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要求不同
債券融資需要企業有更好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因為一旦發行債券,公司就得保證定期支付債券利息,否則企業就有信用降級、債券違約,甚至破產的風險。而股權融資對於企業的現金流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因為股息的配發不是強制的。
二、對企業股東盈利程度不同
當企業預期盈利很大的時候,債券融資能給既有的股東帶來更大的收益,因為債券的利息是固定的,比如公司一年利潤20%,付掉利息以後所有剩餘的都是既有股東的。而如果股權融資,企業還要把盈利按比例分配給新股東,就稀釋了原股東的權益。
三、違約風險不同
債券融資違約會帶來很高的破產成本,極大的影響既有股東的利益。而股票融資則不存在違約的風險。
四、是否對公司的管理運營享有權利的角度。
股權融資後,相當於公司增加了新的股東,投資人是享有股東權利的,公司的運營等政策新股東是可以參與決策的。
但債權人,只是資金的出借方,是沒有權利去管理影響公司的。除非在公司破產時,債權人才可以通過債權人會議去影響到破產程序。
(1)債券融資和權益融資的根本差異擴展閱讀:
股權融資按融資的渠道來劃分,主要有兩大類:
1、公開市場發售
所謂公開市場發售就是通過股票市場向公眾投資者發行企業的股票來募集資金,包括我們常說的企業的上市、上市企業的增發和配股都是利用公開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的具體形式。
2、私募發售
是指企業自行尋找特定的投資人,吸引其通過增資入股企業的融資方式。因為絕大多數股票市場對於申請發行股票的企業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例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要求公司上市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 。
㈡ 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有什麼區別
權益融資就是發股票,債務融資就是發債券或者申請銀行的貸款
㈢ 權益融資方式及區別有哪些
它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前者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後者主要指股票融資。債務性融資構成負債,企業要按
期償還約定的本息,債權人一般不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對資金的運用也沒有決策權。權益性融資構成企業的自有資金,投資者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有權獲得
企業的紅利,但無權撤退資金。
海外融資
企業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資方式包括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企業在海外各主要資本市場上的債券、股票融資業務。
典當融資
典
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與銀行貸款相比,典當貸款成本高、貸款規模小,但典當也有銀行貸款所無法相比的
優勢。首先,與銀行對借款人的資信條件近乎苛刻的要求相比,典當行對客戶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典當行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而且一般商業銀行只做不
動產抵押,而典當行則可以動產與不動產質押二
者兼為。其次,到典當行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當。與銀行相反,典當行更注重對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服務。第三,與銀行貸款手續繁雜、審
批周期長相比,典當貸款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要便捷許多。第四,客戶向銀行借款時,貸款的用途不能超越銀行指定的范
圍。而典當行則不問貸款的用途,錢使用起來十分自由。周而復始,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率。
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區別。
㈣ 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的根本差異是什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權益類投資和債務類投資在會計上處理的區別是:
1、會計科目不同。使用不同的二級科目。
2、計息方式不同。一般債務類的有固定利息,債券類的沒有固定利息
擴展閱讀:
1、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進行的投資。債務人如果以長期投資清償債務,則以長期投資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按債務賬面價值轉銷債務,按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結轉投資,將債務賬面價值扣除投資賬面價值和相關費用等之後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或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所以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列示的就是該可供金融資產的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也就是賬面價值。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務類一般是指債券,期末要按照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最後確認其期末攤余成本,再看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比較,如果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一致,那麼資產負債表日列示的就是公允價值,也是攤余成本『了、;倘若不一致,也要根據公允價值,確認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所以,在資產負債表日列示的,仍然是公允價值,也是該資產的賬面價值,但是不一定就是其攤余成本。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債券投資則此分錄調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溢價時)
借: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折價時)
㈤ 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有哪些相同點
企業融資的資本成本:
資本成本是企業在籌集和使用一定量資本是必須支付的代價。籌資成本是籌集資本時發生的費用,諸如銀行借款的手續費、發行股票債券的發行費等就是典型的籌資成本。而用資成本則是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其典型形式有資本的股息和紅利、債券的債息、銀行借款的利息等。用資成本的特徵是定期多次發生於每一會計期間。從理論上講,資本成本應該是籌資成本加上用資成本。因為籌資成本數額小,因而一般所考慮的資本成本主要是用資成本。用相對數形式來表達資本成本時,有如下公式:
資本成本(率)=實際用資成本/(實際籌資額-實際籌資成本)
上述公式的各項,一般按年確定指標口徑,而且在計算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具體每一種形式的資本成本時,上述公式中的實際用資成本是指企業因之而必須實際發生的現金流出量。也正是這一點,造成了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具體成本計算公式的區別。這一區別的關鍵在於它們是否屬於稅前抵扣項目,所有基於債務融資而發生的成本,按照各國例行稅法,均屬於稅前抵扣項目,因而具有所得稅抵減效應,具體而言,企業在權益融資上所實際支付的資本成本就是其所支付的股息、紅利的賬面金額;而在債務資本上所支付的資本成本則是其所支付的利息、債息等的賬面金額再扣除其按所得稅比例計算的部分。通俗地說,就是企業所支付的債息、利息等基於債務資本所產生的資本成本,其中相當於所得稅率比例的部分是國家以其所得稅支付的。這就是稅前抵減項目的所得稅抵減效應,依據上述分析,可以分別得到:
(1)權益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優先股資本成本=優先股年股利/(優先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
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
如果一個公司的股利是按照一個既定比率每年增長,則還有如下公式:
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既定增長率)
(2)債務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債務資本成本的計算,則需要考慮所得稅抵減效應。通常在債務成本資本諸如利息、債息等內容的名義數額上乘以所得稅抵減效應系數「1-所得稅稅率」即可。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借款利息*(1-所得稅稅率)/(銀行借款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
公司債券成本=債券利息率*(1-所得稅率)/(債務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
相關法律知識:
(1)債務性資金,是通過增加企業的負債來獲取的,例如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向供貨商借款等。債務性資金必須到期償還,一般還要支付利息。
權益性資金,是通過增加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來獲取的,如發行股票、增資擴股、利潤留存。權益性資金是企業的自有資金,不需要償還,不需要支付利息,但可以視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分紅、派息。
(2) 保守型企業傾向於使用更多的權益性資金,盡可能少地籌借債務性資金,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經營成本和債務風險,使企業穩健發展。
利用債務性資金可以激進型企業敢於籌借較多的債務性資金,利用財務杠桿「借雞生蛋」,借用別人的錢來做生意,使企業具有高速發展的潛力,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和債務風險。
(3)債務利息可以抵所得稅,而權益資金不可以。故一般債務資金成本比權益資金成本低。
㈥ 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的差異
簡單的講,債券融資要付出利息,到期要償還本金。
股票融資不用償還本金,但會擴大股本,攤低其他股東的持有率
㈦ 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的區別,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的區別
融資方式,即企業融資的渠道。它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前者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後者主要指股票融資。債務性融資構成負債,企業要按期償還約定的本息,債權人一般不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對資金的運用也沒有決策權。權益性融資構成企業的自有資金,投資者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有權獲得企業的紅利,但無權撤離資金。
㈧ 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相同點
企業融資的資本成本:
資本成本是企業在籌集和使用一定量資本是必須支付的代價。籌資成本是籌集資本時發生的費用,諸如銀行借款的手續費、發行股票債券的發行費等就是典型的籌資成本。而用資成本則是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其典型形式有資本的股息和紅利、債券的債息、銀行借款的利息等。用資成本的特徵是定期多次發生於每一會計期間。從理論上講,資本成本應該是籌資成本加上用資成本。因為籌資成本數額小,因而一般所考慮的資本成本主要是用資成本。用相對數形式來表達資本成本時,有如下公式:
資本成本(率)=實際用資成本/(實際籌資額-實際籌資成本)
上述公式的各項,一般按年確定指標口徑,而且在計算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具體每一種形式的資本成本時,上述公式中的實際用資成本是指企業因之而必須實際發生的現金流出量。也正是這一點,造成了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具體成本計算公式的區別。這一區別的關鍵在於它們是否屬於稅前抵扣項目,所有基於債務融資而發生的成本,按照各國例行稅法,均屬於稅前抵扣項目,因而具有所得稅抵減效應,具體而言,企業在權益融資上所實際支付的資本成本就是其所支付的股息、紅利的賬面金額;而在債務資本上所支付的資本成本則是其所支付的利息、債息等的賬面金額再扣除其按所得稅比例計算的部分。通俗地說,就是企業所支付的債息、利息等基於債務資本所產生的資本成本,其中相當於所得稅率比例的部分是國家以其所得稅支付的。這就是稅前抵減項目的所得稅抵減效應,依據上述分析,可以分別得到:
(1)權益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優先股資本成本=優先股年股利/(優先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
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
如果一個公司的股利是按照一個既定比率每年增長,則還有如下公式:
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既定增長率)
(2)債務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債務資本成本的計算,則需要考慮所得稅抵減效應。通常在債務成本資本諸如利息、債息等內容的名義數額上乘以所得稅抵減效應系數「1-所得稅稅率」即可。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借款利息*(1-所得稅稅率)/(銀行借款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
公司債券成本=債券利息率*(1-所得稅率)/(債務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