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地方投融資平台轉型吳亞平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地方投融資平台轉型吳亞平

發布時間: 2021-06-07 09:55:57

⑴ PPP條例有哪些

北京8月22日,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2018年底前制定出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由司法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這意味著影響10多萬億資金規模PPP項目的條例將在今年底出台。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在「中財PPP大講堂」上表示,從短期來講,PPP政策調整比較大,不僅僅是PPP政策,投資、融資涉及到的也比較多,都對PPP行業發展有影響。

「政策密集出台,地方政府包括投資人、金融機構要消化政策,這也是對PPP再認識的過程。」吳亞平表示,「在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消化政策之後,或者政策穩定之後,有理由相信PPP會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薛起堂認為,PPP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法律問題。因為PPP國內沒有統一立法,很多地方政府對於PPP政策理解不當,所以有些項目暫停了。

薛起堂說:「具體到PPP裡面有若干個問題,比如采購,到底適用於政府采購法還是招投標法?這是分歧之一。還有政府與企業的合同,到底是民事合同還是行政合同,涉及到糾紛的時候,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

「條例出台之後,或會對這些問題有所規范。」薛起堂認為。

財政部PPP庫專家、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在實踐中,PPP項目有三個難點,一是法律關系主體比較多,管理比較難,涉及到政府、社會資本方、投資建設方、運營管理方。項目有投資主體、建設主體、運營主體,但是項目最難的不是投資、建設,而是運營。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在簽訂協議時特別強調運營,能夠盈利。這是第二難。第三,項目周期比較長,回報比較難。所以,造成市場對PPP有畏難情緒。」

「要真正解決PPP問題,不僅僅是頂層設計,在法律層面國家要出台相應的條例。如果從法律、法規包括地方政府條例,自上而下形成法律條例,界定好權利、義務的界限,使PPP在運營過程當中規避各方面風險,PPP市場潛力是非常大的。」薛濤說。

來自人民網

⑵ 政府政信能力提升現階段問題有哪些

融資平台轉型和政府隱性債務規避。在2018中國PPP投資論壇上,國投信達作為合作方特邀專家進行了如下解讀,就融資平台轉型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提出平台公司轉型堅持「三不原則」——不越位,不營利,不擠出。具體而言,投資范圍不應該越位。不應該營利,賺錢了也要作基礎設施的公共服務,當然決不是不賺錢。同時,不應該利用相對於其他主體的特殊地位,擠出甚至民間資本投資。另外我個人一直在呼籲,關於平台公司轉型一定要立法,把與政府的責權利關系確定為法律關系,而不是行政關系。而就政府隱性債務規避建立機制的問題,學界高屋建瓴,提出了「錦囊妙計」。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在發言中表示:「在政策層面違規、違法融資形成的債務被認定為隱性債務,也就是說假(比如說PPP里的名股實債)的、大(比如超過政策規定10%的限額)的、空(比如承諾注資SPV公司但沒注資)的不可逆的債務就是隱性債務。」同時,他認為:「避免假、大、空就能避免隱形債務。」

⑶ 下半年中國經濟如何干

A 試題分析: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控制國家經濟,從中獲取巨額財富」說明了中國古代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政府的「干預」更具有強權掠奪的性質,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國家經濟,從中獲取巨額財富,以滿足統治集團的無限需要。故答案選擇A項。點評:關於中國古代經濟政策,命題角度主要集中在對重農抑商與閉關鎖國的比較,以及這兩項政策的具體表現及影響上。

⑷ 雄安新區投融資論壇邀請了哪些嘉賓

9月14-15日,「雄安新區投融資發展論壇(2017)暨首屆中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轉型發展評價報告發布會」在河北金融學院召開。會議圍繞「政府平台·轉型發展·服務雄安」的主題,深入探討雄安新區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政府平台公司轉型發展的思路、辦法和舉措,來自全國各地區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城投公司、金融中介機構等單位500餘名嘉賓參加論壇。
河北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河北省科技金融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陳尊厚致辭
經濟管理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楊世偉致辭
台灣新華勞動黨主席、中華政黨聯誼會榮譽會長韓雲潔致辭
河北金融學院胡恆松博士在論壇上發布《中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轉型發展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