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2017a股ipo融資規模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2017a股ipo融資規模

發布時間: 2021-06-09 15:29:53

① A股歷史上融資最多的股票排行,或是融資最多的股票是哪一個

A股IPO融資最多的股票是中國石油(601857)和中國神華(601088),融資總額是人民幣668億元和665.82億元

② A股市場總共有多少只上市公司

根據2015年統計深滬兩市上市交易的A股有2586家。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中國A股市場交易始於1990年,2015年4月8日,A股時隔7年重回4000點大關。

③ 請問2010年國內A股市場ipo企業有多少家融資總金額為多少

2010年中國A股市場IPO融資概況
上海26家 1871億元
深圳321家 3022億元(中小板204家 2043億元,創業板117家 979億元)
以上合計為347家 4893億元

④ A股一年有多少個新股上市

這個應該沒太明確的數據,不過受大形勢影響,以後應該會相應的減少。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中國A股市場交易始於1990年,2015年4月8日,A股時隔7年重回4000點大關。

⑤ 2017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有那些

2017年末,中國A股有上市公司3471家。2018年以來,新增95家,現有3566家。

⑥ 去年A股有多少個新股上市

2017年全年IPO上市企業達433家,融資金額2259.2億元。相較2016年227隻新股,上市數量及融資額分別增長89%、49%。

⑦ A股市場 滬深兩市 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從有股市以來,共融資多少

1810家左右。20年來共融資過30億

⑧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多少家業績虧損

伴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正式收官,樂視網以139億元的虧損額登頂新的「虧損王」。過去一年不僅虧掉了7年凈利潤,樂視網2018年一季度再虧3億元,退市風險隱現。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樂視網市值蒸發7成,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包括樂視網在內,一共有220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虧損,此外還有38家公司連續兩年隱形虧損且2018年一季度繼續虧損。業績地雷隨時都可能引爆,你躲過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來年度虧損過百億的案例並不多,而2017年就佔了兩個。除了樂視網虧損139億外,*ST油服虧損額也高達106億,這也是*ST油服連續第二年虧損過百億。

進一步分析220家虧損公司的行業特徵,只有銀行、鋼鐵行業無一虧損。虧損公司家數最多的是化工(18家)、機械設備(17家)、電子(14家)等行業。

從虧損面(虧損家數占行業內公司總數的比例)來看,採掘、建築材料、通信、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綜合類等6個行業,虧損面均超過10%。

受樂視網拖累,傳媒成為虧損金額最多的行業。11家A股傳媒類上市公司2017一共虧掉182億元,相當樂視網的最新總市值。

來源:華西都市報


⑨ 企業IPO上市融資,讓1.78億股民投資者買單,這樣值得嗎

A股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意味著股市就是融資為重要使命,投資回報是次之,只要弄明白創立股市的重要使命再來分析這個問題,1.75億股民投資者為企業融資買單到底值不值?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覺得炒股是值得的,為企業IPO上市買單同樣也是值得的。反之你覺得炒股不值得,為企業IPO買單肯定也是不值得,大家是否認可呢?

理由非常簡單,自從你開個證券賬戶的那一刻起,股民投資都已經默認以下兩點:

其一,默認股市的投資風險,盈虧自負;

其二,炒股就是必須要為上市企業融資做貢獻的。

綜合以上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得知,從融資角度讓投資者們買單是值得的,幫助企業發展,間接性為經濟做貢獻;但從投資回報角度是不值得,不應該讓這些企業上市融資買單,買單還虧錢了。

總之A股是先有融資再有投資的,意思就是股票市場是先有IPO上市的,每家企業上市之前必須先拿部分籌碼在一級市場融資,只有等一級市場融資後再度登陸二級市場交易。

按此順序進行推測,股民投資者要炒股的前提條件是先學會為融資買單,這是炒股的必經之路,你不買也得買,這是強制為融資買單。

所以實際來講,為企業IPO上市買單值與不值得,不是你我能決定的,要麼勇敢接受這個現實,要麼永遠遠離股市,就完全可以避免為企業IPO上市買單的現象。

⑩ IPO常態化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就在不到一年前,人們還在為堰塞湖,為股市融資功能缺失而擔憂。轉眼間,監管層一路小心試探著終於讓新股發行常態化,而這又成為一個新的擔憂,並被不少人視作近期行情不好的罪魁禍首。事實究竟如何?

IPO家數雖多,但融資總量佔比不大

有機構統計顯示,盡管2015、2016年新股發行提速,發行家數分別為223、227隻,但實際上單只新股募集資金平穩,保持在6至7億元。2017年以來,單只新股的募集資金平均為5.5億元,規模更是穩中略降。

此外,2014至2016年,A股市場整體募集資金(IPO、再融資合計)分別為7490、15215、18355億元,其中IPO募集資金分別為669、1576、1476億元。三年的IPO融資佔比均在10%左右。

「從整體募集量和單只平均募集額上看,IPO整體融資量並不大,對資金『抽水』影響相對有限。」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單祥雙說。

對於目前每天都有2、3隻新股發行的「新常態」,中信證券(16.210, 0.06, 0.37%)投行委員會行政負責人馬堯說:「無論是對比A股50多萬億元的總市值,還是近期單日3、4千億元的日均成交金額,這些新股所佔用的資金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與此同時,2016年年初新股申購的「游戲規則」改變之後,股民打新不需要預繳款,也打破了打新資金的「抽血」效應。

股價走勢最終還得看公司質量

「股票價格的形成機制非常復雜,上市公司質量和回報能力、宏觀經濟形勢、流動性是否寬裕等等都是影響股票價格非常重要的因素。」招商證券(16.380, 0.09, 0.55%)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議政介紹,資金追逐利潤,在不同市場之間的流動會給股指和股票價格帶來波動。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長期來看,股票價格走勢最終還是要看上市公司質量、發展潛力、分紅水平等決定因素。

那麼IPO會不會給股價走勢帶來影響呢?華西證券總裁楊炯洋告訴記者,股價走勢的決定因素很多,IPO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對於股價的影響也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大。

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到底誰影響誰比較大?

在很多股民的觀念里,只要IPO一加速,A股市場就會應聲下跌;反之,IPO一暫停,A股市場就會應聲上漲。一級市場對於二級市場的影響真的是這么「赤裸裸」嗎?

有分析指出,2007年和2010年,我國IPO融資規模都較大,2007年A股市場IPO融資4382億元,2010年融資4700億元。但是,以上兩年的上證綜指走勢卻截然相反,2007年大漲96%,2010年下跌14%。

此外,A股歷史上歷經多次IPO暫停和重啟,每次IPO重啟後上證綜指表現並不完全一致,無論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上證綜指均是有漲有跌。

中信建投證券執委會委員劉乃生表示,從A股的歷史經驗來看,IPO融資規模並不能決定股票市場的走勢。劉乃生介紹,在國外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二級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IPO排隊隊伍,但當二級市場表現差的時候,IPO排隊企業的數量也會大大減少,「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