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和融資的區別:
一.從定義上看:
融資的定義是: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投資的定義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二.從廣義和狹義看融資:
從狹義上講,融資(financing)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三.從特點上看:
1、投資是以讓渡其他資產而換取的另一項資產;
2、投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之外持有的資產;
3、投資是一種以權利為表現形式的資產;
4、投資是一種具有財務風險的資產。
5、投資周期很漫長一般為5-10年,不漫長的叫投機。
四.從形式上看融資形式:
五.從注意事項上看:
1、創始人股權分配平均,股權過於分散
2、關注錢而忽視了資金背後的投資人
3、兼職創業希望融到錢後再全職
4、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
5、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
6、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
7、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
8、外部股東控股
9、盲目樂觀估值過高
拓展資料: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資料參照:投資--網路;如何區分投資和融資?----金融界
⑵ 融資類信託與投資類信託有什麼區別
區分融資類信託和投資類信託上,一般重點分析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資金用途,集合信託所募集的資金是通過什麼方式參與到融資方的項目中,如果能形成明確的債券債務關系,那麼屬於融資類信託。
第二:風險控制措施,如果信託產品的融資方有清晰的抵押擔保物和質押率,那麼屬於融資類信託。
第三:還款來源,如果信託產品的還款來源與抵押物關聯性不大,融資方以抵押物以外的其他來源進行還款,認為屬於融資類信託。
其次,通過我們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考慮項目融資方和資產質量等因素,僅從產品屬性和結構上看,因為信託結構相對簡單,信託收益來源相對清晰,融資類信託的固有風險要低於投資類信託,但是具體信託項目的風險除了信託屬性外,還要綜合分析。
⑶ 政府投資基建類信託
區分融資類信託和投資類信託上,一般重點分析以下三個要素。第一:資金用途,集合信託所募集的資金是通過什麼方式參與到融資方的項目中,如果能形成明確的債券債務關系,那麼屬於融資類信託。第二:風險控制措施,如果信託產品的融資方有清晰的抵押擔保物和質押率,那麼屬於融資類信託。第三:還款來源,如果信託產品的還款來源與抵押物關聯性不大,融資方以抵押物以外的其他來源進行還款,認為屬於融資類信託。其次,通過我們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考慮項目融資方和資產質量等因素,僅從產品屬性和結構上看,因為信託結構相對簡單,信託收益來源相對清晰,融資類信託的固有風險要低於投資類信託,但是具體信託項目的風險除了信託屬性外,還要綜合分析。
⑷ 融資性資金信託是什麼哈
融資租賃資金信託業務介紹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供貨商)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融資租賃實質上相當於出租人提供融資便利,承租人分期付款購買租賃物。融資租賃一般包括直接融資租賃、聯合融資租賃、轉租賃、售後回租和杠桿融資租賃等類型。
在目前法律框架下,融資租賃資金信託是指信託投資公司利用資金信託計劃這個融資手段,把資金信託計劃所募集資金運用於融資租賃業務的一種資金信託業務。
融資租賃資金信託的作用 http://www.666law.com
⑸ 百瑞信託的"恆益123號集合資金信託",收益10.3%,多盈網上看到是工商企業融資,如何看清土地抵押的好壞
土地抵押是信託常用增信方式,由於有實物進行抵押,且抵押率常常低至30%~50%,受到了投資者的普遍青睞。土地抵押,增信效果好嗎?背後有何風險?以下將為您揭曉信託土地抵押的四類風險。
1)評估風險
信託宣傳書中廣為引用的抵押率,是用信託融資金額除以土地評估值,一般在30%~50%,越低越安全。這個指標確有意義,但不容忽視的是土地使用權的評估機構經常是被信託公司所聘,在信託公司屬性由「受人所託、代客理財」蛻變為「受人所託、為人融資」的當下,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是否值得信賴,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土地質押通常牽涉土地所在地的房地產市場狀況,投資者最好對當地房地產市場有所了解,有條件的投資者甚至可以對抵押土地進行實地勘察,而不能光聽信被信託公司「收買」的評估公司。
2)融資人無法還款時變現有風險
土地抵押作為增信方式,最極端的情況是面臨融資人無法按期還款,土地被迫變現的風險,但由於土地為大宗物品,一旦抵押清償短期難以找到合適的買家,這樣勢必造成抵押物出現因急於變現帶來的折扣風險。另外,融資人到信託公司申請辦理抵押貸款的土地,多數是處於城市有規劃但尚未大規模開發的土地。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偏僻,此類土地在變現時有較大難度。信託收益一般是8%~10%/年,如果半年後才將土地變現,那麼投資者的損失就是4%~5%的利息以及半年的流動性。
3)土地閑置2年將被無償收回
土地閑置一年需繳納土地閑置費,閑置二年可能被無償收回,而信託一般以2年期為主,須特別留意開發商資金鏈狀況,謹防開發商資金面惡化造成土地閑置2年的極端情況。
4)新增房屋優先受償權不在質押權人(投資人)
許多投資者或許會想,信託融資為房地產開發商服務,支持其建房,在房屋開發完工後,即可賣房還款,一旦銷售不濟、發生違約,信託公司可以通過土地抵押合同將樓盤拿來變現。但土地抵押變現收益和新建房屋變現收益各有歸屬的,質押權人只優先享有前者,房屋抵押權人優先享有後者,如何分割是土地抵押變現面臨的第四道風險。
土地使用權是比較特殊的一種抵押物,各種風險不容忽視。因此,土地抵押信託若非和房地產開發、項目公司「股權類」設計相結合,保障能力並不強。
⑹ 應收賬款投資集合信託計劃對融資方來說,有什麼意義
應收賬款投資集合信託計劃發行的最大意義是緩解了融資方的資金壓力。
應收賬款投資集合信託計劃的發行有以下優勢:
1、有效解決融資方針對融資缺少抵押物的問題;
2、盤活融資方的未來收益權;
3、縮短融資方的經營周期;
4、擴大經營所謂的資金杠桿。
補充:應收賬款投資集合信託計劃是一種不錯的融資方式,比較適合大型企業的上下游。但是也存在著應收賬款確權難度較大的瑕疵。
⑺ 集合信託融資的有哪些特點
資金來源多元化。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資金,社會理財資金,風投資金,有助於改善目前中小企業過度依賴銀行貸款的困境,通過政府引導,將社會資金合法浮出水面,名正言順地為中小企業服務。 信託融資資金使用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傳統的企業融資以銀行融資為主,貸款難現象較為突出。集合信託是通過發行信託直接向社會籌集資金,在融資期限、規模、利率等方面較銀行貸款寬松,而且資金使用受限也較小。同時相對於銀行貸款,信託貸款能幫助中小企業部分解決固定資產貸款困難的問題。 前期費用少,籌集周期短。信託融資中企業需要支付的前期費用少,而銀行貸款和發行證券,企業需要承擔高額的律師費,手續費,項目評估費等前期費用。信託產品籌資周期短,與銀行和證券的評估、審核等流程相比,信託融資速度快,這對於資金本來就捉襟見肘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可以成批操作。目前中小企業集合信託可以同時為多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可以為企業節省一部分籌資費用,獲得規模經濟效應。 有利於企業積累信用,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企業參與集合信託,意味著獲得了擔保公司,信託公司和投資者的認可提高了企業的市場關注度。幫助企業積累信用,有利於銀行貸款的跟進。幫助企業接觸VC,獲得股權資金。風險機構可以挖掘有增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在債券基金到期後為其提供後續融資,實現「債權先行,股權跟進」的融資目的,從而有利於企業獲得其他金融機構的支持。 改變傳統產品結構、通過分級設計,優化配置效率。中小企業集合信託根據不同市場主體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利用信託形成不同風險承擔機制,向不同的人轉移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提高了整體抗風險能力。劣後資金部分無擔保設計,使得包括擔保等參與各方,都置身於理性和商業規則環境中,從而營造了一種商業機制,使得各方均按照各自的商業規則參與運營,結果各方共贏。這種風險分級設計,使得集合信託可以選擇更多看似風險較高但成長性好的企業進行嘗試。 風險控制比較完善,資金使用可靠性強。信託運作方式比較成熟,加上特有的風險隔離功能,因此集合信託融資風險安全可控。中小企業集合信託擁有比較完善的貸前審查、貸後管理的風險管理治理,每個入選企業,需經過3次遴選才能入圍:第一次,有信託顧問從申請的企業中篩選出基本面良好,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每個申請的企業都要滿足必備條款;第二次擔保公司通過對企業資產狀況的調查與分析,要求風險較大的企業以其房地產抵押提供擔保;第三次由信託顧問聯合政府、銀行、擔保公司、風投組成的評委會確定最終的企業名單。這樣經過層層篩選,在源頭上降低了項目風險。在貸後管理上,信託顧問定期對貸款企業進行調查,收集反饋意見,了解企業資產狀況和經營情況,如發現可能引起違約的不利因素,可以提前收回貸款或者其他措施切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