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vr科技理財是不是傳銷
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以入會的形式加入,必須繳納會費或購買高價產品,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從中抽取高額利潤,就符合傳銷特點。
『貳』 VR營銷、VR直播盛行,那VR製作公司蘭亭數字目前的融資情況如何
蘭 亭 數 字 為 目 前 國 內 V R 視 頻 領 域 創 業 公 司 最 高 估 值 , 穩 坐 國 內 V R 影 視 龍 頭 , 已 完 成 牌 照 、 I P 、 技 術 、 行 業 應 用 、 渠 道 、 平 台 的 完 善 資 本 架 構 , 已 啟 動 新 三 板 上 市 規 劃 。 2 0 1 5 年 6 月 蘭 亭 數 字 獲 得 華 聞 傳 媒 百 萬 級 美 元 的 天 使 投 資 。 2 0 1 6 年 6 月 , 獲 得 包 括 華 策 影 視 、 康 得 新 、 百 合 網 在 內 的 上 市 公 司 投 資 3 1 5 0 萬 , p r e - A 輪 估 值 已 到 2 . 1 億 元 。
『叄』 VR線下模式到底怎麼賺錢
體驗中心主題特色明顯,「科技、互動、生活」是項目的主旨。通過科技的互動傳播展示,影響生活改變生活。通過展示來實現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在教育、影視動漫、文化旅遊、醫療、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即是說用vr技術吸引人群流量來你的公園,這只是手段,目的是推銷你的其他產品。比如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簡稱AR聯盟或ARA設立的AR/VR體驗中心,吸引人流然後在分流到周圍的電影院或者美食店等
『肆』 微視酷VR科技融資一共多少錢
微視酷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千萬級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中國華融子公司華融天澤等投資公司。
『伍』 VR是科技影響生活習慣的趨勢,還是玩弄概念圈錢的鬧劇
現在最火的行業是什麼?那就是人工智慧,而VR可穿戴設備就屬於人工智慧這個范疇,這個前景是很不錯的,VR可以說是科技影響生活習慣的趨勢,未來會更加的明顯,只是我們現在還沒強烈感受到。
自然VR設備可以說是科技影響生活習慣的趨勢,不是玩弄概念圈錢的鬧劇,它屬於人工智慧的范疇,在未來一定會有所加強,在某些細分市場會更明顯的體現出來。
『陸』 北京微視酷VR科技融資一共多少錢
碼字很辛苦,還望樓主能採納,現在的北京微視酷科技微視酷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千萬級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中國華融子公司華融天澤等公司,致力於做好教育企業的。
『柒』 VR市場前景如何,盈利點在哪裡
什麼是VR?
VR全稱是virtualreality,意為虛擬現實技術;VR一般指虛擬現實。虛擬現實,VR技術,也稱人工環境,是利用電腦或其他智能計算設備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感受。VR行業覆蓋了硬體、系統、平台、開發工具、應用以及消費內容等諸多方面。盡管目前整體VR/AR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市場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虛擬現實VR設備基本構成虛擬現實設備一般包括三個基本模塊:計算單元,顯示設備,交互設備。
VR市場規模分析
國內VR市場增速加快,硬體市場率先起量。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虛擬現實(V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VR市場產值為34.6億元,雖然暫時產值規模較小,但是根據預測,2018年我國的VR市場產值就將突破百億,到2021年,我國VR產業產值將達到790億,成為全球最大的VR市場。從軟硬體角度看,硬體市場率先起量,2016 年硬體市場產值為20.5億,大約佔到整個市場的60%,出貨量的絕對值上,2016年出貨量近千萬台,預測2021年硬體頭戴設備出貨量將破億台,硬體產值空間巨大。
VR行業收入構成,硬體收入佔比為70%
在VR行業收入構成方面,隨著中國消費者的內容消費習慣逐漸養成,VR軟體收入將逐漸提升,預計2018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軟體收入將達到30%,硬體收入佔比為70%。
VR/AR技術應用范圍廣泛
VR/AR技術的潛在應用范圍廣泛,包括游戲、影視、教育、直播、社交以及購物等等,其中游戲與VR/AR有著天然的優勢,游戲用戶對場景畫面有著更高的需求,對多維互動性的需求更加強烈,同時游戲用戶有著很強的付現能力,這提高了VR/AR的軟硬體廠商對游戲領域的重視程度,VR/AR技術對於游戲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反之,VR/AR技術在游戲領域的應用和成功變現對於VR/AR技術的推廣和技術革新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VR行業發展前景
強化跨領域技術儲備
以近眼顯示、網路傳輸、感知交互、渲染處理、內容製作關鍵技術領域為著力點,將光學、電子學、計算機、通信、醫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人因工程等領域的相關技術引入虛擬現實技術體系。從而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優化中國專利申請主體結構與地域分布,加強專利合作授權和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積極探索虛擬現實與5G、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雲計算等重大領域間融合創新發展路徑。
技術提升,中國虛擬現實市場廣闊
目前的VR市場中,產業鏈發展還較為原始,但已經形成了產業循環的雛形。在經歷過一個3-5年的常規增長期後,VR行業將在匹配的領域中成為B端客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技術特性在多種行業中發揮作用。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提升,虛擬現實終端已開始由單一向多元、由分立向融合方向演變,應用產業不斷擴大。
構建公共服務平台,提升產業服務能力
構建虛擬現實軟硬體工程體系,形成元器件供應、試驗驗證、製造咨詢等公共服務能力。建立針對虛擬現實領域的關鍵技術、產業鏈生態與內容應用數據平台,為產業運行分析、政策制定、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外部合作、標准編制等奠定基礎。提供面向用戶體驗、安全可靠、軟硬體協同與性能指標的產品測評與檢測認證服務。充分發揮資本和地方投資對新興技術的激勵作用,鼓勵和引導地方加大資源投入力度,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多種形式,支持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與應用推進。
『捌』 人人都說的VR到底能幹嘛怎麼從這賺錢
企業一窩蜂布局VR賠錢賺吆喝,巨頭坦言「真不賺錢」
張司南
16-05-25 11:05:49
0
無論是什麼行業,只要能靠上VR概念,如旅遊、電商、游戲、教育、娛樂、體育等公司,紛紛通過入股收購各種方式,試圖分一杯羹。
從Oculus被Facebook收購開始,人們對於VR(虛擬現實)的關注度逐漸上升,今年春節過後,VR的熱度更是一路狂漲,尤其在谷歌等海外企業加
碼VR後,國內本土企業不甘落後地添加VR元素。無論是什麼行業,只要能靠上VR概念,如旅遊、電商、游戲、教育、娛樂、體育等公司,紛紛通過入股收購或
自建團隊等方式,試圖分一杯羹。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20年VR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元,高盛更預測2025年VR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美元,這讓資本市場
眼前一亮。在VR概念持續火熱的語境里,投資人的注意力也開始從原來的O2O等領域轉向。記者梳理發現,去年第四季度有14例涉VR融資事件,總金額達到
9億元,超越前三季度的總和;今年一季度,總融資規模已超過8億元,涉及VR概念的公司融資案例還在持續發生。
不過投資人高漲的投資熱情仍然掩蓋不住當前燒錢賺吆喝的事實。在已宣布進軍VR領域的A股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通過戰略入股或收購方式,分別涉及內容平台、
軟體技術、硬體以及零配件等細分領域,如華誼兄弟投資暴風魔鏡、京東方很早就參股了美國VR技術企業Meta公司等。但這些公司的股價表現卻並未令人滿
意。實際上,即使是引領VR潮流的Oculus對Facebook的財報貢獻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觀察發現,從VR概念火熱至今的半年多時間里,布局VR並未給上市公司帶來預期的收益,甚至不少投資VR硬體的上市公司都是負收益。由於目前國內產出的硬體設備水平有限,沉浸感不足而眩暈感強烈以及價格高等問題,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除了戰略入股或收購外,還有不少自建技術團隊的上市公司及創業公司。但無論是索尼類的成熟公司還是創業型公司,都無一例外地坦言「做VR真的不賺錢」。VR內容平台投資人也多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VR賺錢還是「很遙遠的事」。
由此可見,雖然VR發展表面上風風光光熱火朝天,但深究其細節不難發現,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人,應該理性布局VR領域,不能一哄而上,導致VR無法與自身業務產生協同,不但沒有創造收益,還陷入賠本賺吆喝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資料來源:黑匣網
『玖』 虛擬現實(VR)盈利模式都有哪些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品的市場正被視為下一個大風口,Facebook耗資20億美元收購Oculus、谷歌14億美元收購Magic Leap、微軟巨資研發HoloLens、HTC將Vive視為救命稻草;索尼、三星等大公司也迫不及待的推出各自的產品和模型。因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被視為平台級的轉換,所有的公司看到蘋果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平台時期的盈利,都不想錯過虛擬現實的熱潮。
毫無疑問,虛擬現實產品和市場還處於初期,那麼,這些公司有選擇如何盈利的商業模式嗎?
目前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對於建立在眾多虛擬現實產品平台上的模式完全說清還很不精確,不過已經投身虛擬現實市場的公司不可能不考慮未來營收的問題,向何種方向投入研發經費以及如何設計產品都是和未來的商業模式息息相關的。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市場可能存在的商業模式有:硬體售賣收入、廣告收入、游戲內部商品購買收入、視頻內容售賣收入、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收入。
1.硬體售賣的收入 包括虛擬現實頭盔、眼鏡、操作桿以及輔助的PC,還有無法窮舉的其他配件。毫無疑問,大的電子產品升級的背後都有硬體廠商的推動,全產業鏈可以在鏡頭、感測器、顯示器等配件的製造、組裝和出售上獲利。
Facebook的Oculus Rift頭盔的售價為599美元,不過需要售價1000美元的PC主機配套支持;微軟的增強現實設備HoloLens目前只有開發者版,價格更是高達3000美元。每賣出一個虛擬現實的頭盔和配套產品,虛擬現實頭盔公司和硬體廠商都有盈利。類似於智能手機的售賣,早期可以靠高昂的價格賺錢,一段時間後降價走量,不過硬體製造成本也在下降所以盈利也能接受。
2.游戲內部商品購買收入 游戲用戶是最捨得花錢的一群人,游戲發燒友對於裝備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所以這部分人的錢也最好賺,可能的收入方式包括游戲內虛擬設備的購買,以及游戲周邊設備的購買。
網游支撐起中國數個互聯網公司和富豪的身家,就是依靠游戲內部購買等方式不斷從玩家身上賺取利益;虛擬現實設備因為可以為游戲帶來很大的現場參與感,故而被所有人看好在游戲市場的錢景,現在發售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都有配套游戲贈送,因為蘋果公司在游戲內購上建立了很好的先例,估計虛擬現實游戲開發商也會選擇類似的盈利方式。
索尼的虛擬現實方案需要購買PS4主機和頭盔外,還需要購買PlayStation Camera和手柄等,全套下來至少800美元,索尼宣布至少有160個游戲正在開發中,大多數是游戲開發商製作的,索尼應該是提供平台然後和開發者分享游戲玩家再次購買裝備的收入。
3.廣告收入和視頻內容售賣收入 用戶觀看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設備播放的視頻時,可能通過聯網登錄相應的網站,視頻或其他內容提供者可插入廣告獲利。視頻內容售賣可能類似於蘋果iTunes的出售電影或電視劇,以及任何標價售賣的視頻內容。這方面比較積極的會是好萊塢的各大電影製作公司,以及色情電影製作商。
4.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收入 未來越來越多購物是發生在互聯網上,用戶需要看之外,觸摸或其他感受到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例如,在購買傢具時,用戶可自己設定一個自己家庭房間大小的空間,將有意的傢具拖拽進來,模擬擺放,在多次嘗試後選定全套傢具,一個口令就可以下單。亞馬遜和京東、淘寶等平台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用戶也可以避免多次跑建材市場或宜家挑挑選選的麻煩了。
5.寬頻和設備盈利 電信運營商和相應的設備製造商,虛擬現實設備中玩游戲或觀看視頻需要更高的帶寬,因為都是高清的圖像和立體聲,預計是目前視頻的5倍以上,電信運營商會在帶寬的售賣和升級中賺到自己應得的利潤。
這幾個盈利的商業模式可能在虛擬現實市場的不同時期體現,也可能同時在市場存在。目前,第一個實現的就是硬體售賣收入,Facebook的股價在Oculus Rift發售後上漲,就是市場期望Facebook可以復制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成功。
蘋果公司自2007年發布iPhone以來,在移動硬體市場上攫取了大部分的利潤,並且近幾年絕大多數時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公司抓住了智能手機對手機製造商的顛覆機會,Facebook和其他公司既然有先例可以學習,人人都明白硬體佔領標准和需求高地的重要性。
虛擬現實市場目前處於設備普及前期,有市場調查公司預計2020年虛擬現實設備將達到17%的普及率,市場也會像智能手機市場一樣存在高端到低端,甚至免費的產品,預計虛擬現實硬體產品的收入將佔到整個市場收入的40%。
虛擬現實很可能會對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電視製造商可能並不見得歡迎,因為屆時大家不需要大屏幕的電視了。在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方面,虛擬現實也可能帶來改變,更多實體商店和電子商務店鋪會受到影響,不過適應這一改變的電子商務平台會在人們的購物熱情中茁壯成長,預計電子商務平台服務等收入會占據虛擬現實市場20%的營收。
蘋果的iPhone創立了移動互聯網市場,在iOS和Android的平台上,移動開發商最歡迎的就是應用內購買,免費會在初期用來吸引用戶,但長期來看收費提供更好服務和商品會被更多人接受。預計這部分的營收佔比會達到20%。
從互聯網第一代公司到現在的巨頭谷歌,很多公司還是廣告營收佔比較高。虛擬現實設備占據著人們的眼球和感官,帶來比報紙雜志、電視和顯示器更好的沉浸效果,對於廣告商的價值自然也更大。
設想,一個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度假島嶼,將熱帶風情帶到用戶的面前,在藍天碧海銀沙和小麥一樣的肌膚前面,很多人會抑制不住訂機票的沖動。對虛擬現實平台上的應用和內容提供者,廣告分成可以是較快見到回報的收入,目前已經有公司在搭建這方面的技術和產品。預計廣告收入在虛擬現實市場收入中佔比10%。
Netflix、亞馬遜、Spotify、中國的視頻網站正在流媒體播放上拼殺,不過這些公司的流量和收入可能暫時都無法抵得過Pornhub等網站的虛擬成人內容,Pornhub等網站一直是高新技術的熱衷者,在虛擬現實的浪潮中,他們不會缺席。也因為Pornhub等網站用戶數眾多,他們已經開設相應的頻道,在免費和付費的服務上他們有獨特的經驗。
虛擬現實市場在初期並不需要發明特別的商業模式,只要將目前已經存在的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集成就好,當然,未來隨著虛擬現實市場的擴大,技術的成熟,人們對虛擬現實平台的依賴的增多,會有更多的商業模式存在,相信會有公司在這一趨勢的改變中成為新時代的微軟、蘋果、谷歌和Facebook。
『拾』 微視酷VR什麼時候融資成功的
2016年7月,中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總資產超過6千億元的港交所上市企業「中國華融」之控股子公司——華融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