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怎麼算
企業利用融資這一手段,向出租人租入所需要的固定資產的業務。這一業務的關鍵詞是融資與租賃。所以它是具體融資性質的租賃業務。
融資租賃會涉及到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
出租人:就是融資租賃公司,這個公司不以經營固定資產為主要業務,而是以出租的方式向承租人提供購買固定資產所需的資金。它的主要業務就是經營出租業務。
承租人:就是要租入並長期使用所需固定資產的當事人。
出賣人:也稱供貨方,就是提供並出售固定資產的出售人。
這一業務的基本內涵為:
編個小故事吧:
承租人想要一台固定資產,可他買不起,於是他就找到了融資租賃公司說:親愛的出租人先生,你好,我想到你這融資租賃一台生產設備(固定資產)怎麼樣。
出租人說:好啊,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設備你選好了嗎?是誰的設備?
承租人說:選好了,我想就要出賣人的那台設備。
出租人說:那就好,那你就到出賣人那去提貨吧,價款我出,有關的事宜你出跟他談吧,不過這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可是我的噢,你可以分期給我付租金的喲。設備你可要選好,有什麼問題我不負責任的!如果你能按期把各項的租金給我的話,租期完了後,設備就給你吧!我要那破玩意也沒有用。
承租人一聽,高興極了,於是兩人就簽定了融資租賃合同。並到出賣人那提了貨。
後來的事,就是承租人按合同約定每期給出租人付租金,最後設備終於成了自己的,但這設備也已經老的快要賣廢鐵了。
總結一下:
承租人由於資金的缺乏等等一些原因無力購買(或不想佔用太多的流動資金而取得)其生產經營所需的固定資產,就找到融資租賃公司用融資的方式進行租賃(就是向融資租賃公司借錢),而租賃公司並不提供該固定資產資產(從來不庫存任何固定資產的),而是向承租人提供購買固定資產所需的資金,並同承租人簽定融資租賃合同,固定資產的購買事宜由承租人確定,出租人不對固定資產的質量,維修,使用等運行狀況負責,(出現質量等問題承租人直接找供貨方交涉)並要求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分期支付雙方約定的租賃費用。當然租賃期基本上就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了。一般情況下合同會約定,承租人能按期交付租金,租賃期滿後,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就轉移給承租人了,(承租人要那破設備也沒有用),但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那設備的所有權仍屬於租賃公司的,(其實這時設備已沒有什麼使用價值了)。
雖然在租賃期內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該固定資產的租賃期基本上等於其壽命,所以按會計核算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應當以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核算。
二、融資租賃的核算:
由於融資租賃業務,是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固定資產的業務。租賃公司出租是為了賺錢的,不是光為給企業借錢的,所以在租賃期內分期支付的實際總價款中包括有:固定資產的購買價(包括應構成固定資產成本的一切費用),租賃公司墊支經費的利息費用,還有就是租賃公司應賺取的利潤等。因而這遠遠高出了企業用自己的錢去購買的價款(固定資產真實價值)。這時的應付給租賃公司的價款超出了固定資產真正價值,所以超出部分應歸屬於這種融資手段所發生的費用。
那麼,這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是怎樣確定呢?怎樣確認融資費用呢?又怎樣將融資所發生的費用分攤到租賃期的各個會計期間呢?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2006年12月31日A企業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生產設備一台,租期為3年,約定每年末支付租金,連續支付五年分別支付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如租賃內含利率為6%。固定資產無殘值。每年末直線法一次計提折舊。
由於是融資租賃,因而支付的租金總價一定是大於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的,多出的那部分就是租賃公司應得的,同時也是承租人應付出的融資租賃費用。
所以我們將應付的租金總額(長期應付款),分解成為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即入賬價值,也就是拿自己的錢去嗎的合理價,(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和融資租賃所對應的費用(款確認融資費用,這要分攤到各項中的財務費用中去)。
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即入賬價值就是相當於每期的付出額用貨幣的時間價值折現到現在時刻相當於多少錢,每期付的總和,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即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100×(P/F,6%,1)+200×(P/F,6%,2)+300×(P/F,6%,3)=100×0.9434+200×0.8900+300×0.8396=524.22(萬元)
(註:以上例子的支付租金各期不相等,如每期支付相等,若每期支付200萬元,那就是年金了,用年金現值的計算方法即可200×(P/A,6%,3),當然支付方式不同,計算的結果一定是不同的)
長期應付款=100+200+300=600(萬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600-524.22=75.78(萬元)
2006年12月31日,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524.22
未確認融資費用 75.78
貸:長期應付款 600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應付本金余額部分為524.22萬元,應在各期分攤到財務費用中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為75.78萬元。
每年應確認的累計折舊=524.22÷3=174.74(萬元)
2007年12月應付租金為1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性的財務費用=524.22×6%=31.45(萬元)
本金實際支付額=100-31.45=68.55(萬元)
分錄: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財務費用 31.4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1.45
此時的固定資產應付本金就減少為(524.22-68.55)455.67萬元。
2008年12月,應付租金為2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費用=455.67×6%=27.34(萬元)
本金實際支付額=200-27.34=172.66(萬元)
分錄: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借:財務費用 27.3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7.34
此時的固定資產應付本金就減少為(455.67-172.66)283.01萬元
2008年應付租金為3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費用=75.78-31.45-27.34=16.99(萬元)(說明:驗算283.01×6%=16.9806,與上數只是尾數一點相差,是四捨五入導致,為了保證如期攤完,所以要用倒擠法)
本金實際支付額=300-16.99=283.01(萬元)。
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300
銀行存款 300
借:財務費用 16.9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6.99
此時的應付本金余額=524.22-68.55-172.66-293.01=0,全部付完,並將未確認融資費用也全部攤完。
以上是知道了融資租賃的內含利率,不知道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我們如何確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還有一種,就是知道了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而不知道融資租賃的內含利率,所以就必須根據已知的條件確定內含利率,這樣才能准確的、合理的在各個期間內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分攤。
我們仍以題為例:
2006年12月31日A企業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生產設備一台,租期為3年,約定每年末支付租金,連續支付五年分別支付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該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524.22萬元。固定資產無殘值。每年末直線法一次計提折舊。
則我們必須確定使得各年現值之和等於公允價值的那一個折現率(即租賃內含利率)。
根據貨幣的時間價值,設內含利率為i,即有
524.22=100×(P/F,i,1)+200×(P/F,i,2)+300×(P/F,i,3)
這時,就得用測試法,一個利率一個利率的進行測試,找出使等式成立的那個折現率,即為租賃內含利率。
如當i=5%時,等式的右是多少,當i=6%時,是多少,當i=7%時等於多少。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測。如是介於5%到6%之間時,就得用內插法確定準確的利率。
本題中,
當i=6%時,即有
100×(P/F,6%,1)+200×(P/F,6%,2)+300×(P/F,6%,3)=524.22
左右相等,即內含利率為6%。
而後的分攤與會計處理的方法,就與上例一致了。
以上的會計處理方法同樣適用於企業用於延期付款所購的固定資產的核算。
❷ 融資租賃會計怎麼處理
一、具體會計處理
1、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2、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
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未確認融資費用
3、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二、融資租賃的特徵一般歸納為五個方面
1、租賃物由承租人決定,出租人出資購買並租賃給承租人使用,並且在租賃期間內只能租給一個企業使用。
2、承租人負責檢查驗收製造商所提供的租賃物,對該租賃物的質量與技術條件出租人不向承租人做出擔保。
3、出租人保留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在租賃期間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權,並負責租賃期間租賃物的管理、維修和保養。
4、租賃合同一經簽訂,在租賃期間任何一方均無權單方面撤銷合同。只有租賃物毀壞或被證明為已喪失使用價值的情況下方能中止執行合同,無故毀約則要支付相當重的罰金。
5、租期結束後,承租人一般對租賃物有留購和退租兩種選擇,若要留購,購買價格可由租賃雙方協商確定。
(2)融資租賃名義價格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資租賃通常的做法是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選定的技術設備或其他物資,作為租賃物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約定取得租賃物的長期使用權,在承租期間,按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賃期滿按合同約定的方式處置租賃物。
融資租賃合同對租賃物的處理有下列三種形式:
一、退租法
商租賃合同期滿,承租人按租賃合同約定的要求將租賃物退還給出租人,由出租人自行處理出租物,由於租賃物在出租期滿內一般均已達到使用期限,出租人收回後難以再租或轉讓,所以,對租賃物期限屆滿後的處理,一般不採用這種方式法。
二、續租法
商在租賃合同期間屆滿前的合理時間內,承租人應通知出租人,就租賃物的繼續租用進行協商,確定續租期限﹑租金等內容,在融資租賃合同期間屆滿時簽訂續租合同法。
三、留購法
商承租人支付名義貨價後獲得出租物的所有權,承租人獲得租賃物的所有權,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這種方法對出租人﹑承租人均有利,所以,融資租賃合同期間屆滿後,對租賃物的處理一般多採用這種方式法。
❸ 融資租賃中的留購價款如何賬務處理
首先你要知道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怎麼算,即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入賬。資產的公允價值你應該知道,因為你是到期之後購買該資產,所以不存在擔保余值的問題,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也就是你每期付款額的現值加上留購價款的現值之和,這里要注意是現值之和。通過比較以最低付款額入賬固定資產。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到期留購租賃資產分錄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借:固定資產——生產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❹ 融資租賃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折現率的確定(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其折現率可按下列順序確定)。
1、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
2、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
3、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2、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分攤率的確定:
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合同規定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合同規定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應提折舊總額的確定:
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
不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折舊期間:
1、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即可認為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因此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壽命作為折舊期間;
2、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後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則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壽命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履約成本發生時通常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借:管理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
或有租金以銷售百分比、使用量等為依據計算的。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或有租金以物價指數為依據計算的: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返還租賃資產
1、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2、不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支付的違約金。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留購租賃資產
支付購買價款時: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結轉固定資產所有權:
借:固定資產——生產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租賃期開始日
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實現融資收益的計算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初始直接費用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收款(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擔保余值
營業外支出(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貸:融資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初始直接費用)
營業外收入(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未實現融資收益
未實現融資收益分配的會計處理:
分配方法——按實際利率法分配。
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租賃內含利率
會計處理:
按收到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按當期應確認的融資收入金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入
應收融資租賃款壞賬准備的計提:
出租人只需對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去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差額部分(在金額上等於本金的部分)合理計提壞賬准備,而不是對應收融資租賃款全額計提壞賬准備。
對應收融資租賃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與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相同。
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的會計處理:
期末
未擔保余值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將減值金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額的差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資產減值損失
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的:
按未擔保余值恢復的金額
借: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原減值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增加額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實現融資收益
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出租人對或有租金應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入
借:應收賬款
貸:租賃收入
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收回租賃資產:
存在擔保余值(長期應收款有餘額),不存在未擔保余值(未擔保余值無余額)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存在擔保余值,也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未擔保余值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不存在擔保余值,但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未擔保余值
不存在擔保余值,也不存在未擔保余值——不做會計處理,只需做備查登記。
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則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承租人返還資產的會計處理同上述收回租賃資產的會計處理。
留購租賃資產:
收到購買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如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營業外支出
貸:未擔保余值
(4)融資租賃名義價格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並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並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後,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
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由於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在辦理融資時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融資。
❺ 融資租賃期末支付名義貨價怎麼處理
支付100元,
因為金額少,
一般不需支付
❻ 新准則下融資租賃如何做賬
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賬務處理為:在租賃期開始日,出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與初始直接費用之和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同時記錄未擔保余值;將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及未擔保余值之和與其現值之和的差額確認為未實現融資收益。
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處理方面,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租賃業務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規定,對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所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無論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是否轉讓給承租方,均按《營業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
(6)融資租賃名義價格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中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第十一條 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於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租賃期開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權行使其使用租賃資產權利的開始日。
第十二條 承租人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能夠取得出租人租賃內含利率的,應當採用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否則,應當採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承租人無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且租賃合同沒有規定利率的,應當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
第十三條 租賃內含利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費用之和的折現率。
第十四條擔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獨立於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
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
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第十五條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
承租人應當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
第十六條 承租人應當採用與自有固定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計提租賃資產折舊。
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
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第十七條或有租金應當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❼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入賬價值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協議的設備價款、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各項費用,確定入賬價值。
入賬價值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貸:長期應付款—融資租憑費
每年支付融資租憑費時
借:長期應付款—融資租憑費
貸:銀行存款
租憑期限滿後結轉屬於企業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X項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同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使用次月開始折舊攤入有關科目費用成本
問題補充:樓上說的意思就是
如果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小於30%的,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人賬價值,也就是說作為企業自有資產進行管理的。
❽ 融資租賃怎麼入賬
一、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1.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折現率的確定(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其折現率可按下列順序確定)
①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
②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
③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2.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3.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分攤率的確定:
(1)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2)以合同規定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合同規定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3)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4)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應提折舊總額的確定:
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
不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折舊期間:
①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即可認為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因此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壽命作為折舊期間;
②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後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則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壽命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履約成本發生時通常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借:管理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
①或有租金以銷售百分比、使用量等為依據計算的: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②或有租金以物價指數為依據計算的: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5.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1)返還租賃資產
①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②不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2)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②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支付的違約金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3)留購租賃資產
①支付購買價款時: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②結轉固定資產所有權:
借:固定資產——生產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1.租賃期開始日
(1)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2)未實現融資收益的計算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初始直接費用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3)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收款(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擔保余值
營業外支出(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貸:融資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初始直接費用)
營業外收入(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未實現融資收益
2.未實現融資收益分配的會計處理
(1)分配方法——按實際利率法分配
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租賃內含利率
(2)會計處理
①按收到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②按當期應確認的融資收入金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入
3.應收融資租賃款壞賬准備的計提
出租人只需對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去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差額部分(在金額上等於本金的部分)合理計提壞賬准備,而不是對應收融資租賃款全額計提壞賬准備。
對應收融資租賃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與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相同。
4.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的會計處理
(1)期末
①未擔保余值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②將減值金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額的差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資產減值損失
(2)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的
①按未擔保余值恢復的金額
借: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②原減值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增加額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實現融資收益
5.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出租人對或有租金應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入
借:應收賬款
貸:租賃收入
6.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1)收回租賃資產
①存在擔保余值(長期應收款有餘額),不存在未擔保余值(未擔保余值無余額)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②存在擔保余值,也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未擔保余值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③不存在擔保余值,但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未擔保余值
④不存在擔保余值,也不存在未擔保余值——不做會計處理,只需做備查登記
(2)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則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
②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承租人返還資產的會計處理同上述(1)收回租賃資產的會計處理。
(3)留購租賃資產
①收到購買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②如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營業外支出
貸:未擔保余值
❾ 融資租賃的租賃費怎麼做賬
融資租賃會計處理的基本思路是將租賃資本化,即承租人應該將租賃資產使用權當作資產入賬,同時將所承擔的不可撤銷的償付租金義務列為負債。這與經營租賃不同,對此,融資租賃如何判斷。確認與計量以及因此引起的折舊。披露等相關問題,新准則都作出了相應規范,在此作一詮釋。
1.融資租賃的判斷標准。根據新准則規定,符合下列一項或數項標準的,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第一,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第二,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第三,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第四,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第五,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否則,為經營租賃。
2.租賃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和計量。在融資租賃下,承租人將租賃視為一種籌資手段,一方面取得一項資產,另一方面又承擔了一筆債務。因此,承租人將租入的資產記錄為自己的資產。同時,將未來的付款義務作為自己的負債,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要求,也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合理計算財務比率。
根據新准則規定,在租賃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的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