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融資缺口和融資規模的關系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融資缺口和融資規模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6-07 02:29:18

『壹』 融資缺口模型和持續期模型有什麼差異

融資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資產負債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銀行運用該模型的目的,是根據對利率波動趨勢的預測,相機調整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結構,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或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感受資產累積的愉悅,體驗深謀遠慮的滿足。游俠股市,智慧與謀略的虛擬股市,讓您的智慧不再寂寞。

『貳』 融資規模的介紹

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投資主體籌集資金的總額,通常以貨幣形態表示。

『叄』 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達多少億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小微企業的作用舉足輕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說,截至2017年末,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網商銀行2016年年報披露,彼時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879億元,對應的小微企業客戶數是277萬戶,戶均貸款余額約為1.5萬元。而截至2017年末,網商銀行已經累計為571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提供貸款服務,戶均貸款余額達到2.8萬元。其中,也包括了75萬農村用戶,涉農貸款占網商銀行貸款余額的11.9%。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網商銀行提供貸款的小微商戶數翻了一倍多。

『肆』 融資缺口模型的融資缺口模型的運用

如果銀行難以准確地預測利率走勢,採取零缺口資金配置策略顯得更為穩妥和安全。因為在利率敏感性資產與利率敏感性負債配平狀態下,無論利率上升或下降,浮動利率資產和浮動利率負債的定價是按同一方向,並在等量金額基礎上進行的。這種策略對那些中小銀行來講是適合的,但有些銀行,特別是一些大銀行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專家隊伍,有能力對利率波動方向進行較為准確的預測,有能力對資產和負債的組合按意願進行調整,這種零缺口的資金配置策略就顯得過於呆板和保守。
假設銀行有能力預測市場利率波動的趨勢,而且預測是較准確的,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人員完全可以主動利用利率敏感性資金配置組合技術,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缺口策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這一模型的運用可用下圖來表示。在圖的上半部分,縱軸表示銀行資金配置敏感性比率值,橫軸表示時間,曲線表示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狀態。 當預測市場利率上升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的正缺口,使利率敏感性資產大於利率敏感性負債,即敏感性比率大於1,從而使更多的資產按照不斷上升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擴大凈利息差額率。從理論上分析,當利率上升到頂點時,銀行融資正缺口應最大,或敏感性比率值最高。但是,由於利率峰值很難精確預測,而且市場利率一旦從頂峰往下降時,降速很快,銀行極有可能來不及反向操作。所以,當利率處於高峰區域時,銀行就應改為反向操作,使敏感性比率逐步降到1,或盡可能恢復到零缺口的狀態。當利率開始下降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負缺口,使浮動利率負債大於浮動利率資產,即敏感性比率小於1,這樣,可以使更多的負債按照不斷下降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減少成本,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必須強調的是,銀行期望通過不斷改變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或融資缺口)來獲利並非易事。但是,在遇到困難的同時,人類總是會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銀行業也是如此。首先,利率預測往往准確率不高,特別是短期利率更難預測。一旦實際利率走勢與預測反向,銀行有可能會發生重大損失。在經過一系列挫折後,國外部分商業銀行已改用採取長時間間隔劃分來提高利率預測的准確性,即盡量作長期利率預測,把對利率的上升與下降預測與經濟周期相聯系;而且,即使銀行對利率變化預測准確,銀行對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的控制和調整也只有有限的靈活性。因為當銀行大多數的客戶對利率走勢的預測與銀行一致時,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選擇與銀行意願提供的正好相反。例如,當雙方均預測利率上升時,銀行希望增加浮動利率貸款以獲利,但客戶卻會要求獲取固定利率貸款以鎖定成本,從而使銀行在現有客戶群中調整資金配置的空間不大。然而,隨著金融衍生產品和交易的不斷擴展,銀行對於這個矛盾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通過期貨交易、遠期利率協議和利率互換等手段來解決。

『伍』 融資規模和效益取決於什麼因素

融資規模和效益取決於:
1.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與融資效率成反比,融資成本高則融資效率低。對於融資成本來說,股權融資的融資成本在各種融資方式中是最高的。因為有稅遁效應,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相比是低的,其中,債券融資成本要低於銀行融資成本。內源融資是企業將自己的利潤轉化為積累。中小企業在創辦和投入經營階段,內源融資佔主要地位,而在增長發展與成熟階段也因為資金瓶頸,成為中小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
2.融資時效性
對中小企業來說,其融資存在「短、頻、急」的特點。融資的時效性是確定融資效率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從融資方式來看,內源融資時效性最好,銀行貸款從銀行評估、審批再到放款,時間相對適中;而債券融資需要評級、評估,聘請外部機構進行調查等等,再到報批,時效性相對較差;而股權融資從企業私募股權到上市路演,往往需要2到3年的時間。
3.資金利用率
從資金利用率來考慮融資效率,主要從如下的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資金的到位率。三種融資方式中內源融資的資金到位率是最高的,而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資金到位率相當,都會有股本募集不足和債權認購不足或貸款資金不到位的情況。第二方面,是資金的投向。股權融資的資金投向在我國來說存在一些問題。許多新上市的公司溢價發行股票,募集了大量的資金,卻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債權融資在這方面要好一點。內源融資的資金投向則與債權融資類似,即利用較為充足。
4.渠道可獲得性
從融資渠道來看,內源融資作為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渠道獲得最容易,只要取得企業所有者同意即可。在目前信貸資源相對緊張的形勢下,銀行貸款對中小企業來說也不容易,但相對於債券和股權融資來說,渠道還是相對容易。
5.融資主體自由度
融資主體自由度是指融資主體受約束的程度,這種約束包括法律上的、規章制度上的和體制上的。考慮融資主體自由度,對融資效率排序如下:內源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6.清償能力
對於償還能力來說,股權融資由於不需要償還本金,不會產生因不能償債而產生的各種風險和不利影響。因此,認為股權融資在考慮清償能力時,其效率是確定

『陸』 請問什麼是缺口融資(Gap Finance)包括定義、由來、沿革、現狀等等越詳細越好

融資缺口 由利率敏感資產與利率敏感負債之間的差額來表示。很顯然,融資缺口有零缺口、正缺口、負缺口三種狀態。

『柒』 中小企業如何合理確定融資規模 詳細

而到銀行究竟貸多少錢,其實是非常有講究的。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考慮企業成本,銀行貸款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貸款過多,必然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企業的成本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而且企業負債過多,償還難度增大,企業經營風險也相應地提高;貸款過少,又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不利於攤銷銀行借貸時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其次對銀行而言,不合理的融資規模會導致銀行懷疑企業的財務操作能力和還款的誠信態度,並極有可能影響銀行的審核通過。因此,企業在決定向銀行借貸之前,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是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極重要的環節。 那麼,究竟如何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呢?答案是企業必須根據企業運營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企業自身的實際狀況及借貸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地確定企業的合理的融資規模。具體而言,可以有四種方法來加以選擇: 銷售比例法 銷售比例法是按照對企業在借貸期內所可能達到的銷售額的預測,用目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系來進行測算,得到資金缺口的具體數字。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預測的銷售總額來測算未來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總額,然後得到 2 與現有負債的差額從而來確定融資規模;另一種是根據預測的銷售增加額來直接測算負債的增加額,扣除負債的自然增加額後得出融資規模的數字。用公式來表示就是:融資規模=預測的資產增加值-負債的自然增加值-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值=(資產銷售百分比*銷售增加值)-(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增加值)-(銷售凈利率*銷售增加總額*(1-利潤分配率)) 項目預演算法 大多數中小企業申請貸款,都是因為要上新的項目。因此,只要對項目的預算進行嚴格的測算,就可以得出向銀行借貸的數額。 財務模型測演算法 財務模型測演算法相對來說是最精確的,同時也是最能體現中小企業主對本企業的熟悉程度。具體來說,就是先根據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建立企業未來的財務模型,然後根據財務模型編制預測的現金流量表,從而得出現金流量的缺口。這種方法專業性很強,但適用范圍也是最廣的,不僅在向銀行貸款時確定融資規模時使用,而且在直接融資對外私募時也廣泛採用。 頭腦風暴法 這是一種定性的分析方法,通常適用於規模較小,業務較簡單的企業。就是指企業經營團隊根據有關的歷史沿革數據,依靠團隊的經 3 驗、主觀分析和判斷能力,憑借團隊對企業的了解,集中座談,集思廣益,通過廣泛的交流,來確定企業的合理的融資規模。這種方法有時耗時較長,因為往往需要開幾次這樣的會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家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來合理地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從而順利地從銀行獲得支持,幫助企業更快地發展。

『捌』 社會融資規模中,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余額有什麼區別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所有活動的最初成果即基本成果。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余額是活動履行結束後的所剩下的余額[即收入後又履約再支出後的剩餘]。

『玖』 融資缺口模型的介紹

融資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資產負債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銀行運用該模型的目的,是根據對利率波動趨勢的預測,相機調整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結構,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或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拾』 為什麼小微企業融資缺口越來越大:一個理論分析

這個文章的作者是羅仲偉,任國良,文春暉。
摘要:本文將轉型期商業銀行在產權制度變遷過程中的風險規避變動因素引入HeinerVercelli模型,推導出擴展模型,並利用其從"融資門檻"視角分析中國小微企業"麥克米倫缺口"不斷加大的原因。分析發現,中國國有商業銀行重組上市後,自身功能屬性發生了明顯變化,其風險管理的訴求以及風險規避水平的提升是加劇"麥克米倫缺口"的直接原因。而在轉型期商業銀行因自身認知能力不足、社會經濟制度動態變動、監管政策無法預期而產生的風險規避,則是抬高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門檻的間接原因。針對理論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