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融資租賃期滿後承租人留購資產,未擔保余值怎麼處理
如果你是租賃公司,那就是租賃收入。
融資租賃期初,你的租賃收入的確認和計量中,就贏包括租金收入和預計殘值收益。無論最終是出租人持有,或者承租人持有,都算是你的租賃收入,當然,如果低於市價,只能說你總體是做虧了而已。
『貳』 未擔保余值科目是資產么
未擔保余值科目是資產
1、科目介紹:
未擔保余值資產類的會計科目
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1611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租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二、本科目可按承租人、租賃資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科目。
2、相關知識
未擔保余值: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計算應提折舊總額時,如果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不考慮殘值。如果不存在擔保余值,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殘值。
未擔保余值不是一級會計科目
『叄』 未擔保余值指什麼
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擔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
1611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租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二、本科目可按承租人、租賃資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科目。
三、未擔保余值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出租人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租賃款,在租賃期開始日,應按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與初始直接費用之和,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未擔保余值,借記本科目,按融資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和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貸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二)租賃期限屆滿,承租人行使了優惠購買選擇權的,企業(租賃)按收到承租人支付的購買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長期應收款"科目。存在未擔保余值的,按未擔保余值,借記"租賃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承租人未行使優惠購買選擇權,企業(租賃)收到承租人交還租賃資產,存在未擔保余值的,按未擔保余值,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存在擔保余值的,按擔保余值,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長期應收款"科目。
(三)資產負債表日,確定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科目。未擔保余值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的,應在原已計提的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融資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未擔保余值指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肆』 承租人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指的是什麼意思在提折舊時要考慮它們嗎有什麼影響嗎請舉例說明.小弟多謝求
為了維護出租方的經濟利益,如防止承租方過度使用資產等,出租方在出租資產時要求承租方對融資租入資產到期時的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因此產生了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兩個概念。 擔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 未擔保余值,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由於是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所以一般不考慮折舊問題 例:一台融資租賃設備,價值500萬元,租期為8年,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滿時它的公允價值為13萬元。租賃合同規定,承租方擔保8萬元。承租人的第三方擔保2萬元。出租人的第三方擔保1萬元。 則: (1)承租人擔保余值=8+2=10(萬元) (2)出租人擔保余值=8+2+1=11(萬元) (3)未擔保余值=13-11=2(萬元)
『伍』 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定義怎麼理解
當租賃資產的使用年限超過租賃期時,租賃期滿,資產就會有餘值。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避免資產在租賃期內過度耗用或損壞,如果租賃期滿資產由出租人收回,則租約往往規定承租人(或與承租人有關的一方)對資產余值進行擔保,稱之為擔保余值(Guaranteed Resial Value );
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
有時,擔保人並非對資產余值全額擔保,未擔保的資產余值稱為未擔保余值。一般情況下,租賃期滿,應對資產的實際余值進行評估,實際余值低於擔保余值時,擔保人應對這部分差額全額補償;當然,租賃資產實際余值高於擔保余值的,按照融資租賃的實質,這部分差額收益應歸承租人享有。對未擔保余值,承租人不負補償責任。
租賃資產余值的擔保情況不同,核算方法也存在差異:出租人對資產擔保余值應計入其最低租賃收款額內核算;未擔保余值則作為租賃投資總額,並單獨核算,租賃期內需經常檢查,如有減值,應確認為當期損失。對承租人而言,租賃會計中只需將擔保余值計入最低租賃付款額內,未擔保余值毋需反映。
擔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了促使承租人謹慎地使用租賃資產,盡量減少出租人自身的風險和損失,租賃協議有時要求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的余值進行擔保,此時的擔保余值是針對承租人而言的。除此以外,擔保人還可能是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如擔保公司。未擔保余值: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計算應提折舊總額時,如果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不考慮殘值。如果不存在擔保余值,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殘值。
『陸』 融資租賃中出租人的擔保余值的 現值 怎麼計算
直接用擔保余值乘以對應的復利現值系數計算得出的就是其現值了。
擔保人並非對資產余值全額擔保,未擔保的資產余值稱為未擔保余值。
(1)一般情況下,租賃期滿,應對資產的實際余值進行評估,實際余值低於擔保余值時,擔任人應對這部分差額全額補償;
(2)租賃資產實際余值高於擔保余值的,按照融資租賃的實質,這部分差額收益應歸承租人享有。對未擔保余值,承租人不負補償責任。
每次支付租金=[(租賃設備購置成本-租賃設備的預計凈殘值)+租賃期間的利息+租賃期間的手續費]/租期
(6)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未擔保余值擴展閱讀:
在租賃開始日,承租人通常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並將兩者之間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但是如果該項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可按最低租賃付款記錄租入資產和長期應付款。
這時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總額小於承租人資產總額的30%(含30%)。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融資租入資產和長期應付款額的確定,承租人可以自行選擇,即可以採用最低租賃付款額,也可以採用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這時所講的 「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是指租賃開始日在出租者賬上所反映的該項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
『柒』 在融資租賃業務中,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有何區別
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了促使承租人謹慎地使用租賃資產,盡量減少出租人自身的風險和損失,租賃協議有時要求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的余值進行擔保,此時的擔保余值是針對承租人而言的。除此以外,擔保人還可能是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如擔保公司。未擔保余值: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 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計算應提折舊總額時,如果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不考慮殘值。
『捌』 未擔保余值是什麼性質的會計科目
1611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租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二、本科目可按承租人、租賃資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玖』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折舊問題(擔保余值)
擔保余值就是說在租賃期結束的時候,承租方承諾以一定的價格來購買這個設備。這個價格就是擔保余值。而殘值的定義就是設備結束時其擁有的公允價值。
因此,在租入的資產計提折舊要減去擔保余值。這樣,固定資產隨著折舊的計提,到租賃結束時,剩下的價值就是擔保余值,就不必考慮殘值問題。所以不必折現。
站在出租方的角度,租賃結束時候的擔保余值收入必定是多個年度以後的收入,因此要折回到現在的時點。同理,站在承租方一樣的。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折舊視為企業所有,其折舊方法與所有固定資產相同,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計提折舊的方法有: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9)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未擔保余值擴展閱讀:
有時,擔保人並非對資產余值全額擔保,未擔保的資產余值稱為未擔保余值。一般情況下,租賃期滿,應對資產的實際余值進行評估,實際余值低於擔保余值時,擔保人應對這部分差額全額補償;當然,租賃資產實際余值高於擔保余值的,按照融資租賃的實質,這部分差額收益應歸承租人享有。對未擔保余值,承租人不負補償責任。
租賃資產余值的擔保情況不同,核算方法也存在差異:出租人對資產擔保余值應計入其最低租賃收款額內核算;未擔保余值則作為租賃投資總額,並單獨核算,租賃期內需經常檢查,如有減值,應確認為當期損失。對承租人而言,租賃會計中只需將擔保余值計入最低租賃付款額內,未擔保余值毋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