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利在北京有公司嗎研發部門在哪個地方
伊利的酸奶事業部現在在北京。酸奶事業部的研發部門在伊利的北京密雲廠,但是就要搬到呼和浩特去了。
2. 伊利集團如果再融資適合採用什麼樣的籌資方式
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使各種資金來源和資本配比保持合理的比例,既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經營績效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
3. 伊利四大發展期是哪年
伊利概況: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企業。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一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2005年躍居全國第一位。中國有四大黃金奶源帶:內蒙奶源帶、東北奶源帶、華北奶源帶、新疆奶源帶。伊利在這些地方都無一例外地成了主角。
截止目前,伊利集團擁有優質牧場近200個,可控良種奶牛超過200萬頭。在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中,為了解決農民養牛資金困難的問題,伊利為養奶牛戶累計發放奶款150多億元,以滾動的方式累計向農戶發放購牛款近20億元;為確保乳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伊利一次性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防疫工作補貼和疫病防治;設立了2000多萬元的風險基金,補償奶農在養牛過程中的意外損失,從而解除奶農的後顧之憂。
伊利的技術創新:
伊利在行業首創三級研發體系,一級研發體系是與國家重要科研部門合作,對重大的基礎課題進行研究;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的技術中心,對產品和技術進行前瞻性的研究;三級研發體系是事業部的研發人員,他們的研發重點更側重於針對消費者的研究。
2006年6月,伊利集團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家被批准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乳品企業。
2006年伊利集團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第二批全國企事業專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這是乳品行業內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5年伊利集團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建成了國內唯一一個中外乳業專利信息平台;伊利集團與自治區科技廳聯合組建了國內第一家乳業研究機構——內蒙古乳業研究院。
2004年,伊利集團技術中心被確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伊利集團擁有世界一流的質量標准體系和管理制度,在質量管理方面強調「質量零缺陷」,並在行業內率先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這些為伊利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提供了安全屏障。
北京奧運會將成為伊利發展歷程的一個全新起點,是伊利品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乳業迄今為止取得的最高成就。
伊利的社會貢獻:
伊利集團通過積極納稅,為社會承擔責任,為國家貢獻更多財富:十多年來,伊利集團納稅總額接近50億,是乳品行業公認的納稅狀元。此外,在伊利集團的帶動下,五百萬奶農走上了致富路。伊利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基地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基地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伊利還有計劃有戰略的推進社會公益活動。伊利集團已經累計投入近4億元用於各項公益事業,這在行業內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今後幾年全力支持、宣傳奧運,已經成為伊利集團的頭等大事。
牽手奧運領跑中國乳業:
2005年11月16日,伊利通過了全球最高標準的檢驗,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並且在2006年4月14日又成為2005-2008年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乳製品合作夥伴。
伊利牽手北京奧運,是中國乳業的至高榮譽。因此,伊利集團充分利用奧運良機,把伊利對北京奧運的責任和使命,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宣傳奧運,支持奧運,幫助民族和國家奉獻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盛會。
4. 伊利股份在為上下游合作夥伴提供金融扶持方面的成果有什麼
產業鏈金融:截止2017年3月底,伊利為1900餘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計融資金額近72億元。
5. 伊利集團與科拿公司簽署了什麼合作
伊利集團與科拿公司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並表示,未來將在貿易合作基礎上,圍繞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產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6. 伊利集團總部技術中心研發工程師待遇怎麼樣
蒙牛的喔所知道的還是挺豐厚的待遇。伊利的就不是太清楚了。做食品的工程師要比做化工的好多了。起碼工作環境好很多
7. 伊利股份在國際創新研發領域有哪些成果
伊利股份的創新對於行業最大的貢獻是其布局的全球創新網路突破了「點對點」國際合作形式,開創了「多點合力」的智慧集群,使中國乳業第一次做到了集聚全球頂尖智慧。在美洲,主導實施了全球農業食品領域的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在大洋洲,與紐西蘭林肯大學合作開展基於乳業全產業鏈的科技研發;在歐洲,依託歐洲研發中心聚焦中國母乳研究、食品安全等戰略性課題。這些創造性地激活全球創新能力,最大程度釋放全球創新價值。
8. 伊利招應屆碩士畢業生的研發人員嗎待遇怎麼樣蒙牛呢
招聘肯定是招的,不過具體情況建議在智聯招聘或前程無憂網上搜搜,這種行業比較特殊。
9.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伊利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中國乳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縮影。從上個世紀50年代僅95戶養牛專業戶組成的「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發展成為今天中國乳業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伊利近五十年頗具傳奇色彩的發展歷史,不僅成為了中國乳業的一面旗幟,還開創並引領了中國乳業的「黃金十年」。伊利又通過奧運與世博,將中國乳業帶上了世界舞台。
1956年——伊利雛形形成 呼和浩特回民區成立養牛合作小組,到1958年,改名為「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擁有1160頭奶牛,日產牛奶700公斤,職工人數117名。它就是伊利的前身。
1970年——奶牛場改名為「呼市國營紅旗奶牛場」。
1993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改制 1993年2月,由21家發起人發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伊利集團,並於1993年6月14日更名為「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9年——伊利集團成立中國乳業第一個液態奶事業部,帶領中國乳業全面進入「液態奶時代」。到2000年,伊利集團實現全國同行業利稅第一。
2003年至2004年——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同年,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2005年——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首家突破百億元的企業,也成為第一家真正有能力同時覆蓋全國市場的乳品企業。
2005年11月16日——牽手北京奧運會,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准、為奧運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2009年5月25日——牽手上海世博會,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准、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2010年——伊利董事長潘剛提出「綠色產業鏈」的發展戰略。同年,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
2010年12月20日——伊利集團品牌升級,公布新的標識、品牌主張和企業願景。伊利集團以「滋養生命活力」為新的品牌主張,向「成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團」的願景邁進,提供健康食品,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2012年8月——牽手倫敦奧運會,再次成為中國奧委會合作夥伴,連續8年成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唯一指定乳製品,不斷強化「不僅是健康食品提供者,更是健康生活倡導者」的品牌定位。
2014年7月9日,伊利集團在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14年全球乳業20強》報告中躍升至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