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炭業飄紅難掩數萬億債務隱憂是為什麼
煤價連創新高 煤炭業飄紅難掩數萬億債務隱憂
今年上半年,煤炭行業盈利水平已達到近五年最高。9月,煤市在淡季的再度「瘋狂」,讓業內人士對下半年業績超預期信心滿滿。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煤炭企業債務壓力依然不小。
為了改善負債率,多家煤炭企業的市場化債轉股計劃接連落地,規模超千億元,但資金到位率與市場預期存在差距。業內人士認為,債轉股對於煤炭企業短期流動性調節能力比較強,但5至7年後將面臨一定的資金償還壓力。
化解 千億級債轉股啟動 落地進程仍緩慢
作為能直接改善煤炭企業財務指標的方式之一,多家煤炭企業的市場化債轉股計劃接連落地。
根據中債資信的梳理統計,自去年市場化債轉股啟動至今,共有14家煤炭行業企業與銀行簽訂了債轉股意向,意向債轉股規模達2500億元,涉及企業分布在山東、山西、安徽、河南、陝西與河北等地。其中已有接近700億元資金到位。
目前債轉股資金的落地情況和市場預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山西銀監局副局長王志剛日前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輪市場化債轉股堅持的是法治化、市場化,這也決定了債轉股的范圍和規模並不明確,由銀企雙方協商。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協調、談判,溝通過程比較長。
「比如,銀行也要考量收益及退出機制。現在大多數採取的是債加股或者名股實債的方式。從企業的角度看,國有企業實施債轉股,涉及股權確認和估值問題,以及將來在股權結構多樣化以後,企業經營決策會受什麼樣的影響。銀企雙方基於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來協商,需要一個過程。」他說。
對此,中國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行長陸欽也表示,債轉股主要是通過銀行理財資金投放,目前理財資金的高成本與降杠桿、降成本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企業在觀望,銀行也希望等到資金價格下行的時間窗口,再推進這方面業務。另外,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銀行債轉股應該首先把企業的債權轉讓到實施機構,實施機構再把債權轉讓成股權。在現實操作過程中,往往一家企業有多家銀行的債權,實施機構和多家機構談債權轉讓,效率會受到影響。
盡管落地進程較慢,但是債轉股對企業負債情況的改善作用較為明顯。根據中債資信的測算,簽署債轉股意向的煤炭企業在債轉股實施後,資產負債率或可下降少則3個、多則18個百分點,其中,多個企業預計將下降7至8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短期來看,債轉股對於煤炭企業短期流動性調節能力比較強。不過,從長期來看,實施債轉股的煤炭企業在5至7年之後也將面臨一定的資金償還壓力。按照目前債轉股的交易結構,轉成的股權並不能永久等同於企業的權益,有的交易結構涉及未來的保底回購條款,有的交易結構涉及未來委託貸款的償還,因此,企業在未來還會面臨一定還本付息的壓力。
② 煤炭行業發展趨勢
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國共有32家煤炭企業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根據Wind數據統計,28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佔比高達88%,其中,安泰集團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44%,遠興能源同比下降260%,寶泰隆同比下降146%。同時,持續下跌的煤價使多數煤炭企業的業績大幅下跌,甚至虧損,其中兗州煤業虧損最為嚴重,前三季度虧損5.88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受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煤炭下遊行業需求疲軟,煤炭庫存高企,煤價持續走低,致使多數煤炭企業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我國煤炭市場呈現一片慘淡景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原煤產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產量為22.95億噸,2011年產量增加至35.20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0%以上,到2012年達到36.50億噸,同比增長3.80%,增速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國原煤產量為17.9億噸,同比下降3.7%。
我國進口煤的繼續增加,加劇了國內煤市的壓力。一方面,減少了對國產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國際煤價的時漲時跌,導致國內煤價的不穩定。2012年,我國煤炭進口保持高位,進入四季度,國內外煤價走勢出現分歧,國內煤價小幅回升而國際煤價持續小幅下跌,價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國累計煤炭進口2.89億噸,同比增長29.8%。2013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炭1.58億噸,同比增長13.3%。煤炭進口量的持續增加對國內煤炭產生較大的沖擊。
總之,目前我國煤炭整體情形不太良好,產能過剩比較嚴重,市場需求下降,再加上進口煤炭的沖擊,我國煤炭行業前景不容樂觀。
未來幾年估計也跟現在差不多,屬於低迷狀態。而且隨之國家對環保的重視,清潔能源的利用范圍將會得到更大利用,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耗比例將會逐漸降低。
③ 煤礦企業究竟要如何才能融資
這只能看煤礦企業的活動能力了,如果是基建礦井,很不容易融資,因為現在煤炭行情不好,想辦法看看政府部門是不是提供一定的幫助,如果是生產中礦井,調整產業結構,盡量是企業正常運行,一般還不至於倒閉,如果轉不下去,可能公司經營狀況有問題
④ 目前煤炭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炭行業研究小組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炭產量復合增長率將從過去的8.8%降至3.8%,年新增 產能將從過去的14億噸降至7.5億噸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指出我國的煤炭表觀消費量已由2005年的18.43億噸增長至2011年的37.27億噸,年均增幅達到12.45%,煤炭產量由2005年的21.13億噸增長到2011年的35.20億噸,年復合增長率為8.88%。截至2011年底,我國煤炭行業資產總額達37573.96億元,當年銷售收入達到32593.92億元,同比增長37.83%。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炭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我國煤炭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下滑趨勢,「投入即利潤」的時代即將結束,煤炭行業必須承受住深度調整的陣痛,才能實現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來自中國民用煤交易網,希望可以幫幫助到你
⑤ 煤炭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相關分析有:
煤炭行業2009年回顧總結及2010年發展熱點預測(觀點報告)
山西煤企重組對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影響深度分析報告(課題版)
內蒙古煤炭行業年度跟蹤分析報告(2008年度)
河南煤炭行業年度跟蹤分析報告(2008年度)
貴州省煤炭行業年度跟蹤分析報告(2008年度)
北京煤炭行業年度跟蹤分析報告(2008年度)
山西煤炭行業季度跟蹤分析報告(0804期)
2009年煤炭行業節能減排發展重點及企業應對策略咨詢報告
全國煤炭行業年度跟蹤分析報告(2008年度)
2009年中國煤炭行業產業鏈競爭趨勢及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策略咨 等
北京華經縱橫咨詢有限公司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年鑒社合作《中國經濟報告》課題組成員,具有行業分析、項目調研、可行性分析等眾多咨詢服務經驗旗下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提供了全面權威的資料,歡迎登陸訪問和在線交流
⑥ 什麼是煤炭融資
需要你提供足夠的煤炭作為抵押(這個部分的煤炭原則上是不能動的)。由銀行出錢,監管公司管理收取一定的利息。基本流程是這樣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⑦ 當前煤炭企業應該選擇哪種融資方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指出
1、煤炭企業的融資現狀
我國煤炭企業由於資金短缺問題的影響,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目前盡管國家在對煤炭企業投融資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使企業的融資難題得到了一些緩解和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受有關法規政策的制約。由於煤炭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的位置,因此國家特別注重對煤炭行業的監管,分別從礦產資源、保護環境、安全生產等多個方面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這無形中就加大了煤炭企業的經營風險。但就目前我國的整體狀況來看,雖然國家加大了對煤炭企業監管的力度,但是其整體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在行業內部嚴重存在惡意競爭的行為,從而影響了我國煤炭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煤炭企業處於這樣的發展環境中,其融資問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煤炭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高。由於受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煤炭企業要想實現融資,目前主要的渠道是銀行貸款,而且實現的貸款的數額非常有限。現在由於受國家有關貨幣政策的影響,銀行在減少了放貸額度的同時,還增加了貸款利率上調和存款比例等眾多的限制性條件,給煤炭企業造成了較為沉重的財務費用負擔。作為快速成長的企業,單單依賴銀行貸款進行融資,已不能滿足企業對於資金的需求。再加上國家對煤炭行業的調控,增加了對煤炭企業貸款的限制性條件,因此煤炭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瓶頸」。
內部融資不能滿足煤炭企業資金需求。靠自身積累和挖掘內部潛力的內源融資渠道,一方面從企業的發展階段來看,資源整合結束後,煤炭企業正處於成長階段的過渡時期,資金需求量過大,單靠企業的內源融資已經根本上滿足不了公司可持續發展規劃的融資需要;另一方面,煤炭企業現在不景氣,公司利潤微薄,甚至有的企業出現虧損,資金鏈面臨斷裂,內源融資的可持續性更無法保證。
硬性資金需求加劇了煤炭企業的融資難題。煤炭企業要實現項目建設、整合資源,必須要加大資金投入。特別是大型的煤炭集團,由於受行業限制等方面的制約,在目前全面縮緊的資金市場條件下,開展在建項目籌資的難度可想而知。安全保障、生產經營等一些項目對於資金的硬性要求,更加大了煤炭企業籌集資金的困難性。
2、煤炭企業融資風險的有效防範
增強煤炭企業的融資風險意識。煤炭企業通過融資,可以引起資本的供求、利率水平、資金結構和獲利能力等多個方面的變化,融資的結果也有可能和預期的設想產生偏差。可以說企業進行融資的過程就是一個企業承擔相應風險的過程,因此,煤炭企業要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增強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融資風險意識,只有企業的全體人員認識到融資的風險,才能夠有效地避免融資的風險。
煤炭企業的融資結構要恰當。恰當的融資結構是指企業的各部分資本在綜合資本中所佔的比例結構處於最佳的狀態,也就是說企業在承擔一定財務風險的情況下,企業的成本投入最低,實現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煤炭企業在融資的時候,首先應當核算企業的成本,確保企業資本的成本最低。如果一個企業的債務較多,就會增加企業的融資風險。因此,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煤炭企業首先要發揮財務部門的杠桿作用,確保在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的比例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圍之內,有效避免煤炭企業因負債過高給企業帶來過大的資金漏洞,有效減少融資風險的存在。因此,煤炭企業需要處於一個合理的資金構成狀態,將經營融資所實現的利潤和風險控制在一個恰當的范圍之內,保障能夠給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增強煤炭企業融資風險的內部控制。在煤炭企業內部,要想有效加強企業融資風險的防範,就應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風險防範體系。
確定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防範控制點。煤炭企業可以選擇融資的決策、決策的執行和監督審批等關鍵環節當成融資風險的防範控制點。
對風險防範的控制主體進行明確規定。在煤炭企業中,各項融資活動、具體工作都是有員工來實施的,因此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的員工就是風險防控體制中的主體,只有對控制主體進行明確,才能有效地控制融資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問題。
對融資風險防範中的控制目標進行構建。控制目標的構建能夠有效引導企業進行有目的的融資活動。與此同時,煤炭企業還要把控制目標進行細化和深化,使其成為審批監督層的目標、決策戰略層的目標、操作執行層的目標甚至是工作人員的個人目標等等。
確定合理的融資期限。煤炭企業要實現合理的融資,就要對融資期限進行恰當的安排,盡量避免還款的期限過於集中。企業在對融資風險和收益進行精確核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析,通過利弊權衡再進一步確定短期和長期融資的比例問題。通常情況下,為有效避免因融資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煤炭企業會用短期負債來填補流動資產臨時性的資金要求,用長期借款和所有者權益來實現企業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資金需要,通過這樣的安排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激進型貨幣政策下給企業帶來的融資高風險壓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迴避因穩健性政策下資金閑置而引起的資金浪費問題。
總而言之,伴隨著我國煤炭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煤炭企業對於資金需求量大幅增加的現狀不容忽視,融資問題成為煤炭企業必須要積極面對的重要問題。為此,煤炭企業需要正確分析目前自身企業的融資現狀,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在企業融資過程中形成的融資風險,健全風險防範機制,滿足企業做大做強對資金的需求,為企業的長足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⑧ 煤炭行業的前景是怎樣的《投資商》
日前,2017年煤炭去產能實施方案出爐,方案指出2017年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業內表示,接下來煤炭去產能的重點,一個是煤企之間的兼並重組,一個則是關閉煤礦。
據《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煤炭領域央企兼並重組加快跡象明顯。業內人士認為,兼並重組是企業加強資源整合、實現快速發展、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途徑。
煤炭作為傳統的高碳能源,難與新興的可再生能源相提並論,但鑒於我國當前國情和能源結構現狀,在未來較長時期煤炭依然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能源,因此,煤炭行業升級轉型依然十分關鍵。
⑨ 煤炭行業的前景如何未來50多年的
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國共有32家煤炭企業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根據Wind數據統計,28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佔比高達88%,其中,安泰集團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44%,遠興能源同比下降260%,寶泰隆同比下降146%。同時,持續下跌的煤價使多數煤炭企業的業績大幅下跌,甚至虧損,其中兗州煤業虧損最為嚴重,前三季度虧損5.88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受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煤炭下遊行業需求疲軟,煤炭庫存高企,煤價持續走低,致使多數煤炭企業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我國煤炭市場呈現一片慘淡景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原煤產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產量為22.95億噸,2011年產量增加至35.20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0%以上,到2012年達到36.50億噸,同比增長3.80%,增速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國原煤產量為17.9億噸,同比下降3.7%。
我國進口煤的繼續增加,加劇了國內煤市的壓力。一方面,減少了對國產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國際煤價的時漲時跌,導致國內煤價的不穩定。2012年,我國煤炭進口保持高位,進入四季度,國內外煤價走勢出現分歧,國內煤價小幅回升而國際煤價持續小幅下跌,價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國累計煤炭進口2.89億噸,同比增長29.8%。2013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炭1.58億噸,同比增長13.3%。煤炭進口量的持續增加對國內煤炭產生較大的沖擊。
總之,目前我國煤炭整體情形不太良好,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煤炭產量下降,市場需求下降,再加上進入煤炭的沖擊,而且隨之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煤炭在能源消耗比例將進一步降低,我國煤炭行業前景不容樂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