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 取得兩類金融資產時相關的交易費用的處理有所不同
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這里所指的交易費用一定是與取得金融資產相關的、新增的費用。
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作為該類金融資產初始入賬金額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作為初始入賬金額。
(二) 企業在持有這兩類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但這兩類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上仍有區別
就企業擁有的權益類金融資產來看,無論是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
但企業擁有的債券類金融資產在計息日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債券的票面利率計算應收利息,同時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但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來確認企業當期的投資收益。
(三) 在資產負債表日,兩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具體的會計處理方式不同
當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該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和還是當期損益,關鍵是要看金融資產所屬的分類,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企業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應將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時,就形成企業的當期收益;反之,則形成企業當期的一項損失。
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動幅度較小或暫時性變化時,企業應當認為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在正常范圍的變動,應將其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四) 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處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其擁有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該影響能夠可靠計量,我們就認為該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然而企業卻不需要對其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計提減值准備,這主要是因為此類金融資產的價值變動已經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失和減值的會計處理在實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加客觀的反應企業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值。
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趨勢為非暫時性時,我們就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損失,應確認減值損失和計提減值准備。
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減值損失在以後的會計期間可以通過損益轉回,但可供出售的權益工具一旦確認即使在以後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的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准備也不能通過損益轉回。
(五) 企業對兩類金融資產的重分類處理不同
某項金融資產一旦劃分為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後,不能在重分類為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也不能在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可以轉換,但不得隨意重分類,必須遵守有關的規定。
(六) 企業出售兩類金融資產時,會計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企業應按照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收入與該項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此外為了正確的核算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還應當結轉相應的科目。
企業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把原來計入當期損益轉出作為企業總的投資損益的組成部分。
企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需要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作為核算該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的一部分。
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定列報非流動資產嗎
在資產負債表中,交易性金融資產一般應作為流動資產列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列為非流動資產。但也存在特殊情況: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被列報為流動資產。這種情況主要是出現於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剩餘到期日短於一年,或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基金等的剩餘存續年限不足一年的情況。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被列報為非流動資產或非流動負債。這種情況主要見於某些為套期目的而持有的衍生工具中。(來自會計視野論壇)
Ⅲ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非流動資產中比重下降是什麼意思
在「非流動資產」中,包括較多項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只是其中一項,現在這一項在整個「非流動資產」中的比重已經變小了。原因可能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部分出售、減值,也可能是其它項目增加。
非流動資產一般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累計折舊、工程物資、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商譽、長期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及其他非流動資產。
Ⅳ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什麼屬於非流動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企業並不是一定以賺取差價為主要的目的,也可能是對被投資單位實施一定的計劃性投資或利用較為寬裕的剩餘資金,進行較長期的投資,沒有短期內回收的計劃,但也沒有確定較為明確的固定回收日期。它也可能是對股票、債券和基金等的投資。所以列為非流動資產
Ⅳ 問幾個會計基礎問題:1.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非流動資產中的哪類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是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是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的。
Ⅵ 請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嗎謝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是指反映企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金額。
非流動性資產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工程物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一個企業都有屬於自己一定量的資產,而這些資產還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種類型.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主要區別就是能不能在一定的周期內把資產轉變為流動的資金使用,對於這個周期一般都是在1年之內.
非流動資產就是不能在一年之內通過某種經濟運作轉化為可以資金,例如有企業的長期設備,減值物等等;相反來說,流動資產就是能在一年內轉化成資金,其例子有,企業的現有或在銀行的資金、商業中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還包括商品的存貨等等.
Ⅶ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投資,屬於流動資產還是非流動資產
你好,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屬於流動資產,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屬於非流動資產,關於這個問題,你可以直接去看一下「資產負債表」的表格內容,你就會知道的。
關於你的補充問題,回答如下: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取得該項金融資產的目的與其他的金融資產有所不同,主要就是為了近期內出售並賺取差價的,比如,企業或投資人以賺取差價為出發點從二級市場上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資產,持有該金融資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短期內賺取差額收益的。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企業並不是一定以賺取差價為主要的目的,也可能是對被投資單位實施一定的計劃性投資或利用較為寬裕的剩餘資金,進行較長期的投資,沒有短期內回收的計劃,但也沒有確定較為明確的固定回收日期。它也可能是對股票、債券和基金等的投資。
以上就是這兩種金融資產的分類確定的原則,說白了金融資產的分類是與其投資的目的是密切相關的,這個目的是由管理層決策並確定的。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Ⅷ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歸類為流動資產還是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屬於非流動資產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屬於非流動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入「非流動資產」的第一個項目。
企業的資產按其流動性不同,資產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又可分為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存貨等,非流動資產又可分為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固定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等。
Ⅹ 可供出售是流動資產還是非流動資產
可供出售是非流動資產。
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在本科目設置「減值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1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什麼是非流動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非流動資產相對於流動資產而言的一個概念,具有佔用資金多、周轉速度慢、變現能力差等特點。因此,其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也有特殊的要求。
非流動資產的核算內容主要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
由於該類資產佔用的資金多、企業持有的時間長,會對企業相互聯系的多個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產生影響,故而,對它們的管理和會計處理,應按照各自不同的特點,分別採用不同的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