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分拆上市對企業融資有哪些影響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分拆上市對企業融資有哪些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6-07 02:12:40

A. 融資對企業發展有什麼重大影響

資金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持續推動力。企業能否獲得穩定的資金 來源、及時足額籌集到生產要素組合所需要的資金,對經營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 的。
融資能夠給企業注入新的資源
推動企業進行投資
有助於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B. 影響企業融資的因素包括哪些

1、外部因素:企業進行融資方式選擇時,必須遵循稅收法規,同時考慮稅率變動對融資的影響。金融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影響企業融資、投資、資金營運和利潤分配活動。此時融資方式的風險、成本等也會發生變化。

2、內部因素: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前景、盈利能力、經營和財務狀況、行業競爭力、資本結構、控制權、企業規模、信譽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這些內部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融資方式也應該隨著這些內部因素的變化而作出靈活的調整,以適應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變化。

(2)分拆上市對企業融資有哪些影響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投融資項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在中國現有政策環境下,許多投資領域是不允許外資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涉足的。

2、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3、回報的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例如債權融資中本金的還款計劃、利息計算、擔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點約定。如果投資人投入資金或者其他的資產從而獲得投資項目公司的股權,則需要重點安排股權的比例、分紅的比例和時間等等。相對來說,投資人更加關心投資回報方面的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

C. 公司整體上市和分拆上市,對於 IPO 的影響怎麼樣

對此話題談談個人理解,首先說說幾個概念,然後再談談這幾個概念背後的商業動機。
一. 基本概念的個人理解:
1.上市本身:
作為任何一項金融交易都要關注買方和賣方的潛在利益,以及金融監管者的政策。先從賣方說,適合IPO的公司需要有以下幾個反省(先不說投行對你在上市前的考量):
a. 是否有健康長遠的盈利模式保證公司發展的基本現金流,簡單了說就是,您上市借股民的錢花之前是否讓有關審批機構有足夠信心允許您這么干,要是您借了二級市場的資本力量後沒有信心在幾年之內讓您的資產負債杠桿恢復到讓自己踏實的比例,您最好先別著急准備IPO,麻煩會不斷的找上門,首先是證監會,弄得不好還會有審計部門,當然弄到最嚴重的地步就是您自個兒的商譽使您很難在商圈裡混。當然部排除部分投行給上市公司做IPO時也有一定其他商業動機,比如麥肯錫給吉利的IPO股價高估導致一系列市場爭議,此話題有機會以後另論。那麼融來錢以後,怎麼花,總得有點講究吧,您別說,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會花大錢的。為了讓您有所感受,隨便問自個一個問題,突然有人將1個億打進您的賬戶並告訴您,哥們,您能幫我將這些錢投資在一些能賺錢的項目上嘛,我想隱含的前提一定不是讓您拿這錢來吃喝玩樂消遣的,我估計絕大部分人得兩天兩夜睡不著覺得琢磨,一是興奮,二是實在沒招,1個億啊,這咋花才合適呢?呵呵,玩笑話,這么說的話點在如何有效的組織好融來的錢去發展事業,實業企業是否有合理的計劃讓所融來的股民的錢投放到合理的贏利模式中並生來新的利益,這要考量企業的戰略,企業的各項資源(政府、技術力量、市場能力)等等一系列綜合因素,有節奏有預期的把錢落到實處,當然我說的都是正兒八經好好乾事的企業的路子。
b. 從買方理解,這個重要的角色就是投行,大家對投行的議論紛紛,並且投行從事的業務也紛紛擾擾,令人眼花繚亂,他們始終是金融市場中很活躍的一份子,他們既給現代金融市場帶來很多創新,讓實業商人們充分享受到一定程度資本的愉悅,也為現代金融帶來無比深刻的傷害,例如08年的次貸危機中高盛、摩根等投行無情的風險轉移及商譽缺失,用曾經活躍金融市場的衍生手段有一次無情傷害到整個金融市場的秩序和信譽。當然一場金融風暴的來臨一定不能將所有責任都推卸到投行,這個可以在以後的話題中和朋友們探討學習對08危機更深層次的原因。但我們可以看到投行在現代金融創新和危機中所扮演的活躍角色,值得反思。說到正題,投行決定是否服務您上市,有這么幾個方面吧,一定記著,投行一定不是省油的燈,他絕對不做虧本的買賣,不是有句話嘛,在美國一流的人在華爾街,二流的人在華盛頓,雖然是玩笑,但我們看到對從事投行人員全面素質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半路出身的投資銀行家》描述投行工作者的心路歷程。既然不做虧本的買賣,那他要找到贏利點,有時候買賣的贏利點不一定是在這一把交易上,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長遠的布局,比如麥肯錫給吉利抬高IPO股價,難道他們的金融分析師不合格,告訴你,這一定是廢話,換個角度理解,您上市的估值一定不是靠純粹的金融演算法估計出來的,要是的話,您一定把這事當玩笑,理由很簡單,真金白銀的背後一定是很惡很餓的殘酷人性,總之千萬別只是單純得看重經典金融學中靠市盈率、利率、投資收益率等參數「推算」出的結果。那動機究竟是什麼,我想一定不排除雙方在長遠利益上的合作,當然還有很多動機,我深信有很多優秀的金融工作者在此方面有更深邃的見地,有機會共同討論。
2. 整體上市和拆分上市:
形式的理解可以比喻為賣整塊餅還是單個餅。 是分還是合著一起上,取決於企業領袖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宏觀判斷,有這么幾個依據,分別說說,一是企業現有各塊業務的關聯度,這個不難理解,假如三塊餅都是一種烹飪,這在下次做的時候至少我們和面、發酵、蒸籠上屜一勺燴的可行性增大。二種考慮稍微麻煩,但更接近現實,就是企業在上市之前已經相對多元化了,而多元化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企業根據自身不同領域的資源優勢為了贏利或者佔領市場先做了積累,而且這些業務之間的關聯性、市場環境生態鏈(不同的政府關系)、贏利模式確實差異很大,故而融來錢以後很難制定統一的財務計劃,因為大家需要花錢的節奏和環節差異會很大,這樣沒法從宏觀管理層統一調度。拆著上也得考慮長遠發展的結合點,任何一個東家分開自己的公司去上市,應該會有兩種基本考慮,一是將來有一天重新整合到一起,這要看在上市以後企業產品方向的結合點在哪裡,企業家一定會在產品戰略整合上花很多心思,說白了就是讓自己的幾個孩子最終又熱熱鬧鬧的回到爸媽這而來一個灶里吃飯;另一種情況是企業家看到某個分支企業的盈利或許在未來一段時間和自己的主營業務沒有太多交叉,但依據他現有的產業鏈和資源優勢,他有可能在上市之後獲得更好的收益,這些收益可用來保證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這樣的路子在商人圈裡很常見的,所以我們在觀看一個企業分拆上市時需要多方考證他們的動機有助於去理解他的發展。最簡單里說,是否買他們的股票也要看這支分拆後的企業是該企業未來的真命天子呢還是陪太子讀書的主兒,這對長期投資決策來說怕是要想的吧。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前兩種情況的糾結,我想這也取決於市場形勢的變化,就像下棋,本來開局的時候三個邊角夾起來的局面很好,目的是讓三個角的穩定態勢去夾攻那片中間的空,但突然中間地盤被對手宰了一條大龍,形勢變了,策略也得調整吧。我想這位朋友可以參考這些思路去考量一下企業分拆還是整合他們背後的動機,無論對企業本身的發展思路還是從長期投資的角度,都會有更多主動的理解。
二. 國內證券市場監管的理解
這塊我說不了太多,畢竟我不從事監管的行道,但我就從投融資者角度說說看法,期望很簡單,我總結起來就是:監管機構能夠公平的保障所有參與者有理有利的投入和獲取應得的利益。但是,呵呵,公平這個詞自打他被造出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金融詞彙,它是個極其復雜的社會期望,大家還記得法院的標志吧,一桿天平寓意了無數含義,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平衡,但背後有很多道理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總之,我還是對我國二級市場的監管的未來地位充滿信心的,相信隨著二級市場的不斷活躍,既能有效得給那些有創新和活力的企業提供更多融資的機會,也能有效的打擊那些有違商業倫理的不地道的企業。我國二級市場的融資特徵和PE、銀行的融資性質還是不太一樣,雖然都是為了拿投資者的錢,但周期和監管力度、操作方式都有差別,願意聽聽專門從事證券行業的朋友對此問題的看法。
三.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對此話題的幾個理解:
1. 任何一項金融交易背後需要關注買賣方雙方及市場監管者三方面的態度和動機,交易不止是真金白銀,也想想真金白銀背後幾方的動機。2. 拆分上市是否有利於企業取決於企業管理者對所拆分後的企業的發展,是為了最終的融合還是為了一時的現金流補充,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D.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動機是什麼

你好,通過分拆,母公司可以將一些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和子公司在股票市場進行套現,母公司可以通過控股的方式將對子公司的股權進行控制,如果子公司股價理想還能獲得不錯的資本溢價,給母公司帶來超額的收益,母公司還能注重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的經營發展。
如果子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不佳,也會影響到母公司的經營,造成母公司的經營業績下滑,使得股票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如果是將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給分立出去之後,追求分拆上市帶來的融資,也會降低母公司的資產營運的質量及效率。
所以,對於分拆上市我們也要冷靜看待,到底是否分拆上市,還需好好分析,分拆上市是否對母公司的業務整合和長遠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E. 融資問題對企業有哪些影響

民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受到融資問題的困擾

F. 分拆上市將給母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

1、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值

子公司分拆上市後的市場表現如何可以確定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值,即將子公司上市後的市值減去母公司的最初投資額,就可以得到母公司所持股權的投資收益。

2、母公司保留對子公司控制權

母公司擁有子公司很大一部分股權,所以它仍然保留對子公司資產和經營的控制權。

3、可以提高投資價值

通過子公司的分拆上市,往往會給母公司帶來一定比例的超額收益,可以提高其投資價值。

(6)分拆上市對企業融資有哪些影響擴展閱讀

證監會允許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但需滿足一系列條件:

1、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未投向發行人業務;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業務經營正常;

2、上市公司與發行人不存在同業競爭且出具未來不競爭承諾,上市公司及發行人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與發行人之間不存在嚴重關聯交易;

3、發行人凈利潤占上市公司凈利潤不超過50%;

4、發行人凈資產占上市公司凈資產不超過30%;

5、上市公司及下屬企業董、監、高及親屬持有發行人發行前股份不超過10%

G. 分拆上市對母公司和創業板分別是利好還是利空為什麼

分拆上市對母公司是有很大的利好的,因為創業板的股價很高,上市後母公司可獲得比整體上市更多的融資,整體上市不僅盤大些而且還少了些創業板的"高新技術"的概念.
對創業板是利空,更多的公司加入創業板使創業板股票的數量大增,分流了資金,使得股價被一定程度的調控.
分拆上市主要是為了抑制創業板的暴炒和過高的股價,為了防範將來的不確定的過高風險,可以說是調控提前介入。
分拆上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單獨上市;狹義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業務或者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另行公開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

H. 分拆上市是企業內部融資的最主要方式對嗎

分拆上市應該算外部融資。
內部融資是企業依靠其內部積累進行的融資,具體包括三種形式:資本金、折舊基金轉化為重置投資和留存收益轉化為新增投資。內部融資對企業資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