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預付款融資概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預付款融資概念

發布時間: 2021-06-07 18:19:25

1. 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的理解和區別

一、預付賬款是公司付了錢,沒有收到貨物或只收到部分貨物。

1、預付賬款的賬務處理: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企業因購貨而預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購物資時,根據發票賬單等列明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付金額,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3)補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也可以將預付的款項直接記入「應付賬款」科目的借方,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

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企業應按預計不能收到所購貨物的預付賬款賬面余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轉入」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除轉入「其他應收款」科目的預付賬款外,其他預付賬款不得計提壞賬准備。

「預付賬款」科目應按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預付賬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實際預付的款項;期末如為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補付的款項。


做會計分錄為:

銷售未實現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預收賬款

銷售實現時,

借:預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不單獨設「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預收的賬款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在「應收賬款」的貸方登記收到的預收款數額: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應收賬款

發出貨物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若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應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小規模企業不需要記)

(1)預付款融資概念擴展閱讀:

一、預付賬款的業務流程

1、采購提出預付款申請。

采購員在遇到需要預付款的時候,會提出預付款申請。因為財務管理系統是一個單獨的系統,沒有跟進銷存系統進行結合。所以,這個預付款申請的話,需要采購手動提出。

一般采購員會填寫一張預付款申請單,有相關領導簽字確認以後,拿到財務,讓財務人員付款。財務人員看到這張預付款申請單的時候,在系統中輸入相關的單據內容,並進行付款。

在系統中操作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問題。

1)單據類型的選擇。為了與其他正常付款進行區別,在財務管理系統中,一般為預付款業務設置了一個特殊的的單據,即「預付款單據」。這個單據跟其他單據的區別在於,系統在開立普通付款單的時候,會去查詢這個預付款單據,看看有沒有未結賬的預付款單,若有的話,則會提示用戶。

其實,從財務管理上來說,預付款跟其他付款也有一定的區別。

因為預付款是其他的資產,而不是負債。所以,無論從實際操作上來考慮,還是從財務理論上來說,把兩者進行分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財務管理系統,在單據上不做區別,但是,會有一個付款類型欄位來進行分類。道理也是一樣的。

2)最好在註明具體的采購定單號。因為財務管理系統沒有跟其他的系統相關聯,所以,預付款單只能夠財務部門自己開立。在這開立的過程中,要注意寫明具體的采購定單號碼。這主要是為了後續沖銷作業的方便。

因為在沖銷的過程中,一般都是要對應到具體的采購定單上,而不是只要供應商對,什麼采購定單都可以沖銷的。

若在這里註明采購定單的話,那在沖銷業務的時候,就可以一目瞭然的知道,這張預付款單是針對哪張采購單的。用戶在選擇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方便。

最後,還要注意一點,就是這張預付款單據的沖銷狀態。剛開立預付款單據的時候,這張單據的沖銷狀態顯示為「未沖銷」。這個欄位一般不能手工維護,而是根據下面的沖銷業務進行自動的更新。

2、付款單錄入。

到了實際付款的時候,采購人員在填寫付款申請的時候,一般會提交多張單據。如公司采購單、公司收貨單、供應商發票。若有預付款單的話,也會附上預付款單據。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發票的問題。現在大部分企業的操作習慣是,供應商在收到預付款的時候一般不開發票,而是要等到貨款結清的話,一次性開發票。

當然,具體如何操作,還是要企業跟供應商之間進行協商。若有多張發票的時候,為了後續稽核的方便,則要在發票管理中或者付款單中輸入多張發票號碼。

二、預收賬款核算內容

1、借方發生額(表示預收賬款減少)

與收入同步確認的應收未收款項、已核銷壞賬客戶確認恢復付款能力、從「應收賬款」科目轉入、從「其他應收款」科目轉入、因應收票據到期未付款而轉入、帖現商業匯票到期未付款轉短期貸款、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保險費;

2、貸方發生額(表示預收賬款增加)

預收客戶之預付款項、收到的營業款項、預收的商業匯票、以存貨清償應收賬款、以股權清償應收賬款、以債權清償應收賬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清償、已經確認之壞賬損失、因債務重組損失的款項、「應收賬款」或「其他應付款」科目轉入

3、期末余額

預收賬款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向購貨單位預收的款項,期末借方余額屬應收賬款性質,反映企業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

2. 什麼 預付融資

預付融資是銀行以客戶與上游廠商簽訂的商務合同為基礎,通過簽訂三方協議,為客戶提供預付款融資,包括先票後貨業務、擔保提貨業務、未來貨權質押開立信用證業務。其中先票後貨和未來貨權質押開證業務在上游廠商發貨之後一般會會轉為動產抵質押。
預付融資具有以下三個共性的功能特點:
1、利用銀行融資支付貨款,減少自有資金佔用;
2、利用預付結算方式批量定購,取得優惠價格,擴大盈利空間;
3、融資手續簡便,無需提供其他抵質押物或保證擔保。

3. 預付款融資項目什麼意思道口貸上看到的

預付款融資是供應鏈金融常見模式之一,采購商在向核心企業采購商品時,往往是先預付一部分貨款的,然後核心企業發貨,采購商賣貨後支付尾款。采購商可以憑借長期合作的采購單先融資支付采購預付款,等銷售完回款再歸還預付款,還款比較穩。

4. 預付賬款的借貸方分別表示什麼啊怎樣理解才比較好

預付賬款是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的款項,屬於資產類科目。

借方表示增加,比如看好一個設備,准備購買,這時,你跟銷貨方先訂購貨合同,按照合同規定,先付給對方50%或者100%的貨款,這時,你賬上的「預付賬款」增加。

借:預付賬款--xx公司。

貸:銀行存款 / 庫存現金。

貸方表示減少,比如,上面的例子,你交了錢之後,銷貨方給你發貨,n天之後你收到貨物了,清點之後入賬,此時就要做。

借:固定資產--xx設備 / 原材料(等等)。

貸:預付賬款--xx公司。

這個就是「預付賬款」減少,計入貸方的意思。

5. 請問什麼是融資及其具體的方式分哪幾種

什麼是融資?
對法人(主要指經濟企業)來講,融資就是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對自然人來講,融資就是借錢。

具體的方式分哪幾種?
1、債券股票
證券投資相比,債券投資一般較便宜也較容易找到。如果選用債券投資,你每月還需償債,無論你的現金流是否為正。
證券投資人在早期只期望有較少的回報或不指望有回報,但希望了解公司發展的詳細情況。他們向具有高回報的冒險事業下了賭注。因此,投資人期待著目標的實現,並希望企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債券融資一般適用於所有類型的企業。證券融資通常僅限於具有高速發展潛力的企業。
2、天使資金
天使是指那些構成大部分『非正式」風險資本的單個私人投資人。這些投資人通常將他們的錢投資在附近地區(大約50英里左右)。他們投資數額往往比較小($ 25,000~$ 250,000),並且你很難找到他們,因為他們既沒有網路聯系,也不屬於商業協會。
3、風險投資基金
這種基金的管理者被圈內人士親切地稱為「風險投資家」。這個稱謂也許不太恰當,但它卻常常反映了真實情況。這些投資人在尋找巨額回報,而不僅僅是較好的回報。獲得風險投資是極其困難的,申請風險投資的企業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這些風險投資基金每年收到成千上萬個申請,而最終只有兩個或三個企業獲得風險投資。
這些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員擅長於發現能產生珍珠的牡蠣。他們通常十分精明,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極端自負。對付他們你要小心行事。如果你有其它辦法,最好求助於另一種方法。但是如果你對企業的未來信心實足,也不妨和這些投資高手們合作一番。
4、合資或戰略合夥
下面是具有類似興趣的兩家公司基於共同需要的結合點:
○他們有錢……你有計劃
○你有產品……他們有銷售商
努力嘗試,找出和你興趣相似的公司。這當然需要更多的調查研究,而不僅僅是申請貸款這么簡單。大多數的合作夥伴會在你的公司注入20到40%的股份。不要只想著怎樣贏得投資,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創意。在閱讀你的商業計劃之前讓你的投資合作夥伴簽署一個創意或技術保密協定。
商業票據
這是一種短期的債券融資工具,發行期限為2到270天。這是一種承諾式的票據,將其面值打折扣之後才是其真實價值。這些票據通常有信用證或其它形式的信用保證。公司可以用財產作抵押,以獲得信用保證書並將其杠桿成為商業票據。
5、信用證
銀行作為你的代理人向你的投資人轉遞的信用證明,以其作為你將來支付的保證。如果你不支付,銀行將向投資人支付。銀行會依據你抵押的應收資產或其它實物資產發行信用證(VC)。
6、應收帳款讓售
這是一種傳統的融資方式。要在貨物出售、接收但未付款之前預付的資金。普通的預付款為應收帳款的 80~ 90%。貸款人希望借方在90天之內償還。這種籌資方式也可用於年限較長的應收款項,但貸款的利率可能會戲劇性的上升,畢竟這樣的帳款風險更大。
7、購貨定單預付款
用杠桿支撐起你的未來。如果獲得你基礎客戶的購貨定單,你就可以在產品製造完成之前,獲得預付資金。一般的預付款會比正常款項低 50%,這種代價確實比較昂貴。因此,除非沒有其它的方法,否則,不要選擇這種融資方式。
8、設備租賃
你可以認為這種融資方式是資產租賃。你獲得所需的設備,但必須在特定的期限支付租金。這里當然不存在利率的問題,但支付租金的比率往往還高於商業貸款的利率。這一缺點又可部分的被抵銷掉,因為你能將支付的款項算作 100%的稅前開支項。不妨肽愕乃拔窕峒坪聳狄幌攏

6. 為什麼稱應收及預付賬款是融資暗器

融資暗器沒聽說過。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債權,包括應收款項和預付款項。應收款項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預付款項是指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的款項,如預付賬款。

7. 什麼是預付款融資模式

預付款融資模式的定義:

是指銀行以客戶與上游廠商簽訂的購銷合同為基礎,通過簽訂三方合作協議,為客戶提供預付款融資的授信業務。

8.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的三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層面)。

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如下:

1、阿里模式;

2、行業資訊門戶模式;

3、軟體公司模式;

4、物流公司模式;

5、傳統龍頭企業模式。

(8)預付款融資概念擴展閱讀:

供應鏈金融的好處

1、企業融資新渠道

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理念和技術瓶頸提供了解決方案,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供應鏈金融開始進入很多大型企業財務執行官的視線。對他們而言,供應鏈金融作為融資的新渠道,不僅有助於彌補被銀行壓縮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額度,而且通過上下游企業引入融資便利,自己的流動資金需求水平持續下降。

由於產業鏈競爭加劇及核心企業的強勢,賒銷在供應鏈結算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企業通過賒賬銷售已經成為最廣泛的支付付款條件,賒銷導致的大量應收賬款的存在,一方面讓中小企業不得不直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明顯緊張;

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潛在資金流的應收賬款,其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利用問題,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在新形勢下,盤活企業應收賬款成為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路徑。一些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招商銀行最新上線的應收應付款管理系統、網上國內保理系統就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創新。

據招商銀行總行現金管理部產品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能夠為供應鏈交易中的供應商和買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電子化應收賬款管理服務及國內保理業務解決方案,大大簡化傳統保理業務操作時所面臨的復雜操作流程,尤其有助於優化買賣雙方分處兩地時的債權轉讓確認問題,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急需資金。

2、銀行開源新通路

供應鏈金融提供了一個切入和穩定高端客戶的新渠道,通過面向供應鏈系統成員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核心企業被「綁定」在提供服務的銀行。

供應鏈金融如此吸引國際性銀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供應鏈金融比傳統業務的利潤更豐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強化客戶關系的寶貴機會。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上述理由顯得更加充分。

供應鏈金融的潛在市場巨大,根據UPS的估計,全球市場中應收賬款的存量約為13000億美元,應付賬款貼現和資產支持性貸款(包括存貨融資)的市場潛力則分別達到1000億美元和3400億美元。

招商銀行人士表示,在供應鏈金融這種服務及風險考量模式下,由於銀行更關注整個供應鏈的貿易風險,對整體貿易往來的評估會將更多中小企業納入到銀行的服務范圍。

即便單個企業達不到銀行的某些風險控制標准,但只要這個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穩定,銀行就可以不只針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獨立風險評估,而是對這筆業務進行授信,並促成整個交易的實現。

3、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同樣重要的是,供應鏈金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突出,藉助「團購」式的開發模式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創新,中小企業融資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並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

據統計,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進、庫存檔活和延期支付,美國最大的1000家企業在2005年減少了72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需求。

與此類似,2007年歐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存貨等三個賬戶中盤活了460億歐元的資金。

4、供應鏈金融實現多流合一

供應鏈金融很好的實現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