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兌貼現的計算方法,怎麼算
貼現的計算方法
匯票面值-匯票面值*貼現率*(貼現日-匯票到期日)/365
假設你有一張100萬的匯票,今天是6月5日,匯票到期日是8月20日,則你貼現後得到的金額如下:
100-100*3.24%*76/365=99.325萬
有的銀行按月率計算,則:
100-100*3.24%*3/12=99.19萬
❷ 求高手解釋承兌匯票貼現融資的成本怎麼算,公司需要對外支付1億,資金不夠,不去貸款,通過票據貼現實現
你要搞清楚,匯票都是半年的,保證金是需要定期存的,貼現手續簡單,只要評級夠用就可以的。匯票成本低是肯定的。3000萬保證金需要權衡,看你有沒有這個錢,還有就是銀行可能提高保證金比例或者敞口部分追加抵押物。
❸ 請教大家融資成本的計算!
看來這個論壇也沒有什麼能人,這個問題都沒有人回答!就知道發些大道理的文章,一個客戶經理連帳都算不清,怎麼去談客戶
❹ 票據貼現業務的會計核算程序是怎樣樣的
(一)應設置的主要會計科目
為核算金融企業票據貼現業務,一般需設置「貼現」、「票據融資」、「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金融企業往來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遞延收益」、「遞延支出」等科目。
「貼現」科目核算金融企業向持有未到期票據的客戶辦理貼現的款項。金融企業為客戶辦理貼現時,借記本科目;貼現到期,貸記本科目;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貼現貸款實際金額。本科目按性質和貼現申請人進行明細核算。轉貼現、再貼現業務,可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科目核算。
「票據融資」科目核算金融企業以客戶貼入的未到期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辦理再貼現、或向其他金融企業辦理回購式轉貼現而獲得的資金。辦理再貼現或轉貼現時,貸記本科目;再貼現或轉貼現到期時,借記本科目;余額在貸方,表示期末回購式票據融資金額。本科目應按再貼現或轉貼現進行明細核算。
「遞延收益」科目核算金融企業取得的應在本期和以後各期內分別計入損益的各項收益,如貼現利息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等。發生各項遞延收益時,借記「活期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分期計入損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等科目;余額在貸方,表示期末未實現遞延收益金額。本科目可按「未實現貼現收益」、「未實現轉貼現收益」、「其他」等設置明細科目。
「遞延支出」科目核算金融企業取得的應在本期和以後各期內分別計入損益的各項支出,如轉貼現利息支出等。發生各項遞延支出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分期計入損益時,借記「金融企業往來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未確認遞延支出金額。本科目可按「未確認轉貼現支出」、「未確認再貼現支出」、「其他」等設置明細科目。
(二)票據貼現業務的基本賬務處理
1.發放票據貼現款時,按票面金額,借記「票據貼現」科目,按實付金額,貸記「活期存款(貼現申請人戶)」或有關科目,按貼現利息,貸記「遞延收益」科目。若為買方付息票據,收取買方付息人貼現利息,按票面金額,借記「票據貼現」,貸記「活期存款(貼現申請人戶)」或有關科目;同時,按貼現利息,借記「活期存款(買方付息戶)」或有關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貼現收益)」科目。
2.每月結息日及貼現到期日按貼現天數計算結轉利息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貼現收益)」科目,貸記「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等科目。
3.貼現申請人提前贖回票據時,借記「活期存款」等科目,貸記「票據貼現(未實現貼現收益)」科目。若合同或協議規定提前贖回票據退回貼現申請人相應貼現利息時,按其未實現票據收益,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貼現收益)」科目,按退回貼現利息金額,貸記「活期存款」等科目,按不退回貼現利息金額,貸記「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科目。
4.到期收回貼現票款時,按票據金額,借記「活期存款」等科目,貸記「票據貼現」科目。
5.到期未收到付款人的票據款時,借記「活期存款」、「貼現墊款」(付款人賬戶余額不足支付時)等科目上,貸記「票據貼現」;按規定向貼現申請人收取逾期利息時,借記「活期存款」等科目,貸記「利息收入(逾期貸款利息收入)」科目。
6.受理同業轉貼現申請時,按票據金額,借記「票據轉貼現」科目,按計算的轉貼現利息,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轉貼現收益)」科目,按實付轉貼現金額,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每月結息日及轉貼現到期日,按貼現天數計算結轉利息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轉貼現收益)」科目,貸記「金融企業往來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科目。轉貼現到期,收回票款時,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票據轉貼現」科目;轉貼現到期,未收到付款人的票款時,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貼現墊款」(付款人賬戶余額不足支付時)等科目,貸記「票據轉貼現」科目。
7.金融企業向同業申請轉貼現融資,應區分買斷式和回購式兩種情形進行賬務處理。
第一種情形:買斷式。金融企業向同業申請以票據轉貼現方式融資時,按實收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按轉貼現利息金額,借記「金融企業往來支出(轉貼現利息支出)」科目,按票據金額,貸記「票據貼現」科目;同時,將未實現遞延收益轉入利息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或「金融企業往來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科目。
第二種情形:回購式。金融企業向同業申請以票據轉貼現方式融資時,按實收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按轉貼現利息金額,借記「遞延支出(未確認轉貼現支出)」科目,按票據金額,貸記「票據融資(轉貼現融資)」科目。每月結息日及轉貼現到期日,按轉貼現天數結轉分攤未確認轉貼現利息支出時,借記「金融企業往來支出(轉貼現利息支出)」科目,貸記「遞延支出(未確認轉貼現支出)」科目。轉貼現到期,金融企業收到票款時,借記「票據融資(轉貼現融資)」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貼現到期日前及到期日的相關會計處理,與前述的「票據貼現」相同。
8.金融企業向人民銀行再貼現融資,應區分買斷式和回購式兩種情形分別處理。
第一種情形:買斷式。金融企業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時,按實收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再貼現利息金額,借記「金融企業往來支出(再貼現利息支出)」科目,按票據金額,貸記「票據貼現」、「票據轉貼現」科目;同時,將未實現遞延收益轉入利息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或「金融企業往來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科目。
第二種情形:回購式。金融企業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時,按實收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轉貼現利息金額,借記「遞延支出(未確認再貼現支出)」科目,按票面金額,貸記「票據融資(再貼現融資)」科目。每月結息日及再貼現到期日,按再貼現天數分攤未確認再貼現利息支出時,借記「金融企業往來支出(再貼現利息支出)」科目,貸記「遞延支出(未確認再貼現支出)」科目。再貼現到期,收到票款時,借記「票據融資(再貼現融資)」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有關貼現到期日前及到期日的會計處理,與「票據貼現」相同。
❺ 融資成本如何計算
融資成本的概述
一般意義而言,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於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債券而支付的注冊費和代理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等。
因此,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資 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如股票融資向股東支付股息、紅利,發行債券和借款致富的利息,借用資產支付的租金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融資成本的含義僅僅只是企業融資的財務成本,或稱顯性成本。除了財務成本外,企業融資還存在著機會成本或稱隱性成本。機會成本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把某種資源用於某種特定用途而放棄的其他各種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我們在分析企業融資成本時,機會成本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在分析企業自有資金的使用時,機會成本非常關鍵。因為,企業使用自有資金一般是 「無償」的,它無須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自有資金也應在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所不同的只是自由資金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需對外支付。
融資成本指標及相關成本分析
一般情況下,融資成本指標以融資成本率來表示:融資成本率=資金使用費÷(融資總額-融資費用)。這里的融資成本即是資金成本,是一般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著重分析的對象。但從現代財務管理理念來看,這樣的分析和評價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理財的需要,我們應該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考慮融資的幾個其他相關成本。
首先是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其次是風險成本,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最後,企業融資還必須支付代理成本。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
❻ 票據貼現的計算
5%的年息,價格還行,以後可以合作。以10000為例:10000*5%/12*3=125元。實際支付貼現方9875元。拆借只需9875元,即10000/9875=1.012658*5%=5.06329%是保本的。
❼ 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過程
應收票據貼現的計算過程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計算應收票據到期值
第二步:計算貼現利息
貼現利息:到期值×貼現率÷360×貼現日數
其中:貼現日數=票據期限-已持有票據期限
第三步:計算貼現收入
貼現收入=到期值-貼現利息
第四步:編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貼現收入)
財務費用(貼現收入小於票據面值的差額)
貸:應收票據(票據面值)
財務費用(貼現收入大於票據面值的差額)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實付貼現金額按到期價值扣除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計算。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利息的計算應另加3天的劃款期限。
❽ 匯票的資金成本怎麼算6個月的
這里分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兩種:
商業承兌匯票一般沒有利息的。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標準的不同,可能會以月、年為標准。
如果按照月利率計算,則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 × 月貼現率y% × 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月數;
部分銀行是按照天數來計算的,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 × 年貼現率x% × (貼現日-承兌匯票到期日)的天數 / 360。
公式只是大致的承兌匯票貼現計算公式,在實際貼現的過程中,還要根據是否是外地匯票、實際銀行托收時間等在計算中加、減天數。因利率變化等原因,最新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還要咨詢當地銀行。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公式的貼現率:貼現利息與承兌匯票票面金額的比例就是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
如果按照月利率計算,則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匯票面值 × 月貼現率y‰ × 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月數;
以上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公式只是大致的承兌匯票貼現計算公式,實際中,還要根據是否是外地匯票、實際銀行托收時間等在計算中加、減天數。最新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還要咨詢當地銀行,這個利率是隨時都在變動的。
承兌匯票貼現利率是指承兌匯票貼現利息與承兌匯票票面金額的比例,承兌匯票在銀行進行貼現時,不同時間承兌匯票貼現利率是不同的,不同的銀行之間也有差異。貼現利率一般以貼現當天的為准,關系好的銀行可以提供相對優惠的貼現率。
❾ 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方法,(例子)。
應收票據貼現的計算過程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計算應收票據到期值 第二步:計算貼現利息 貼現利息=到期值×貼現率÷360×貼現日數 其中:貼現日數=票據期限-已持有票據期限 第三步:計算貼現所得 貼現所得=到期值-貼現利息 第四步:編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貼現所得〗 財務費用〖貼現所得小於票據賬面余額的差額〗 應收票據貸:應收票據〖票據賬面余額〗 財務費用〖貼現所得大於票據帳面余額的差額〗 應收票據 例如:20×2年4月30日以4月15日簽發60天到期、票面利率為10%、票據面值為600000元的帶息應收票據向銀行貼現,貼現率為16%。計算過程如下: 1)票據到期值=600000+600000×10%÷360×60=610000(元)
❿ 銀行票據融資成本率怎麼計算
一般是【(票據面額的萬分之五費用+大額匯劃費+付款時的加價)-保證金存款利息】/票面金額
也有的公司是除以敞口部分,有的公司認為保證金算是自有資金,我公司實際融資只是敞口部分。成本這塊還要跟實際情況看呢,有的百分百保證金什麼的又不一樣了,要看你跟銀行是怎麼合作的啦,主要合作也是綜合算成本,不能單純的算銀行票據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