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的主題內容
1999年,福州市在舉辦第六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活動的同時,舉辦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成為福州市招商引資歷史上的第一屆海交會。99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在福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歐美客商熱情赴會,眾多海外客商紛至沓來,看好中國市場,其規模和層次超過歷屆,可謂盛況空前。據組委會介紹,全國63個城市代表團、23個國家駐華使領館的36名官員、100多個海外華僑社團、50多家世界五百強大企業、近 300家台灣高科技企業代表以及來自世界4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客商前來參加本屆招商月。據介紹,本屆招商月共安排87場主要活動,比去年增加22場;預計簽約項目可超過300項,總投資20億美元,協議外資17億美元,其中合同100多項,總投資6億美元。
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吸引了海內外892家企業前來參展,其中台灣參展企業達260家、展位610個,愛默生、愛普生等跨國公司參展達20家、展位78個。這些參展企業的高科技資質已全部經科委部門審查認定。本屆海博會將圍繞體現國際水平、突出科技招商、確保20萬參觀人數三大目標,開展高科技專家講座、市長早餐會等一系列活動。在1999年的海博會上,台灣高科技企業帶來了眾多新技術:台灣淡江大學的盲人張金順在榕城演示了他在全球首創的一套專為視障人士發明的電腦軟體,有了它,視障人也能跟常人一樣看電腦;巴掌大的E-book電子書,能存儲400多萬的文字和圖形資料;薄薄的等離子顯示器……不少剛剛走出實驗室的新技術借著海博會的平台,轉化成巨大的產能,幾年後,這些新產品已經飛入百姓家,成為再普通不過的日常消費品。在1999年的海博會上,全球第二大跨國連鎖企業麥德龍簽約進駐福州,總投資額2000萬美元。2000年5月28日麥德龍建成竣工,營業後年銷售額達10億元。2000年,沃爾瑪(福州)山姆會員店在楊橋西路破土動工,之後沃爾瑪又在福州開設了兩家門店。眾多跨國商貿巨頭搶灘榕城的結果是,市民買東西的選擇實在太多了 。 2000年,與第七屆招商月活動同時舉辦的第二屆海交會更名為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在世紀之交,集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推進海峽兩岸新技術交流於一體的2000年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於5.28在福州開幕。本屆招商月活動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承辦。該招商月已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和福建省最重要的對外經貿活動。至1999年底,福州市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共6093家,合同利用外資156.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0.4億美元,擁有各類投資區、開發區22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2.68億元增加到1999年的944.97億元。本屆招商月活動自5月11日開始籌備。從5月28日至6月6日將舉辦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市長論壇、網路項目招商、中國百城大串游、21世紀中國市場與跨國公司商業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以及工業、農業、商貿、基礎設施、旅遊、網路項目、土地批租等70多個招商專場活動。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有海峽兩岸及國外共700多個高科技企業參展,展位規模達1000多個。來自美國、加拿大等4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30多個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等4000多名海內外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2000年的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兩岸科技成果交易會是福州新千年首次招商盛會,海交會這個名稱從這一年浮出水面。2000年中國互聯網熱方興未艾,福州也推出了頗有創意的首次網路招商,得到了國內外網路投資商、融資商的熱烈響應,最終共簽約26個項目,融資金額達2.91億元,有9家企業落戶福州軟體園。中國電子商務的先行者、福州人王峻濤率一眾網路風雲人物集體亮相,他們成了榕城人心目中的英雄。 跨國公司的參與也是這一年的新熱點。沃爾瑪、惠普、愛普生、東芝、諾基亞等5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派出高層次代表參會,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等商業跨國公司紛紛搶灘福州。2000年海交會上,福州軟體園產業基地在風景秀麗的五鳳山正式揭牌。福州軟體園是繼北京中關村、東北阿爾派等軟體開發區之後的第九個國家軟體產業基地,規劃用地1000畝。今年海交會前,軟體園第四期建設將全部完成,最終福州軟體園的年產值將達到50億元~60億元,成為海峽西岸最重要的軟體業基地。 為期5天的第六屆中國海交會昨日在福州落下帷幕,其間簽約項目利用外資24億多美元、合同項目利用外資10億多美元,均創歷屆之最。據組委會介紹,本次海交會期間共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57項,利用外資24.27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208項,利用外資10.05億美元;協議項目105項,利用外資8.39億美元;意向項目44項,利用外資5.83億美元。
據介紹,合同項目和生產性項目仍佔大頭,其中工業項目簽約數和利用外資額分別占簽約項目總數的72.5%和57.5%。另外,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增資擴產項目、產業聚集項目和碼頭項目都有大幅增加,服務貿易項目也呈發展態勢。投資方仍主要來自港、台、東南亞、日、美等國家和地區,新增了西班牙、希臘、挪威等國客商。台灣館是本次海交會的一大亮點,近百個台灣企業和台資企業展出216個項目,其中首度亮相的金馬澎展區吸引了眾多的中外客商。台灣百家珍釀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江楨梁總經理在展會現場高興的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海交會,但感覺海交會特別熱鬧、熱烈,而且招商效果非常好。他說,全國各地很多的廠家都有和他們簽訂合同,其中北京、上海、廈門等地有40多家企業和他們簽訂了團購協議。他還希望澎湖和福建能早日通航。他說,那樣他的生意會更好做,而祖國大陸的同胞也更方便到澎湖看看外婆的澎湖灣。
本次海交會設置了500個國際標准展位,展出總面積11000平方米。202個海外華僑社團、34個台商團組、41個兄弟省市代表團、近百個著名跨國公司和上市企業代表以及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海內外客商參加了本次海交會。到展會現場參觀洽談的觀眾達到18萬人次,現場訂貨成交額約5億多元。另外,同期舉行的首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也在今天閉幕。累計出口成交額2560萬美元,內銷成交額6430萬元,其中來自港台、東盟、歐盟的定單占總成交額的80%。此外,民營生產企業也大放異彩,參展企業占總數的60%,成交額達到總成交額的70%以上。 第七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第二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昨天在福州展覽城圓滿落下帷幕。海交會期間福州市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42項,利用外資24.78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仍佔大頭,共209項,利用外資10.37億美元。商交會累計出口成交額達3052萬美元,今年海交會、商交會成果超過去年水平。昨日下午,組委會舉行閉幕式新聞發布會,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秘書長、市委副書記陳揚富在會上宣布本屆海交會、商交會圓滿閉幕。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作興主持發布會,海交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副市長梁建勇和商交會組委會副秘書長、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吳國盛,分別發布了第七屆海交會和第二屆商交會取得的各項成果和有關情況。
今年「5·18」活動順應天時,「海峽」特色得到了進一步凸現,特色更加鮮明。本屆海交會進一步加大對台經貿交流力度,實現了台灣農產品的首次「零關稅」直航福州,首次設立了台灣農產品展區,精心籌劃台灣館。台灣館除台灣農產品展區外,還設立金門、馬祖、澎湖展區,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區,台灣機械五金產品展區,台資企業名牌產品展區。台灣館內共有172個展位,另有44個重點台資企業展位安排在中心館。台灣(含台資)企業展位數占海交會總展位數的46%。台灣館整體展出規模和層次均超過歷屆。台灣農產品展區是媒體最關注、市民群眾最嚮往、人氣最旺的熱點區域,現場購買、觀賞、品嘗異常火爆。台灣農產品首次亮相榕城就呈現供不應求的良好開局,廣大市民迫切希望兩岸農產品貿易能盡快正常開展。台澎金馬展品齊亮相。在歷屆參展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今年金門、馬祖、澎湖方面組織更強大的參展陣容,金門貢糖、馬祖「八八坑道」白酒、澎湖甜醋等已打開福建市場,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兩岸農業合作展區集中展示了榕台農業合作成果,並重點推介了年初在福清成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此外,福州市組織了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對接研討會、海峽兩岸數碼科技和數碼娛樂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行海峽園開園儀式、「海峽西岸正春風」閩江大型文藝焰火晚會等高水平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到一批台灣政經界知名人士蒞會,以實際行動積極貫徹中央對台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 據統計,與去年海交會成果相比,福州市簽約項目利用外資超出510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超出3915萬美元。在福州市外資簽約項目中,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共87項,利用外資19.69億美元,項目數僅佔25%,利用外資比重卻高達79.5%;增資擴產項目明顯增加,共有73項,利用外資6.4億美元;農業成為簽約項目的新亮點,共38項,利用外資3.6億美元,其中直接以台灣名義投資的農業項目達11項;服務貿易業呈持續發展態勢,共簽約52項,利用外資2.56億美元;吸引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資又有新突破,新簽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資項目3項,利用外資7800萬美元。今年海交會簽約項目投資國別、地區愈趨多元化,投資外方主要來自港、台、東南亞、日、美等地區和國家。 此外,海交會期間全市共簽約內聯投資合作項目265項,總投資88.55億元,其中合同項目166項,總投資51.5億元。合作項目涵蓋基礎設施、機械電子、紡織、冶金、電力、農業和商貿等行業。(下轉3版)。海交會期間福州市外商投資企業動工投產項目共141項,合同外資6.29億美元,分別比增10%、27%。32項外資項目在海交會期間舉行動工投產儀式,合同外資2.54億美元,包括住友電裝、福順半導體製造、山崎實業、迅捷光電、金綸石化纖維、億源石材、棕櫚油等。此外,還有26個內資企業舉行動工投產儀式。 天津市、昆明市、長沙市、南寧市、江蘇鹽城市、北京順義區等兄弟城市、兄弟區代表團在海交會期間舉辦了招商專場,簽約投資合作項目53項,總金額達37.55億元。投資合作項目涉及機械、電子、基礎設施、農業綠色食品加工、商貿等行業。另外,截至5月22日,第二屆商交會累計出口成交額達3052萬美元,比上屆增長19.22%,內銷成交額達1.22億元,比上屆增長89.74%。據介紹,第二屆商交會我省出口成交主要呈現以下特點:港台、東盟成交活躍,來自港台和東盟的訂單占總成交額的80%;企業成交呈多元化,民營生產企業大放異彩,占參展企業總數的80%,成交額占總成交額的90%以上;名優產品受青睞,名牌商品獨領風騷,凡是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的「四新」產品普遍受到客商的關注。展會規模盛況空前。本屆海交會、商交會展位爆滿,人氣旺盛,布展水平、參展效果歷屆最佳,「海峽」特色鮮明,成為東南沿海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對台經貿盛會和商品交易盛會。今年海內外客商參會積極,來賓團組規模和范圍繼續擴大,共有37個兄弟城市代表團、11個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28個重點台灣團組、53個海外華僑社團、200多家著名境外企業和跨國公司代表以及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海內外客商應邀參展參會。台灣工商企業界和農業界參與面最廣,體現了廣大客商和社會各界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認同感。第七屆海交會主展設中心館和台灣館兩部分,企業參展熱情高漲,呈現五多:一是台灣企業多,台灣(含台資)參展企業117家216個展位,東南汽車、冠捷電子、華映光電三大台資龍頭企業全部參展;二是外國企業多,瑞典、日本、奧地利、泰國等國機構和企業展出34個展位;三是跨國公司和上市企業多,芝光照明、新大陸、日立科技、東北理光、力勁集團、燦坤電子等重點企業已連續多年參展;四是開發區多,組織全省38家開發區參展,設立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紡織服裝、旅遊區、港航物流七大板塊,集中展示福建省開發區20年建設成果;五是內聯城市多,閩浙贛皖經濟協作區成員和部分省會城市也積極組團參展,體現了海交會的強大凝聚力。 展會布展水平明顯提高。本屆海交會充分體現「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的設計理念,展區布局科學合理,館門、展區、展位設計突出高大恢宏的氣勢,全部按特裝布展。台灣館是歷屆海交會布展水平最高、展出效果最佳的一屆,得到展商和觀眾的普遍好評。據不完全統計,5天來前往參觀洽談的客商和觀眾人數突破30萬人次,現場洽談成交金額達8億元,取得歷屆最好成果。今年海交會期間,還有數十場大型經貿活動在福州舉行。2005中國(福州)現代物流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海峽兩岸數碼科技和數碼娛樂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首屆歐盟—海峽西岸經濟區商協會領導人會議、2005年亞洲紡織服裝發展福州高峰論壇、工業支柱產業暨工業集中區招商項目簽約會、農業專場招商會、土地專場拍賣會、空港工業集中區動工儀式等一批專場經貿活動,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商交會組委會還牽頭承辦了奧地利環保產品推介會、中國(福建)—德國萊法州經貿洽談會、大型連鎖商貿企業逆向采購會、汽車配件洽談會等大型活動。其中,逆向采購會成為商交會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有300多家供應商參加對口洽談,共簽訂訂貨意向合同4958萬元,現場成交訂單704萬元,162家生產商與商貿企業建立了經銷(代理)關系。盛況空前的展會也引起了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境外、國外和省、市及兄弟省市媒體100多家500多名記者參加了今年「5·18」活動的采訪報道。各類媒體累計刊播「5·18」信息2200多條,傳播面之廣,報道量之大,均為歷屆之最。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5·18」活動精彩紛呈,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文化娛樂活動,創作能力強、組織水平高,營造濃厚的喜慶氛圍,充分展示省會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良好形象。5月17日晚的「海峽西岸正春風」閩江大型文藝焰火晚會,是今年「5·18」文化活動最具觀賞性的精品佳作,共有近2000名重點內外賓和20多萬市民現場觀看,東南電視台、福州電視台進行了現場直播。現場燃放焰火規模之大、品種之多、歷時之長以及焰火與舞台節目的互動效果,均居歷次焰火晚會之最。特別是有我國最大的、直徑達300多米的巨型禮花彈以及堪稱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長達3000米的瀑布禮花,大氣磅礴、震撼人心,讓來賓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此外,福州市民族民間文藝晚會、優秀傳統閩劇劇目展演、「大愛暖千秋」大型詩歌舞樂劇文藝節目演出晚會、第三屆中國·海壇國際沙雕節、福州市第六屆美食旅遊文化節、中洲島啤酒美食狂歡節、第五屆「金龍頌」龍舟邀請賽、福州市工藝美術品「三寶」拍賣會等「5·18」系列文化娛樂活動也內容豐富、品位不俗,營造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福建先行先試、落實中央各項對台經貿政策使得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峽」特色更加明顯。22日,為期5天的海交會落幕之際,福建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朱清表示,此次海交會充分體現和落實了今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成果,在兩岸經貿合作上取得多項突破。
據福州市常務副市長梁建勇介紹,本屆海交會期間,福建率先在以下各項惠台政策上取得進展:一、率先擴大台灣農產品准入及「零關稅」種類和范圍。此次海交會是中央15項惠台政策農產品條款於5月1日正式實施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入境渠道和方式最多的一次展銷活動。共有13種台灣水果、9種台灣蔬菜、270多種台灣農(水)產品的深加工產品進入海交會展銷。二、率先恢復和啟動兩岸漁工勞務合作。海交會期間首批大陸漁工在平潭東澳碼頭順利登船,兩岸漁業界人士就完善兩岸對口民間磋商協調機制、保障大陸漁工和台灣船東正當權益以及加強交流、擴大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溝通和交流。三、率先實施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海交會期間,32名台灣居民在福州領到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進一步落實了5月9日福州市出台的《關於台灣居民在福州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的若干意見》,各縣(市)、區工商局均在登記窗口開辟「綠色通道」,為台灣同胞提供便捷服務。四、國家政策性銀行首次向福建省台資企業、台商投資區發放開發性貸款,4個涉台項目貸款總金額達15億元人民幣。這標志著去年底國家開發銀行和國務院台辦聯合出台《台資企業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暫行辦法》之後福建的相關貸款業務正式啟動,標志著國家開發銀行與國務院台辦為支持台資企業發展所開展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在福建進入實質階段。 2008年5月22日,第十屆海交會在福州結束,共簽約外資項目203項,利用外資1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6%,其中合同項目125項,利用外資9.5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3%。據福州市副市長梁建勇介紹,本屆海交會大項目投資規模超過去年,有55項千萬美元以上的簽約合同項目,利用外資7.5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02%,平均單項利用外資規模達1363.6萬美元。台灣在本次海交會上直接投資項目25項,利用台資1.69億美元,利用台資數超過去年。
梁建勇說,本次海交會投資領域涉及農業、工業、服務貿易業、基礎設施等行業,其中農業項目5項,利用外資1435萬美元;製造業項目117項,利用外資10.9億美元,占總數63.7%;服務貿易業項目53項,利用外資4.6億美元,項目數及利用外資額分別比去年增長15%和57%。本次海交會吸引了富士康科技、統一集團、台灣工業協進會等26個重點台商團組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26個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的124個重點商家代表團,包括甲骨文軟體、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聯華國際等知名企業。另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9個僑商團組和各地商會,共有近萬名海內外客商參加。
本屆海交會分為台灣城市映像展、兩岸光電機電產品展、兩岸動漫創意產業展3個展區。組委會介紹說,參展的台灣本島企業有近200家,為歷屆最多。第十屆海交會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貿促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18日在福州開幕。 主辦單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福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舉辦時間:2011年5月18日
舉辦地點: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將於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舉行。
本屆海交會將繼續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設展區面積75000平方米,總展位數3376個。主要設置有中心館、台灣館、「台灣個人游」推介展區、商交會展區、消費品全球采購交易會展區、海峽西岸經濟區暨協作城市映象展區等。
其中,台灣館展區,主要展示兩岸消費電子、數控車床、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民生食品等五大類產品。同時,首次在展區內設置台灣高科技智能家居專館,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建築師作品展。「台灣個人游」推介展區,主要宣傳福州列入第二批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旅遊試點城市,以擴大影響。
本屆海交會圍繞「對台交流、互利共贏」主題,立足於突出經貿特色、展示交易成果、注重項目對接,加強與國際機構、國家有關部委及相關組織之間的溝通與聯系,著力提升展會實效,努力將海交會打造成為「立足海西、聯結兩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經貿盛會。
㈡ 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的歷屆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回顧
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11月25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旅遊文化節於12月11日圓滿落幕。六十多項精彩旅遊活動在全省鋪開,除了作為主會場的廣州舉行的25項旅遊活動外,作為分會場的深圳、江門、汕頭和湛江也將舉行眾多的旅遊盛事。深圳有世界模特大賽總決賽、深圳旅遊組歌大賽、購物美食節、社區文化節、酒吧文化節等;汕頭有潮汕美食節,潮汕特色文藝表演、潮劇精品展演等;江門有中國(江門)僑鄉旅遊節系列活動;湛江有國際舞獅邀請賽、湛江紅橙旅遊文化節等;珠海有音樂派對、珠海首屆海洋文化節;韶關有首屆紅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首屆韶關國際茶禪旅遊文化節;清遠有清遠盤王節;陽江有陽江風箏節等等。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由國家旅遊局、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以「活力廣東、歡樂祥和」為主題,全面展現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在經濟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這是廣東首次舉辦規模盛大的國際旅遊文化節。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是當今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和旅遊大省,並日益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地和海內外遊客選擇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廣東首次舉辦規模盛大的國際旅遊文化節,意義重大、影響廣泛。旅遊文化節是一次旅遊的盛會,文化的盛典,更是全面展示南粵風采、廣東特色的盛典。文化節的成功舉辦推動「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為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和中外旅遊文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
2006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11月24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開幕,由國家旅遊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東省旅遊局、文化廳、僑辦、外辦和廣州、深圳、江門、湛江、肇慶等市人民政府承辦。主會場設在廣州和深圳,分會場設在肇慶、湛江和江門。於11月30日閉幕,閉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舉行。在為時一周的文化節期間,全省將舉辦德國巴伐利亞國際啤酒節、嶺南民間藝術匯演、花船大巡遊、泛珠旅遊大促銷暨國際旅遊展覽會、廣東群眾戲劇曲藝花會、「尋找廣東最美鄉村」評選等活動。同時,在全省各地的主會場及分會場將同期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包括廣州國際美食節、珠江燈會暨焰火晚會、湛江旅遊海鮮美食節、珠海2006珠海「愛與分享」沙灘音樂派對、汕頭第十二屆潮汕美食節、汕頭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和潮劇潮樂優秀劇(節)目展演、清遠英德國際英石文化旅遊節、2006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第八屆中國南嶺瑤族盤王節、湛江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湛江市工業博覽會、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茂名中國第一灘少數民族沙灘風情節、茂名山地風箏節、茂名冼太夫人文化節、韶關旅遊美食節等等80項大型活動。國際巨星成龍擔當廣東旅遊形象大使。旅遊文化節覆蓋了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等全省大部分地區,再次將嶺南文化展示在國際舞台上。此次文化節期間,20個大型旅遊項目現場簽約,涉及資金4.6億美元。泛珠地區九省(區)旅遊局負責人還聯合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旅遊合作備忘錄」,以加快推進該地區旅遊合作。本屆旅遊文化節由「2006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更名為「2006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特別是泛珠旅遊合作。
2007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由國家旅遊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開幕式於11月23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隆重舉行。隨後舉辦了旅遊招商會、旅遊大促銷暨國際旅遊展覽會、泛珠三角旅遊花車大巡遊、嶺南民間藝術展演、「友城之夜」、海外傑出華人廣東行等系列活動,全省各地分會場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節慶活動。
2008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於11月28日開幕。歷時7天,120多項活動中,除了保留開幕式、旅遊招商會、旅遊大促銷暨國際旅遊展覽會、旅遊花車大巡遊、海外傑出華人廣東行系列活動、友城之夜活動、嶺南民間藝術匯演等傳統精品項目外,還新增了「成龍和他的朋友們」廣州愛心演唱會、廣東開放論壇、天合聯盟航空產品推介會、網上旅遊文化節、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中國深圳大獎賽、韶關禪宗文化旅遊節等。旅遊文化節期間,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1000名境外嘉賓蒞粵觀摩開幕式;旅遊招商會吸引超過1000名境內外客商與代表參會,共簽訂投資項目112宗,吸收外資金額22.49億美元;分布在全省14個主分會場的140個獨具風情的活動項目向海內外嘉賓展示了「活力廣東」的無窮魅力,展示了廣東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了熱烈、和諧的節慶氛圍,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2009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將於11月13日至19日舉行,會期為期一周,在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開展170餘項文化旅遊活動,全方位展示南粵風采。由國家旅遊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省旅遊局、文化廳、外經貿廳、僑辦、外辦、港澳辦、台辦、省貿促會,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主會場設在廣州,從今年開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均設立了分會場,旅遊文化節首次覆蓋全省,其中梅州、汕尾、茂名、雲浮、東莞、江門、陽江作為新的分會場首次加入本屆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將從歷年的天河體育中心轉到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舉行,閉幕式設在廣州長隆歡樂世界。市場化運作也進一步深入,旅遊文化節閉幕式也首次轉為企業承辦,閉幕式晚會將於11月19日晚8:00在廣州長隆歡樂世界舉行,該台晚會由廣州長隆集團承辦。在隨後的一周里,旅遊招商會、「唱響廣東」2009旅遊金曲精英大賽、「老照片·新廣東」海外華人圖說南粵系列活動、首屆中國粵菜峰會、廣東旅遊推廣大使評聘活動、2009廣州金牌導游大賽等活動將在廣州主會場輪番上演。同時,各分會場也將舉辦一系列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多姿多彩、引人入勝的活動。屆時將好戲連台,高潮迭起,令您應接不暇,盡享旅遊文化盛宴。
此外,2009年的旅遊文化節在保留傳統經典項目如旅遊招商會、花車花船大巡遊、海外傑出華人廣東行系列活動、友城之夜系列活動、嶺南民間藝術匯演、廣州(國際)美食節等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注重挖掘本地特色旅遊文化資源,推廣「嶺南文化、活力商都、黃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旅遊品牌,著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和品牌項目。如旨在打造廣東「旅遊歌曲名片」、體現唱遊大結合的「唱響廣東」2009旅遊金曲精英大賽;以「鄉土、鄉音、鄉情」為主題、打造廣東華人華僑歸鄉旅遊精品線路的「老照片·新廣東」海外華人圖說南粵系列活動;以廣東與國際友好省州旅遊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的廣東·友好省州旅遊合作高峰論壇;推出「東盟」旅遊主題展區、台灣主題展區、國民旅遊休閑計劃展示區等多個主題展區的廣東國際旅遊展覽會暨海峽兩岸旅遊投資交流會;以弘揚嶺南飲食文化之精粹、傳播廣東美食天堂之美譽為主旨的首屆中國粵菜峰會等。本屆旅遊文化節將邀請國外友好省、州、國際友城等政府官員、駐華使節、海內外主要旅遊機構、旅行商社、新聞媒體記者、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文化藝術團體及中外客商前來參加活動,並將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廣泛開展宣傳推介,積極組織和招徠眾多的海內外遊客來粵旅遊觀光、投資考察。
2009年的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
據悉,2009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由國家旅遊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省旅遊局、文化廳、外經貿廳、僑辦、外辦、港澳辦、台辦、省貿促會,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主會場設在廣州,21個地級以上市均設立了分會場,開幕式設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閉幕式設在廣州長隆歡樂世界。目前已基本確定的各類活動項目總計170餘項,覆蓋全省東西南北中,全面展現廣東旅遊文化資源。
廣東十個值得一去的迷你島
荷包島 荷包島 山海相接,空氣彌漫草木清香
推薦理由
荷包島位於珠海市西南端,島上沒有如鯽的遊人,所以可說是一片難得的凈土。島上有大南灣、小南灣、大樹灣、籠統灣等12個海灣和大片的原始森林,海灘沙質細膩,是個放飛心情的好地方。 東澳島 水清沙幼,潛入海底探奇尋寶
推薦理由
東澳島位於萬山群島中南部,島上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2%。
島上目前最吸引人的項目是海底潛水,由專業潛水教練帶領遊人海底尋寶,樂趣無窮。 外伶仃島 石奇水美,伶仃洋上逐浪飛舟
推薦理由
外伶仃島雖然比鄰珠海,但不是著名的景點,少有外地遊客前往,也因此沒有過度開發,至今仍保持著最原始的自然風貌,非常適合一家大小靜靜享受海島假期。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釣螃蟹,出海捕魚漁家樂,外島浮潛窺探五光十色海底世界的新奇刺激,對平日忙碌工作少有時間休息放鬆的都市人極具誘惑力。 南澳島 碧海金沙,山林秀美歷史豐厚
推薦理由
汕頭的南澳島是一個山海合一的島嶼,除了有美好的海灘之外,還有山,有風車群美景,有海濱古鎮的風情,有古老的傳說和古建築。環繞著南澳島的是無處不在的美景。 三門島 天然原始,一灘彩石瑰麗多姿
推薦理由
三門島是另一個能望見清澈海水的小島。位於大海中央,也少了人類的污染,於是,多了幾分純凈。在這座小島上,雖然也沒有叫得上名號的景觀,但隨處走走,大海的美景卻總在眼前。 大甲島 自然清新,戲水踏浪看珊瑚
推薦理由
大甲島風光很優美,水清澈見底,眾多無名的小海灘有著美好的景觀,是純景觀取勝的海島旅遊之地。 上下川島 風光旖旎,椰林海灘漁歌唱晚
推薦理由
上下川島隸屬於廣東台山市,上川島森林茂密、獼猴成群;下川島千棵椰林、萬頃碧波。這兩個美麗的島嶼,以綺麗的海洋風情成為理想的海濱度假旅遊勝地。 海陵島 灘闊浪柔,抓魚捉蟹童趣十足
推薦理由
海陵島位於陽江市南部,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著名的閘坡旅遊度假區就在這樣一個土地平曠、綠疇千里、靈山秀水的小島上。 放雞島 水靜風輕,潛水網釣各得其樂
推薦理由
每年的5月到8月,是茂名放雞島的黃金歲月。在這段時間中,放雞島海水清澈見底,能見度最高,尤其是在淺水區,那裡的魚群和珊瑚更是清晰可見,讓人很想潛入其中。 東海島 灘長沙細,狂啖海鮮盡情盡興
推薦理由
湛江東海島是一個平坦而開闊的大海島。東海島的海灘長28公里,寬100- 300米,海灣呈新月形,僅次於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沙灘,因此,東海島的海灘應該算是全球亞軍,全中國第一長。
㈢ 旅遊產業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旅遊產業的基本特點:
1.綜合性
旅遊業是集行、游、住、吃、購、娛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產業,其綜合性是由旅遊活動的綜合性決定的。這種綜合性的特點,同一個旅遊目的地對旅遊業必須實行全行業管理。
2.經濟性
發展旅遊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取得經濟效益,旅遊業本身就是由旅行社業、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和交通客運業等眾多的以盈利為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構成的。因此,經濟性是旅遊業最根本的屬性,是旅遊業的核心和實質。
3.服務性
旅遊業為旅遊者提供的勞務是一種可以用於交換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而生產這種特殊商品的過程就是服務。
4.依賴性。
我們了解旅遊業的依賴性特點,要明確它是一個較為敏感而且脆弱的產業,同時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產業。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把它視為唯一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巨大波動,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5.帶動性
方能帶動其他直接或間接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產業全體的發展。所以是一業興、百業興。
6.外向性
現代旅遊業是一種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的人際交往活動,具有明顯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7.季節性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產業的季節性同該國或地區的旅遊活動密切相關,而且是旅遊活動的季節性所決定的。但是,游覽人文旅遊資源一般不受季節的限制。
(3)廣東旅遊產業投融資大會主題擴展閱讀
旅遊業的組成要素為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1、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2、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3、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旅遊業的重要性: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資料:網路-旅遊業
㈣ 「2012珠三角(廣州)產業投融資項目對接交流會」是個怎樣的展示會
就是讓企業和資金方能有個面對面的接觸吧!
說白了就是介紹大家認識認識!
你的項目好了,投資方就投了!投資方現在也在找項目。
更多投融資信息查看《投融資中國網》
㈤ 2017國際海島旅遊大會主題是什麼
9月21日—9月23日,2017國際海島旅遊大會將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島召開。
當前海島旅遊蓬勃發展,世界首次舉辦的海島旅遊大會花落舟山對其來說是一次機遇,有利於擴大舟山群島海島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進國際海島休閑旅遊目的地建設。
㈥ 廣東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東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是2014-07-3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新港東路畔江內街5號201、204房。
廣東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304584463B,企業法人沈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企業自有資金投資;企業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除外);投資咨詢服務;商品信息咨詢服務;向遊客提供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代理服務(不涉及旅行社業務);包裝服務;投資管理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東美麗鄉村旅遊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㈦ 旅遊產業的產業鏈
傳統意義上的旅遊產業要素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食住行游購娛」, 旅遊行業專家林峰認為,如今的旅遊產業要素已擴展為「食、住、行、游、購、娛、體、會(會議)、養(養生)、媒(媒體廣告)、組(組織)、配(配套)」,他們相互交織組合,形成了以下九個類別的行業,構成了一個緊密結合的旅遊產業鏈:
(一)遊憩行業:包括景區景點、主題公園、休閑體育運動場所、產業集聚區、康療養生區、旅遊村寨、農場樂園等的經營管理和運作的行業;
(二)接待行業:旅行社、酒店、餐飲、會議等;
(三)交通行業:包括旅遊區外部的公路客運、鐵路客運、航運、水運等,也包括景區內部的索道等小交通;
(四)商業:集購物、觀賞、休閑和娛樂等於一體的購物休閑步行街、特色商鋪、創意市集等;
(五)建築行業:園林綠化、生態恢復、設施建造、藝術裝飾等;
(六)生產製造業:車船交通工具生產、游樂設施生產、土特產品加工、旅遊工藝加工、旅遊衍生品加工、信息終端及虛擬旅遊等設備製造;
(七)營銷行業:旅遊商務行業(包括電子商務)、旅遊媒介廣告行業、展覽、節慶等;
(八)金融業:旅行支票、旅行信用卡、旅遊投融資、旅遊保險、旅遊衍生金融產品等;
(九)旅遊智業:規劃、策劃、管理、投融資、景觀建築設計等咨詢行業以及相關教育培訓行業。
一個旅遊項目,從最初策劃到規劃、設計、建設,再到對外營業,遊客來遊玩,需要以上各個環節系統緊密配合。旅遊產業具有跨行業的綜合復雜性以及多環節配合的服務消費特性,旅遊產品之間的相互依賴非常強,需要服務鏈各個環節的提升與質量保障。因此,旅遊產業更多的表現為一種「以旅遊業本身所包含的行業為基礎,關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中的衛生體育、文化藝術、金融、公共服務等相關行業的泛旅遊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