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務工具是什麼,權益工具是什麼,請舉例謝謝
債務工具是金融工具當中會形成債權債務的一類工具;
如各種債券、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等都是債務工具。
權益工具是金融工具中形成股權的一類工具;
一般就是指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股票、可供出售股票等等。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擴展閱讀:
債務工具是金融工具中會形成債權債務的一類工具。如各種債券、銀行對企業的信貸、商業票據等。屬於固定收益證券。其持有者的要求權是獲得固定的支付,它具有具體的支付條款,如期限、利息、息票率等。按時間劃分,有短期債務工具與長期債務工具,前者為一年以內的,後者是超過一年的。
按發行主體劃分,分為公債與企業債,前者是由政府及其有關機構發行的,後者是由公司發行的。由於公司的風險特性與政府不同,因此同樣期限的企業債收益率高於政府發行的公債。企業債有不同的還款形式,可以附加一些選擇權,如可轉換債券、可贖回債券。
權益工具是公司融資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股權工具。在公司扣除債務後的資產中擁有剩餘索取權的合約。如果該合約條款中沒有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單位的合同義務;沒有包括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則該工具屬於權益工具。權益工具的發行人有義務根據公司的盈利狀況向資產的持有者支付紅利。
權益工具發行的形式有公開募集和私募。前者需要具備特定交易市場的條件,如財務狀況、公司治理、產業前景等,需要專業機構來幫助實施。後者是對特定人員或機構發行,不需要向社會公開有關的信息。
參考資料:網路-債務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權益工具
⑵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的權益工具投資在持有期間減值准備可以轉回,但不得通過損益轉回。
譬如1月1日持有股票100股公允價10000元,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月1日公允價為9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
3月1日,公允價為500,而且此時符合確認減值條件: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0
4月1日,公允價上漲為1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0
這就是「在持有期間減值准備可以轉回,但不得通過損益轉回」的意思,就是說不通過損益轉回,而通過非損益,即權益賬戶(資本公積)轉回。
相對的,如果是債務工具就可以通過損益轉回。將上例換成是債權的話,4月1日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500
對權益工具和債務工具的處理不同是因為:債務工具價格變動不大,一旦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這種狀況會保持相對穩定,因此可以轉回已確認的減值損失,而股票的價格波動非常頻繁,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價格運行方向不穩定,所以不應讓這種不確定性影響到利潤,其已確認的減值損失不能通過損益轉回。
⑶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不涉及減值時,無論債務工具或者權益工具,期末賬面與公允差額都是調資本公積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核算過程中,是否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涉及的,是二級科目
公允大於賬面,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並計入資本公積。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當其公允低於賬面價值,做相反分錄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這么記憶,公允大,那其賬成也要跟著調增,所以借方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如果公允比賬面小了,就要調減。
⑷ 想請問您解釋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的賬面余額和其攤余成本之間關系。
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其賬面價值不一定等於攤余成本,對於暫時性的公允價值變動,並不影響攤余成本,比如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減值,一開始暫時性的公允價值變動,並不影響攤余成本,但是會影響賬面價值,確認減值之後,賬面價值等於攤余成本
⑸ 為什麼要區分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務工具
主要是為了給不同傾向的企業管理層以選擇。比如說,管理層是比較穩健的希望通過債券投資每期獲得固定的投資收益,以增加企業業績,那麼可以把債券投資選擇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而如果管理層比較激進希望可以通過市價的上漲增加企業業績,但又不願意承擔市價下跌對業績的沖擊的話,那麼就可以選擇把債券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資產。
總的來說不管選擇那種分類都是管理層給予不同的傾向的選擇。
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權益工具、債務工具的交易費用問題!
我個人是這么理解的
金融資產的獲利往往是通過公允價值變動獲得的,像股票這些雖然有面值,但是面值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即公允價值跟面值沒什麼聯系,所以交易費用計入成本,這樣賣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性知道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多少。
而債務工具往往是通過利息收入獲得的,像債券這些面值和公允價值就有很強的相關性,如果還是把交易費用計入成本就不能很直觀的反應出這種相關性,通過利息調整科目,最終還是會轉到投資收益中去。
可能我只是自己理解得比較通俗,便於記憶和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我也經常在學習會計的過程中遇到很多無法解釋的規定。
⑺ 為什麼可供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屬於權益工具投資的,其減值損失是不能通過損益轉回的的,屬於債務工具
無論是債務工具公允價值變動,還是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變動,都應計入資本公積,因為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因為債務工具可以准確預測未來現金流,所以減值跡象消失是能夠取得合理可靠證據的;而權益工具的未來現金流量本身就有較大不確定性,是否減值消失不能有充足證據支持,所以國家為了防止上市公司違規操縱利潤掩飾報表,禁止權益性工具的減值通過損益轉回,而是要計入資本公積,待處置時計入損益。
(7)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擴展閱讀
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如債券投資),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應在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范圍內按已恢復的金額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會計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股票投資)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轉回時計入資本公積。會計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⑻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和債券工具
1、通過損益轉回,意思是說轉回的時候,通過的科目是損益類的科目,會影響當期的利潤;通過資本公積轉回,意思是說轉回的時候通過的科目是資本公積,這個屬於權益類科目,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但是不影響當期的利潤。
分錄就是按照上面的計提分錄做相反分錄。可以看出債券類轉回,通過的還是資產減值損失,這個屬於損益類科目,轉回損失,會使當期的利潤增加;而權益類轉回是通過資本公積科目,這個科目不影響當期利潤,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
2、發行債券,需要在還本付息,實質是向債權人借錢,對公司而言,形成的是一項負債,不會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不會影響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但是發行股票,股票所有人實際上成為公司的股東,雖然發行股票也使公司取得了資金,但是卻是會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影響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所以是屬於權益工具。
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公允價值上升或下降對以後期間攤余成本的影響
你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搞混了。
持有至到期投資才是採用攤余成本計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
請再仔細研讀有關金融資產的會計准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