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一下,融資租賃的利息可不可以抵扣(開了增值稅發票)。
如果只是利息開具增票的話,是不能抵扣的。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附件2《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明確,經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銀監會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殘值)扣除由出租方承擔的有形動產的貸款利息(包括外匯借款和人民幣借款利息)、關稅、進口環節消費稅、安裝費、保險費的余額為銷售額。也就是說,取得資質的有形動產融資租賃屬於差額征稅范圍。但要注意,若該租賃企業無融資租賃資質,不得按差額計算。 財稅〔2013〕37號文件附件3《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明確,經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價款,應當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有效憑證。否則,不得扣除。
支付給境內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發票為合法有效憑證。
.繳納的稅款,以完稅憑證為合法有效憑證。
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該單位或者個人的簽收單據為合法有效憑證,稅務機關對簽收單據有疑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的確認證明。
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憑證。上述租賃公司雖然符合稅法規定的差額納稅情形,但未按規定取得合規票據進行抵扣,不能享受差額納稅待遇。
實務中要注意,有的融資租賃企業購進設備時取得普通發票,不能作進項抵扣,稅負增加,便在收取租金時本金部分向承租方開具普通發票,隱瞞該部分收入不計稅;利息部分開具增值稅發票,僅就利息部分計算繳納增值稅。這違反了財稅〔2013〕37號文件規定和相關發票管理辦法。
具體處理辦法和相應的資料應咨詢當地稅務局。
Ⅱ 融資租賃具體哪些項目可以抵扣進項稅
融資租賃中屬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直接支付給融資性售後回租方的與該筆售後回租款直接相關的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咨詢費等費用等,不得抵扣。其他融資租賃支出取得的專用發票可以抵扣。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附件《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中,對金融服務下貸款服務的描述,包含融資性售後回租。
另根據同號文中《附件2: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納稅人接受貸款服務向貸款方支付的與該筆貸款直接相關的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咨詢費等費用,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售稅額中抵扣。」
(2)融資租賃可抵扣差異擴展閱讀:
一、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沒有金融機構作為中介的融通資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資金的單位與融出資金單位雙方通過直接協議後進行貨幣資金的轉移。
直接融資的形式有:買賣有價證券,預付定金和賒銷商品,不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貨幣借貸等。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游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二、間接融資
間接融資是指擁有暫時閑置貨幣資金的單位通過存款的形式,或者購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將其暫時閑置的資金先行提供給這些金融中介機構。
然後再由這些金融機構以貸款、貼現等形式,或通過購買需要資金的單位發行的有價證券,把資金提供給這些單位使用,從而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
Ⅲ 請問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能不能抵扣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取得的購進增值稅發票,進項稅是可以抵扣的。
Ⅳ 融資租賃租金可以抵扣嗎
可以抵抗。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廣營改增,融資租賃企業屬於營改增的范圍,營改增後融資租賃企業可以給承租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承租方拿到增票後可以當做進項用來地稅。
Ⅳ 融資租賃企業如何抵扣增值稅進項稅
融資租賃,租入方企業,在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時候,可以認證抵扣增值稅進項稅。
融資租賃,出租方企業,在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扣增值稅進項稅;在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時,計算銷項稅額。因為出租方的收入是租賃費,所以增值稅部分一般的是進項稅額=銷項稅額
Ⅵ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產生的2個會計與稅法的差異是永久性差異還是暫時性差異
是暫時性差異,但是因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無對應科目,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Ⅶ 融資租賃的差額征稅政策是什麼意思
租賃公司的成本包括租賃物直接相關的成本,融資租賃的差額征稅政策,扣除融資租賃公司自身承擔的成本之後的金額為銷售額來征稅。是指融資租賃公司以收到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如租賃物購入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運雜費、安裝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也包括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成本。
在全面營改增之前,銀行等金融機構適用營業稅,普通企業不可以抵扣融資成本;全面營改增之後,因為貸款服務進項稅不可以抵扣,普通企業也不能從銷售額中抵扣融資成本。但融資租賃公司因為能享受差額征稅政策,融資成本可以抵扣。融資租賃業務的差額征稅政策不同於一般企業的憑票抵扣法,即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認證之後抵扣的方法,而是直接扣減銷售額,以抵扣銷售額之後的金額作為計稅基礎。
Ⅷ 融資租賃為什麼會計與稅法有差異
主要差異在於計算不同。在租賃合同期內,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通過計提折舊的方式計人損益,未確認融資費用按實際利率法攤銷全部計入損益(財務費用)。
因此,計人損益的合計金額為兩者之和,為「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或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初始直接費+最低租賃付款額與固定資產入賬價值之間的差額」。
根據稅法的規定,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為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亦即初始直接費之和,在租賃合同期內,允許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其金額為「租金+行使優惠購買權的購買價款+初始直接費」。
從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會計處理可知,以上兩個計算式相等,即固定資產與未確認融資費用入賬價值之和是稅法認可的,取得時會計准則確認的固定資產與未確認融資費用賬面價值等於稅法確認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
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存續期間進行後續計量時,會計准則規定,固定資產按照「成本-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進行計量,未確認融資費用按照「成本-攤銷額」進行計量,兩者合並為「(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未確認融資費用)-(累計折舊+攤銷額)-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而稅法按照「成本-按照稅法規定已在以前期間稅前扣除的折舊額」進行計量。由於會計規定,未確認融資費用必須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而稅法規定固定資產只能採用平均年限法攤銷,導致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與會計上對固定資產與未確認融資費用計量的賬面價值產生差異,形成暫時性差異,需進行納稅調整。為便於說明,假定會計規定的折舊政策與稅法一致,不考慮減值准備。
(8)融資租賃可抵扣差異擴展閱讀
會計上按照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歸屬程度,將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六條規定:符合下列一項或數項標準的,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
(3)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
(4)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
Ⅸ 弱弱的問一個問題。。。。由融資租賃入賬的固定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我看稅法的時候也想這個問題了;回去查書給我的感覺就是,1判斷是不是永久性差異還是暫時性差異;這個給我的疑惑最大;後來一查書,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未來期間可以抵扣的金額;看來不管是提折舊還是減值還是盤虧。這些都會在資產收回他的價值,也就是每期的現金流中,最終把入賬1000消耗到0為止。這些都會影響當期的利潤總額。而咱們平時做題那些提減值,折舊的暫時性差異都是,因為稅法允許抵扣的時間不同造成的。這個資產叢1000到0過程中,提減值產生可抵扣差異,當期多交稅了,他早晚會因為實際發生損失時候稅法允許抵扣,從而轉回這種差異;這個題資產入賬就是最低租賃付款折現額或者公允價,肯定比那麼沒折現的每期合同付款額小;這種差異產生不會影響利潤;
而咱們學的資產負債表賬務法都是根據利潤總額調整應納稅所得額,這個屬於特例,和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是一個道理。這個東西產生就有差異,後期提折舊也不會轉回。它屬於資產負債表無法使用的,你就當特例記吧;本來資產負債表賬務法,不好使的。書上都當特例講。
最後你問到提折舊影響的是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利潤。你就參考那個自行研發的固定資產,假如研究資本化成功了;他有100的賬面價。150的計稅。這個資本化不會影響本期利潤吧,影響利潤是在後期折舊,減值,盤虧什麼的;後期計算5年折舊。年底剩80.那個120計稅。但是你就不能按資產負債表賬務法去比他的賬面計稅了,因為他一開始就有差異。後期也調不回來。你就只能想影響利潤的20的折舊。影響計稅的30的折舊。你用利潤總額目的是算應納稅所得額吧。你看稅法折舊允許你扣除30,你算利潤只扣20 ,稅法還多允許你扣10。你在調利潤總額的時候是不是要多算10。但是這種差異因為轉不回來,你確認了一個遞延所得稅資產,那麼你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減少了,那麼利潤就多了,所有者權益就多了;可是問題回來了他是不影響利潤總額的,那個經典公式就不平了就不成立;
我是根據書上寫的加上我自己的大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