商品。
原材料是購進用於...
原材料是工業企業的主要存貨,是企業用於製造產品並構成產品實體的購入物品及購入後供生產耗用但不構成產品實體的輔助性物品。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及燃料等。
庫存商品是指在企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可以作為商品直接對外出售產品以及企業從外部從外部購入直接出售的商品庫存商品。
原材料是購進用於生產或輔助生產的;庫存商品是用於出售的。
全部
⑶ 企業出售原材料應該如何做賬務處理
企業出售原材料的賬務處理與出售原材料的價格高於、低於、或等於購買價格無關,他的出售價格會影響利潤,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
⑷ 庫存商品,材料采購,原材料,在途物資的區別,借貸方分別記什麼
四種科目區別為:
1、在途物資與材料采購都反映材料在路途之中,而材料采購是計劃成本法下用的科目,而在途物資是實際成本法下的科目。
2、原材料是進入材料倉庫時的材料
3、庫存商品是加工完成能銷售的商品
四者都是資產類,增加放借方,減少放貸方。
各科目的核算內容:
(1)「材料采購」科目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借貸方分別核算的內容參照「在途物資」科目。
(2)「在途物資」科目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或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借方核算已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材料、商品的采購成本,以及延期支付具有融資性質的購入材料的購買價款現值金額;貸方核算已驗收入庫的材料、商品的采購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已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購成本。
(3)「原材料」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借方核算企業增加的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核算減少的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4)「庫存商品」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包括庫存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借方核算企業增加的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貸方核算企業減少的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
在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下,都適用原材料和庫存商品科目,但分別以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核算。對於已付款但尚未入庫的存貨,計劃成本法下使用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法下使用在途物資科目。
⑸ 原材料庫存過高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1佔用周轉資金,2增加保管成本,3產品轉項時易造成浪費
⑹ 生產企業的庫存怎麼管理啊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太復雜了!
買一套管家婆軟體就行了,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成本費用核算都一起解決了
⑺ 企業購入的原材料應當計入庫存商品賬戶是對的嗎
企業購入的原材料應當計入庫存商品賬戶是對的。
一般實際工作中在庫存商品之後下面會設二級明細科目,原材料,以及其他大類的商品,再在它們的下面設三級明細科目,核算分類更細致的商品或原材料的種類。
購入的原材料例如,螺紋鋼。則計入:
借 庫存商品-原材料-螺紋鋼
⑻ 製造業的企業是否應持有原材料、零部件庫存為什麼
製造業中,產品的製造需要有周期,原材料有采購周期和最低訂購量,多品種不能同時生產,客戶需求波動,生產系統本身有波動等等原因都需要原材料和零部件庫存。
就像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水就能出來,那是因為整個管道系統都充滿水(相當於自來水公司的成品庫存),自來水公司需要不斷抽取原水進行凈化(原水相當於原材料),抽取原水後要在整個凈化系統中流動進行凈化(凈化系統中的水相當於在製品)。
⑼ 工業企業裡面原材料和庫存商品怎麼分
有這種可能,2011年和2012年因生產流程簡單或單位會計為了簡便核算等原因,將產成品、原材料等全部記入「存貨」,2013年也許是意識到企業會計准則(或小企業會計准則)要求必須設置「原材料」科目,將原來並入存貨的原材料轉出來,單獨設置原材料科目核算。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⑽ 原材料和庫存商品有什麼區別
區別主要在於所屬行業不同,因此記法不同,原材料和庫存商品主要是財務賬目用語。
1、原材料是針對製造業而言的,購入和持有原材料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加工為產品;
2、庫存商品是針對商品流通業(批發、零售)而言的,持有的目的是為了出售。
3、原材料是針對製造業來說的,是為了生產產品,產品完工放庫後稱為庫存商品。
4、若是工業企業直接購回產品出售,也稱為庫存商品。而商業企業只有庫存商品。
5、商品流通業用庫存商品科目。 製造業用原材料科目,經成本核算計入產成品科目。如果買入的是半成品還可以記入外購商品科目。
6、 原材料是工業企業為生產產品而准備的,商品流通企業中的庫存商則是工業企業中的原材料。也就是商品流通企業沒有加工過程,采購進來的就是成形的產成品。而工業企業采購進來的是材料,須加工成產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