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初創公司融資規模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初創公司融資規模

發布時間: 2021-06-08 01:39:13

Ⅰ 初創企業如何融資

初創企業融資
首先,要找到好的合夥人,好的合夥人是創業成功的必備因素,也是投資人所關注的點。
其次,寫一份商業計劃書,商業計劃書是兼投資人的敲門磚,應該展示出自己項目的獨特性不可復制性,有明確的目標市場等等。
再者,把握好融資時機。融資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創業公司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融資上面,更重要的是關注公司的發展。另外,融資要記住關注融資市場的動態,才能把握融資時機。一般來說,如果市場好,大概融資三個月左右就能成功。
再者,設計好股權結構和股權。這能讓團隊更有戰鬥力和凝聚力,不要小看這一點。
最後,找到適合初創企業的投資人。融資就像相親,兩者只有合適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要記住,投資人帶來的不只是資本,還有豐厚的資源等等。

Ⅱ 初創企業如何融資才會更順利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創業的隊伍中,創投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投資人尋找好項目,創業者尋找靠譜投資人,但是,在初創企業當中,依然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但是融資不順利並不一定決定著創業的成敗。有投資人私下透露,如果收到100位創業者的BP,TA可能會挑選10位面談,然後再從中挑選1位進行投資。這就意味著,只有約1%的創業者才會獲得投資,所以創業者也需要面對現實,或許做好產品和市場應該排在融資的前邊。做好產品和市場之後,創業者還需要做哪些准備才能爭取在眾多創業者當中脫穎而出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呢?

畢竟能讓投資人追著跑的明星項目只是少數,如果你沒有那麼幸運,不妨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征服投資人吧。

Ⅲ 創業公司融資,股權如何慢慢被稀釋的

融資過程中,股權的稀釋總是難免的~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加盟公司時拿到的期權比例,並非最終公司上市時手中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隨著公司的不斷壯大,外部融資會不斷稀釋大家的股份。究竟最後能拿到多少公司股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的融資和期權池。 首先,創業者需要理解融資和股權轉讓的區別。
融資是企業融資,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的資金做大公司,投資人則拿到公司的一部分股權成為公司的新股東(即「增資入股」)。
而創始人轉讓出自己手裡的公司股權,其實質是股東的套現,股權轉讓的收益歸屬於股東個體而非公司,除非,該股東又將轉讓收益作為新的注冊資金再次投入公司,這樣的投入會導致公司股權結構的變化,與融資效果類似。
融資時,企業注冊資本增加,且原股東股權計稅成本不變;股權轉讓時,企業注冊資本不變,且原股東股權計稅成本調整。
融資帶來的股權稀釋
通常,一個不斷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輪的融資。
典型的情況下,企業根據融資輪數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初期 :股東自己出注冊資本金
天使輪:改革發展,天使投資人「看人下菜碟「
A輪:經過基本驗證,具有可行性
B輪:發展一段時間,公司還可以
C輪: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看到上市的希望
IPO:發展壯大,投資人要套現離場,大家都覺得該上市了。
第一輪天使輪融資在50萬-200萬之間。天使投資人也會拿走10%到20%的股權。接下來,公司的商業模式初步取得成效時,VC會投出A輪。A輪融資通常在500萬-1000萬間,同時拿走公司20%至30%的股份。下一輪(B輪)融資額進一步擴大,數目通常在2000萬-4000萬。當然了,公司要繼續發展壯大投資人們才會給錢。這時候,公司一般出讓10%到15%的股份。最後,公司進一步擴大,如果達到年營業收入2000萬以上,PE或其他戰略投資者會進一步投C輪,數額在5000萬左右。此時他們拿5%-10%的期權。
為了留住老員工和吸引新員工,公司會設立期權池,這也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份。每年,公司都要保證期權池占據一定的比例,來激勵員工們。員工們在加入公司初期,因為心裡清楚,公司其實是前途未卜,所以往往要求拿到較高比例的期權補償。而每一次給新員工發期權,公司創始人和部分老股東的股份就會被稀釋。
一個簡易的稀釋案例
例如:甲乙二人建立了企業A,他們兩人的出資比例為6:4,則此時公司的股權結構為:
一年之後,天使投資人來了,雙方經過評估,認為企業價值80萬,天使願意投資20萬,且要求在自己入股前,公司先拿出20%的股份建立期權池。
此時:
甲所佔的股份為:60%×(1-20%)=48%
乙所佔的股份為:40%×(1-20%)=32%
公司的股權結構為:
天使投資人入股後,他的股份:20/(80+20)=20%
甲的股份:48%×(1-20%)=38.4%
乙的股份:32%×(1-20%)=25.6%
期權池:20%×(1-20%)=16%
此時公司的股權比例如下:
此後(這里假定一個簡單的情形),A輪,B輪,C輪,IPO公司都拿出20%的股權份額給新的投資者。其中較特別的是:A輪投資人仍然面臨較大的風險,一般A輪投資者會跟公司簽署協議,如果在B輪融資時,公司估值達不到某一個特定值,就必須保持A輪投資人的股份不被稀釋,僅稀釋A輪投資前的股東股份。
這樣,公司各個階段的股權比例如下:
老員工和舊股東的期權稀釋過程
每一次新一輪的外部融資進來後,隨之而來的期權池的調整和新的投資者的權益都會使老員工和原有的投資者手裡的股份被同等的稀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員工手裡期權的價值反而是增加的。例如:一個員工在公司種子輪融資後加入時拿到了1%的期權,但是公司在A輪融資後,他手裡的期權只剩下0.6%。但公司的價值其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即便是公司創始人,經過了多輪融資和期權池調整後,最終手裡剩下的股權比例也大為減少。例如一個創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初有60%-70%的股份,上市後可能手裡只有20%-30%的股份。
為了防止股權稀釋而導致控制權大大減少,創始人們可以採取特殊的股權設計,以起到類似Google,Facebook的」雙層股權結構」的效果,保證自己對公司的發展占據主導。
如果公司資金鏈有問題,財務總是不順暢,那麼公司需要以相對較低的估值來融到更多的資金。這樣的話,老員工和原有股東的股份會被稀釋的更厲害。
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期權的稀釋在員工的工作Offer上也能體現。以一個中級軟體工程師的offer為例。他在不同階段加入公司時,能夠拿到手的期權比例都是不同的。如果該工程師選擇在A輪融資前加入公司(此時公司有5-20個員工),那麼他大約拿0.27%的期權;如果該工程師等到公司快要B輪融資前加入(此時公司有20-50個員工),則他會拿到0.084%的期權。C輪融資之前加入公司的員工,可以拿到0.071%的公司期權。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一個職位,越往後加入公司,能拿到的期權越少。這是因為,除了因公司融資和增加期權池帶來的稀釋效應外,越往後加入公司的員工所需承擔的風險也在減少。「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似乎是一個社會中普遍通行的法則。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公司通過設立期權池的方法給員工做股權激勵,雖然CEO自己手中的股份被稀釋掉一部分,但此舉留住了關鍵人才,且吸引了優秀的人才加入公司,長遠來看是值得的。如果吝惜股份,則較低的薪酬禮包吸引不了最好的員工,對公司的負面效應不小。
小結
一個股份逐漸稀釋的模型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個過程。稀釋不一定是壞事。籌集資金,把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能做到這一步的話,稀釋股份就很值得。公司持續的市值增加帶來的收益會遠高於出讓的那一小部分股份的價值。換句話說,讓出一小塊蛋糕,然後換取整個蛋糕的一步步做大。

Ⅳ 我想問一下,就是創業公司想要融資的時候,如何計算融資多少合適呢

需要融資多少得根據你公司的經營規模來決定,融資一般都分為三期,首期融資基本上都是為了做成一個區域性樣板,比如你想在一個省內做成功案例,你需要多少才能做成,還有你的股權賣什麼價格合適也和重要,別讓人家隨便出點錢把你給控股了

Ⅳ 創業公司融資時如何估值

估值對於所有初創公司來說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這不但牽涉到創始人對於自己項目的評估,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投資時對天使投資人的占股評估。天使投資一般的范圍在100萬美元到300萬美元之間,創始人可以將自身因素作為主要考核標准來估值。創始人之前的創業經驗,本身的信譽是估值里佔比最多的部分。

另外,公司的發展階段不同估值也會不同,是只有一個想法,還是已經開發出了產品,又或是產品已經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創業者在估值時切記不能過高的評估自己的項目,因為這極有可能造成項目因融資失利而失敗。除此之外,若創業者選擇在天使輪這輪做出一個很高的估值,那在下一輪就需要更高的估值。所以,創業者是否能提供一個合理的估值是非常關鍵的,估值不是越高越好,合理就行。

Ⅵ 融資規模的把握企業的融資規模的方法

由於企業融資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業在籌集資金時.首先要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籌資過多,或者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如果企業籌資不足,則又會影響企業融資計劃及其他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確定籌資規模一般可使用經驗法和財務分析法。
經驗這是指企業在確定融資規模時,首先要根據企業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的不同性質。優先考慮企業自有資金.然後再考慮外部融資。二者之間的差額即為應從外部融資的數額。此外,企業融資數額多少,通常要考慮企業自身規模的大小、實力強弱,以及企業處於哪一個發展階段,再結合不同融資方式的特點.來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比如,對於不同規模的企業要進行融資,一般來說,已獲得較大發展、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股份制企業,可考慮在主權市場發行股票融資;屬於高科技行業的中小企業可考慮到創業板市場發行股票融資;一些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則可考慮銀行貸款融資。再如,對初創期的小企業,可選擇銀行融資;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業,可考慮風險投資基金融資;如果企業已發展到相當規模時,可發行債券融資,也可考慮通過並購重組進行企業戰略融資。財務分析法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管理狀況,從而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由於這種方法比較復雜,需要有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籌資決策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運用。使用該種方法確定籌資規模,一般要求企業公開財務報表,以便資金供應者能根據報表確定提供給企業的資金額,而企業本身也必須通過報表分析確定可以籌集到多少自有資金。

Ⅶ 創業公司A輪融資多少

A輪融資額是沒有定值的,根據股權、市場前景、團隊組織、盈利模式、回報率等,評估機構會制定詳盡的投資表,來幫助融資機構進行評估公司市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17年的公司,A輪融資額平均值在2500W左右,可以根據這個數據,考量一下自己公司的情況,進而博取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