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資性擔保公司和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區別是什麼
1、融資性僅僅保函的業務品種有貸款擔保,貿易融資擔保,非融資性包括消費貸款和投資貸款。
2、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業務可以做資金過橋、財產保全擔保、工程擔保、合同履約類擔保、信用倉儲擔保、出口保付代理業務等。而融資性則是以企業融資、個人貸款等業務為主的。
3、融資性擔保公司主要經營融資性擔保業務,就是與銀行合作,替借款人擔保,他們有銀行授信額度。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目前在國內大多主要做資金過橋及短期借貸業務,就是俗稱的高利貸。
❷ 擔保公司以後的發展趨勢
中國擔保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助推中小企業逆行而上,自身實力與能力顯著增強。
2、十年發展十年整合,過億元擔保機構作用日益突出。
3、政府出資與民營出資呈同步穩健發展態勢。
4、風險控制較好,社會效益突出。
5、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業務方向更加明確。
面對金融危機,擔保機構把加強受保企業監控、完善自身建設、有效防範風險、促進可持續發展放在更突出位置,制定完備的業務操作規程,強化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保後跟蹤和追償處置,在風險增加、業務擴大、不可控因素增多的前提下,整體代償及損失率均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擔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主要是在為小企業、小項目提供擔保服務,其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目標十分明顯。
❸ 現在的擔保公司是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是的,為了銀行資金的安全。擔保公司為中介的貸款方式肯定是以後銀行業發展的方向。社會發展和分工的需要
❹ 國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怎麼樣
國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是2018-07-10在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福州市馬尾區馬尾鎮儒江東路78號濱江廣場1#樓20層29M室。(自貿試驗區內)。
國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05MA31WDB976,企業法人畢彥魁,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國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貿易融資擔保、項目融資擔保、信用證擔保等擔保業務和其它法律、法規許可的融資性擔保業務;訴訟保全擔保、履約擔保以及與擔保業務相關的融資咨詢、財務顧問等中介服務和以自有資金進行的投資。(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國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北京工商局企業查詢你好幫我查一下中保國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謝謝
注冊號: 110000014222453, 法定代表人姓名: 吳娟娟,
住所: 北京市東城區濱河路1號8層807室
經營范圍: 融資性擔保業務: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貿易融資擔保、項目融資擔保、信用證擔保、債券擔保及其他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訴訟保全擔保、投標擔保、預付款擔保、工程履約擔保、尾付款如約償付擔保等履約擔保;與擔保業務有關的融資咨詢、財務顧問等中介服務;以自有資金投資(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8年09月04日)。
❻ 融資擔保行業未來發展如何
融資擔保行業未來發展如何,前一段時間擔保行業的風險倍數急劇增加,整體的擔保行業的發展遇到困難,行業低迷。一些違規經營的擔保行業遭遇清場,還有一些擔保公司逆市而上,不斷增資擴股,做大做強。 擔保行業由於運行不規范同時還存在很多問題,再加上地方金融機構數量過多,為了加劇市場的過度競爭、混亂,在經營過程中也表現的良莠不齊。整個行業期待規范程度逐步提高。金融定性方面也比較模糊,缺乏有效的監管,行業門檻比較低,金融風險加大的背景之下,很多違規操作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了,形成了擔保行業的亂象。對於擔保的企業尤其是正在處於成長型的企業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對擔保市場的需求也需要增加。對於擔保行業 清理整頓進行時「優勝劣汰有利長遠發展」。規范經營的前提之下,通過市場競爭來進行更好的提高。對於擔保行業也需要給予市場化方式去整合,對於擔保行業也要服務中小企業「不斷開拓新的藍海」,還需要進行良性競爭,目前融資性擔保行業 的規范也是為了進一步的凈化行業環境,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做大做強,規范市場發展。
❼ 請問投資擔保公司有發展么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投資擔保公司是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以賺取利潤差價而贏利的中介性公司。共分小、中、大型三種。目前在我國私人性質的融資性企業只有擔保公司和典當行兩種行業。從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形勢來看這兩個行業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至於它的發展壯大時間那是有多種因素來決定的,但從宏觀上來講越是私有企業發達的地方越有利於上述兩種行業的發展。(意見不太成熟,僅供參考)
❽ 擔保公司的現狀,未來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擔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08年僅為4200家,而到了2011年末,我國擔保機構數量已經超越了8400家,增幅高達1倍。在機構數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國擔保行業存在的問題也在逐步暴露出來,行業存在嚴重的無序經營,一些擔保公司打著「擔保」的名義卻從事著民間借貸的行為,甚至部分擔保公司還涉及一些風投或直投業務,高風險業務無疑給擔保行業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諸多擔保業內人士看來,大批機構啟動退出程序,意味著為時兩年的擔保業調整和洗牌已經進入尾聲。廣東銀通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澤聯表示,經過了兩年的調整,擔保行業的政策逐漸明朗化,一些不滿足現在監管要求,或者無法繼續和銀行開展合作,已經萌生退意。他認為,能留下的擔保機構具有一定功底的,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問題不是該不該留下來,而是如何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